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陛下因何焚书?

第二十二章:一朝成名天下知


    此刻,殿中百官的心态却也发生了一些某名的变化。大家都清楚,这一场朝议进行到了这一地步,可以说是梁旬的全面失败了。
    虽说这一场朝议上,两边的谏言都是为国考量。魏国公这边考量的是维护国威,梁旬这边则是以国家稳定为首要考量。究其根本,两边都没啥错处。
    但梁旬输的却很是冤枉,其实在方才的朝议之中,双方并未分出胜负,尚处于僵持阶段,认真的说,在方才的辩论中,梁旬才是占据着上风的那一方。
    虽然陈衍避开了,最初梁旬和魏国公两人就直接发兵支援南越说产生争议的纠结之处,转而谏言攻取滇地,以围魏救赵之策,来迫使南蛮放弃进攻南越,从而达到稳定南疆局势的目的。
    但梁旬却是不为所动,死守以稳定北疆为首要国策。梁旬之策从根本上而言,是没有任何错处的。
    因为这南蛮诸部虽然对大周抱有敌意,摩擦不断,但其和匈奴的不同的是,其从未和大周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事。反观匈奴,每逢秋季都会集结起十数万大军,南下进犯大周边疆,而北疆一失,匈奴即可长驱直下,进犯关中诸州。这关中乃是帝国核心,帝国大半的民众和财富基本都汇聚于此。若真让匈奴打到了关中,后果无法想象。为此朝廷不惜财力物力,在北地训驻了超过二十万军卒,予以应对。
    所以,即便陈衍所说的谏言方法周全,收益甚大。但是从风险性的角度考量,其注定是无法胜过梁旬的。这也是陛下最后为什么质问的是陈衍而不是梁旬的原因。
    可令百官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子竟然绝地翻盘了。以一句“开疆辟土,驱逐鞑虏。护国安民,当为第一!”,直接完成了翻转。这一句话若是说给别人听,可能泛不起任何波澜,但若是说给陛下听,却真是正中把心了。
    这可是开疆拓土啊,观历朝历代百位帝王,取得此等荣誉的帝王,却寥寥无几啊。天大的风险在这样的荣誉面前,也是值得一试的啊!况且陛下喜名的毛病,大家其实都也清楚。陛下是断然无法抵御此等利诱的。
    所以,大家才会觉得梁旬输的冤枉啊,论尽利害,却不及一纸虚名啊!
    但百官们感叹梁旬的同时,却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情。
    说起来在座的诸位臣公,或多或少的也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但大家却从未见过,竟有人能用这样的方式和计谋来鼓吹陛下的美名,以此自己达到目的。或者说今日这一场朝会,让百官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起居郎这个默默跟在陛下身后负责记录事宜的官职,在关键时刻,竟然能爆发出足以左右国政的能量。
    此刻含元殿中的文武百官,都把目光焦距在了站立于百官之前的陈衍身上。将陈衍这一位站立于御阶右下,手执竹笔,录写起居注的起居郎深深的铭记于脑海之中。而站在百官身前的陈衍,此刻却也没有料想到,自己今日的所做所言,会在满朝百官心中留下这般深刻的印象。
    正所谓,一朝成名天下知,独我不知吾成名。
    ————
    ps:求收藏求推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