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第五百四十六章 畜牲都嫌丢人!


    PS:本章已经修改完成,可以订阅了!
    “现在的小年轻”这几个字是重点,直接就把几个老农拉到了朱皇帝的阵营——大明百姓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之钱聋年间好了许多,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现在的小年轻不能吃苦”之类的论调。
    尤其是对于这几个被请过来的老农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想当初在钱聋年间的时候吃啥?喝啥?穿啥?用啥?
    吃是肯定吃不饱的,除了那些乡贤士绅和豪商巨贾们能天天吃上饱饭,普通的老百姓别说能天天吃饱饭了,就算不饿死都是一种奢求!
    喝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大清时期的官老爷和乡贤士绅们可不会出钱出力帮着普通老百姓打井取水,即便是靠着河的百姓也只不是在没遇到干旱的时候还能保证饮水,一旦到上干旱或者水涝了,连喝水都是一种困难!
    至于说穿、用……
    这两点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穿、用这两点在那个什么需求层次理论当中都属于第二层了,大清时期的普通百姓连保证第一层次的最基本生存需求都还勉强,自然也就没心思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
    说白了吧,大清其实就跟某个光头校长时期所谓的“黄金十年”差不多,有钱有权的乡贤士绅、豪商巨贾们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粉饰太平,而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普通百姓自然就成了所谓的时代缩影。
    所以,四十年代的那些老人觉得六十年代的那些人不知道惜福,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那些老人也同样觉得七零、八零年代的小辈子不知道珍惜好日子,然后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鄙视链。
    一个连牙都已经没有的老农咂咂嘴,叹道:“现在是多好的日子啊,这些小年轻啊,就是不知道点儿好赖,想当初在建夷那时候别说是吃肉了,有时候连他娘的树皮都吃不着!”
    旁边另一个老农明显是有点儿见识的:“想当初在建夷那会儿,哪儿有什么生员敢跑到宫外哭宫闹腾啊,人家八旗子弟的刀剑可不长眼!现在这些生员敢闹腾,无非就是瞧准了皇帝陛下舍不得杀他们,这就是惯出来的臭毛病!”
    朱皇帝哈的笑了一声道:“咱们先不说这个,今天咱把他们带过来,其实就是想让他们见识见识重地到底有多苦多累,剩下的事儿咱再慢慢说。”
    说生员都是惯出来臭毛病的老农冷哼一声道:“这您可就错了——对于他们这些混账们来说,种地哪儿有什么苦有什么累啊,无非就是翻翻地再撒下种,回头直接就能收获吃不完的粮食!”
    正所谓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在场的一众生员当中也不乏家庭条件一般的,虽然以胡言为首的那些出身乡贤士绅、豪商巨贾的生员们故意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但是那些出身一般的生员们却被老农的一番话说的脸色通红,不少人都惭愧的低下了头。
    朱皇帝呵呵笑着说道:“您老也别把他们都当成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书呆子,他们当中可有很多都是出身农家的,就算没亲自下过地,起码也见识过他们的父母耕种时的模样。”
    被朱皇帝这么一说,那些脸红低头的生员顿时更觉羞愧,而刚刚说话的老农却睁大了眼睛,阴阳怪气的说道:“哎哟,见识过父母的辛苦还要让农民承担赋税,这是觉得他们家以后代代都是读书人,永远都用不着种地了?”
    老农越来说越来劲:“不过也对,陛下您对他们那么好,他们都能跑到紫禁城外哭宫闹腾,这就说明他们原本就是一些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畜牲!不对不对,那羊羔子知道跪乳,乌鸦知道反哺,要说他们是畜牲啊,那人家畜牲都嫌丢人!”
