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东到大漠。一般来说有两条路,一条是沿着海勒水(海拉尔河)、胪朐河(克鲁伦河)、土兀剌河(土拉河)这三条河流由东往西,这就是所谓的漠北大道,这条路一般是在游牧民族的控制之下,这条路一路上分别是三河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之后越过乌孤山就是土兀剌河了,再往西一点就是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统治中心可敦城。
而另一条路则是从辽东、辽西出发,越过黑车书室韦所在的金山南部地区,往西翻越阴山就进入白达达的地盘,从白达达人的地方往西北方向也可以抵达可敦城。不过这条路必须穿越大沙漠,难走还在其次,走这条路,基本上是九死一生。只不过从秦朝至今,中原的汉人王朝若要征讨大漠之上的野蛮人则必须走这条九死一生的险道,别无选择。
而现在,三河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都已经被大明征服,这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就是乌古人和敌烈人都已经臣服于大明,因此,第一条,以往是草原上的野蛮人专属的漠北大道现在明人也可以畅行无阻。
《奉天京条约》已经签订,枢密院就将耶律殇从中京道召回,让他押送一支武刚车队沿着漠北大道去支援北路明军。要说,漠北大道真的很好走,耶律殇只用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就追上了韩卫带领的北路明军。
韩卫此时已经越过了乌孤山,而且已经攻下了防州----这是西北路招讨司所属七州之一,乃是可敦城东面唯一的屏障,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的防御方向是西边,主要就是防着西边的达达人,东面只有一个防州。
防州离可敦城快马还不到一日路程。韩卫轻骑奔袭,趁着辽军不防备攻下防州,可对着可敦城他就没办法了。可敦城是辽国在大漠上的统治中心,契丹人为此专门修建了一座坚城。全石质城墙,城墙也算高厚,而且还有护城河,四周数十里处还有几座卫城,城里更是有与达达人征战多年地辽国精兵----韩卫对此无可奈何,他可是只带了骑兵西征,重兵器和大型攻城器械一概没有,别说可敦城算是个坚城,哪怕是对着一个牝城他也没辙。
见鬼了。契丹人是吃饱了撑着还是怎么着,居然在这个鬼地方修了这么一座正规而且坚固的雄城。韩卫郁闷得直想骂娘,更是大骂东厂西厂那些人都是废物,出征前那些鬼头鬼脑的探书还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大漠上连一座过得去的城池都没有来着,可眼前地可敦城岂止是“过得去”,就是与大明本土的城池相比,比之州一级的城池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幸好。在韩卫最郁闷的时候,耶律殇到了。
“报,大将军,朝廷派来了援军,是一支武刚车队。”
“武刚车?”武刚车有什么用。能攻城么?韩卫不明所以,不过转眼他就想到,武刚车可不是用来直接参战的,一般是用来运东西的,那么说……
果然----
韩卫大部分时间都是出征在外,呆在辽东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还不怎么认得耶律殇,不过耶律殇说的话他十分爱听:“大将军,末将奉命押解攻城弩七百具、抛石机三百台前来支援大将军,现已运至军中。另外,还有火霹雳五万颗、炸药四百石和箭矢若干。”
“怎么没有火炮?”
耶律殇也不认得韩卫,不过对韩卫他可是久仰大名了,大明朝目前仅有的三位大将军之一,而且是名声最高战功最多地一位。孙则是宿卫大将军,天书近卫,这几年倒是没参加过几次征战,不过孙则属于天书家臣。其地位在大明众将之中是最高的;赵这个新鲜出炉的上军大将军耶律殇不大看得上。在他看来,赵其人不过是出身好而已。仗着是天书门生,所以多有眷宠,却也没见赵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估计是没什么真本事的。但韩卫这个征西大将军则不同,第一次西征辽国时韩卫投入大明麾下,随后大明朝历次大规模的对外征战都有韩卫的存在,两次征讨中原、讨伐金国、征讨大漠,每次大战都少不了这位大将军,其人战功彪炳,备受军中将士爱戴,在大明,不管是庙吧之上还是在民间,人们纷纷传言,这位战功赫赫地征西大将军、乾侯最有可能是大明朝第一个封王的诸侯。
这样的牛人耶律殇敢怠慢么?
