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第46章


但却导致一场危及舰上弹药舱的火灾。因此有必要把弹药舱灌水。该舰便在班泰雷利亚岛下面搁浅。后来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才使它上浮并费了大力方才拖到那不勒斯港去。“阿坦多洛”号炸掉了整个前舷,但尽管受此重创,它仍能依靠自己的动力驶抵港口。
  13日上午,轴心空军按计划对仍然处于分散状况的英船队施行攻击。油船“俄亥俄”号和商船“多塞特”号被击中不能活动。后者又被别的炸弹击中,于当日傍晚沉没。在上次空袭中幸免的“俄亥俄”号此时已被放弃;但它多少仍然漂浮着。因此当天晚上,船员们又回到船上,并由两艘驱逐舰拖到马耳他去。(上面说过,英方报告把“克兰弗古逊”号的损失归因于8 月13日的空袭,但该船系于前一天晚上被潜艇“阿拉季”号击沉了。到了这些空袭之际,意军舰已在邦角以下捞起该船的幸存者了。)
  14时30分,在确知意海军部队不会再来攻击后,又因为船队如今已处于从马耳他出动的强大的战斗机群保护之下,英指挥官便把船队的安全托付给从马耳他岛前来迎接的扫雷舰。护航部队便立即向直布罗陀回航,以免于次日上午遭到意舰的截击。当天晚上,英舰群在邦角附近首先碰到一艘意鱼雷艇,其次碰到意潜艇“格朗尼托”号,最后又碰上轴心飞机,但都安然通过没有受到损害。与此同时,未受伤的3 艘补给船于13日晚上抵达马耳他岛。次日“俄亥俄”号和“布里斯邦明星”号也相继到达。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意大利潜艇和水面轻型部队在8 月中旬战斗中大显身手,战绩辉煌。其中就具体的战果而言,在整个地中海战争中,不论英方还是意方,再没有哪一个战役能比这次收获得更多的了。不到一打的意大利潜艇和大小鱼雷艇击沉两艘英巡洋舰和7 艘补给船,击伤另外两艘巡洋舰和另外两艘补给船,并毫不含糊地把英国队形打散。所有这些都是在九个小时内发生的。[ 总结一下:意潜艇击沉“开罗”号、“克兰弗古逊”号、“帝国希望”号,击伤“尼日利亚”号、“怯尼亚”号、“俄亥俄”号、“布里斯邦明星”号。鱼雷快艇击沉“曼彻斯特”号、“格伦诺契”号、“散塔埃利萨”号、“阿耳默里亚莱克斯”号、“怀兰吉”号、“怀马腊马”号。飞机击沉“杜卡利昂”号、“多塞特”号,击伤“帝国希望”号、“格伦诺契”号、“俄亥俄”号。在这以前,直布罗陀特混部队已损失“鹰”号(被德潜艇击沉)和“先见”号(为飞机击沉),而“不挠”号则被炸弹击伤。在意大利方面,仅有的损失是潜艇“达加布尔”号和“科巴耳托”号。大小鱼雷艇则完全无恙。] 在意方没有而敌方有雷达和听音器装备的条件下,这种优异成绩表明了意大利舰员的勇气和能力,其海军总部设计了非常有效的攻击计划,对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幸的是,这个计划的最后阶段,即由意巡洋舰进行干涉的阶段,却永远没有实现,虽然这个方式本来可能达到全歼敌船队的目的,即把轻型部队所已经取得的战果加以充分的扩张。上面已经说了许多,现在大可不必再去分析是什么动机导致这样的决策了。不过,应该指出,潜艇和轻型部队已经把英船队打得四散奔逃,这就替重型部队全歼敌军铺平道路。像这样全歼敌军的机会意海军一向都是信赖空军去执行任务而往往落空。还必须说明,意—德空军由于遭到掩护船队的英战斗机之坚强的抵抗,所以尽管以784 架飞机(90架雷击机、447 架轰炸机、247 架战斗机)投入战斗也不能获得应有的结果,虽然它们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打得十分出色。
  无论如何,从总的说来,这一仗对英海军是了不起的挫折。正如英国人所写的,“显而易见,像这样奢侈的一次作战(8 月中旬)实在是可一而不可再的。”事实上直到11月为止,英国人再没有来类似的尝试。从11月起,地中海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事实还是事实,这一次意大利战斗舰队,在战争中第一次感到望洋兴叹,不能投入战斗。这种情况,其含义远非事实本身所能表明,而它显然是一次警告,表明意大利的气运之星是黯淡无光的。8 月中旬的战斗事实上是意大利海军的挽歌,而在地中海战争中这是轴心方面最后的一次胜仗。
  马耳他绞杀利比亚
