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直接下令,按照之前规整好的拓展方法,将所有能够调动出来的官员,全部扩散到了现在大明的土地之中。
同时,也正式开始修建起了各个府城与京城之间联系的通信通道。
经过工匠们的不断改良, 不断优化,现在的通信通道,已经可以作到将近百里的长度直接联系。
以两百里为一个间断,哪怕是距离京城相当偏远的城池,经过几番转达之后,也只需要几刻钟的时间,就能将消息传达到京城, 传达到崇祯的耳中!
自此, 整个大明的新体系, 完全成型!
在这样的消息传递展开之后,太祖朱元璋便直接遁入了这爆发式的国运之中修炼。
仅仅是现在的国运程度,就能够做到修炼一年,抵得上之前十数年乃至于数十年!
更何况,随着体系的不断铺设,国运必然会更加强盛,等到所有内容全部铺设完成,只怕效果能直接超过以往百倍!
凭借着这份国运,修为已经停滞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朱元璋,只怕当真可以飞升了。
当然这些崇祯都不清楚,他知道的就是,在之前将兄长传递下来的大明皇位丢失之后,他终于在太祖的扶持之下,将整个大明带到了新的高度!
“所有官员,随同新军将士们出发吧!”
“是!”
这次,官员与新军将士们,扩散的地方可就大了太多, 以至于,绝大多数的官员上任,都没办法像上一批的前辈们那样,步行或者随便蹭个车就赶去新的任职地点。
由于这个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之后的体系,效率已经相当高,所以,每个县城每个府城所需要的初始官吏数量也就大大减少。
因此,这培养出来的第二批官员,就已经足以将新大明的一半地域全部管控了。
反倒是之前一直偏多的村令人手出现了匮乏。
毕竟官员扩充的速度,可是在三五倍之间,但是村令培养的速度却只是两倍,这样一来,自然就出现了人数上的差距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并没有选择让部分城池只有官员,没有村令,而是效仿农令的做法,让这批新上任的村令,一个人暂时先管辖两到三个村子,然后等新一批的村令培养出来之后,再变成最好的一个村令管理一个村落。
同时,为了让下一批的村令人手跟得上,崇祯此次直接下令为每一个村令配备四个新军将士转化的村尉。
如此一来,至少村令的人手也暂时跟上了官员体系的增长了。
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将新军将士的数量给消耗掉。
正如之前所讲,闯军的特点就是善于爆兵,只要转移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能够迅速增长大量兵卒。
尤其是他们发现,新军对于抓捕他们这些闯军的将领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之后,更是玩出了一手李代桃僵的戏法。
平时的时候,就在不影响行军速度的情况下,尽量扩大自己的队伍,然后每次遇到新军,就将自己队伍里面的大量新兵全都集队主动送给新军去俘虏,而他们自己则趁机跑掉。
这样,虽然不能完全保证自己不被新军同时包了饺子,但是至少保命的概率确实一下子就大了很多。
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新军三五万人出战,攻打十万人的闯军部队,但是在俘虏了闯军近二十万人之后,闯军还有几万人在外面跑。
之前打天下,到处是敌人的时候,新军将士的数量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现在天下已经几乎平定,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做好新军将士的和平转化了。
任何一个已经完成大一统,同时并不打算太过向外扩张的国家,都不会保留太多的脱产部队。
因为,脱产部队本身对于国家的资源是只有消耗而没有产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少量保留的脱产部队能够保证国家的安全,但是过多的脱产部队却会导致拖垮国家的生产。
朱元璋当年的办法,就是将脱产部队,变成不脱产的半农半兵部队,也就是军卫所制度。
在当时,军户们被分发了土地,自行耕作,自己养活自己以及一家人,让朱元璋不花费一分一毫就养活了大量的军队。
这个制度在最开始的时候,可是极其让朱元璋自豪的,号称是不花一分,养活百万雄兵。
但是,一代代发展下来,军户、卫所制度的弊端,在这大明末年已经展露无遗。
这样的情况下,崇祯肯定不会再重蹈上一辈的覆辙,而是在思考之后,将有功之臣都转化为了官员或者预备官员,而那些功劳较少或者没有的,就转化为地方的兵卒。
如此一来,其实几十万的军队很容易就转化到了整个大明之中,稳定向好,而且没有任何波澜。
与此同时,农令这个崇祯从一开始就一直心心念念的体系,如今也已经明显展现出了能力。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有农令帮忙教导引领的地方,比起还没有农令进行管辖的村落比起来,有农令的地方,能够比其他地方高出至少两成,高的能有三到五成!