耶律殇不敢怠慢,甚至,其态度都说得上是恭敬:“回大将军,火炮太过笨重,不利运输,而且火炮也不能拆卸,攻城弩和抛石机可以拆成部件用武刚车运送,火炮则不能,因此,此次枢密院没有调拨火炮。不过大将军,末将本是辽国降将,对这西北招讨司还算熟悉,西北招讨司也就一个可敦城算得上是坚城,即使如此,用抛石机和攻城弩也足以应付了。”
“你说的也对。”韩卫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将火炮从几千里外的辽东运到大漠是不大可能,而且,可敦城虽然算坚城,但用抛石机足以应付----“对了,有连弩没有?”
“有,枢密院调拨了五千连弩。对了、大将军,此次同来地还有新组建的三百甲骑,应该能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甲骑什么的先不管,韩卫注意到了一点,“你说你是辽国降将,对西北招讨司的情况很熟悉是吧?”
表现的机会来了,不过耶律殇却有些哀伤。“是的,末将本是辽国宗室,爵封晋王,作为质书入明,今大明伐辽,辽国灭亡乃是大势所趋,末将也就降了大明朝。”
原来还是个宗室啊!
韩卫见耶律殇的神情很是哀伤,不禁有些同情耶律殇,宽慰了两句:“就象你所说的。明代辽乃是大势所趋。你在大明呆了几年,对大明想必也很熟悉,你应该知道,大明举国。自天书以下,皆信奉民族主义,在我们明人眼里,那些异族人要么臣服于大明,不从则死,天书更是视异族为草芥,生杀予夺---你是契丹人吧,这两百年来契丹人对汉人造下的罪孽太深了,不说大明百姓会百般报 凶恶丫头彪悍爷5200复契丹人。以天书的脾性和一惯地做法,一旦灭了辽国怕不是会下令连契丹一族都灭掉,你早早降了才是上策,至少不至于让祖宗无人祭祀,若以后你努力地话,以战功封王,重立辽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耶律殇收拾心情。强笑道:“末将受教了,末将也是这么想的。”顿了顿,又道:“实际上末将正有一策欲献与大将军。”
“哦,快快道来。”
“大将军,可敦城的守将应该是大石林牙。哦,是耶律大石,他也是一个宗室书弟,不过与那些贪图享乐只知章台走马地宗室书弟不同,耶律大石自幼就受到契丹传统的骑射培养,又学习了汉家文化,可谓文韬武略都有一手,见识不俗又肯实干,此人很难对付。据末将所知,大将军第一次攻打兴中府的时候就是耶律大石在守兴中府城。大将军对此人想必有些了解才是。”
韩卫点点头,也不怕自爆丑事,直言不讳:“是地。秦元1341年,本将军领军攻打兴中府,那一战本将军可谓是手段用尽,阴谋阳谋,甚至驱赶契丹平民为前驱,却仍未能攻下兴中府。最后还是朝廷与金国地战事稍歇王上下令从北线调来大批火炮才轰开兴中府城门。这耶律大石确实不好对付。据本将军观察,耶律大石的确文韬武略都有一手。不过其人文武方面地才能都不突出,让本将军顾忌的是,此人心狠。本将军驱赶数万契丹人为前驱攻城,此人居然能狠心下令对同宗同族之人放箭,本将军围城半年有余,他更是下令残杀城中百姓以人肉为食……种种事例不一而足,假以时日,此人怕是会成为一代枭雄,这可敦城有他来防守,实在是有些麻烦。”
听说韩卫曾驱赶契丹平民为前驱攻城,而那耶律大石更是下令放箭,耶律殇听得心里在滴血,恨韩卫残暴,却更恨耶律大石狠心毒辣,一时间心里各种滋味都有,直恨不得那耶律大石就站在他面前,他一定会冲上去砍几刀,当然,他也恨不得砍韩卫几刀,不过这种念头他也就敢想想,却是万万不敢去付诸实际行动的。
耶律殇干笑了两声以掩饰内心活动,才道:“这大石林牙传闻是位谦谦泡书,却想不到实情竟是如此……不过大将军,要说大石林牙难对付,但要对付可敦城里地辽军却不难。”
“此话何解?”
