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穿时空入我梦

第6章


但他们喜欢在人前炫耀自己!
是呀!世上还有多少象这样的人呢?
想让心灵放飞一下,我决定要到最亲爱的故乡--楠溪江去呼吸一下清鲜的空气。
六月的午后,烦燥的心灵悄悄的上路了。天气是沉闷的,可到了亲爱的故乡之后,看到那副自然清新的面貌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一下子亮了起来。好象生出了一双翅膀,尽情的展翅高飞着。听到清澈溪流的响声。心底里在不停地欢唱!
让自己一个人停留在丛林间,静听夏虫的欢唱,杉树上知了的鸣叫。仿佛整颗心在飞扬,飞扬!
找到了久违了的恬静,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走去。早间出来的时候,忘记了看黄历!也不知道那个方向是吉利的。
这时,看到不远处有几间农舍,有人烟的地方也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在那里一定能看到美妙的景象。毫不犹豫的我就朝那边走了过去。
等到了跟前,就听到传来嬉笑的声音,好象有乡间的姑娘在相互追逐着。这时只听到其中有一个喊道:“秋菊,你等等我。”我顺着声音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两个姑娘正在田间相互互追逐着,好象是在嬉闹。一时间,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久远的时代,同样的天空下,时常会有一群少年在田间相互追逐着,那份欢乐是世上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卖,只是如今时光的流逝,这份快乐不再有了。随之而来的只是一颗颗被现实摧残的心灵。
看到那个叫秋菊的姑娘正喘着气,笑的弯下了腰,脸上闪现出来的是很久未见的秀气。是的,这分秀气是楠溪江水将她哺育起来的。她好象发现了我的存在,羞涩的低下了头,从我的跟前慢慢地走了过去。我好象感觉到她的心在不停地跳动。我开始恨起自己来,不该到这里来打断她们应该拥有的自然的欢乐!我的心慢慢的从阴暗中走了出来,好象在这里看到一线未来的希望的光芒!
我的心开始跟着流动的溪水一起弹唱,感觉心慢慢地的飞远飞远……
在如今欲望的城市中,谁还能再看到这样的面孔。每当看到那一张张狡猾奸窄的面孔,我只能永远的沉默!一些人喜欢在人前哈腰来实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他们的眼里,人格已经不知道成为什么模样了。也许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人格这两个词。人一但一步步地走向坠落的时候,想挽救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拦住的姑娘的去路问道:“秋菊姑娘,你能告诉我在这附近有那一处地方有无限的风光呢?”秋菊停住了脚步,不也转过头来,双手拧着她身上穿着花衣裳的衣角,好半天才听到她轻轻地回答道:“朝东南一直走过去,你会看到很美的风景。”
“东南方向。”
“嗯!”她点了点头。我好象看到她在偷偷地发笑。
我朝她所说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条深深地幽谷,没有阳光,看起来有些阴森。但我还是向朝那边走了过去,我相信秋菊她不会骗我的,她说那里有美妙的风景,一定会有的。也许有时候风景就在你的身旁,你却没有发现,象这样的情形也很多。我很留意身旁的风光,秋菊她就一道美丽的风景。
朝幽谷走去,站在那里,只感觉到浑身发毛,走了半天,也感到脚有些麻了。见幽谷小溪的中央有一块岩石,阳光正好从丘陵里探险射出来照在上面,在这里,这块岩石就是成了一块宝石,我跳了过去,把这副懒散的骨架摆在了上面。晒着暖暖的太阳,四周都是流动的溪水,从来没有感觉这般的舒心,我真想放声高唱。恍惚中我听到有人在脑海里闪现过……
陶渊明此刻正在他自己的田园里吟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还没等他念完的时候,就听到从他住的茅草屋里传来了骂声:“念念念,你每天除了只会念这些诗文之外,还能干些什么呢?明天又要揭不开锅了,看你怎么办。”妻子秋菊在里面怨声四起。渊明一听顿时叹息了一口气道;“那明天我到山上采一些野果来。”
“采野果,山上那来这么多的野果,现在是夏季,能吃的又有多少呢?你总不能一年到头光靠这野果来过日子吧!要不是你洁身自好,太过于清高,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陶渊明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觉得自己欠秋菊实在是太多了。她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在自己那年少读书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跟自己走在了一起。年少的时候,他曾发过誓言,将来有一日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誓言,他给刘裕当过参军,后发现刘裕这人疑心病过重,就离开了他。秋菊没有怨他半句,她的父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跟着渊明受苦,想尽办法又为他某了一个彭泽令。秋菊以为这样以后的生活就不用发愁了。那知又不到三个月,陶渊明发觉官场并非是他这种人所能呆的地方,官职小的,每天都要弯腰奉承着上司。他感觉到这是在降低一个人的人格。他不能让自己的一生就在这样无聊的日子里度过。他又辞去了彭泽令,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他辞去彭泽令的前一个晚上,他看到秋菊好象有些不开心。
他知道秋菊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她只想能够有个安定的家就足够了,她不懂得什么官场势利,也不懂得名利是非。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陶渊明的女人。
陶渊明时常感到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女人而自豪。但唯一不足的事情是自己没能够在她有个安定的生活,时常叫她饿着肚子过生活。他心底里不免地感到一阵子的惭愧!
