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起来了!别迟到了!”
天色尚未亮,寅时都还没结束,刘满昌便被自己母亲特地跑来叫醒。
“嗯......”
小破房子里,八品的官服整整齐齐摆在床头,仍然迷迷糊糊的刘满昌迷瞪着双眼,看着外面的天色。
“娘,这才什么时候啊?时间到了吗?”
“哎呀,什么时候?起床的时候!你别管现在什么时候了,快点起来!娘已经给你把早食做好了,你赶紧穿起来。”
“这天都还没亮呢,而且娘,我不是说了么,卯时末才出发。”
“你别说这些没用的,赶紧起来!”
听见母亲已经开始完全不讲道理,刘满昌也只能叹息着起身了。
也难怪母亲今天这么急着叫他起来,对于今天的他来说,确实是个很重要的日子。
今天,是他随着新军将士们开拔前往其他城池担任官员的日子。
在京城,他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八品官员,负责管理手底下九品街道人员反馈上来的民生基本问题。
好吧,八品官员已经相当不普通了。
作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贫民家庭的孩子,就算之前花钱当了个吏员,也当的是个干活多,油水少,不受待见的辛苦岗位。
平日里,虽然比起干其他杂活的人,日子过得好点,但是别说与那些街面上有牌面的老吏们比,就算是与有权势的吏员家里的亲戚比起来,自己都是更加低声下气的那一个。
好在本来他也没想着能够靠着花那么点积蓄就能一飞冲天,于是也就兢兢业业,把这个职位当成一份正常养家的工作认真做了。
结果,到了新大明,皇上下旨吏员改流,他凭借着以往的工作能力,居然一下子在吏员之中凸显了出来。
尽管仍然是每天好好努力,好好工作,以及顺便完成一些其他人的工作,但是,因为确实在这方面有天赋,有能力,而且此前担任吏员的时期没有出现贪污受贿的情况,所以等到后来的评选之中,他竟然被定为了八品!
作为一个只是粗粗读了些书,勉强识字但是不识得圣人微言大义的普通吏员,就让就这么摇身一变,变成了八品的官员!
本来就因为俸禄一下子大增,而高兴不已,天天为皇上祈福的母亲,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几乎天天都是监督着刘满昌好好做事,不得懈怠。
这次外出周遭城池,虽然母亲听说之后,相当不舍,但是却也依然支持。
“哎呀,娘,我这又不是不想去,您催这么急干嘛啊。”
吃完早餐,东西也早已收拾好,刘满昌没有事情可做,只得在家里暂时枯坐着。
本来高高兴兴的心情,都被这个事儿整得有点无奈了。
是的,就是高高兴兴。
尽管说起来,是从京官变成了地方官,而且品级还不变。
但是,在京城,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八品官,身份也就是一片城区的部分事务主事而已,干的这些事情,说起来其实也就是比之前的时候稍微上了那么一层,但是说真的,并没有多少当官的感觉。
可是到了外派之后,像他这样的八品官员,若是被外派到县城,那可是直接担任县尉、主簿、教谕等等职位的!
主事是个什么官职,刘满昌以往没听过,虽然变成了八品,但是确实没有多少实感。
可是县尉、教谕,这可是以往别人炫耀的时候,挂在嘴边的亲戚才能有的职位啊!
以往的他,就算是想破了天,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够有机会担任这样的职位。
而且,这还不是顶,按照文书上所讲,县城之中,之后原则上只会从当前县城中的官员之中,提拔人才,而不会直接空降。
也就是说,他将会和其他几位八品同僚一起竞争七品县令的位置!
县令啊!
举人老爷不少也就是这个品级罢了!
