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第51章


当年大行皇帝第四子,时为皇贵妃董鄂氏所出,刚一出生也就被封为和硕祚亲王,大行皇帝曾当着孝庄皇太后和诸宫人的面称这个孩子是“朕之第一子也”,那是暗立储君的意思了。大行皇帝对董鄂妃那样也只是把她的孩子封做和硕祚亲王,可是我们这个主子一上来就赐了他“胤祚”的名字……..
    梁九功不敢再往下想了,再想那就是杀头的大罪了,现在莫说她永和宫一个嫔人的孩子不能用这样金贵的名字,这宫里可是还有一个孝诚仁皇后遗留下来的正牌太子爷,那可是金口御封,拜过天坛的大主儿。不仅是皇上的嫡出,背后可还是有朝廷里一半的力量啊。
    他汗涔涔地伏在地下,不敢抬头,不敢起身,都说天威难测啊,连他这个陪伴了皇上走了大半的老人一时也突然摸不透这个皇上的心思了。胤祚,胤祚,践祚:即位,那就是即位啊!
    身上吓出了一声的冷汗,一阵风起,他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德妃传119
次日一早。
    慈宁宫。
    太皇太后起来没多久就见着孝惠章太后乐呵呵地过来了,她昨晚已经得到秦无用来报了永和宫的德主子诞下了皇六子,宁德乖巧懂事,又不去惹什么是非,她一向是看好的,现在又为自己添了玄个孙子,见到孝惠章太后来了正想和她商量商量拿出什么体己的给宁德赏去。
    因此请孝惠章太后先坐了,奉上玫瑰露才笑着说道:“如今你那里也有五阿哥了,难为你还经常来看我。”
    孝惠章太后端着茶碗却不敢先喝,于是手捧着它道:“皇额娘您又说笑了,胤祺是个乖孩子,这会儿还睡着呢,说道孩子,正是要和您说了,德儿又为我们爱新觉罗家添了一个孩子,我正想和您来商量着该送些什么去好呢?”
    太皇太后抚掌笑道:“可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正有此意呢?不知道皇上给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啊?”
    太后闻言道:“已经有了,昨夜乾清宫的太监来回叫胤祚,我见您已经睡下了,因此自作主张就给拦下了,没让他们来惊扰您。”
    “胤祚!”太皇太后的眉毛立刻拧了起来,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你再说一遍!”
    孝惠章太后不比太皇太后有见地,她只是个后宫中的妇人,不明白两个字的意义,听见太皇太后的语气有些不寻常,只得再说了一遍:“叫胤祚,怎么了,皇额娘,有什么不妥么?”
    太皇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过了良久才说道:“不必再想了,仍旧照着荣嫔生胤祉时的例,叫内务府做主,按着礼单上的送吧。”
    孝惠章太后有些不明白地望着太皇太后,但是看着她黯然的脸色,却一句话也问不出口,只听着太皇太后缓缓说道:“我有些倦了,你先跪安吧。”
    “嗻。”孝惠章太后不知道为什么太皇太后的脸色突然会暗下来,本来不是说得很开心么?她决定离开慈宁宫就立刻找人去打听打听“胤祚”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古怪,于是只能先无奈地退下了。
    目送着孝惠章太后走出慈宁宫,她的语气微有些寒意:“叫秦无用过来见我!”
    听着孝庄皇太后的召唤,秦无用一溜小跑着进来,进了正殿果然看见太皇太后脸上像挂了寒霜一般,心里咯噔一下两腿一软就打直跪倒在地。
    “那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来报我!你跟在哀家身边多年,她糊涂你跟着和她一起糊涂么?”孝庄似乎是动了真怒,声音里俨有雷霆之风。
    秦无用跪在下面磕头如捣蒜。
    似乎知道再骂他也无用,无用,真是个无用!孝庄心想,她道:“算了,你去瞧瞧,名字刻进玉牒里了么?要是没有就先让他们缓一缓,请皇上过来见我,要是已经记在玉牒里头了,你就不要去惊动皇上了,把太子带来见我吧。”
    秦无用一时琢磨不透太皇太后的用意,只是见到她不怪罪自己了暗暗舒了一口气,他心下知道玉牒早就做好了,刚得了六阿哥的名字不立刻报给太皇太后听,那不仅是孝惠章太后的吩咐,还是乾清宫那边的意思。不然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懈怠了差事啊。当下揣摩了下圣意,不无讨好的问道:“那索府要不要奴才去走一趟?”
    “混账!”孝庄双目怒视,“内监私结外大臣,你不知道是什么罪么?你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脖子上的东西不想要了是不是?”
