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准备好了吗?”
崇祯身披战甲在检阅南征的大军,低声问着身旁的唐通唐将军。
当然此次作战崇祯并不会当真随着南征的大军而去,现在之所以身披战甲前来检阅,仅仅是为了给新军教师们打气而已,当然也可以说是满足一下崇祯号令大军的欲望。
崇祯现在在作战方面能力其实也已经达到了普通高层降临的程度了。虽然比起唐通以及两名经过。开国将领灵魂洗礼的大将。肯定差的很远。但是在皇帝这个身份之中,除了开国的皇帝之外。其实也已经是排在前列的了。
尤其是经过了这么几次作战之后,崇祯本身的安全感便寄托在一名名将士以及一场场大胜之中。
这次的作战,对于新大明来说, 简直就是国运之战。
尽管,这次并不存在多少赌的成分,甚至可以说这次出去作战,完全是必胜的结果,只不过完成的快慢以及结束的时间上还有疑问而已。
但是,在这么重要的战争即将开拨的情况下,崇祯自然少不了前来看一看,看看这支出征的雄壮队伍!
“回禀陛下,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夺回南方疆土,为陛下献上!”
唐通此刻同样心中激动满满。
从占据整个天下的大明,落到只剩下一个京城的大明,这都是他亲身感受过的。
现在,新大明在崇祯皇帝的带领之下,再次振作,而且变得比以往的大明更加强盛,而那些原本被闯贼迷自成所占据的地盘,也能够由唐通亲手拿回来,这当然让他相当激动。
也就是现在还仅仅只是准备出发,而不是真正到达的时候。否则亲手将之前被闯贼,李自成这样的流寇马匪所夺走的领土由他再拿回来, 这绝对能让唐通激动的热泪盈眶!
不要觉得夸张, 在唐通被太祖的加持作用之后,现在的唐通当真就是一个忠于国家,忠于大明忠于崇祯的将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对于收复领土这样的事情格外的看重以及格外的用心。
“好,唐将军,这次南疆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了,你可一定不要让朕失望啊!”
想到这次作战的目的是将整个闯贼所占据的地盘全部拿回来。崇祯的心中同样忍不住激动。
大明是崇祯的大明,之前大明的土地,北北面的满清以及南边的闯贼李自成给一点一点割据占领,崇祯的心中当真是,犹如被割肉一般的疼。
之前的时候确实是打不过对方北面还是南面,全都没有办法战胜,所以哪怕是再痛苦再难熬,崇祯也只能想办法收拾旧山河,让那个摇摇欲坠的大明尽可能的继续延续下去。
现如今,兵强马壮,当然是收复失地的好时机!
要不是对于新政的调控以及之后培养出新的底层官员之后,如何扩张新政等等问题确实只有崇祯一个人能够把握的好。而为了能够让被新军教师们父母的闯贼能够转化为新的先天将士,所以太祖不得不前往前线。
崇祯当真,想以统帅或者压阵将领的身份前往南边去第一线的感受,收复失地的爽快。
但是现在显然崇祯只能够留在京城之中处理,需要他才能处理的那些正事。当真是当上皇帝之后,就成为了关在笼子里的鸟了。
————————————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看完了阅兵之后,便回到了京城之中,继续处理需要他处理的事情。
不要觉得崇祯已经将各种体系制造完成,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大明的皇帝只要愿意忙,那么从来都不会清闲下来。
更何况如今,百废待兴。各种各样需要崇祯处理的事情可谓是层出不穷。要不讲单单是四个正在被新政处理的城池之中,就有相当多的事情是需要崇祯一一批复的。
这些东西单纯一个的话,肯定不算什么很繁重的事情,但是。诚实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都直接成到崇祯的手上这就非常难办了。
而这还只是崇祯需要处理的事情中很少的一部分,因为除了这一部分也就是相当于原本成熟或者说知府需要处理的事情之外。崇祯还需要处理正常一个皇帝需要处理的事情。这一部分就包括府库。京城各个部门以及全国一盘棋方面的事情的处理。
说的笼统一点的话,便是对整个天下大势的处理。
而且很多很多的物资调配以及人员调用等等,底下的百官们都是没有权利去做主的,这样的事情也都需要重振来处置。
而且,当前的政治体系以及吏员们的培训筛选体系也还只是初版。
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修改方案,这同样也是崇祯需要做的事情。
至于官吏的升迁,他们的技工以及各个城市如今运转的情况是否需要增调或者警告某些人员等等等等,这些一应都是崇祯需要亲自处理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京城的情况下,崇祯还觉得这些事情很简单,而且并且很好做。
但是等到几个城池的这些事情积累起来,并且交杂在了一起,有了几分以往朝廷之中,各种事情交杂含糊的情况之后,崇祯每天需要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就一下子多了很多。
当前特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调动资源给其中的一个城池,而实际上另一个城池可能更加需要,但是那个城池的官员却没有发起申请,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是直接按照申请调拨,还是发函询问另一个城池的情况?