他看着眼前憔悴的秋菊,咬了咬牙根,走到秋菊的跟前,然后扑通的跪了下来道:“秋菊,我对的起天下人,可就是对不起你。”秋菊一见他那付表情,叹了一口气道:“元亮,你没有错,也许是这个时代错了。也许是我错了。明天,我还是回娘家拿一些米粮过来救济一下吧!”
陶渊明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知道现在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太过于无用,一个男人养活不了一个女人。要是换了是别人,早就离自己远去了。可秋菊除了偶尔埋怨几句之外,也没有再说别的什么?他已经记不得秋菊回娘拿过多少次象这样的“救济粮”了。虽然老丈人讨厌他,但秋菊毕竟还是他唯一的女儿。每次秋菊回去拿过来,总能支持一段生活。
秋菊她回娘家取粮去了。渊明站在那里,感觉到心头一阵空虚,他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心中藏着的是满腔报国的希望。他立志有一天要为天下平民百姓做主。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然后他却生错了时代,这个时代不是欣赏才能的时代,只要你懂得为官之道的技巧,一个无才无德的人也能够攀之高位。他吃亏的地方,就是不懂得这一些技巧,所以他要遭到很多人的排斥,一个人站的再正,如果小人群攻而起,也会出现歪斜的时候。虽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但毕竟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他在彭泽令的时候,之前以为可以为彭泽县的百姓办一些事情。在他上任的时候是满心的希望,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官场的黑暗并非如他所愿,他不仅每天要向位高于他的人哈腰鞠躬,而且还要看着别人的眼色做事,他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不过他发觉官场里的人大多数是如此,一但碰上一个位高于自己的人,马上哈腰巴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提拔。一但看到小于自己的人,就吹胡子瞪眼睛的来显示威风。
人呀人,为什么你们在权势面前总会丧失原本的自己。陶渊明他实在不明白,做一个官为什么不能为百姓真正的做一些什么呢?他不能再让自己随波逐流,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变得他们一样毫无人性。
人交良友益自身,身处污泥,竟然是洁身自好,多少还会沾一些秽气。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
他还记的在他做出决定离开朝廷的时候,很多的人都拍手称快!有人表面上做出一副挽留的样子。而内心里却在叫好。这一些表情,怎能瞒得过他陶渊明呢?
离开朝廷的日子,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是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不能让秋菊过上好的生活。这一辈子他只能欠秋菊的了。
他听到不远处传来马蹄的声音。好象有几匹快马!
他不由地觉得奇怪,自己在这里和秋菊居住了好几年了,从来没有人来过。除了偶尔有农夫来过之外。
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地他看到了身影,只见三匹快马正朝自己这边奔过来,他看到好象有些眼熟。连忙进了草屋里躲着。他不想见朝廷里的人,他现在只想和秋菊过着平凡的生活,比起朝廷的争斗不知要好上几倍。
他感到三匹快马停在了自己的草屋前,他的呼吸疑聚了,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有人在吗?”外面有人喊道。
“有人在吗?”又喊了两声。
“是谁呀!来这里找谁呢?”陶渊明回答道。
“请问,这是陶公的家吗?”有人又问道。
“陶公是谁。你们找错了。”渊明回答道。
“你出来吧!陶公,我是刘仲思。”
刘仲思,陶渊明想起来了,这位曾是他的知已好友,彭城人,早些年他就听说他已经退出官场隐居庐山西山。这会儿怎么又做起朝廷的官员呢?他感到很困惑!
在这个世界上,能让他陶渊明佩服的人绝对超不出三个,而刘仲思就是其中的一个。
“元亮兄,好友来访,你怎么也不出来迎接一下呢?”
陶渊明没有作答。刘仲思在外面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想,事隔多年,元亮兄还是原来的那一付脾气,好了,你不出来迎接我,我自己知道进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