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

第54章


而哈尔西不知其中奥妙,恼怒之中足足磨蹭了一个钟头,才下令米切尔继续攻击小泽舰队,自己率舰返回莱特湾救援,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屈从了压力,挥师南下"。  
  11时15分,第34特混舰队改变航向,向南航进。当该编队从第38特混舰队旁边通过时,哈尔西命令博根率航空母舰特混大队随他同行,以便提供空中保护。  
  米切尔率领谢尔曼、戴维森的两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和社博斯的水面舰艇群继续向北追击。将近中午,米切尔派出200余架舰载机组成的突击机群,袭击了残存的日航空母舰。结果,"瑞凤"号被重创,但仍浮在水面;"瑞鹤"号被3条鱼雷击中而沉没。在参加袭击珍珠港的几艘日本航空母舰中,"瑞鹤"号是最后被击沉的一艘航空母舰,除中途岛海战外,它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历次航空母舰之间的交战。午后,又一组突击机群终于击沉了奄奄一息的"瑞凤"号航空母舰。  
  尽管哈尔西拒绝承认,但实际情况是,小泽的北部舰队出色地完成了诱敌任务,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他不仅使栗田部队免遭全军覆没的下场,而且也使自己率领的"自杀部队"中的大部分舰只(航空母舰除外)免遭厄运。当时小泽舰队的航空母舰没有舰载机,所以无力进行反击。只是想把哈尔西从莱特湾引开,以便使南路和中部部队进入莱特湾去袭击美军运输舰只。然而,日军却未通过小泽的行动达到所期待的最终目的。由于小泽与栗田的无线电通信联系中断,虽然莱特湾内的美军登陆运输队已经处于日军舰炮有效射程之内,但是,栗田突然命令舰队后撤,错过了这一良机。  
  当时,形势对日本人极为有利:当栗田的舰队挥戈直逼莱特湾的时候,所有大炮、鱼雷都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之中。美军斯普拉格的舰队已经后撤,麦凯恩和哈尔西都远水不解近渴。这样,莱特湾内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以及50余艘运输舰船,只好听凭栗田用巨炮去摧毁。然而,当栗田向莱特湾方向前进两个小时后,突然下达"全体舰队北进!"的命令,令众将士愕然不已。  
  原来,栗田从截获的无线电中得知,美护航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正在莱特岛着陆。这本是由于美航空母舰遭到日军袭击,惊慌中的美军为避免飞机与航空母舰同归于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而栗田却误认为这是美机要建立一个陆上基地,准备对他进行更集中的攻击。其次,他没有收到小泽发出的已成功吸引了哈尔西舰队这一关键性电报。相反,他从截获到金凯德的告急电报中,错误地认为哈尔西南下已有3个多小时了,一从而放弃了进击莱特弯的作战计划。  
  10月25日晚,在尼米兹寓所举行的晚宴上,人们对当天的战斗进行了激烈讨论,其中一位侃侃而谈的海军少校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尼米兹的儿子,尼米兹·威廉·小切斯特。他刚刚从潜艇艇长的岗位上卸任,路过珍珠港回美国休假。  
  小切斯特当着各位高级官员的面毫无顾忌地大声责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知道第34特混舰队是否在圣贝纳迪诺海峡而空等几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问哈尔西第34特混舰队在什么地方,命令他让第34特混舰队开往它应该去的地方?"  