  由于艾耳阿拉曼前线的僵持积旬累月地持续下去,使地中海的形势越来越危险。任何可以突破的机会,对隆美尔说来,都已一去不复返了。在每一个地段敌方兵力都正在大增。另一方面,轴心的海空实力却逐日削减下去。同时,轴心的地面部队却已经突出到海陆交通线所许可的范围之外去而陷于绝望的境地。隆美尔不断要求恢复攻势行动,因而意大利海军便不得不以全力补给利比亚,任何牺牲在所不计。事实上敌人对利比亚船队的攻击,就空中和水下的活动说来,已经登峰造极,比起1941年秋季的“黑暗时期”来,还剧烈得多——虽然这一次英方还没有发动水面的攻势。
  不管采用什么航线、什么时间表、什么权宜之计或任何替代的办法,都不能使意大利的船队能不被发觉和不被攻击。敌人一旦发现了意德地面部队的补给线上的弱点,便作出非常剧烈的反应。在攻击补给线时,敌方特别着重以油船为目标,其结果在8 月这个月里没有一艘油船能够不遭损害地安抵非洲海岸。于是在1942年的夏季里,意大利海军的舰船又不得不亲自出马来担任燃油和军火的运输,并设置了不断穿梭来往的勤务部队,以便把必需的货物运抵昔兰尼加去。除了驱逐舰、潜艇和巡逻舰艇外,还增调60只登陆舰,它们本来是建造为登陆马耳他岛使用的。由于登陆舰能够把货物在前线附近的海滩起卸,所以它们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之骡”。
  无论是意大利海军的护航兵力也好,无论是轴心空军也好,都不再是敌方空中兵力的对手了。同时这支盟国空军正在不分昼夜地工作着,旨在把意大利通向非洲的每一可能的补给线加以绞杀。在这些条件下,意海军于8 月间在非洲卸下29,155吨的补给品和22,500吨的燃油,真是了不起的成绩了。但代价是十分高昂的,装运出去的补给品之25%和燃油之41%都损失了。这里头,不消说,还没有把损失和损伤的舰船以及人员的伤亡计算在内。虽然绝大部分的燃油是由军舰装运的,而单只8月份就有200,000吨左右的商船不是损失便是不能服役了。
  尽管形势如此糟糕,隆美尔于8 月末宣称,准备把本月和上月所积累起来的补给品用来发动一次新的攻势。8 月30日,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觉得现在必须敢于一战,因为我不可能再一次获得这么多的装备。”于是意—德地面部队便于9 月1日发动攻击,但仅只四天,攻势便停顿下来并被英第八军牵制住了。(8 月29日晚上,为配合攻势起见,一艘意鱼雷艇装运了由14名爆破手编成的一个小组到英战线的最侧翼去。他们的任务是去破坏亚历山大港和艾耳阿拉曼之间的铁路和水管。)
  在一封发给罗马和柏林的、旨在为自己的失败作辩解的电报中,隆美尔按重要性的次序列举其致败原因如下,(1 )敌方新式炮兵对轴心的坦克部队非常有效;(2 )轴心的反坦克武器在敌方新式坦克面前(美制M4或薛尔曼式坦克),不起作用;(3 )盟军空军拥有巨大的优势;(4 )汽油和军火不足。由此看来,在这次战役中,补给上的缺点,按前方所感到的说来,被认为是在致败原因中最为微小的了。9 月25日晚上,隆美尔得到“短期的病假”并由丰斯土姆将军代其职务。说来奇怪,当路经罗马时,隆美尔竟然和墨索里尼“坦率交谈”起重新发动对马耳他两栖登陆的必要性来。可是,当日这种攻势本来可以使地中海的战局为之改观之际,打消这一攻势的主要负责人却正是隆美尔自己。悔之晚矣!
  这时应当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非洲进行向后撤退了,正如所有意大利的将级军官所一致催促那样,至少要撤到马萨马特鲁克有设防的一线上去。下一步必定是由英国人发动攻势,这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们的充分准备工作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却坚拒不肯从艾耳阿拉曼撤出,因为他们把宣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期间,意海军继续为补给利比亚的艰苦斗争而消耗其实力。9月间,由于海军不顾一切地干,因而取得了在非洲卸下补给品46,465吨和汽油31,061吨的巨大成绩。这个数字是整个战争中成绩最佳的一个月,可是吨位的损失率达20%。
  10月11日,意—德空军企图加最后一把劲把马耳他的制空权窒杀,但该岛在实力上所达到的水平,迫使轴心方面于一个星期后放弃这一企图。这样一来,10月份的航运损失就极为惨重,其比率达派出的总吨数之44%。尽管如此,由于格外的努力,意军舰与船队仍然做到把33,390吨的补给品和12,308吨的燃油送到昔兰尼加海岸上。
  就意海军所做的工作而论,假如把9 月、10月间所起卸的补给品的总量作为判断的标准的话,则昔兰尼加的补给情况本来是不会太坏的,道路传闻是不足置信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