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穿时空入我梦

第12章


年青真好,真的可以展翅高飞,可是忘记了含莘茹苦的父母,忘记自己远去的田间生活,城市里的人忘记农村并不奇怪,只是农村出来的娃子则是很不应该。只是人心总是会随着时代而慢慢的改变。谁也不知道,再过多长时间,这人心将会变得怎么样了。
三三两两打扮时尚的年青人从我的身旁穿过,看到他们的行装,一时间,我竟感觉到自己的寒酸,可又一想,罢了,时间都会过去的,自己又何必去计较这一些表面上的行装呢?再有钱的人,一天所过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而已。人毕竟还是人而已。不管你身着高档的行装,还是如同乞丐,能逃过这“人”的范围吗?只是有时候内心感到有些不平罢了,为什么一些人辛苦一辈子,却永远得不到好的生活,而一些人整日里闲得发慌却花天酒地过着奢侈的生活,这到底是每个时代所存在不平的形象。就算你不服,也无法改变这事实。
秋风刮起,从我的脸颊划过,吹乱了我的头发,我举目远望,一抹夕阳正坠落在江中,看着滔滔流逝的江水,心中感觉到人生就象这一江水一起一伏一般,曲折不平,象水中打转的浮萍,该如何把握,最终还是看自己。怨天尤人永远不是一个办法。
一个人盲目的走着,也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前进,只觉得前面是一团凄黑,什么也看不到,也许自己的身影子就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也许跟着夕阳的光辉一起沉没。
记的出来的时候,在日历上看到:
八月二十三号星期一
宜:动土安葬开光
喜神:西南财神:正北
忌:嫁娶会友办喜事(冲羊26岁)煞西
胎神:厨灶烟外西南
我知道自己一向运气不好,再也不敢拿命运来开玩笑,常听人说起:“好死不如赖活着?”有时候想想,至少自己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希望就是向前奔走,这样来回的想着,再回头看看,这日子也就过去了。
最近时常听到有人说起,当今贪官的越来越多,而这些贪官的都会有自己的一番理由来解释。
要是说国家的建立是战士的鲜血筑成的,那么国家的建设则是农民的血肉拼成的。那些贪官并不只是在贪婪金钱,而是在吃着百姓的血肉。到现在这“吃人”的形象一直还不断的延持着。
我记不清我自己是什么时候,只是在小的时候,有人问起,最大的理想的是想当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做官。而且要做个清官,那个时候只知道做官是为很多的人办事,并不是在百姓面前呈威风的,并不是拿职位来压人的。
当自己一天天在长大的时候,才发觉,那一些理想就开始破裂了,发觉自己被时代愚弄了。
看到那些一个个被压上警车的贪者,从他们的身上感觉不到一丝的同情,内心里在想着,现在社会还有多少象他们一样的人呢?还要多少百姓的血肉要被吃呢?
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着,竟管身旁来往的人很多,我也无暇旁顾,唯一的目的就是一个劲的向前走着。我看到街道边有一双双无助的眼神。
有一段时间,终于听到一声正义的声音,可过后不久,发觉这些声音也慢慢的消逝!后来听说那声音已经被埋在地下。我一听,茫然的站在那里,抬头看了看老天,似乎看到正义慢慢的被吞筮,看到云端上有一个影子在闪动……
这是一个清亮的早晨。
浓雾弥漫在整个汩罗江上,朝阳刚刚从东方探出头来。
这时从不远处走过来一个人,他到汨罗江边停住了脚步,对着汨罗江,一边在吟唱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然后叹息了一口气,望水滔滔流逝的江水。
一条船从江的那一边划过,好象从空际间飞出来一般。船上站着一个垂钓的渔翁,他对着朝阳在高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圣人不会拘泥于小节,能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
站在岸上的这人一听,内心里一怔,他双眼盯着行船上的渔夫,冲着他大声的喊道:“船家,可否靠岸,我屈原有一事相求。”原来这人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平(原)。
船夫好象并没有听见,只见他悠闲地坐了下来垂钓。任自船儿在江上飘流!高唱渔夫的调儿,屈原一见,看出这渔夫不同与常人。他连忙又高声冲着江中喊道:“前辈,快将船儿靠岸,屈原有事相求。”渔夫这回好象听见,只见他站起身来,遥望江岸边上。只见一个身穿奇异的衣裳,头戴高冠,站在江岸边上。
渔夫将船慢慢的靠岸,屈原一看渔夫,年纪一把,看起来,还依然那样的神采奕奕,知道不同于常人,连忙抱拳道:“前辈,屈原有一事不明,想请前辈教诲!”