如果这样的事情只有一件,那么处理起来不难,但是如果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那么崇祯就算想要一一问清楚然后调配,也根本不可能。
毕竟,从京城的文书,传达到任何一个周遭的城池,都需要最少一天的时间,如果只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样询问之后再处理,可能浪费的时间都已经足够将事情做完了。
总之,现在的崇祯就真的感觉,信息的传递速度太慢了,他想要直接在两个城池之中,分分钟,或者一两个时辰就能够将事情讲述清楚,进行消息传达的能力或者东西出来。
这件事情,他当然也去找了太祖,但是太祖表示,这样的东西不是不能造出来,但是,通过他来制作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毕竟如果整个国家整个朝代各个城市之间都是通过。进行交流的话,那就等于整个国家的运转都建立在了朱元璋所赐予的宝物身上。
一旦这样仙法制造的宝物失去了能量,或者是被天地所不容,那么整个国家可能就因此而瘫痪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朱元璋表示如果想要有这样的效果,那就从这些方向去想。
一些特定的紧急的信息是可以通过烽火狼烟等等方式来进行传达的,此外烟花以及信鸽等等也都能很快的传递消息,只不过这样的话加密信不够好。
这样的方法当前当然并不能够直接使用,但是采取与之类似的方法或者深究其中的道理和原因,也不是不能想出符合他想法的人造宝物的。
当然这一块的东西也还不是目前重生,最想要得到的。只能说原本他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管理国家而已,但就目前而言,最紧急的事情并不是发明这样的东西,而是首先将当前新大明新政所占据的地方管理好。
“来人,将文书拿给朕。”
崇祯柔柔眉心冲着太监说道。
再将那么多的新军将士抽调走之后,乡间巡查军的队伍,立刻就缩水了一大截。对于马上新大明就要冲着闯军开战并且扩大地盘的消息也在百姓以及官吏之中流传。
这本身当然不会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毕竟崇祯所率领的大明已经节节大胜好多次,尤其是之前那次一天的时间就传来南方北方两个方面全部大捷的消息,对于士气的提振自然相当有用。
但是无论如何,新军将士们的抽调还是让底下有异心的人产生了异动。
毕竟新大明收复这些地方时间还短。而以新政的严苛来处理地方也还仅仅只是最近的事情,所以不少地方因为新政而受到了损伤的本地士绅豪强,现在渐渐不断的有些动作,并且被当地的官员以及锦衣卫上报了上来。
在崇祯看来这件事就很扯淡,他这个做皇帝的都没有说将这些犯事儿不大或者没有犯事儿的富家给抄家,结果他們反而对自己对这个朝廷有想法,简直是蝼蚁撼树,痴心妄想。
这方面崇祯当然不会惯着,当然也不至于扩大打击。所以他要冲着各个地方都下发要求紧盯这些富家的命令,但凡是出现任何违规情况,官员们都可以立刻将这些人家全部收拿归案,并且按照大明律法进行处置。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如当地的村落非常贫困,以至于到了粮食都不够今年吃的情况必须要朝廷下拨粮食,才能够让他们得以延续。
这样的村子,放在之前的大明朝廷,可能也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了。但是现在的朝廷肯定不能不管。
以天下为己任,以百姓为担当的崇祯,当然不会不管他们,哪怕现在军粮已经比较紧缺,但是该做的事情他照样要做到位。
但是具体下拨多少粮食以及相应的农具耕牛等等如何安置。一印的事情也还是需要处理好,放在过往这些事情不需要崇祯这个皇帝来亲自管理,但是现在不是没有相应的官员负责吗?崇祯就只能先把这些责任全都担起来。
好在这样的事情处理了之后,也就能够有一个基准,能够作为之后再处理相应事情的参照,所以崇祯只要是处理过的事情之后再处理相似的事情的话,都会有之前的内容进行参照处理的,难度都会下降很多。
在这样各个城池重要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都一一处理完之后,崇祯今天的事务总算是处理完了,而此时也才刚刚到了晚膳的时间而已。
尽管现在的事物还是比较繁忙,并且一天都离不开从政,可是相较于之前来说,崇祯每天要做的任务量确实是少了很多了。
完成所有事项之后,崇祯伸了个懒腰,本打算现在就去用膳,但是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太祖之前的说法。
工匠也能够做出能够传递消息于千里之外的物件来吗?
