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缺什么

第18章


看得太多,就想隐居,远离尘世,去体验内心的超脱和解放。
  但是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早已瓦解,人类越来越彼此依赖,美其名曰社会化。社会化的结果就是商业化,当一切都商业化,隐居也变成一项消费的时候,人就明白了,精神的自在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往往如此。
  但不绝对如此。
  一位富人说:“超越了日常的琐事和都市的喧嚣,不仅仅是放松,反而可获得一种对于你的事业和生活具有决定意义的深入的反思。”难道非要远离琐事才能放松?离得多远才算远?大隐隐于市,很多人的顿悟和反思,恰恰是坐在自家马桶上完成的。
  当然,站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和站在居民小区的自家楼下,仰望星空,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但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只要你用心去望,星空给你的启示,应该是同样深邃的。
  体弱的人,特别需要补充营养,那是因为他们自身机能衰退。同样,越是需要借助环境来放松精神,越是说明内心紊乱和脆弱。
  兴师动众追求休闲,结果只能是累得不轻。
  富人向往真正的自然,但真正的自然他们是消受不了的,完全与世隔绝,没有干净的床单和可口的美食,单是那猖狂的蚊子就无法忍受,更何况走路爬山,这些出汗的事情,将使他们的体力受到考验。他们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原始,或者说是一种人工的自然,只不过比模拟海滨更巧妙一些,更不露痕迹而已。
  因而,向富人提供自然,这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商业计划,不仅是在钢筋混凝土之间安置花香鸟语,点缀小桥流水,营造都市茅庐,安顿烦躁之心,更要在远离都市的地方,让他们得到更加完全彻底的放松。
  富人的隐居也是一种消费,有时候和物质世界隔得越远,越要付出更多的金钱。
  对于一般人来说,消费时代,真正的放松就是远离消费。
  真正的悠闲是一种内心的悠闲,或许泡一杯茶,看半天书,到街上溜达溜达就可以办到。美国总统之所以要到戴维营度假,那是一种规格,兼有安全的考虑。富豪们之所以要打高尔夫,并不是一局几百元钱花了,人就可以放得更松,休得更闲,而是因为那里常常是个俱乐部,富人的俱乐部,处在那个圈子里,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沟通,更多的感情可以联络。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富人的休闲往往并不是真正的休闲,穷人向富人学习,休而不闲,折腾的结果,只是更累。
//
---------------
穷人的名片
---------------
  穷人的名片不是太繁就是太简。
  太繁可以理解,因为职务来之不易,一点一滴都要珍惜。处长、科长、班组长,都要写上,甚至注明“相当于某级”,“实事求是”嘛,级别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些职务虽然来自民间,但管的也是人头,办的也是实事,比如钓鱼协会秘书长,和好几个鱼塘都有联系,那可不是吹的。
  有人就笑了,全世界哪个不知道布什?他还需要印个名片吗?还需要注明“美国总统”几个字?简单才是规格,越复杂越没档次!
  先前那印了一串头衔的就很惭愧,再看这高见哥们的名片,除了名字上面什么都没有。他就拿了仔细看。初看肃然起敬,越看越不对劲,地址也没有,电话也没有,你以为你是谁呀?酒好不怕巷子深?你卖打药呐?不要故弄玄虚好不好?你这名片就是隔壁王老五那里印的嘛,十块钱一盒,瞧这油墨都不均匀,还想和布什比?!
  穷人想学富人,总是欠点火候,一不小心,马脚就从细节处露出来了。法国女人为什么风情万种?因为她是法国的。你以为你会讲几句法语,就能以假乱真?
  富人怎么做都像富人,穷人怎么做都像穷人。因为你穷,你就想招商引资,见人就想递上名片。不过你心里也清楚,富人接了去,只是出于礼节。穷人也并没有指望富人会主动与他联系——那反而有问题了。
  递自己的名片,是为了有个借口要他的名片。只要讨了他的名片,线索有了,希望也就有了。
  简单的东西看上去很美。但没有一个好身段,敢去穿三点式吗?
  这样看来,穷人的名片还是内容多一点好。
//
---------------
穷人吃补品
---------------
  穷人去拜访富人,常爱提一大堆花花绿绿的保健品,富人是笑眯眯地收下了,但一转身就放进了柜子,要么等它发霉扔掉,要么回赠给别的穷人。
  他自己是绝不会吃的。谁知道那金灿灿的包装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玩意儿!富人最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身体就不能乱吃。想吃鳖,买一个活的回来炖,那鳖精算什么事儿啊!
