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穿时空入我梦

第24章


一位书生打扮的读书人正骑着驴子,沮丧的走出长安城,此人苏文龙,素有“江南才子”之称。一向心高孤洁,才华横溢,他万万没想到,此番进京竟名落孙山。走出长安城之后,他恍恍惚惚地骑着驴子到处乱转,心里想着,自己无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对他的期望。
此时,夜幕迟临,满天的星斗,阵阵凉风四起。他放眼望去,见不远处的山间有一座孤落的小院。想到此小院里住上一宿,于是催马前去。
来到院前,他下了马,“梆梆梆”地在院大门前敲打了几声,口中喊着:“有人吗?”无人应答。他再次敲门,口中叫着:“有人吗?”也无人应答。于是他轻轻地推了推院门,院门竟吱嗝一声开了,苏文龙扫了一眼院子,见院落里灰尘被风吹起,四面风飞。好象好久没有人住过了,他见无人,就牵驴而入。见西院的一间小屋虽破旧了一点,但各种各样的东西倒也齐全。把驴拴在院落的柱子上,自己找了一把尘帚扫了起来,灰尘不时的扬起,呛了他好几口,一只手捂住嘴,另一只手拿着扫帚开始整理一下自己的住所。
好半天,他才整理出一个可以躺下休息的地方。
当他一切就绪之后,躺下来的时候,却无法入睡。脑子里想着:“想我苏文龙,自出世以来,自命不凡,没想到此番却名落孙山,唉!老天爷真会弄于人呀!”叹罢,睡不着觉,干脆就起身推开窗户,走到院落里,借着夜晚的明月,手捧《论语》在夜读,心想着,好让自己的心情可以平静一番。
不知过去多久。他恍恍惚惚中入梦。
一阵奇特的风吹来,只见风动罗拂,爽入疏棂,月照纱窗。苏文龙好象觉得有一物进入他睡觉的房间里,他连忙《论语》拿在手上,进屋一看,只见自己睡的榻前站着一位妙龄女子,苏文龙起先以为自己眼花,当那女子向他回眸一笑时,方觉是真的,他拧了拧自己的胳膊,有知觉,确定不是在梦中。此时那女子对着苏文龙笑道:“恩公,不必怀疑!你并非在梦中。”苏文龙一听,再仔细一瞧那女子,心中产生一个念头,此荒山野地,那来的这般妙龄的女孩,自己进来时并不曾见一人,肯定是妖怪之类。于是他大声喝道:“何方妖怪!”
“恩公,无须生怒,我确实非人类,只是在生前欠你一份情,此番来此特地来了却这自己欠下的孽缘。还有另有一件事情相告恩公。”
“你生前是何人?”
“恩公难道忘记了半个月前在秦淮河岸边救过一女。”
苏文龙这时想起来了,在他进京赴考的路上,路过秦淮河,他听说这带多是才子佳人,有心想去见识一下。
他到时,天已经暮色,秦淮河上歌声嘹挠,让人冥想万千,他看罢,不由地赞叹一声。
这时,他听到有一女子的呼叫声,他看到一伙人正在追赶着一女子,眼看就要到秦淮河边,苏文龙眼看这伙将要抓住这女子。只听见传来狎笑的声:“看你往那逃,前面就是秦淮河了,要是不怕死就往下跳。”
“你们不要逼我!”
“逼你,哈哈,跳呀!跳呀!”
“再逼我,我真的跳啦!”
“快上前将她抓住。”
这时苏文龙只听见“扑嗵”一声,好象有人跳下了秦淮河。
“少爷,不好,她真的跳下来了。”
“她还真敢跳,那还不快回去,难道要等官府的人过来抓我们吗?”
这一伙见形势不好,匆匆的离去。
“你们逼死人命,就这么走了吗?”苏文龙大声的喊了起来。这一伙人一听,也没人回头,一个劲的逃跑而去。
苏文龙这时连忙朝刚才那女子跳下来的地方走去。
他只见有一个人拼命的在水里挣扎着,他自己不懂水性!他站在那里干着急,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他看到不远处好象有一条小船,好象是一位打渔翁,他使劲的冲着那小船喊道:“船家,快摇过来,救人哪!船家,快摇过来,救人哪!”
小船上的渔夫好象听清楚了,这见小船慢慢地朝这边行驶过来。
这时苏文龙见那女子慢慢的沉了下去,他站在岸边大声喊道:“姑娘,你要挺住,很快就有人过来救你了。”可任他怎么喊,都无济于事。这姑娘还是慢慢地下沉。
小船已经过来了,苏文龙连忙道:“船家,快,快,她快沉下去了,你快去救她。”
船家二话不说,连忙跳下了水,很快将这女子捞了上来。
船家将船靠岸,然后问道:“公子,快将她肚子里的水挤压出来。”
苏文龙按照船家的方法去做,过了好半天,这女子终于苏醒了过来。
她醒来的时候,不停地喊道:“你们不要逼我,不要逼我……”
这时船家一听问道:“公子,这姑娘怎么会跳下水呢?”