说起来工匠体系的改良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两个体系的工匠体系,一个是专门仿照秦朝时候的工匠体系,来锻造打造更多的物件,当然现在主要是农具以及一些军工物品;
另一个则是按照崇祯最开始所想的努力经营, 发明创造,尽可能的发明新的事物,让整个朝廷的工作效率能够更高。
当前第一个体系所完成的效果已经让崇祯感到相当满意。但是另一个体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的消息。这显然是需要去查看查看了。
当然说起来其实这样的体系改革到现在为止,也并没有太长太长的时间。
崇祯倒也不是对此相当苛责的人,毕竟本身技艺的改良和新事物的发明都是以年甚至十年百年为周期的,这么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有产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只是要去实际感受一下当前的体系是否能够按照他的设想来完成所需要的。
毕竟说起来这个体系真的是相当草率了,若是算起来的话,可能都还比不上第一套的农令体系,毕竟第一套的农令体系至少是崇祯也花了相当一段时间并且配合着大量人员花费精力所打造的。
但是当前的这个体系,却完全是为了将过往很糟糕的情况处理好,而不得不紧急召集工匠,让他们两天的时间制定出来的。
所以,有问题,或者说不够好是肯定的。
只不过,过往的时候,崇祯对工匠体系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外加最紧急的农具生产已经完全跟得上,或者说至少效率能够让崇祯满意,所以便没有多管。
现在既然有了时间,也有了兴趣,那边不如实地去看看。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小说推荐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作者:风醉天下所写的《朱元璋穿越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风醉天下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7章 吴国贵反了
-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曹操早在宛城之战失去的长子曹昂 曹冲临终遗言,将曹昂曝光出来 看来,是瞒不住了 回到大魏,破赤壁,战巴蜀,围汉中,剿匈奴 孙权:为何孤的儿子没有这般优秀 刘备:生子当如曹子脩 诸葛亮:既生亮,何生昂 曹操:吾儿如此,大魏必兴 且战沙场,驰骋三国 作者:长安一片星所写的《三国:曹冲
- 穿越架空长安一片星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三分归一统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 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 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 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作者:大明第一帅所写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穿越架空大明第一帅连载中
- 最新章:抱歉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洪荒:通天遗嘱,其实我有个义兄!
- 龙汉时代,秦轩穿越洪荒 开启无限战斗系统 从祖龙,元凤,始麒麟,到帝俊,三清,十二祖巫 秦轩大战洪荒群雄,最终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期间更与通天教主结为异性兄弟 然而就在秦轩成就混元不久 混沌之外出现深渊裂缝,需秦轩前往镇守 多年以后 封神量劫爆发 天道诸圣联合,欲让通天截教上榜应劫 整个截教,被笼罩在
- 武侠小说达隐于世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结局!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所写的《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小耳朵是只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