渔夫一听,并没有感到惊讶,只是谈谈的说道:“原来你就是三闾大夫屈平。有事就上船来吧!”
也许屈原的名字对楚国人来说太不陌生了,三岁的孩童都知道她屈原的名号,他还记的有一次到乡下,就听到很多的孩子口里念着:“我是闾大夫屈原,我是三闾大夫屈原。”当时他一听,哭笑不得,当他上前问那些孩子道:“你们见过屈原吗?”孩子一听,只是怔怔的看着他,然后摇了摇头,都说没见过。
屈原知道孩子的表情永远是那么的天真,但是自己不行,自己身为楚国的父母官,一定要为天下百姓做事,他自从政以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天下百姓。该做的他都做到了,可他就是不明白,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为何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而且还动员其他官员于自己处处作对,还不停地在抓自己的尾巴,好象他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想知道一个为什么,可在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看出他的心思,包括他的学生宋玉,只知道他为国为民付出了一生,并不知道他内心所隐藏着的痛苦。今天听到刚才渔夫的那一番吟唱,他知道自己找到了知已,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屈原一个键步上了渔夫的渔船,这时浓雾也渐渐的淡去,坐在渔船跟着汨罗江的水一起泛浪,他看见江面的水波一起一伏,波澜不平,正象是自己心中的疑虑一般。
“三闾大夫,刚才你不是说有事要问我这个打渔人吗?怎么这会儿不说话呢?”
“前辈,你在这里已经垂钓了多久。”
“很久了,已经记不清了,好象我来的时候,还没有长出胡子来。”
“很久了,是很久了,光阴过去真快!仿佛感觉到昨日的我还是风发意气,为前程而努力着,这一些一转眼就很快过去了。”
“是呀,如果你想从这个世界上获取一些什么,就要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不然时间一过,再去后悔,一切都太晚了。”
“前辈,我想问你,一个人怎么做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爱国呢?我屈原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可为何楚怀王却偏听信于谗言,将我的忠言都丢到脑后。置之不理!”渔夫一听,看了看屈原,然后哈哈大笑道:“三闾大夫,你是当局者迷呀!难道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吗?”
“错误,我屈原忠心为国,诚心为百姓做事,又有什么错。”
“而你错就是这些,你忠心报国,一定会引起很多小人的忌妒,你诚心为百姓办事,一定会阻碍达官贵人的利益,难道你还不能说你做错了事吗?”
“不,前辈,这不是错,难道叫我屈原跟着他们一起随波逐流,难道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他们剥削而不顾吗?不,我屈原做不到。就算得罪任何一个人,我也不能做一件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三闾大夫,你听说过一句话吗?’水至清者无鱼,人至清者无友‘”
“听过,而且还不只是一次。”
“那你又为何痴迷不悟呢?”
“我没有痴迷不悟,错在于他们。”
渔夫一听,并没有回答,然后从汨罗江江中掬起一瓢水来,然后指着江水问道:“这掬起的江水清吗?”
“清。”屈原回答道。
这时渔夫又拿出一块麻布放在瓢里冲洗了一把脸,然后又问道:“现在这水还清吗?”
“现在变成浊水了。”
渔夫又脱了鞋子,赤着双足,然后又将瓢里的水冲洗起自己的脚来。然后问屈原道:“你现在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屈原好象明白了什么?他想起刚才渔夫高唱的曲调:“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不是在告诉自己过于清高。
他屈原知道正因为自己的清廉而得罪了不少朝廷中的官员,他完全可以享受着朝廷的奉禄,完全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置之不理,但他是屈原,他做不到,每当感到周身疲惫的时候,他想起自己自小立下的誓言,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为天下苍生做一些事情。他要做一个大公无私的清官。正因为如此,他才立志读书,读圣人之书!在他追求的时候,总感觉到这一些理想离他越来越近,他每日每夜不停地读着,不错过半刻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一直默默地守在他的身旁,她叫女媭。她知道屈原是一个胸怀壮志的大丈夫,在她的眼里,屈原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她一直守在他的身旁,默默地为他做了很多的事情。
这一些屈原他都知道,他内心里非常感激女媭,也许也只有她才会支持自己,换成是别人,忙于享受也来不及了。
在他年青得志的时候,位居左徒,他就以为自己可以施展抱负了,当他一次次向楚怀王进谏,而却一次次被数落一番,他心中不甘,自己的一腔抱负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同时,他又看到朝廷中很多丑陋的现象,贪,欲,色都在每一个官员脸上显示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