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第43章


再看顿兵于艾尔阿拉曼之后隆美尔本人向柏林提出的报告吧,他把受到挫折的原因,按其重要性的次序指明如下:
  1.攻击的顿挫是由于敌方所布的地雷区以及地雷爆炸造成损失所引起的;
  2.不能做到出敌不意;
  3.敌空军占了显著的优势;
  4.汽车燃油的不足。
  由此看采,隆美尔是把汽油和其他燃油的不足,看做是迫使他顿兵不进的主要原因中之最小的一个。那时身在战地的魏肖耳德少将在其上述的报告中证实了这个事实。他说:“假如前线得不到充分的补给的话,这首先是由于非洲军团的汽车运输有缺点,这自始便是该军团组织的薄弱环节。由于战局发展使陆上补给线如今拉得非常之长,这一缺点也就变得空前严重起来了。”
  关于隆美尔的补给线还有几个问题也应当叙述一下。补给在抵达火线以前必须经过长途的陆上运输,其所遭受的困难与所受到的有增无已的损失,并不比海运为少,这个事实往往被军事评论家所忽略。可是这种处境对于地面作战说来,却肯定地发生最大的影响。这种运输上的困难从而引起作战时装备之不足,又由下述的事实表现出来。据卡瓦勒尔罗在其日记中指出,在1941年12月底危机发生之际,经过法—意—德的长期会商之后,终于决定把大部分的补给在突尼斯起卸,即除武器外,其余物资都从突尼斯转运到利比亚去。这些物资必须在沿海岸的公路或铁道起运。这个办法本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意大利海军的负担,而且,事实上此项计划又给海军提供有可能从事别的活动的机会。由于汽车运输力之不足,又由于道路之漫长以及容易受到海上的攻击,以致这一措施于尝试了几批小规模的补给之后,便放弃了。
  马耳他的“火剑”又出鞘了
  在陆上和海上英国人都感到从利比亚过早撤退所受的影响。可是在空中,由于获得美国空军的有力援助,却不断地壮大起来了。1942年头几个月,意—德空军部队所取得的优势,到了5 月间便因为德国航空兵团之调赴德苏前线与美国空军之增援地中海而消失了。到了5 月末,盟军在整个地中海所再建起来的空中优势,尤其是在马耳他岛,便显示出来了。这一发展立即表现为对意大利的岛上港口进行一系列的轰炸,所以意海军总部便匆忙把战列舰“多利亚”号和“杜里奥”号以及第八巡洋舰分队从墨西拿港转移到塔兰托港去。这一行动证明是明智的决策,因为5 月28日晚上,在这些军舰开向塔兰托港几小时之后,墨西拿港便遭到强烈的轰炸。敌人于这次扑了个空之后,便把目标移到意海军第七分队身上。这个分队,如上所述,是驻在卡利阿里港以备截击英舰“韦尔什曼”号的。如今有必要把该分队转移到那不勒斯港去,因此便失去了卡利阿里港所提供的战略的可能性。
  英国人再不能用水面军舰来破坏通向利比亚的航路。至于英国潜艇自从被迫撤离马耳他以后又再度从第二基地亚历山大港撤退到海法港去,因而再也不能为利比亚航线之害了。为了补救这个不利的态势,盟军派出大部分的空中兵力来破坏意大利对利比亚的交通。于是,一方面当敌方的飞机、陆战突击队和流动的装甲小部队出没于隆美尔的后方以袭击轴心的陆上的漫长的补给线的同时,地中海上也发生了“第二次的护航之战”。斗争的强度迅速增加,终于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海道的漫长和意—德空军之日益减低其作战效率,是导致敌方强化这些活动的原因,敌人正在以从未有过的低廉的代价来取得日益增大的收获,以致在某些时期,在东部和中部地中海的盟国空军竟然在这两个地区的海道上活动起来。
  这样一来,敌方对意海军补给线的攻击强化到难以设想的程度,因而在6 月到9月之间遭到空袭的船队的百分比增加到八倍之多。这个发展意味着每一支船队实际上都得杀开一条血路前进。再则,每支船队都经历着反复的空袭,有时在一次单程航行中受到10次空袭,常常都是由鱼雷机、轰炸机、甚至战斗机进行的联合攻击。战斗机用机枪扫射护航军舰甲板上的舰员,战斗机的战术很有效果,以致有些驱逐舰被迫离开船队载了好几十个伤亡人员返回基地——其中大部分都是军官,假如不是全部的话。
  在第一期护航之战中发展起来的一些权宜的办法,到了这一期护航战中却全不顶用了。如今以马耳他为基地的布里斯托—标福特式鱼雷机具有几乎400 海里的飞行距离,而美国的解放者式的轰炸机则足以纵横于整个地中海而有余。装有雷达的侦察机和照明机与战斗飞机配合,完善到几乎无懈可击。这一来,时不分昼夜,路不问东西,凡意大利船队所到之处或迟或早总要被发现而遭到沉重的攻击。