    秦无用吓得打了一个寒颤,连声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奴才立刻去宗人府查办。”
    看着秦无用飞快地退出去,孝庄想了想又把他叫住:“慢着!你叫人先把此事稳住,若是索相问起就好好安慰一番,其余多余的话一个字也不要多说,知道了么?”
    “嗻!”秦无用立刻答道。
德妃传120
索府。
    管家听见书房里头脚下的那双厚底朝靴踏过水磨地发出的跫音,厚重的铅云,浓浓地压在天边,跟他主人的心情一样沉重、郁闷。他不敢在门前多做停留,匆匆地下了台阶。
    “哥,您说皇上给六阿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索额图的弟弟心裕问道。
    他接下去愤愤地说道:“果然如大哥你平日所言,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我们赫舍里家为他们爱新觉罗氏立下多大的功劳,皇上这样做置太子于何地,置孝诚仁皇后和我们赫舍里氏何地!”
    索额图制止他说下去:“你喝黄汤喝得傻了?现在还是没有影子的事,你就敢在这里瞎说,生怕别人不知道么?”
    心裕有些不服气地反击道:“这还用的着说么,《国语》里都讲了“皇天嘉之,祚以天下”皇上要是没有这个意思,他给那孩子取名叫胤祚做什么?”
    索额图横了他一眼:“你知道什么!圣意难测,自古在那里瞎揣摩圣意的都没有几个有好下场,慌什么慌!现在只是一个名字就闹得你草木皆兵的,将来等那些阿哥们都长大了还不知道会怎么个闹法呢!更何况轮也轮不到他们乌雅氏家去,在朝廷里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就算我们答应,老明还指着大阿哥呢,也不会善罢甘休的。皇上就是再宠她个德嫔那前头不是还有个佟主儿的养着的四阿哥么?放着那个大的不疼,疼小的,断没有这个礼去!好不容易和永和宫搞好的关系不能为这没影子的事出什么纰漏,太子身边的人也传话来说德嫔对小主子一向不错。”索额图不悦地瞪了心裕一眼,烦躁地说,"你别在我这里添乱,去签押房帮着写信给我那些个门生,让他们都按着以往的惯例写折子上表祝贺。”
    看着心裕磨磨蹭蹭地出去,索额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其实他的内心和心裕一样的不安,只是藏的更深,他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这皇上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呢?
    “备轿!”他朝门外的长随吼道,“递牌子进宫,我要去见太皇太后!”
德妃传121
护军宿卫营。
    自从女儿莫名其妙的入宫之后倒是一路平平安安,按部就班的晋封,他这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有些放下。连官场仕途上大家知道了他有个女儿在后宫之中贵为嫔妃,见了他无论官职高低,都是客客气气的奉承着。
    宁德刚入宫的几年连封书信都送不出来,唯有永和宫里的宫女太监出宫了才能稍稍带点消息出来,也就是德儿的一两句话:安好,勿念,保重身体。再后来字数就渐渐多起来了,不久就传来女儿封为贵人的消息,后来等有了四阿哥,那就是整封整封的长信,有时还能收到宫里的封赏,东西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皇家的一个心意,威武把它们都供在家中的最显眼处,一针一线都不舍得用。走在路上还经常有不认识的人和自己打招呼,连别人和自己说话的语气都开始变得一场恭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里御赐的东西就渐渐多了起来,宁德的来信却开始少了起来,而且来信都会告诫自己行事不要过于招摇,不要接受朝廷里的重臣的好处,不要扯到党派之间去,想来德儿在宫里也大抵收到了索明之争的风声吧,他想到,连德儿都知道这个消息了,皇上又怎么会不清楚。所以他牢记女儿给他的告诫,办完差事也不出去应酬,整日安分守己,低调做人,只是在家中颐养天年。
    这一日,他刚从衙门里出来,就看见郎中多尔济迎了上来:“威武大人啊”他打了个拱,“大喜大喜啊!听说德主子昨日又得了个阿哥,今日你可不能跑了,走,参政道王大人在福淸园里摆了几桌酒席我们一起去叨唠几杯?”
    威武刚想托辞就听见多尔济截过话头,笑着说道:“我说威武大人啊,参政道王大人可是明相跟前的红人,您可是不能再托辞了,明相那现在管着吏部呐,我们的升迁可都在他手里握着呢!我知道,您有德主子嘛!但是,”他拉着威武压低了语气,几近恳求,“您就当帮帮我这个忙吧,您不在乎,可我在乎啊,要是不能把您请去,我怎么和王大人交待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