不要觉得两成似乎很少,要知道,一家四口,能够多出两成的粮食,就等于他们能够再多养活一个成年人。
经过这么多年的天灾人祸,大明的人口数量其实早已断崖式地下降了。
但是,靠着农令的存在,大明的人口数量不仅能够增长回到之前的最高峰,而且还能够往上再超出两成!
这样一看,就明显感觉到了农令的作用了。
而再之外,农具的打造体系在这段时间以来,锻造的成本以及农具的效果都有了很明显的优化。
可以说,崇祯从最开始到现在的一系列政策,尽管期间也会出一些问题,会遇到一定麻烦,而且需要修改完善,但是到现在为止,全都有了很好的结果!
“就看什么时候能够将远程传信给搭建完了。”
崇祯回味着自己着一段段的成就,相当欣慰。
不过,对于一直都是个急性子的崇祯来说,当前,很期待但是却没有完成的东西才是他当下最为心心念念的。
这远程通信体系,虽然说之前已经尝试过,确实能够完成两百里的通信,但是真正要用在实际上,问题其实还是不少的。
首先,测试的时候,只要能用就行,甚至是当时能用就行,但是实际上的城际通信,肯定不能是一次性或者用两下就会坏掉的那种。
所以,材料的强度,以及耐腐蚀的程度,都是需要考量,然后进行选择的。
再一个,当前的测试,都是传动结构裸露在外的,这样的东西,作为模型作为测试肯定可以,但是在实际之中,外面必然要有保护层,确保它不会因为很简单的原因而被破坏了。
所以,在这么多问题之下,城际之间的联系暂时还不能立刻开始。
在现在,周遭城池的急事儿仍然需要快马传递。
以前看来,快马的速度肯定是已经近乎是时代的巅峰,但是与这超远距离的传信工具一比较,快马简直慢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
————————————
“来,王小鸣,你站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大明电力通讯系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
“啊,这......崇祯十七年?”
“错了!崇祯十七年建立的,是纯物理体系的通讯系统,属于最早期的远程通讯体系!电力,电力通讯!再说一遍,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啊......”
讲台上的老师看着明显是刚刚睡觉了,没有好好听讲的学生,皱眉严厉讲道:
“这是在讲述当年的崇祯皇帝的事迹!大明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程度,与崇祯皇帝密切相关!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是吧?现在的你们之所以能在家玩游戏,完全是因为崇祯年间发明的电力体系!”
“所有人,现在将课本上这章的内容认真看一遍!我等会点人回答问题!”
课本上记载着,大明崇祯皇帝,在一统原本大明的疆域之后,很快就将新政体系扩展到了整个国家,同时,将原始远程通信体系在所有大型城池之中建立。
之后,极力鼓励农业与工业的进步,并且颁布了众多重要政策,不少政策至今沿用。
在这样的鼓励之下,原本旧社会之中,不科学不连续的农耕技术,得到了整理与发展,整个国家的耕种效率与收获,都比以往大幅提高。
正是在这样的作用之下,百姓们才能够都吃得饱,穿得暖,并且为之后的人口大爆炸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方面,一方面,通过仿照前秦朝时期的体系,引领出了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工业体系,同时不断鼓励创新,鼓励发明,也成功加深大明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锻造能力,为之后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同学们,这样一位被很多学者认为应该评定为事实上的开国皇帝的人物,你们竟然对此不用心,真的是相当不对的表现!”
......
