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后世,人们常把做官当做一种职业,或者是当做谋求权势的途径,在后世,官吏受人羡慕,或者受人鄙视,很少有受到百姓尊敬的官吏。而在古代,人们对于做官,通常是将其当做理想来看,十年寒窗苦读,十年寒暑苦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得列庙堂之上,或报效国家,或效忠君王,当然,也有的象后世的某些公务员一样,他们做官纯粹是冲着权势去的,撇开这部分人,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官吏的确是将做官当做一种责任,一种报国安民的责任。或者论及发展国计民生,这个时代的官吏远不如后世的官僚,但论及受人尊敬的程度,这个时代哪怕是一个九品县令,其受人尊敬的程度也远不是后世的那些所谓人民公仆能比的。
一个为的是报效国家,一个为的是权势富贵,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先秦时代,那个时候的官吏责任感非常强,结党营私欺上瞒下等所谓的官场“习俗”在当时是一种犯罪,《秦律》明文规定。任何形式的结党营私都不被允许,更不存在官官相卫。先秦地政治风气是自由、开明而廉洁的。但是到了汉代,刘彻小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刘彻之后只剩下儒家一家。也就是说,只剩下了“一”,一则穷。一则亡,儒家垄断了政治,垄断之下随之而来地就是腐朽堕落,汉以后的历朝历代,政治一代比一代腐朽,人们做官口口声声说要报效国家,实际上呢,他们做官却只是为了权势富贵而已。与先秦时代的前辈相比,汉以后的官吏连娼妓都不如。
士大夫投敌争先恐后,小女子守节矢志不渝。那些所谓的士大夫连小女子都远远不如。
这一切弊病地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不过,归根究底,一家独大,或者说垄断、独裁,则是一切弊病的主要原因。$
大明朝依法治国,林靖文一来到这个时代就将儒家势力隔绝于林家之外。入主辽东之后更是明文罢黜儒术,你学儒术朝廷不会干涉,这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传播儒术,不能以儒家学问教授他人,《大明律》中地《吏法》第一条就规定:学儒术者不可为官。
其实儒家学问也不全是不能接受,相反,儒家的道德律在培养人们的道德观、约束社会风气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儒术是一方面。儒家是另一方面,儒家现在的势力实在太大了。传承到现在,诸子百家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只要是念书识字的人都会以儒生自居,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其势滔天,林靖文不得不以“罢黜儒家”的手段来压制儒家势力,或者过个一两百年,等儒家势力被削弱得差不多地时候大明朝或者会允许儒士参政,但是现在,绝对不行。
辽国受汉化百年,与宋朝相同,辽国也是以儒治国,在辽国,只要是读书习字的都是儒生,现在明军伐辽,取了辽国大片土地,这自然是需要大批的官吏,大明各个政治学院培养出来的人别说不够,就是够,朝廷也不敢用那些刚毕业或者还未学成毕业的小年轻来独当一面呀,于是,随着明军的节节胜利,大明对官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不过,虽然缺乏官吏,但《大明律》所在,明军占领辽国州府后的必然会做的事就是清查辽国官吏,驱除其中地儒生,即使能力再高后台再强也没用,大明朝不用儒生,这是铁律。
那些辽国官吏自然是不会心服的,我投降你大明不就是为了保住现在的权势地位么,你们明军倒好,你们一来就罢了我的官,换谁谁都不会服呀,于是乎,按照儒家人士一向的做派,那些刚刚投降大明的辽国官吏转身就发起了叛乱。
叛乱?
郑皇后一行抵达奉天京的时候,明军刚刚占领的辽国州府正是叛乱四起,那些儒生别地本事没有,但论及蛊惑人心地手段,这些人可是一套一套,在那些辽国官吏的蛊惑下,不少不明所以地辽国百姓也开始反抗明军
郑皇后不顾旅途劳顿,她本是想马上就与大明天子商议大宋出兵一事,却被告知:大明新占领的辽国州府发生叛乱,天子正在处理此事,无暇接见贵使,郑皇后还能怎样,等呗!不过她很好奇,想看看这个在外面被说成“残暴无德”的君王如何处理此事。
大明宫中,林靖文大声咆哮。
“叛乱?那些将军万户是干什么吃的,有叛乱不会镇压么?大明此次出兵百万,百万铁甲还不能镇压小小的叛乱?”