    对于那些出身一般甚至可以说是贫寒的生员们而言,“畜牲都嫌丢人”这几个字就好像是响亮的耳光一般直接抽在了他们脸上,而且是抽完左边抽右边,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抽个不停。
    然而对于胡言等一众出身乡贤士绅和豪绅巨贾之家的生员来说,“畜牲都嫌丢人”都几个字就是实打实的污辱了。
    眼看着胡言及其身后一众书生都是一副面服心不服的模样,朱皇帝却是呵的笑了一声道:“正所谓理越辩越明,要是你们觉得这位老丈有什么地方说错了,也可以当面反驳一二。”
    胡言当即便忍不住怒视着老农,喝斥道:“你一介草民又懂得什么?你可知道,我中原向来是以孝治天下?须知四民之分乃是当初大明太祖高皇帝钦定,其他诸如海禁、宦官不得干政等祖训也同样是太祖高皇帝钦定,可是如今呢?”
    “如今四民不分,海禁不存,”胡言伸手一指侍立在朱皇帝身后的张德全,又接着说道:“这阉宦把持东厂,动辄掀起大狱,如今天下士人、乡绅皆恨不能生啖其肉!”
    怼完了老农,胡言又深吸一口气,向着朱劲松拜道:“陛下肆意更改祖制,可谓不孝,昨天放任鹰犬杀戮众多士子,可谓不仁,学生今天冒死说出这些,也不过有死而已,陛下可诛学生十族矣!”
    当胡言的话音落下后,在场之人除了朱皇帝之外,无论是被请过来的老农还是跟在朱皇帝身边的官员、护卫又或者是那些生员们已经尽数都陷入了呆滞。
    当面指责皇帝不孝不仁?
    还说可以诛自个儿的十族?
    这尼玛的,忽然就把人给整不会了呀!
    待回过神来后,刚刚那些坐在地上的老农可就不敢接着坐了,那些同样被勒令坐在雪地上的生员们也都慌忙站起身来肃手而立,至于周围警戒的一众禁卫更是直接抽刀在手,大有一副立即宰了这些生员的架势。
    然而让其他人没想到的是,朱皇帝却是猛然从地上站起身来,一脚将胡言踹倒在地后一边乱踹一边喝骂起来:“好伱个王八犊子!草民?到了他老人家这个岁数,就算他老进紫禁城骂朕这个大明皇帝朕还得笑着尊一声老丈,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草民?”
    “还有他张德全,在你家祖辈给建夷当包衣的时候,张德全潜伏在钱聋老狗身边,不知道送出了多少事关建夷动向的情报,他在朕的眼里就是为大明立过功、流过血的英雄好汉,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阉宦?”
    “仁义礼智信的礼,你是全学到狗肚子里了?”
    “还有,你个王八犊子还口口声声的跟朕提祖制?东厂乃是永乐成祖皇帝所立,这算不算是祖制?”
    “一切军民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这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祖制,这你怎么不提?”
    “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祖制是百姓见官下拜而不是下跪,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祖制是官员贪腐六十两白银就要剥皮实草,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祖制是商人不许穿绫罗绸缎,这些祖制你怎么不提?”
    “朕看你不是不提,你是不想提!你这种王八犊子就是单纯的心黑!”
    朱皇帝一边踹一边骂,直将胡言踹得满脸是血却还嫌不够解气,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胡言身后的一众生员:“你们还有谁不服气的?一并站出来,朕跟你们好好讲讲道理!”
    当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后,站在胡言身后的一众生员们却是都低下了头——原来朱皇帝他老人家所谓的嘴笨就是嘴巴不如拳脚灵活?原来朱皇帝他老人家所谓的讲道理就是用拳脚讲道理?
    朱皇帝又呵的冷笑一声道:“你们放心,朕之所以打他不是因为他骂朕,也不是因为他曲解祖制,而是因为他先是污辱了这位老丈,接着又辱骂了为大明立过功、流过血的英雄好汉,要是你们觉得可以有理有据的说服朕或者能够说服这些老丈,朕给你们说话的机会!”