  穷人也想买鳖,可是鳖贵呀。想一想,“鳖精”者,鳖之精华也,何况说明书上说,里面还加得有其他名贵中药,每天补一点,又均匀又便宜,还不上火,哪里去找这等好事!
  这种价廉物美的东西,正是为穷人量身定制的!
  穷人衡量是否物美,首先要看它是否价廉。而价廉的东西必定是批量生产的,很难精致。
  穷人身上穿的是化纤织物,客厅挂的是印刷油画,吃加工食品,看电视节目——看一场歌剧3000块钱,就像买一只正宗野生的鳖一样,一顿就吃完了,简直是浪费。
  有鳖精可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想旧社会……唉呀!都什么时代了,还提它做甚!能吃补品,说明温饱问题已经不成问题,新的问题是提高档次的问题。你别说,服了鳖精,真的还管用,吃饭倍儿香,睡觉倍儿沉,走路也精神了,说话也利索了,敢情!万物源于心,一切的病都是心病,心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反正花钱不多,有这么个意思就行了。
//
---------------
穷人看电视
---------------
  电视是穷人的宝贝,穷人没有电视,就像世界没有色彩。
  有人说,如果你没有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到上海的大剧院看一场演出,管它是越剧《红楼梦》还是歌剧《茶花女》,你就不能说是了解上海。
  如此看来,99%的上海人,哪怕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其实都是不了解上海的。对于几百元一张的票价来说,不了解也就不了解吧,反正是上海户口,谁也不能说你不是阿拉。
  哪怕是上海这样的城市,穷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穷人看电视,天经地义,在一个工业的时代、科技的时代,只有大量复制的、批量生产的,才是廉价的。对穷人来说,廉价是一切消费的前提。
  一场歌剧,或者任何其他的艺术表演,都是一次性的,只有现场有限的观众可以欣赏,因而它很昂贵。据媒体报道,某著名导演在北京紫禁城导演的一场歌剧,票价就高达3000元。穷人别说买不起票,就是买得起,也进不去,人家要求你西装革履。就算你行头都准备妥了,坐在那里也未见得舒服,因为你听不懂,人家唱的不是汉语。
  穷人还是看电视好。
  电视很廉价,只需要有一个电视机,就可以无限地看下去。穷人甚至会误以为看电视不要钱,好像占了谁的便宜。其实不然,在这个消费时代,没有谁可以享受免费午餐,你必须为眼球付款。看电视的代价就是接受广告,接受了广告,没准你就会为广告上的那种商品付钱,从这种意义看,电视也不是廉价的。
  电视是给穷人看的,电视的内容也很符合穷人的口味。比如让富人出丑的反腐剧,穷人就喜欢得很,看见腐败分子落网,觉得出了大大一口恶气;还有越来越神的武侠剧,穷人明明手无寸铁,也可以在白日梦中陶醉,把自己想成飞檐走壁的大侠,对准心中的恶霸,一抓一坨肉,一戳五个洞;穷人的老婆是最喜欢看言情剧的,一旦进入角色,她那被生活压得干瘪的浪漫,又可以在横飞的眼泪中滋长了。
  穷人是虾米,是比虾米还要渺小的泥巴,穷人想出名,比骆驼穿针眼还难。只有电视舍得把露脸的机会慷慨地送给穷人。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速配节目里妙语连珠,也可以在娱乐节目中大展才华,表现得好,还可以得一堆奖品,大摇大摆抱回家。
  不要觉得过意不去,你当了一次免费演员,免费提供了一次节目,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找了一次乐子,给你一点奖品,应该,你们双赢。
//
***************
*第五章穷人缺帮助
***************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由此而造成的财富差异也是正常的。
---------------
公平是相对的
---------------
  “富人害怕失去既得的利益,因而鼓吹效率,反对平等”和“穷人想不劳而获,因此支持平等,批评效率”,这是穷富两大阵营的辩论基调。在平等和效率的关系上,一般人普遍认为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提高了效率必然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强调了平等又会影响效率。
  但是实际情形并不尽然。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由此而造成的财富差异也是正常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