  这里应当着重指出,在这一场新的战斗的头两个月里,船队只消以全力对付敌飞机。因为英方在地中海的潜艇兵力实际上是陷于瘫痪的。可是,后来潜艇重行进入战斗并和侦察机、照明机配合发展新的夜间攻击方法。
  虽然地中海战略总态势对英海军的活动说来是不利的。7 月初意海军总部把第八分队(由巡洋舰“加里博尔迪”号、“阿奥斯塔”号和“阿布鲁齐”号编成)转移到纳瓦里诺去,从该港出动,该分队可以反击企图袭击意大利与昔兰尼加之间的英海军部队之任何活动。可是英国人迄未捕捉这一方面的任何战机,他们只对艾尔阿拉曼附近海岸进行几次轰击,该处靠近英国基地,意大利巡洋舰绝不可能及时加以干涉。
  在纳瓦里诺港驻防了一个短时期的第八分队感到没有用武之地。由于该港是来去于班加西港的船队的停留点,而缺乏燃油和补给,这就迫使意海军总部在一个时候把巡洋舰本身的燃油补给拿来供应船队。这样一来,由于船队的迫切需要,第八分队不久便觉得它的各舰只能保有正常油量之五分之二。其结果使它们绝无可能执行任何一种的任务。
  后来这些驻防在纳瓦里诺港的巡洋舰变成敌方强烈空袭的目标并冒着损失的危险。可是,海军总部却希望英国人不会知道这些巡洋舰还是开动不得的。这个希望没有落空,由于第八分队的在场使英国人不敢向该地区进行任何海上活动。因此该分队便尽可能长久逗留在这个危险地区里,也便是说,直到艾尔阿拉曼前线崩溃为止。该分队于11月初返回塔兰托港,它们竟然幸免于解放者式轰炸机的所有的轰炸,这真是奇迹。
  7 月间,敌在马耳他岛的空军获得如此有力的增援,使它们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来取得某种程度的局部优势。按英国人的说法,“空中活动单只受到汽油的限制。”而汽油限制之所以不曾解除,则是意大利海军封锁的结果。在新的条件下,护航的战斗很快就变成更其严重了。现在,一旦一支船队被发现,敌飞机和潜艇便密切配合,轮番攻击。可是,面临严重的困难,对利比亚的补给,在7 月里却很有起色。意海军在非洲海岸起卸了67,590吨的器材和23,901吨的燃油,其损失率仅为装运量之百分之六。这个总数达91,491吨的物资,对于当时所考虑的地面作战情况是完全能适应的。隆美尔在其7 月20日的日记里哀叹道“在前线极其缺乏军火和汽油”,其绝大部分原因必定是该军团后方运输困难的结果,要不,就必定由于在地面损失的结果。
  面临英方顽强的抵抗,隆美尔终于相信他的前进已经有效地被制止了。他想先打到尼罗河流域,然后占领马耳他岛的这一手,因此证明是不对头的。如今有必要把前线撤退到马萨马特鲁克的设防的阵地上以便立即改变前线的危险的战略形势,然后把所有的兵力投向马耳他岛,以便一举“击沉”它以收一劳永逸之效。可是,要实施这一着,则希特勒和隆美尔便得被迫“承认其决策的错误”而且还得被迫承认意大利参谋部以前提出的看法的正确。再则,如今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危机的出路完全取决于空中是否能取得优势。假如轴心的意图不是打算从现有的前线后撒,那便绝对必要在整个地中海上立即对意—德空中兵力施行适当的增援。德国最高统帅部对这两条方案都不接受。为了保全面子,前线既不后撤,另一方面也不派遣空中增援。
  在此期间,意德双方军事首脑又开了一次会议。意方恳切要求至少要把几百架战斗机派到地中海以解救如今陷于绝望的护航战斗,但希特勒却把双手托住脑袋,厉声说“德军将很快通过高加索山脉和巴勒斯坦而到达苏伊士运河。”这样就拒绝了意方的提议。
  到头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和局势所真实要求的适得其反。我们已经知道英第八军正在得到大规模的补给和增援,因而他们很快就要转入反攻。但隆美尔不是准备进入坚强的阵地以从事防御,而是准备(或奉命准备)一次新的攻势。在这期间,为了使意大利海军能对昔兰尼加有可能进行其所迫切需要的补给,那就亟需重建空中兵力的平衡,可是却什么也没有做。另一方面却坐视马耳他岛又一次抽出其“火剑”来。不可思议的是,轴心的战略好像是听任英国人取得最好的态势来赢得地中海的战争。显而易见,只要这些部署一天还没有改变,那么,一方面英国会迟早在非洲赢得战争,另一方面,英国又获得良好的机会,甚至只消用相对有限的空中实力,逐日把意大利海军削弱下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