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六百六十四章归来(二)


    「住口。」
    高桂英眼神四处乱扫,仿佛想要看看,那个东西最顺手。
    眼前的儿子,这么不懂事,她肯定是要让儿子走上正道的。
    「难道我说的不对。」
    眼看着就要挨打了,高岩依然在嘴硬。
    只是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立刻就拔腿便跑,生怕跑的慢了,就要挨上一顿在他认为莫名其妙的「毒打」。
    对自己这位母后的武力,高岩是深有体会。
    怎么都打不过呀。
    「对什么对,你给我站住。」
    高桂英跑了几步,就停了下来不在追赶。
    身后跟着的柳如是还在想着,待会儿怎么给高岩求情的,突然发现,这一次似乎用不上她了。
    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高桂英,又看了看跑的飞快的高岩。
    总觉的这里面有什么事,是她所不知道的。
    「是在奇怪,我为何这一次放过了这个混小子?」
    高桂英见到柳如是惊讶的眼神,说道。
    「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而且这一次,他们身上的压力已经很大,我也不好在火上浇油。」
    对大顺最近高层的文武百官们心中的担忧。
    她感受也是很深。
    当年在京师的时候,崇祯在面临建奴,蒙古人,还有湖广的地震,可以说是三线作战。
    那时的压力,也依旧很大。
    「姐姐说的是,上次杨阔海来信说,也是要我出去在别的国家居住一段时间,现在的高岩也是这句话,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柳如是也是饱读诗书。
    可在关乎到国家大事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的日子为难,也就不再去多琢磨。
    很显然,这次的大事,不但让她的儿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就是高岩也是如此。
    「大明的军队真的要打过来了。」
    高桂英幽幽的叹息一声说道。
    「是因为立国的事情?」
    柳如是上一次在天鹅湖的时候,听高桂英说起过,当时不以为意,还以为是在开玩笑,毕竟崇祯都在这里住着。
    谁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过来打一仗。
    还是大明的军队,那就更是胡扯了。
    「是的,当中也有王士琇的事情。」
    「在荷兰的那个王士琇?和他有什么关系?」
    「因为立国这件事,就是王士琇发出去的。」
    「······」
    柳如是完全没有想到,只是把诸侯国给变成了真正的国家,成为了大明的藩国。
    一样是要给大明进贡的。
    性质其实一点都没有变化多少。
    难道就因为这个,大明就要开军队过来不成?
    难怪这一次崇祯走的很快。
    是为了阻止大明用兵吗?
    「王士琇变了,若是他了解清楚了杨国和大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明肯定会放弃这一次用兵的,可惜······」
    说是这么说。
    高桂英却不相信,王士琇真的不明白杨国和大顺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是私信作祟。
    就是历史上的一些看起来是清官的人一个样,可以把自己心中的某些想法,包装成忧国忧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既然已经看透王士琇的目的。
    那么许多事情,只要倒推回去,就不难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
    「他是想要把所有的诸侯,都拖下水?」
    柳如是
    略一思索,就明白这一次王士琇的打击范围太广了。
    「妹妹还是这么聪明,只是他一旦操作不好,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的,当然要是朱慈烺一心想要保他的话,那么就会寒了其他诸侯的心。」
    高桂英也不是很明白,朱慈烺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他就不怕这些诸侯国,会联合起来,全部脱离大明?
    这才多少年。
    说好的分封,就要被收回大明了?
    或许是朱慈烺忽然之间,想要一个可以符合他身份的功绩吧。
    不然不会这么的急于求成。
    在离开的时候,别看崇祯说的好听,可高桂英一眼就看出,崇祯的心中,也是没有多大的把握,可以让朱慈烺放弃这个决定。
    **
    随着天气渐渐的转寒。
    崇祯在海上的行船,就艰难的许多。
    在他到达孙传庭的封地的时候,就立刻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受,整个封地上的百姓们,脸上似乎都多了一丝惶恐。
    「你父亲呢?怎么整个封地都死气沉沉的?」
    崇祯看向身边,迎接他归来的孙世宁。
    作为孙传庭的次子,现今也不过是二十几岁。
    在大明的皇家军事学院学成归来,就开始掌控封地上的水军。
    至于陆军还在长子孙世瑞的手中。
    「父亲和哥哥都去了大明,最近大明需要各个诸侯国多给大明一点朝贡,说是国库空虚,这次对外战争,也需要抽调封地上的士兵们前去协同作战。」
    孙世宁错后半步,低头恭敬的回答道。
    「对外?战争?打那个地方?」
    崇祯一阵意外。
    这次战争,肯定不是打大顺和杨国。
    若是打这两个地方的话。
    怕是孙传庭他们绝对不敢轻易的孤身前往大明京师。
    「印-度,据说朝廷已经准备了好几年了,本来想要一鼓作气的打下来,不过最后还是朝廷觉得,可以送出去一点利益给其他的诸侯国,这才有了父亲他们进京议事的事务。」
    攻打印-度?