好吧,这么畅想着畅想着,刘满昌的心情又变得很好了。
毕竟,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去当主簿,之后还有机会变成县令,这就让他无限的快乐。
这次,尽管需要安排的足足有三个城池,而且还有相应附属的一堆县城以及村落,需要安排的官员数量以及相对应的官员职位数量相当之多。
但是每个被安排过去的官员,所领取到的文书以及任命政令上,都有着详细对应的具体城池具体县城,具体官职。
对于朝廷或者说对于崇祯来说,这样做的工作量自然不小,但是,在安排之前,就先将所有人员的官职都对应着安排好,那么等到官员到达之后,就能够直接按照之前朝廷安排好的官职直接开始工作。
这样一来,首先,官员工作对口的程度肯定是最好的,毕竟是崇祯以及执笔监的太监根据这些官员当下的职位以及过去的工作情况所定下的;
其次,官员们已经知道自己之后要担任什么职位,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准备,以及到了地方之后,能够立刻按照相应的政令来执行政令。
而如果是只安排人员名单,而不具体到每个人担当什么样的职位,那么到达地方之后,他们首先就要先确定职位,这一方面会很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崇祯并没有在派遣前往各个城池的官员中安排品级太高的人。
刘满昌是八品官员,被安排在县城之中担当第二个级别的官员,这看起来似乎上面还有空间的样子,毕竟,城池之中的官员品级肯定不一样,既然县城之中都已经安排到了八品,那么府城之中安排到七品乃至更高都是应该的。
但是实际上,这个品级的官员就已经几乎是最高的了。
崇祯直接遴选名单之后,落笔安排的官员,最高品级的就只到八品。
毕竟,整个京城,所有官员,最高都只到七品,而且还只有区区三人。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次三个城池之中就没有安排七品官员,崇祯在确定将这三个城池作为新政的扩散之地之后,拟定名单的同时,也已执笔监的名义,向那三位直接从吏员晋升为七品官员的官员去信询问。
问他们有没有意愿前往其他城池,担任府城之中的府推官职位,这个职位相当于府城级别的辅佐官员,也和县城中的县尉等等一样,都是直辖一片领域的官职。
然后......
三名七品官员全都表示了愿意的意愿。
考虑到这是第一批,而且三个城池如果就把三个七品官员全部用出去了,那么京城就没有人帮崇祯处理很多事务,所以,最后崇祯只在其中挑选了一个,以作为那个大半的底层官员都将由吏员筛选担任的城池的府推官。
剩下两个城池,则府城之中也同样只有最高八品的官员,八品官员处理不了的事情,则通过快马传到京城,由崇祯来进行处理。
此外,府城之中,同样是规定为原则上只会是底层的官员上升到上面的职位,不会空降官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只有在府城工作的官员才有机会上升到六品的通判、州同知,以及更上的从五品知州。
等县城之中的官员,有人升任到七品之后,同样可以继续往上升任到府城的六品。
整体来说,官路的晋升还是相当通畅以及清晰的。
也正是因此,看到文书,明白文书内容的含义之后,刘满昌才会那么踌躇满志干劲满满。
五品知州什么的,他现在还不敢想,但是,已经能够担任主簿之后,想想上面的七品知县还是没问题的吧!
“时间差不多了,儿子,快点出发了!”
好的,刘满昌的母亲再次开始催促了。
看看天色,此时可能还有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到集合的时间点,但是,继续在家里留着,估计也就是被母亲不断催促的命,既然如此,刘满昌也就干脆与母亲告别,转身朝着集合的地点走去了。
临出门时,他回头望去,母亲尽管在一个劲催促他动作快一些,但是脸上的表情除了喜悦和关心之外,同样也有着浓浓的不舍。
————————————
“三支队伍都已经出发了吗?”