    一众生员们依旧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或者说这些生员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这跟朱皇帝是否用拳脚跟他们讲道理无关。
    如果朱皇帝不在场,这些士子们自问可以凭口才说服那些老农,可是朱皇帝就在现场,而且一口说破了他们所谓“恢复祖制”的真相,这种情况下想要再瞎忽悠那些老农,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眼看着一众生员当中没有第二个出头鸟,朱皇帝这才拉着几个老农再次坐了下来,然后又接着说道:“这些东西就是欠管教,几位老丈不用在意。”
    之前说生员们都是惯出来自毛病的老农哎的叹了一声道:“这些娃子啊,真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搁大清那会儿,别说是骂皇帝不仁不孝了,就算是骂了村子里的铁杆庄稼都是能要了命的罪过,不死也得脱层皮!”
    朱皇帝嘿的冷笑一声道:“您老还真说着了,这些混账东西打从出生那天起就没见识过什么铁杆庄稼,更没见识过大清的文字浴,现在这些毛病可都是惯出来的。”
    老农嘿的笑了一声,满是回忆的目光中夹杂着痛苦和不甘:“老汉我是生在庸挣年间的,因为没有进学读书,因此上也没见识过文字浴的残酷,可是村子里的铁杆庄稼我是见识过的。”
    “村子里的那些铁杆庄稼啊,他们不用亲自下地耕种,他们也不收租子,但是有两点,一是他们定月能从官府的手里拿到旗银,二是村子里的婚丧嫁娶都得经过他们,尤其是大姑娘出阁的头一天,都得先送到那些铁杆庄稼的家里伺候一天,说是学学规矩,可谁还不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那些士绅老爷和有钱的商人还好一点儿,花钱就算是买平安了,可是像俺们这种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嘿嘿。”
    老农自嘲的笑了笑:“不许说啊,从朝廷到地方上都不许说这个事儿,他们说这是元朝那时候的规矩,说也只许说元朝,不许说到铁杆庄稼的身上,要不然就是一顿好打,打死拉倒。”
    老农的话音落下,在场之人无不陷入了沉默,反倒是被朱皇帝踹了一顿的胡言翻身站了起来,哈的冷笑一声道:“简直是一派胡言!正所谓女子贞节大如天,倘若真有这等事,怕不是大清朝当年早就已经处处烽烟,连天下士子都要揭竿而起了!”
    老农瞥了胡言一眼,反问道:“要不然呢?从他建夷入关那天开始算,哪天没有人闹着反清复明了?老汉记得小时候只村子里的老人讲古,说是当初天下百姓都迎闯贼而反大明,可是等建夷入关后,什么闯贼、献贼之类的,可都是归顺了大明,共同抗击建夷的!”
    说到这儿,老农忽然又嘿的冷笑一声,再次开启了嘲讽模式:“至于说什么天下士子……当初嫌弃水太凉的是钱谦益钱大学士,当初劝建夷搞剃发易服的也是科举出身的官老爷,现在你跟老汉我说什么天下士子都要揭竿而起?我呸!”
    呸,是动词。
    当老农的一口老痰飞到胡言身上的时候,朱皇帝的耐心却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对于朱皇帝而言,在场的这些士子们有一部分是可以抢救的笨蛋,他们还罪不至死,然而像胡言这种货色却是连抢救的必要都没有。
    朱皇帝呵的冷笑一声,望着胡言道:“胡言,你是不是觉得胡闻洪和张希劲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今天你拼了一条命,回头却能给你爹和张希劲的谋划助力?你是不是觉得你们胡家还有许多退路,就算朕一怒之下真要诛你胡家十族也无所谓?”
    胡言心中一颤,表面上却是淡定无比的对朱皇帝躬身拜道:“学生受圣人教诲,如今为民请命,虽百死而不悔,至于是非曲直,天下人也自有公断。”
    朱皇帝微微摇头,叹了一声道:“你胡家一百七十三口,有七十三口在松江府,余者百口当中有三十口去了傻贼鹰,有三十口去了西昆仑,另有三十口前往欧罗巴,最后十口则是前往沙鹅,朕说的没错吧?”
    “你放心,他们很快就会回到大明,跟你团聚。”
    “朕也不会要你真的死上一百次。”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