    崇祯不是没有想过,在他传位给朱慈烺的时候,大明就在准备着。
    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动静,就是因为远程作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有等一个做好的机会。
    很显然,从荷兰传回来的消息,让大明的朝堂感受到了这一次机会。
    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英国人。
    只要这一次大海战结束。
    就再也无力面对休养生息几十年的大明。
    「你父亲是在给你们准备封地的吧,这一次你们出兵多少?」
    崇祯想了想。
    他自己开了一个头,给自己的儿子们弄了一些封地出来,这些人已经看到了绝佳的好处,自然是不会轻易的错过这个机会。
    「差不多要出去三分之二的兵力,再多整个封地就很难保证安全了。」
    孙世宁恭敬的说道,心中的开心,是无法轻易的掩饰住的。
    原本因为崇祯的一套偏心理论,让许多封地上诸侯王们,都效仿了一番。
    可后来大明给出了更大的利益之后。
    却又发现,完全可以不用偏心。
    都是自己的儿子,闹得生分了,崇祯走了一圈,所得到的那种不待见的待遇,他们这些诸侯王们可不想感受一下。
    崇祯边走,边思索着。
    今日所见所闻,完全是出乎意料,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样,是去远征杨国和大
    顺的。
    「给战船加满油,我明天就要启程。」
    一时之间崇祯想不明白。
    只能暂时的放下,等到他去往南越,接到周皇后,再回到大明好好的看看。
    翌日。
    崇祯并没有在孙传庭的封地上多停留多久。
    对于孙传庭的选择,他也没有多加的评判,已经不是皇帝了,就要做好在某些情况下,不惹人讨厌。
    尽管是有点憋屈的。
    可这都是他的选择,在怎么心中不爽,眼前看不惯,也都得当做不存在。
    洪承畴的封地,和孙传庭都差不多。
    眼看着封地上的气氛越发的凝重,崇祯都怕士兵要是都送到外面作战了的话,封地一点出现意外,又该怎么办?
    已经被巨大的利益冲昏头脑的人。
    可不一定看得到封地上的危机。
    崇祯的战船,依旧在往回走,只有走到李定国的封地上,才看到了一点正常。
    只能说,在四周都是危机四伏的地方,人的理智总会很高。
    不过,李定国也回到了大明。
    封地上只有李定国的夫人,顾横波和他们的儿子,为了避嫌,只能是给战船加满油,迅速的离开。
    到了文莱,王冲也不再。
    不过王冲的妹妹和妹夫,还是在的。
    看着文莱的繁荣,崇祯只能说,王冲的本事不止在行军打仗上面。
    「看你们封地上的状况,似乎没有去印-度挣一挣利益的意思?」
    崇祯看了一圈,发现这里除了比他走的时候繁华了一些之外,没有任何征兵打仗的气氛。
    似乎这一场攻打印-度的盛宴。
    王冲一点都不感兴趣。
    在听闻这话的时候,王盈看向了阚玉树。
    「在王冲将要答应下来的时候,我看了文莱的这片土地上会出现战争,很大的那种战争。」
    崇祯一怔。
    他明知道阚玉树大多数实在胡说,更多的是用概率论这种算法,来判断出一点所谓的大势。
    可在王冲同一期的大臣们心中,阚玉树就是一个神算,是很吃这一套的。
    「你是看到了什么?」
    「大明朝堂有了变化,新皇······」
    阚玉树迟疑了一下,当着崇祯的面,他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心中的想法。
    「说,我心中有数。」
    崇祯的面色忽然变得儿很难看。
    看来自己的这个儿子,现在是想要做一次历史上唐玄宗的事情了。
    或许在他看来不是在败家,而是在收拢权利。
    「新皇现在也变了。」
    最后,在崇祯的目光下,阚玉树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看法。
    他和王盈两人,因为某些技术和学术上的问题,经常来往于大明和文莱,在道院听到的某些东西,可要比在其他的地方,听到的消息真是,也全面的多。
    「是不是朱慈烺要把攻打印-度时省下的兵力,用在远征杨国和大顺的身上?」
    崇祯在说这话的时候,面上的表情很严肃。
    阚玉树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不过,这一次王冲没有响应朝廷,召集人马去远征印-度,怕是会有许多人打退堂鼓。」
    毕竟,在许多时候,他这样的一个神棍,可是真的很有榜样的能力的。
    崇祯心中了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