今天的事务处理完成,崇祯正在看书,但是在提醒时间的声响响起之后,崇祯猛然抬起头,冲着身旁的太监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当前三支队伍都已经出发了,现在应当都要出京城范围了。”
崇祯之前下了命令,除非是紧急事务,否则,在他看书的时候都不要打扰他。
现在没有了那么急切的事情之后,崇祯再次开始好好看书,继续学习,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嗯,出发了就好。”
崇祯点点头,然后又问到:
“唐将军的队伍,现在到哪里了?扫荡完的区域,给朕拿来看看。”
之前,在下达了命令之后,唐通唐将军就带着大量新军将士,走上了扫荡境内不稳定因素的道路。
这其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京畿地区的匪患全部清除,然后,就是将准备安排新政人手的三个城池全部清理干净。
京畿地区的清理很快很轻松,毕竟经历过之前的战乱之后,这些地方的匪徒好些都在之前闯贼来犯的时候,顺道被灭了。
三个城池的清理,当下也是已经全部完成,事实上,崇祯之所以拖到今天才开始安排三个城池的官员、新军部队出发,就是在等待唐通将这些地方清扫干净。
“陛下,呈上来了。”
于是,崇祯放下手中的书籍,将这些文书以及舆图捧在手里看了起来。
心中,已经在思考着之后的新一批城池应该选择哪一些,届时三个城池的效果出来了,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安排等等。
总而言之,这些颇为繁杂的事情,便是当下的崇祯最为用心,最为思虑的事情。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务,都是些基础的事务了,与之相比,当真不值一提。
话说,在开始将新政朝着新大明的更广范畴推广之后,崇祯才发现,太祖之前的说法是真的相当正确。
与将新政推广到更多的城池,让更多百姓能够在这样纪律严明、效率高超、清正廉洁的官员管理下生活,比起处理京城的一点点小政务重要太多,也有意义太多了。
解决京城的一点事务,也就是能够让京城的百姓更加舒服一点,更加公正一点,而且程度还相当有限。
但是,将这新政推行到新的一县,那么一个县城的百姓,都可以被更好地照料,之前的贪官污吏,也就无处遁形,在无人能够平白无故剥削百姓。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简直不足以毫厘记。
这些天,尽管因为等待清理匪患,没有立刻将三个城池的新政人员派出去,但是之前那个执行了新政的县城,却每天都有规定的日报传来。
这些日报文书,相当清楚地记载了整个县城是如何在新政的作用之下,迅速变化,以及百姓们是如何的不敢置信以及感激涕零。
顺带,还有查抄之后的财富,到底有多么巨大。
讲一句题外话,尽管崇祯的新政已经推行好几个月,而且每个官员的俸禄,都比过去同级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但是,到现在为止,除了朝关外运输那一大批的粮草之外,国库里的财富都是在不断增加而尚未真正开始减少的。
俸禄、农具、耕牛等等的支出,全部都被不断查抄的官吏们的家财给补齐而且超出了。
这扩散而出的新政人员,尽管数量不少,俸禄上的支出绝对超过过往朝廷,但是,仅仅是这查抄当地贪官污吏所带来的收益,就足以在盘活地方的同时,养活这些官员好多年。
也就是说,崇祯当下扩张新政,是真的不需要耗费任何钱粮,甚至要不是将当地查抄出来的物资财物都留在当地,他甚至可以一边拓展新政,一边大肆赚钱!
没办法,大明官场这么多年,一点点藏污纳垢下来,实在是太脏,太贪了,以至于一旦彻底地打扫,便能扫荡出大片的财富!
第一百八十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小说推荐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作者:风醉天下所写的《朱元璋穿越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风醉天下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7章 吴国贵反了
-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曹操早在宛城之战失去的长子曹昂 曹冲临终遗言,将曹昂曝光出来 看来,是瞒不住了 回到大魏,破赤壁,战巴蜀,围汉中,剿匈奴 孙权:为何孤的儿子没有这般优秀 刘备:生子当如曹子脩 诸葛亮:既生亮,何生昂 曹操:吾儿如此,大魏必兴 且战沙场,驰骋三国 作者:长安一片星所写的《三国:曹冲
- 穿越架空长安一片星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三分归一统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 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 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 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作者:大明第一帅所写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穿越架空大明第一帅连载中
- 最新章:抱歉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洪荒:通天遗嘱,其实我有个义兄!
- 龙汉时代,秦轩穿越洪荒 开启无限战斗系统 从祖龙,元凤,始麒麟,到帝俊,三清,十二祖巫 秦轩大战洪荒群雄,最终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期间更与通天教主结为异性兄弟 然而就在秦轩成就混元不久 混沌之外出现深渊裂缝,需秦轩前往镇守 多年以后 封神量劫爆发 天道诸圣联合,欲让通天截教上榜应劫 整个截教,被笼罩在
- 武侠小说达隐于世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结局!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所写的《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小耳朵是只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