正好这才是新学期刚开始,上课进度的任务并不重,加上看到这一幕,历史老师感觉相当有讲述的欲望。
于是接下来,历史老师便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同学们讲起了大明崇祯皇帝有多么了不起。
毕竟是文科老师,她首先讲的就是文化。
事实上,凡是经济强盛的时期,都必然对应着文化的昌盛,而崇祯在将整个国家成功再次一统之后,由于狠抓粮食产量以及工业发展,所以整个国家的兴盛程度远胜其他。
尤其是在整个国家统一之后的几年,南方早年由陈振龙费劲千辛万苦从菲律宾带回来的红薯,因为其巨大的产量以及对土壤的不挑剔,很快就被崇祯皇帝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就更加饱足。
外加将新政铺设全国之后,崇祯皇帝又将北面的蒙古等游牧民族纳入了大明的管辖之内,并且每个游牧群落之中,都仿村令一样,设立部令,真正切实有效地将草原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如此一来,大明乳制品以及肉类的资源,也一下子变得相当丰富。
虽然不能做到每天大鱼大肉,但是却也能够做到经常有酒有肉,这就已经超过了很多所谓盛世了。
加上崇祯皇帝对于识字的看重,在国库以及各地府库物资充足的情况下, 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让大明的识字率提高了相当一大截,以至于不识字的反而成了极少数的群体,一般的普通百姓,都至少认识一些文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诗词等等的发展且不说,的发展完全是前所未有的大好。
以至于一下子出了书本通传于大江南北的。
因为有着稳固埋伏在各处的锦衣卫存在,所以崇祯对于舆论的在乎程度并不算太高,也从未兴起文字狱,如此一来,民间的文学更加昌盛。
以至于,说起诗词,还有无数先贤在其上,但是论起,却是往上论述再无朝代能够媲美!
然后,再有就是工业上的出奇发达了。
因为最开始的原始远程传信工具的重要性,崇祯皇帝尽管在刚刚恢复国统的时候,没有将工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这传信工具全国铺开之后,工业的重要性立刻成为了崇祯皇帝放手狠抓的事情。
也正是在崇祯皇帝时期,电力首先由湖广地区的工匠发现,在国家匠造所的研究发现之下,最早的发电机和电动机成功制造,并且迅速用在了信息的传输上。
而除此之外,电动也在短短数年的时间之内,就在崇祯皇帝的政令之下,在整个国家迅速铺开。
“所以,大家现在知道崇祯皇帝的伟大之处了吗?若是没有崇祯皇帝,我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电更没有如此多精神文化的古代人!”
“谢谢老师~我们知道了~!”
“好,翻开课本吧,开始上课......”
————————————
完本。
小说推荐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作者:风醉天下所写的《朱元璋穿越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风醉天下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7章 吴国贵反了
-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
-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曹操早在宛城之战失去的长子曹昂 曹冲临终遗言,将曹昂曝光出来 看来,是瞒不住了 回到大魏,破赤壁,战巴蜀,围汉中,剿匈奴 孙权:为何孤的儿子没有这般优秀 刘备:生子当如曹子脩 诸葛亮:既生亮,何生昂 曹操:吾儿如此,大魏必兴 且战沙场,驰骋三国 作者:长安一片星所写的《三国:曹冲
- 穿越架空长安一片星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破三分归一统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 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 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 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作者:大明第一帅所写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穿越架空大明第一帅连载中
- 最新章:抱歉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洪荒:通天遗嘱,其实我有个义兄!
- 龙汉时代,秦轩穿越洪荒 开启无限战斗系统 从祖龙,元凤,始麒麟,到帝俊,三清,十二祖巫 秦轩大战洪荒群雄,最终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期间更与通天教主结为异性兄弟 然而就在秦轩成就混元不久 混沌之外出现深渊裂缝,需秦轩前往镇守 多年以后 封神量劫爆发 天道诸圣联合,欲让通天截教上榜应劫 整个截教,被笼罩在
- 武侠小说达隐于世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结局!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所写的《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小耳朵是只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