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第82章


徐母心疼地摸着儿子的脸,已经欲悲无泪了。文姬也伤心地说
:"徐先生,你怎么就出此下策呢?真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我想曹孟德还不至
于像你们说的那样,会和董卓一样吧?想当年,他可是为了反对董卓,亡命天涯,
我可是亲眼所见啊!他会不知道做逆子奸臣的下场吗?"
只见徐庶慢慢地走到案前,拾笔写下几个字:"欲使之然。"文姬看了,无力
地坐下了。
第二天,文姬来见曹操,告诉他徐庶的事情。曹操正在府内饮宴,一听这意外
的情况,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稳重,站起来打翻了案上的酒觥。他知道自己失态了,
平静了一下,又慢慢地坐了下来,愤愤地说:"他怎么能这样?他为什么不能和我
商量?他这不是置我于不义之地吗?难道一个人的好意真的是那么难让人理解吗?"
文姬显然还沉浸在伤感中,说:"一个专制者真诚的好心会让人走上绝路的。"
曹操吃惊地看她:"文姬,你怎么这样说话?"文姬伤心地说:"孟德,我发
现我的话也开始让你讨厌了。"
曹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不该发火,便说:"文姬,我不管你、你们怎么看我,
我还是要真诚地告诉你,我不光是作为一个朋友的好心要这样做,国家社稷的利益
也要求我这样做。所以我认为,于公于私,我曹孟德做的都没有什么不对,我问心
无愧。"
"那你知道了徐庶的选择以后你想怎么办?"文姬问。曹操站了起来,在堂前
走了几趟,停站下来,转身看着一直在关注他的文姬说:"文姬,我是一个很重情
谊的人,我对你的一往情深就可以无数次地证明。今天我虽然贵为丞相,我还想像
用一个农家汉子对一个村姑的方式来对你说,文姬,我想娶你,我喜欢你,我想你、
爱你,直到永远。我不想反对你。可是我是一个男人,我是一个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的、举足轻重的男人,我不能改变我的决定,不管徐庶是哑了、聋了,他必须站在
我谋臣的行列里,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我不能改变,他也不能改变。不管他付出了
什么!"
文姬淡淡地说:"你不想说还是不到时候说,你是肩负着改朝换代的历史使命
吧?"
听了这话,曹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文姬,文姬也神色坦然地看着曹操。对视
了片刻,曹操感慨:"你长大了,你不再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了。"文姬则说
:"孟德,你变了,你不再是一个剑胆琴心的多情公子了!"
"可是你更让我喜爱和尊敬了。"曹操说得很认真。文姬苦笑了一下:"你越
来越让我感到疏远了。孟德,权力和欲望真是那么的重要吗?"
"文姬,我怎么跟你说呢?我不承认我有什么欲望和野心,我只是感到历史的
召唤,我有一种巨大的使命感,我真想让你和大家都理解我。"
文姬起身往外走,"丞相,我得回去了。我觉得我这趟来的真是多余。孟德,
我走了。"
曹操并没动地方,也没有说话,神情复杂地看着文姬走出了大堂,然后回身走
到案子跟前,突然一使劲儿,他掀翻了案子。
这天,许昌皇宫大殿内,百官在上早朝。曹操一身丞相官服,威风凛凛地站在
丹墀之上,徐庶站在文官列内。曹操环顾了一下百官说:"下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新近任命的尚书仆射徐庶。我不用说,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是我的一个好朋
友,天下第一大孝子,当然他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高士。他能来我许昌,可谓又是
我汉家朝堂的一段佳话。好了,有事者可以出班启奏,如无他事可以退朝了。"黄
门官上前唱道:"圣上有旨,退朝。"
不少官员上前向徐庶问候,徐庶只是向各位拱手行礼,笑而不答,匆匆地离开
众官,往殿外走去。正往外走,一个太监走过来,拦住他:"徐大人请留步,曹丞
相有请。"
徐庶被一太监领进了一个宫殿,曹操已经在等候了。徐庶冲曹操一揖,并不下
跪,曹操神色冷峻,并不回礼,说:"你说不了话了,我看也好,有的时候乱说话
的人反而让人讨厌。你不能说,只能听,也许会给你带来想像不到的好处。我们以
前是好朋友,我有句名言,你应该知道,宁让我负天下人,而不让天下人负我。如
果你不是个哑巴,就凭你敢于反抗我的决定,我就会处死你。"他顿了一下,继续
说:"我纵容了关云长,结果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华容道上如果不是我机警,险些
让他要了我的命。所以这一次,你因祸得福,我仍然封你高官,可是我警告你,你
要小心做人。好了,你可以回去了。噢,我已通知先发给了你三个月的俸禄,为我
向你母亲道歉。"徐庶一揖,转身离去。
曹操为文姬守孝修的房子已经完工,文姬住了进去。小红和车力訇也坚持着要
陪文姬守孝,她也没有拒绝。三个人收拾好了房间,文姬忽然想起来董祀,便对小
红说:"搬家的事儿也没告诉公胤,等会儿你们去把他请来,咱们得聚一聚。"
小红和车力訇相视无语。文姬奇怪:"你们怎么啦?怎么不说话啊?"
