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

第50章


有新闻记者问:"日本广播电台宣称,"一场大海战即将开始",你对此有何看法?"尼米兹回答:"我希望他们讲的是真话。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们引出来打一场大仗。"  
  18日黄昏,美舰队在西南355海里处发现了日本舰队。米切尔建议连夜把舰队开到西面靠近日军舰队的地方,以便在19日凌晨与日舰交战。然而,斯普鲁恩斯在与参谋们讨论了1个小时之后,决定不去迎击日舰队。他向部队下达的命令只提出"攻占并守住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而没有提到连续进攻敌军的舰队。  
  米切尔和他的飞行员为此大失所望,认为斯普鲁恩斯使他们坐失良机,米切尔痛苦地抱怨到:"敌人跑了,它曾一度处于我攻击范围内。"飞行员普遍埋怨"这是非飞行员指挥飞行员带来的结果"。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证明斯普鲁恩斯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从缴获的日军档案来看,6月19日那天,斯普鲁恩斯凭他的运气或直觉把第58特混舰队部署在最理想的位置上。  
  当时,小泽已将最强大的高射火炮舰艇组成了3个环形大队,每个大队中间有1艘轻型航空母舰,并置于重型航空母舰100海里之前。米切尔的飞机若要攻击重型航空母舰,必须穿过密集的高射炮火以及敌先头舰队的空中攻击,然后,再往前飞行100海里;返航时仍要飞行100海里,还要受到上述高射炮火和舰载敌机的拦击。如果米切尔果真实施这种打法,他的飞机损失将会是灾难性的。  
  6月19日晨,日关岛基地的航空兵准备对第58特混舰队实施主动进击。但飞机在即将起飞时遭到美"恶妇"式舰载战斗机的袭击。在这场小规模空战中,美军以33架"恶妇"式战斗机击毁了日军30架战斗机和5架轰炸机。从而使日方的岸基航空兵无力参加菲律宾海海战。  
  上午10时,美军雷达发现日机从西面飞来,距离美军舰队150海里。这群飞机是日本机动舰队派出的第一波突击机群,编有45架俯冲轰炸机、8架鱼雷机和16架"零式"战斗机。第58特混舰队向日舰方向连续航进20分钟,转向迎风航行,使全部450架战斗机升空。接着,米切尔命令所有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起飞。美军大部分轰炸机轰炸了关岛机场,使日本机动舰队不能利用该机场实施"穿梭"轰炸。  
  当日军第一波突击机群在离第58特混舰队70海里空域时,与美机群相遇。美军利用性能优良的电波指示器,居高临下地对缺乏训练的日机编队进行突袭,一举击落日机25架。一位美飞行员说:"日本飞机像树叶一样地往下落。"  
  那些侥幸未被击落的日机,武士道精神大发作,凶猛地扑向美航空母舰,但遭到了高炮的猛烈轰击。仅有1架日机击中了"南达科他"号战列舰,炸死美军27人。  
  11时30分左右,小泽从其主力中派出128架飞机组成规模更大的第二攻击波。日美空战又掀高潮。日机在飞出50海里之后,遭到美"恶妇"式战斗机群的截击,飞机损失近半。有20余架日机突防成功,有2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落在"邦克山"号航空母舰近旁,引起了大火。另有1架日机撞到李海军中将的旗舰"印第安纳"号的舰舷上。  
  第三攻击波的47架日机,在预定的目标区内没有发现美舰,大多数飞机不战而归,其余约20架日机在寻找美航空母舰的途中与两艘美战列舰遭遇,7架被击落,其余仓皇回逃。  
  这次作战历时8个小时,日本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美国飞行员把这次痛快淋漓的海上空战比作是"猎取马里亚纳火鸡"。  
  当天晚上,尼米兹和他的参谋部还收到了潜艇部队转发的令人振奋的消息:当空战正酣时,"大青花鱼"号潜艇和"棘鳍"号潜艇悄悄穿越日主力舰队警戒薄弱之处,分别袭击了日旗舰"大凤"号和久经疆场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袭击后两个半小时,这两艘航空母舰因发生剧爆而沉没,日舰员伤亡惨重。小泽及其参谋们仓皇转移到"瑞鹤"号航空母舰之上。  
  小泽命令所有舰只撤出战斗,驶向西北,准备补给燃料后再寻机报仇。米切尔留下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封锁关岛和罗塔岛,自己率其他几个特混大队沏夜向南航进。20日16时许,米切尔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报告。侦察机发现,日本舰队正在第58待混舰队西北偏西220海里处向西航行。米切尔果断地下达了"全部飞机出击"的命令。  
  日落前,美飞行员炸毁了"千代田"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并使之起火。数架"复仇者"式鱼雷机在低空成功地发射了鱼雷,炸沉日军"飞鹰"号航空母舰和2艘油船,炸坏1艘战列舰和1艘巡洋舰。战斗结束时,日军机动舰队的舰载机只剩下35架。  
