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穿时空入我梦

第17章


然后对琴童道:“琴儿,你抱琴过来。”琴童应了一声,抱琴过去,放在柳树下,顺手提着一壶酒过来放在琴边。
嵇康放下了手中的铁锤,然后上前盘坐在那里,喝了一会儿酒,就拔动琴弦!一曲清音弥漫在整个村庄。他现在在弹的是他最近所作的新曲《长清》的曲调,琴儿一直在待立在他的身旁,听嵇康专神的弹奏。这琴是他在做中散大夫的时候,一位朝廷官员送给他的,他任官的期间从来没有收过任何人的东西,但这次例外,他收下了这一张琴,而正是因为这一张琴,他才决定离开朝廷!现在对他来说,琴已经跟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曲调传的越来越远!好象几里之外的人都能够听到。
不一会儿,周围的人群慢慢的多了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村庄里的人听到琴声的时候,就知道是嵇康在弹奏!在这乡僻之地,大家忙于农活,谁也没有闲情逸致来听这琴声,但是嵇康他例外,每当他弹起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站在田间竖起耳朵来聆听,一直待他的琴声完毕的时候,才慢慢地回味过来!
象这样的日子对嵇康来说是太平常了,他直弹到日落西山,方才收起七弦琴来,对着刚才钟会走的方向长叹了一口气。他的内心好象有什么顾忌!琴儿从来没有见师父有过这样的表情,连忙问道:“师父,你今天怎么啦!”嵇康看了看他道:“琴儿,恐怕这次是是为师在这里弹奏的最后一次了。”
“不会的,师父,你还可以在这里弹一千遍,一万遍,一直都可以弹下去。”琴儿好象要哭出来的样子。
嵇康望着这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琴儿,闭上了眼睛,叹息了一口气道:“琴儿,你在身边多久了。”
“三年了,师父。”琴儿回答道。
“三年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呀!这三年为师待你好吗?”嵇康道。
“师父待我如同亲生父母,琴儿永生不会忘记的。”
“琴儿,你可知道,钟会他是什么人吗?”
“琴儿不知道,看起来好象是一位将军,而且师父并不喜欢他。”琴儿回答道。
“琴儿你可知道钟会他是当今朝廷的红人,他灭蜀国立下了大功,受到魏王的赏识。得罪他的人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师父,你这是……”
“琴儿,你听着,这几天无论来的是什么人,我谁也不见,如果我猜测不出错的话,不过五日,钟会就会带人前来捉拿我。”
“师父,那我们快离开这个地方吧!”
嵇康一听,摇了摇头道:“琴儿,为师留下来还要谱写一曲《广陵散》最后的音符,哪里也不去!”
琴儿一听,不由地流下泪来,他不明白师父为何不逃离这里,过上一种新的生活。
嵇康没有再说什么,他朝自己的草屋而去。
日子一天天的在过去,琴儿每天的心都在悬着,他为师父的安危担心,这几天里拜访的人都他拒之门外,就连山涛也不例外!
时间已经过去三天了,第四天,琴儿起来的时候听到喜鹊站在柳枝上欢叫,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日子。象往常一样,他站在门前拒绝任何人来访!来访者都知难而退,他们知道嵇康又要写出新的曲章!来传世!
这天快要过去,接近黄昏的时候,琴儿听到师父在里面欢叫,他知道师父已经完成曲章,这时听到嵇康在里面欢叫道:“终于完成啦!终于完成啦!这将成为天下一绝的琴音曲调!”琴儿在心里面为师父而高兴!他知道师父好久没有象今天这样开心过了。这三年来,他没有一次见到师父的笑容,今天他终于感受到了。
他好象听到不远处有一阵狂风吹过,不,是马蹄声,好象有很多的人马朝这边而来,不一会儿,他就看到坐在前面的一个他认得,是上次来过的将军钟会,他连忙进屋对嵇康道:“师父,钟会带人马过来了。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嵇康一听,显得很冷静,然后点了点道:“知道啦!我等的这一天也终于到来了。你快出去迎接吧!”
“师父!”琴儿还想要说什么,但已被嵇康用手意示他不要再说下去。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师父的决定都是对的。
“嵇康,出来听旨。”这时外面有人冲着草屋高喊道。
嵇康听出来了,是钟会的声音。
他没有束装,就一付庸散的走了出去,见钟会带了一队人马已经将他的草屋围的水泄不通,他看见,不由的一笑,连忙道:“大将军,请宣读旨意吧!”