天子震怒,众臣都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错。
众人私下互使眼色,最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陆青城身上,这厮在大王还未发迹的时候就投靠了大王,可谓是最早的从龙之臣,又跟大王是连襟,想必,还是让这厮出头好些。
陆青城被众人的目光逼得没法,只好硬着头皮持笏出列。“陛下息怒!若是叛乱规模不大,那些将领也不敢惊动陛下,实在是叛乱的规模太大。中京道六百里加急,榆、泽、潭、来、迁、润、 多尔衮燃文北安、永和、归化、兴化七州三府俱有暴民作乱。虽有大军驻扎,但惠、恩二州也又不稳迹象。尤其是建州,建州乃是兴中府与大定府之间的枢纽所在,大军粮道所系,契丹暴民趁我建州驻军无备已经占据建州城池,隔断道路。不过还好,粮草辎重还可以通过大凌河运送到前线,不然地话。大定府的六十万明军怕是有断粮之忧。”
“还有西京道,虽路途遥远还未有消息传回,但想来西京道地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西京道想必也是叛乱四起,而此时我大明只有萧将军和耶律将军的七万骑驻扎在大同府,势单力孤,若是西京全道皆叛,恐怕二位将军连自保都有些困难……”
林靖文听得眉头大皱。想不到问题严重至此,见陆青城这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问道:“有话就直说。”
陆青城犹豫再三,试探着道:“此次之所以叛乱四起,终其原因乃是《大明律》规定儒生不可参政,更不可为官----初步统计,参与到叛乱的辽国百姓足有二十万众,西京道那边的情况应该更糟些,若加上那边地叛民。总计恐怕不下四十万众参与叛乱,这些人对当地熟悉无比,又占据当地民心,许多还占据了城池,若镇压起来恐怕不易……微臣的意思是,是否放开限制?让殿台颁布一个临时法规,允许辽国儒生为官,如此一来。想必那许多叛乱不用我大军出动。其自会平息……”
陆大官人越说越小心,声音也越来越小。虽然林靖文此刻毫无一丝发怒的迹象,甚至边听边点头,貌似赞许,但陆大官人可是跟了林靖文十年之久,对林靖文地脾气性格可是很清楚的,他现在十分怀疑,是不是下一刻雷霆就会爆发?
出乎意料,林靖文没有发怒,而是话锋一转,撇开正在讨论的叛乱一事,却突然问李公则,“李爱卿,半个月前寡人看到御史台呈上来的一个折子,是弹劾征西大将军韩爱卿的,那个折子上说韩爱卿在三河之地纵兵劫掠,任由麾下士卒滥加杀戮,甚至默许麾下将士屠杀蒙古降卒,可有此事?”
李公则一愣,想了想,“却有此事。半月前御史台一名御史是呈过这么一个折子,微臣核查过,那道折子上说的都是事实,没有诬告,是以微臣将那道折子上呈御览。”说着,示意一旁的一个御史。
那名御史收到眼色,出列,“那道折子是微臣所奏,微臣查询过庭报,也曾向西厂求实,韩大将军纵军劫掠乌古各部,为几千头牛羊竟然将一整个乌古部落屠戮一空,大军所过之处甚少有乌古人存活,更有甚者,光武一战,十五万蒙古人有十余万人投降,却被大将军下令减丁,一举屠戮蒙古降卒三万余……按照西厂的情报,大将军领军征讨敌烈各部,总计灭掉敌烈部落十又三个,其中有七个部落是已经投降却依然被大将军下令杀戮一空,在河董城大将军任由麾下将士四处劫掠,敌烈各部十万帐在战后所剩不过半数----以上种种皆为事实,虽说乌古敌烈只是蛮夷之人,但大将军肆意妄为滥加杀戮,此举实在有损陛下地名声,我大明朝恩加四海,若都如此大肆杀戮,日后谁还敢降我大明?陛下明鉴!”