"文姬姐,董大哥要走了。"小红支支吾吾。
"要走?上哪儿去啊?"文姬吃惊地问。
小红只好实话实说:"说是要回老家务农去了。"
"你们这些人,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告诉我呢?"文姬皱起了眉。
小红解释说:"董大哥不让告诉你。"
文姬瞪了二人一眼,长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曹操正在相府内看书,董祀求见。曹操扶起董祀道:"公胤,对不起,我忙得
昏了头,竟然忘了去看你,真是对不起。"
董祀受宠若惊:"丞相日理万机,不必为我的小事烦神。"
曹操问起董祀的腿伤,董祀苦笑了一下:"看起来是残废了,走起路来一拐一
拐的,地不平了。"
"公胤,你付出的太多了,我和文姬都不应该忘了你。"曹操很感激他。董祀
却认为这是自己的本分,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反而因为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不愿再
住在许昌城里,想辞官回老家种地。
曹操不愿放他回去,让他官照做,俸禄照拿。
董祀推辞:"人家会说闲话的,再说我没什么事干也难受啊。"
曹操想了想,决定派董祀做文姬的副手,帮助她修史,做些联络礼部的具体事
情。这样一来董祀有了差事,不会再觉得自己毫无用处,二来也免了文姬夫人的一
些麻烦。曹操自认为这是一个两全之策,但董祀还是有些为难:"丞相,文姬夫人
是一单身女子,我一个大老爷们老跟着搀和不太好。"
曹操笑了:"怎么着?感觉着女人的魅力了?是啊,谁在文姬的身边都会感到
一种压力,这就是文姬特有的魅力。说实在的,别的男人我还不放心放在她的身边
呢,所以我要特别关照你,你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注意许昌城里那些文人骚客,
特别是朝廷里的清流,包括我的几个儿子,都不准他们去和文姬接触。没什么事情,
就在一起妄议朝政,惑乱人心,没什么好处。你要特别注意......"
这时,一个下人进来:"丞相,文姬夫人求见。"
"快请。"曹操和董祀打趣:"公胤,是不是没有向文姬告辞?人家追到我这
里来了。"果然,文姬进来便问董祀为何不辞而别,是不是自己有什么照顾不周的
地方,董祀不好回答。
曹操在一旁笑道:"怎么样?公胤,想走也走不了吧。"董祀只好答应:"既
然丞相要我帮助文姬夫人,我就留下。"
"是文姬夫人恳请你留下,你就留下吧。"曹操提醒他:"噢,我说的那几条
可是命令啊。"董祀遵命,和文姬一起回到了墓庐。
因为腿伤,董祀不便骑马,坐在文姬的车上。他自我解嘲地说:"马不能骑了,
改坐车了,升了一档。"文姬笑笑:"公胤,让你一同来这里住,委屈你了。"在
门口迎接的小红笑道:"董将军和我们棒打不散,命该如此。"董祀只知道憨笑。
车力訇将董祀的行李住屋里扛,小红一边帮忙一边说:"董大哥,走,进去吧,
你的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大家高高兴兴地进了屋。从此董祀就和文姬、小红等人
一起住在墓庐里。董祀负责对外联络,曹操专门为他配了马车,方便他来往官署。
他们每日修史,整理回忆蔡邕的遗作,忙忙碌碌,其乐融融。
一天,大家围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时,董祀告诉文姬一个好消息:"匈奴方
面已经来消息了,说是来京进贡的专使已经出发了,不多久就会到许昌了。你知道
专使是谁吗?"一看董祀的样子,文姬就猜到了:"是左贤王?"她激动地站了起
来:"真的?"
董祀微笑地告诉她:"我是听礼部侍郎文惠说的,说是刚接更的报告。"就可
以见到丈夫了,文姬兴奋得神采飞扬。
丞相府中,曹操听了礼部侍郎文惠的汇报却十分不高兴:"怎么?来的使臣真
是叫冒顿吗?"
文惠道:"千真万确,是叫冒顿,是匈奴现任的左贤王。"
"那你们准备怎么接待他们啊?"
"按惯例,我们准备正式在上朝的时候招专使觐见皇上,献上礼单,然后再由
皇上赐宴。由下官派人陪同游览许昌,然后就送他们回去,按惯例我们回送礼品三
成的回礼。就是这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