  尼米兹耐心地解释说:哈尔西和他的参谋人员远在战区几千海里之外,自己是遵循不干预现场指挥官的原则办事。  
  有人提到如果哈尔西发现有消灭敌军舰队主力的机会,那就应成为他的主要任务。小切斯特对此也感到吃惊。他激动地说,尼米兹将军下达这样一个命令,实际上是已授权哈尔西将军可以放弃滩头阵地,他还说,要哈尔西完成支援莱特岛登陆任务,又要他去完成其他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最后看着他父亲说:"这是你的过错。"  
  这句话说得太重了,屋子里一片寂静。老尼米兹冷冷地看了他傲慢的儿子一眼,说:"这是你的看法。"讨论就此结束。  
  25日晚上10点17分,哈尔西给尼米兹和金上将发了一份绝密电报,对他的战术进行解释:"10月24日下午,我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发现了敌军北路舰队,从而搞清了敌人海军力量的总体状况。我认为在圣贝纳迪诺海峡观望和等待是愚蠢的,因此当天夜里就率第38特混舰队北上,并在沸晓时攻击了敌军北路舰队。我的估计是,敌军中路舰队在锡布延海战中已遭重创,因而不再会对第7舰队构成威胁。"  
  10月28日,尼米兹写信给金上将替哈尔西开脱,他说:"我从不认为,哈尔西是在知道锡布延日军兵力部署的情况下,扔下圣贝纳迪诺海峡不管的。"  
  尼米兹采取谨慎的方法对待哈尔西的问题,他不去公开批评哈尔西,也不许留下任何可能使这件事公诸于世的记录。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战况分析组组长拉尔夫·帕克海军上校,在总部的正式作战报告中严厉批评哈尔西,尼米兹阅后拒绝在报告上签字。他把报告退给帕克,并在附去的一张纸条上写道:"帕克,你打算干什么,这样写会不会在海军中引起又一场争论呢?你把调子降低,再修改一下。"  
  1945年1月,哈尔西当面向金将军汇报。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在那次战斗中犯了错误。"  
  金拉着他的手说:"不要再说了,你的事已经过去了。"  
  连续进行的菲律宾海战和莱特湾战斗具有很类似的战术特点,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也很少有那么多指挥官对战斗持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很久以后哈尔西曾伤感地说,如果菲律宾海战是他指挥,莱特湾战斗是斯普鲁恩斯指挥,那就可能会好些。  
  历史学家给哈尔西以客观的评价,他们认为,由于哈尔西的建议;已经使进攻菲律宾的时间提前了,他对加快战争进展作出了贡献,战术上的小失误比起战略上的远见卓识是不值一提的。  
第二十章 最后一役    
  硫黄岛损兵折将,冲绳岛攻克顽强;  
  殊死拼杀出战果,决定胜负是海军。  
  太阳西沉,如血的晚霞倒映在激战后的莱特湾海面上。  
  战争使许多勇敢和怯懦的人共同走向了死亡,也使那些巍巍巨舰沉入涛涛血海。美日双方付出的牺牲换来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方排山倒海,另一方一败涂地。美军正大举向菲律宾诸岛推进,并有可能进而夺取日本本土的岛屿基地。  
  在尼米兹司令部里,那幅太平洋海图上,进攻日本本土的指示箭头正从硫黄岛上划过。只是由于气候恶劣等原因,尼米兹才不得不将进攻硫黄岛的日期由1945年1月20日推迟到2月19日,进攻冲绳岛则由3月1日推迟到4月1日。  
  陆军计划在冲绳岛作战结束后,于秋天发动对九州的进攻。尼米兹认为,对日本本土的进攻肯定会有大量伤亡,而实际上也无此必要。他确信,只要实施封锁和轰炸,即可击败日本。  
  日本本土已面临危机,日军的梦想正迅速破灭。在马尼拉附近的马巴卡拉卡特机场,偷袭珍珠港的具体策划者之一,日军将领大西陇次郎站在24名年轻飞行员面俞说:"拯救我国于危亡,已非各大臣、总参谋长以及我这样的低级司令官之所能。唯有你们这些精神焕发的年轻人能负此重任。因此,我以千百万同胞的名义,要求你们作出牺牲。祈祷你们成功。"  
  于是,"神风"敢死队行动开始了。日本人认为,战争即将失败,具有牺牲精神的自杀性行动是他们获得生存的唯一希望。  
  "神风"的典故源于公元13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两次率舰攻打九州,皆因遭遇强台风而船毁人亡,大败而归。日本人便称这种强台风为"神风"。奄奄一息的日军已在乞求天助神情了。所谓"神风特攻"是由人驾驶的可以追踪目标进行攻击的"炸弹"飞机,日机一旦发现美舰,就连人带机撞下去,使之发生剧烈爆炸。  
  "神风"敢死队通过这种孤注一掷的方式对美舰队发动袭击,使美舰遭到了严重创伤,但却也无法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轰击的时刻即将到来,盟军在欧洲、在太平洋也已临近最后的胜利。  
  这时,英国舰队已在驶往太平洋途中。12月10日,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布鲁斯·弗雷泽爵士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建立了司令部。紧接着,尼米兹收到从伦敦和悉尼发来的连珠炮似的电报,要求他与弗雷泽上将举行会谈。电报还通知尼米兹,说弗雷泽和他的参谋人员已前往珍珠港。尼米兹对此颇感不适,他写信给金说:"我不需要保罗·里维尔式①的紧急通知。这些电报就像是给占领军下达的一道作战命令。也许其用意就是要英国舰队成为一支占领军。"  
  ①即连续通知以引起重视。——作者  
  弗雷泽和他的参谋人员于12月16日抵达珍珠港,尼米兹与他进行了礼节式的会面,并邀请他到寓所作客。两人曾是故旧。10年前,尼米兹在远东任"奥古斯塔"号舰长时,曾同他见过面,当时两人都是上校。  
  英国太平洋舰队辖4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实力相当于第38待混舰队的一个特混大队。虽然英国航空母舰的排水量和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相近,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