“恩加四海!”林靖文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那名御史还以为林靖文被他说动了,不无喜色。
可是转眼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林靖文也没有发怒,轻声,却坚定地道:“寡人从未想过要恩加四海,那些异族蛮夷凭什么让寡人施恩于他们?大明国民千万,寡人尚且照顾不过来,又哪来多余的恩德施与夷狄之人,寡人要的是威加四海,而不是恩德。”
那名御史听了这话,心中一凉,暗想,这次糟糕,没事你说我说什么恩加四海,好好地弹劾韩卫那厮不就得了,多一句嘴却多出许多事,这下惨了,运气不好脑袋都难保。
就在他心怀忐忑的时候,林靖文对他轻声道:“你下去吧,削半年俸禄,禁足一年,你在家好好研究下《大明律》。韩爱卿虽然有杀戮之实,但他没杀大明一人,《大明律》没有哪一条哪一款规定不能杀异族人,大明依法治国,只要《大明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可的,那就是允许,韩爱卿没有违背《大明律》,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合理合法。御史是有弹劾之权没错,但你不依律法胡乱弹劾大臣,已经构成诬陷罪,回头你自己去律政院领刑。”
这名御史大松了口气,还好,至少命保住了。
挥挥手,待那名御史退下,林靖文对众臣道:“若是在中原,御史胡乱弹劾朝廷重臣,皇帝只怕早就下令处死他了,但大明依法治国,寡人虽为天子,但也不能跳过律法滥杀一人----列为爱卿今日如此小心翼翼,却是何苦来由?!”
陆青城听得苦笑不已,大明是依法治国没错,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滥杀,这也没错,但天子毕竟是国君,特权还是有的,天子要杀人,只要不违背《大明律》,谁还能制止?何况,即使不被天子下令处死,光削去官爵就够受的了,谁也不想奋斗十几年地成果一转眼就没了。大明宫中各人各有各的思量,一时无语。
却听林靖文道:“叛乱四起么?《大明律》是如何规定的?凡叛乱者皆诛,从者同,蛊惑他人叛乱者株连亲族,儒生叛乱罪加三等,碟,夷十族,连坐一千步,由枢密院下令平叛吧,按律办事即可。”
“还有,寡人今日正式颁布法令,焚书坑儒。”
小说推荐
- 群魔乱舞之安居乐业
- 安文昊重生了,正当他摩拳擦掌着准备干掉极品,干掉白莲,干掉小白花,干掉渣渣,虎躯一震制霸全球的时候,突然发现 隔壁邻居正在搓火球⊙_ 土地公正在兼职居委会主任⊙_ 办公室里的盆栽突然会走路⊙v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拖了条狐狸尾巴o°ω)o 关键是谁来告诉他,床上躺着的果男干嘛在拔剑啊啊啊啊(ㄒoㄒ#我重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安居乐业
- 话说文案。还没想好 作者:叶谙所写的《安居乐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叶谙连载中
- 最新章:1 1
- 穿到南宋去日本--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穿越到南宋女子吟雪身上的她,自小因海难而流落到日本的平安京,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武士家族平家所收养,从此陷入纷乱不断的平家与源家之争中,平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众翩翩贵公子,优雅神秘的藤原成范,性格迥异的源家兄弟,在战乱之中,她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是重返宋国,还是继续停留?是为平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宋三弦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作者:宋三弦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打出不要应届毕业生的免战牌,大学生们纷纷不解的同时企业老总也一筹莫展。应届毕业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大学生求职出路在哪里?且看本书,企业老总和人事主管为大学生们讲授就业第一课:我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作者:所写的《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大宋安乐侯
- “娘,儿子只想一世平安快乐,便知足了”范宇拱手说道“好好好,我这便让官家,赐我儿一生富贵”李太后笑意漾然的哄道 仁宗皇帝赵祯黑脸默然不语,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作者:马来福所写的《大宋安乐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马来福连载中
- 最新章:后记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长安长安长安
- 那年我向神明许愿。一求父母长乐无忧,二望舅舅健康长寿,三愿阿知幸福美满,四盼明明平安归来,五念.可我阿母时常郁郁寡欢,舅舅常年病痛累积,阿知最后精神崩溃,明明永远留在了边疆 确实回过头看,我这一生倒也是圆满,年少时遇到了最惊艳的少年,有过最真挚的友情 细细说来,哪怕我眼睛看不见了,阿母和舅舅都替我准
- 都市言情梨涡家的大胖猫连载中
- 最新章:八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中国记驴诳阱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李世民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李世民首谋,李渊是被迫同
- 历史军事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