  马里亚纳海战不失为一场意义重大、战果辉煌的战役,经此一战,美海军掌握了马里亚纳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为美军最终战胜日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有关斯普鲁恩斯指挥失当的议论仍时有发生,尼米兹出面作了大量调解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直至金上将公开表态支持斯普鲁恩斯的决定,这场风波才渐渐平息。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事件的起因是,海军陆战队的霍兰·史密斯将军撤换了作战不利的陆军第27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将军的职务,这使得海、陆军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尼米兹试图将此事引起的纷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显然没有成功。当拉尔夫·史密斯回到瓦胡岛陆军司令部时,陆军司令理查森将军为此事勃然大怒,他立即组织了一个陆军调查组,调查史密斯被撤职的问题。  
  新闻记者也为此事推波助澜、大作文章,有的报纸把霍兰·史密斯说成是"塔拉瓦岛的杀人犯,无情地将年轻人推向火坑"。《旧金山调查者报》指责海军陆战队伤亡惨重,呼吁在太平洋战场建立统一的司令部,由"在历次战争中战胜艰难险阻,以轻微伤亡赢得最大胜利"的麦克阿瑟将军来指挥。《时代》和《生活》杂志也载文批评陆军第27师师长缺乏进取精神、领导不力,并指出:"指挥官在战场上优柔寡断,担心军种间出现矛盾而不敢撤换一个部属,势必贻误战机,造成部队伤亡。"  
  理查森将军不仅没有为消除部队间紧张关系做工作,反而公开偏袒陆军,制造新的麻烦。他在没有跟斯普鲁恩斯、特纳和霍兰·史密斯打招呼的情况下,专程来塞班岛检阅陆军第27师,给部队授奖。  
  理查森还当面斥责前来探望的霍兰·史密斯:"你没有撤换拉尔夫·史密斯的权力。27师是太平洋地区素质最好的陆军师之一,是我亲自训练的。你歧视陆军,偏袒海军部队、我告诉你,你不能为所欲为地欺负陆军。你和你的军长都没有资格像陆军将军那样指挥大部队。我们指挥部队的经验比你们丰富,你竟然敢撤掉我们陆军的一位将军……无论怎么说,你们海军陆战队不过是只知道打滩头战罢了,你们在陆上会打仗吗?"  
  霍兰·史密斯出于顾全大局的需要,一言不发,忍受着理查森的谩骂,倒是凯利·特纳尖锐地提醒理查森应注意必要的礼节。  
  理查森给尼米兹送了一份指责特纳蛮横无理的报告,随后,又把调查小组认为撤换拉尔夫·史密斯职务是不合理的报告送给尼米兹。  
  尼米兹对这场争论感到厌倦,将理查森和斯普鲁恩斯分别撰写的报告上交马歇尔将军。于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出面干预了此事,结果是陆军部把拉尔夫·史密斯从太平洋战场调到驻欧部队,海军部也把霍兰·史密斯调到新建立的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担"任司令。  
  1944年中,由于美海军快速航空母舰部队在压制马绍尔群岛、袭击特鲁克岛和帕劳群岛的战斗中获得了辉煌胜利,使得加快战争进程的可能性增大了。  
  金海军上将主张绕过菲律宾,直取台湾,认为这将有利于封锁荷属东印度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进攻日本本上提供一个前进基地,这样也可以避免在菲律宾旷日持久的争夺中耗费时间,从而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麦克阿瑟坚决反对这一建议,因为这将使他无从扮演"菲律宾的解放者"的角色,他在给马歇尔的电文中称:"菲律宾是美国的领土,我们的孤立无援的军队曾在那里被敌人消灭。1700万菲律宾人几乎仍在忠于美国,而由于我们未能支援和救济,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有义务去解救他们。"他要求马歇尔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亲临华盛顿陈述意见。  
  马歇尔给麦克阿瑟发了回电。他告诫麦克阿瑟:"重新夺取菲律宾等地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必须谨慎,不能让个人感情和对菲律宾的政治考虑损害我们的远大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早日结束对日战争。"  
  麦克阿瑟对马歇尔的好言相告不予理会,仍继续制定进攻菲律宾群岛的"滑膛枪手"计划。他在计划中提出,他的部队将在太平洋舰队支援下于10月25日在棉兰老岛登陆,11月15日在莱特岛登陆。之后,中太平洋部队将于1945年1月15日在吕宋岛北部登陆,西南太平洋部队于2月在吕宋岛东南部和民都洛岛登陆,然后于4月1日在林加延湾东西两面登陆,并向马尼拉进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