“船家,我也不知,刚才我看见有一伙人来追赶她,她才往下跳的。”
船家一听,叹了一口气道:“这世道是怎么啦!又是一个抢亲的。”
苏文龙一听有些奇怪,问道:“船家,抢亲,难道他们不怕王法吗?”
船家一听,看了看苏文龙道:“公子你是外地人吧!难怪不知道这里的事情,这地方官官相护,王法是什么,王法是他们一伙人说了算,我们平民百姓谁敢触这王法呢?”
“大宋不是有条刑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那只是说说而已,顺安民心。”船家一听无奈的笑了笑。
“好了,我也说了太多了,该回去了,这姑娘就交给你了。”
“多谢船家刚才搭救之恩,请受我一拜。”
“我救世主的又不是你,你谢什么。”
“船家,有话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你救了她,自然也等于救了我。”
船家一听哈哈的大笑起来道:“没想到今天碰上你这样的人,按照你所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还要谢什么呢?你我不也是一家吗?”
苏文龙一听,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船家说的极是,说的极是。”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船家已经驾着船儿远去。
苏文龙怔怔的站在那里。
这时姑娘已经完全苏醒过来,她抬头看了看自己的跟前站着一个人。问道:“你是何人,我这是在那。”
“在下叫苏文龙,江苏人氏,正赴京赶考。路过此地,刚才姑娘你跳下了河,被一个船家所救。”
“我跳河了。”她好象已经忘了刚才跳河的那一幕。
“是呀,刚才你被一群人追到这里,被逼着跳河了。敢问姑娘贵姓。”苏文龙道。
“我姓李,叫娇娘。我想起来了,刚才是那帮无赖要将我抢过去。”
他看到她的时候,感觉到内心好象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姑娘,现在你已经死过一回了,快回去,和家人离开这个地方。”
苏文龙说完的时候,他感觉到她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他看,好象想要说什么。可却没有说出口。
“我该回去了,不然爹在家又要当心我了。”说完,姑娘朝回家的路而去。
苏文龙站在那里怔怔的看着她的倩影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时方才回过神。他知道自己也该上路了。
他没想到,今日落榜在这里,会碰见她的鬼魂,他好象想到了什么,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姑娘,你不是逃过一劫吗?”
“恩公,有所不知,最近这段时间正处兵荒马乱其间,朝廷也正处于动荡期,朝中被奸臣乱党掌权。虽上次为恩公所救,只是如今身为乱世。最后还难能逃为一死。死了倒也是一了百了,比起生前来说,倒是落了个清静。”
“你此番到此,有何事。”
“我今番来此,一来是报恩,二来想告诉恩公,放弃仕途的追求,不必为这次落榜而伤心过度。”
“此话何解,做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身不能为国报效,那么就是读一辈子的书也是枉然。”
“我知道恩公,志向高远,可惜恩公生不逢时,先不说此番的八股文,所教出来的大都是迂腐之辈,只死记书中名言,却不知自己如何灵活的去改变。大多数的人只知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图一时之利的小人而已,没有几个会为国家真正着想。还有科举制度大都是官员之间相互的推荐,若想进入官场。除非你懂得其中的门道。”
“什么门道。”
“不过以恩公这般的人,自然不知此门道,一则你不善于人际的交往,行事过于偏激,自然得不到一些官员的认可。大多数的官员喜欢是能说好话给他听,让他们听了心里舒服。那样就可得一官半职。纵使你有济世之才,可惜身为乱世,一样是不会被人认可。再则必须有在朝为官的为你把风,不然就算你弄得一官半职,一但得罪与人,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白费,而恩公你偏偏就是平时容易得罪人的那一种,因此,你也不得进官道。”
苏文龙一听,顿时内心感叹不已,没想到一女鬼竟然能知这么多人间之事,但他又不敢相信:“你又是从何得知这一些规则。”
“恩公若不信,待我进城取来前三甲的试卷与恩公观看。”说完,转身从窗外飘忽而去,消失在黑夜之中。苏文龙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茫茫夜空长叹一声!
不一会儿,李娇娘手持几张试卷进来,放在苏文龙的面前,苏文龙一看,其中有一张正是自己所做,另三张皆是此番名例三甲的考卷。李娇娘手指探花郎的试卷告诉苏文龙,此人是当朝尚书察包的儿子,榜眼文旦是当朝礼部侍郎的儿子,而状元吴能是当能宰相的儿子。你看看他们的文章就知道是不是真材实料。苏文龙一看探花的文章,骂了一句“狗屁文章”,再一看榜眼的,说了一句“乱写一通”,他想以状元之才应该有过人之处,那知他一看完,就气的差点没晕过去,上面只写四个字:“我是状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