钟会从衣袖口中掏出一卷黄卷,然后打开来宣读道:“今皇道开朗,四海风靡,街头巷口无异议,而唯独嵇康上不理天子,下不理王候,轻狂傲物,有败于俗,今诛嵇康,以治王道清洁……”嵇康听完之后,一阵狂笑,他不明白为何魏王会定他这样的罪,他可以定欺君,也可以定他目无王法,偏偏定他个不敬之罪。
但现在对于这些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时他发觉在钟会的身旁站着一个人--司马昭,他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他不会为自己的死感到可怕,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解脱!只是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那是他还没能弹奏自己刚作好的曲调《广陵散》。
他上前接过旨意,然后道:“谢魏王成全。”
钟会看了看他,觉得嵇康很可怜,一个被称为竹林七贤的人,最后怎么死的还不知道。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冤头了。
其实嵇康的心里什么都明白,是钟会和司马昭两人让他死的,因为象他这样的人存在,会阻碍他们,只有除去自己,他们才好管理天下。前程一帆风顺!
钟会见嵇康没有言语,上前问道:“嵇康,到最后,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嵇康盯着看了一眼,然后道:“大将军,在临死前,我想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钟会看了看他道:“什么事情。”
嵇康道:“刚才我完成的一个新曲调《广陵散》,我想在临死的时候,想弹奏一次,也好了却我平生的所愿,希望大将军能够成全。’
钟会一听,转过头看了看司马昭,司马朝他点了点头。
钟会道:“好,我答应你。仅此一次。”
嵇康一听哈哈大笑道:“一次够啦!够啦!琴儿,替为师取琴过来。还有把埋藏在地下多年杜康酒拿出来,看来这是为师人生最后一次了。”
琴儿把琴抱到嵇康的面前道:“师父……”
“琴儿,你什么也不要说,师父明白你的心意。”
“好了,嵇康,快一点吧!不要让我们等的太久了。”
其实钟会他听,司马昭他也想听,这里所有的人都想听嵇康弹奏,早就听闻嵇康的琴技天下无双。今番如果失去机会,将会成为人生的一大遗憾!
黄昏过去,夜幕降临,天空清空明朗,是一个好美丽的暮色。
嵇康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大家都凝聚着目光看着他。琴儿象往常一样,将酒放在琴的旁边,嵇康盘坐在柳树下,一个人独酌了一番,然后对着夜色高歌一曲,他看到不远处村庄的一个山头站满了村民,好象是在为他送行来的,还有柳树上停着歇息的倦鸟好象在等待着聆听!
他的情绪一下子上来,双手开始拔动了琴弦,沉寂的村庄,唯独飘来优雅的曲调声,周围一切都已经平静。
钟会和司马昭全神的看着他,嵇康先弹奏了他经常弹了一曲《长清》一曲《短清》,感觉还不过隐,又弹了《长侧》再加《短侧》。
这个时候,他发觉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着他,好象将每个人都带到琴声混合了起来。
接下来他要弹奏《广陵散》了,他凝望着琴弦许久,然后双手才慢慢地一根根的拔起,一根是山涛,一根是向秀,一根是阮籍,一根是刘伶,一根是王戎,一根是阮咸,最后一根是他自己--嵇康!
他发觉山涛的琴弦稍弱一些,而王戎和阮咸的琴弦好象有些沉泯,阮籍和刘伶还有向秀的的琴弦清音可听。他自己的拔动的声音震动了整个村庄!
他在不停调试着山涛的琴弦,想把他纠正过来,可是他发觉琴弦的声音越来越弱!他停了下来,然后仰天一叹!闭上了双眼,双手不停的来回在琴弦上拔动,琴声一声比一声激烈,渐渐的他发觉自己融入到琴声之中。
嵇康的情绪越来的越激动,他的心跟着琴声一起在飞扬,这琴声正是所希望弹奏出来的,钟会听到了,司马昭他们都听到了,他们都不敢相信天底还会如此令人神魂颠倒的曲调。宫廷里各种各样的曲调千百种,当今日听到却是那是那样的激情澎湃!那样的清音悦耳!钟会想起了自己在沙场作战的情景,他感觉到自己英明神武,正带着将士们冲进敌营,活捉敌军的统帅,然后凯歌而回。
司马昭看到自己有一天登上了宝座,朝野上下一起高呼他万岁!
曲调高昂,所有人的情绪都被它疑聚在一起。
这个时候好象从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好曲,人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的曲子。果不愧为天下无双的嵇康!”嵇康听到,不由的一怔,他感觉到在自己的上面好象有一个人。他一抚琴,一边冲着柳树上的人问道:“君是何人?”
这人回答道:“古人,栖身于此,闻君琴音悦耳!昔日,吾也好此物,君操琴时,使吾想起了家父!”
嵇康听到,知道这位也是好琴之人,这天下好琴者,他知道不过是屈指可数,其中一位叫聂重,是他这一生中的知音,可惜不幸,被奸人所害!除此之外,他就认为天下再无人是他的知音!听刚才树上的人所言,他必定也是一位懂音律之人。
于是道:“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为何不现身一见。”
“只因古人面目已非,不便与君相见,请君继续弹奏曲调!我倾耳听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