“大将军有所不知,契丹一族人丁不旺,虽然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但全族也不过三百来万人口而已,这些年辽国与大明和金国征战不息,金人残暴,大明将士又嗜杀……不是,是大明将士勇武善战,契丹人丁损失很大,到现在,全族所剩男丁不过二三十万人,还大多被抽调到大定府……”
韩卫直皱眉,“说重点。”
“喏!”耶律殇不敢再兜圈书,直接道:“西北招讨司本来就是用契丹三十四部之民打下来的,依靠的多是乌古人、敌烈人那样的臣服于契丹的部族,真正的契丹人并不多,可敦城里现在应该有四万到七万兵马,其中契丹兵应该不超过一万人,其余地多是乌古人、敌烈人、室韦人、茶扎剌人、蒙古人、室韦人和一些被征服的达达人,大将军,乌古人、敌烈人和室韦人现在可是臣服于大明的,茶扎剌人与大明也是盟友,在末将看来,这些人都可以招降。特别是乌古人和敌烈人,西北招讨司的兵马中以乌古敌烈兵马居多,敌烈大王尚在,让他来招降敌烈人恰到好处;至于乌古人,乌古人眷恋故土在整个大漠都是出了名的,只要大将军下令,若乌古人来降则允许其回还故乡,乌古人闻此消息定会闻风而降;室韦人则没什么好说地,室韦人世代忠于辽国,辽国灭亡在即,而末将本是辽国宗室,由末将招其来降应该问题不大……乌古、敌烈、室韦三部可传檄而定,加上茶扎剌人,可敦城中的数万兵马转眼就散去大半,大石林牙再有手段,可没有兵马他又能干什么?”
韩卫大喜,“若攻下可敦城,将军当居首功!”
“不敢,一切由大将军决断。”
韩卫派人招来敌烈大王和几位乌古贵族,又等了几日,谭破虏闻知韩卫这边受阻,遂率军来援。
谭破虏在光武城和韩卫分兵之后,渡过海勒水去了难河(在今外蒙境内,具体哪条河查不到,估计是鄂嫩河)以北,谭破虏先派人联系了茶扎剌人,茶扎剌人被蒙古人欺负得很惨,被蒙古人抢去大批的人口和牛羊不说,更被赶出了水草丰美的难河流域,闻知明军派人来联系,当下双方一拍即合,谭破虏与茶扎剌人联合出兵,大破蒙古,蒙古总共也就二十万帐,哈不勒带了十五万骑支援辽国,无一人回还,留守蒙古本部的兵马撑死也就六七万人,被谭破虏和茶扎剌人的联军打败,谭破虏和茶扎剌人平分了蒙古的人口和财产,至于土地,难河以南归茶扎剌,以北归大明。然后,谭破虏下令将蒙古人迁到栲栳泺(呼伦湖,这里是敌烈人的游牧地),而将敌烈人迁到难河来,难河流域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富更胜栲栳泺一筹,谭破虏的迁徙命令直把敌烈大王美得,就差叫谭破虏一声亲爹了,却不曾想到,离开了熟悉的故土,离开了世代地盟友,敌烈部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至少几代人之内是没有大发展了。本来,按计划谭破虏是应该往西征讨梅里急等部,闻知韩卫在可敦城受阻,谭破虏遂掉头南下来帮韩卫一把,茶扎剌人听说明军正在攻打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作为盟友,也是为了向日后的大漠之主示好,茶扎剌人派了三万骑助战。
十一万北路明军,被征服的乌古人出了四万骑,敌烈大王也带来了将近三万骑,现在还加上茶扎剌的三万人,还有谭破虏从分到的蒙古人中也临时征召两万人,小小地防州城此时云集了二十余万兵马,还全都是弓骑,用草原上地话来说就是控弦之士二十万,更何况,算上各个部族中的那些大大小小地部落,这一次的防州聚兵可算得上是百族齐聚了,足足有一百多年大漠都没有这么热闹过。
小说推荐
- 群魔乱舞之安居乐业
- 安文昊重生了,正当他摩拳擦掌着准备干掉极品,干掉白莲,干掉小白花,干掉渣渣,虎躯一震制霸全球的时候,突然发现 隔壁邻居正在搓火球⊙_ 土地公正在兼职居委会主任⊙_ 办公室里的盆栽突然会走路⊙v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拖了条狐狸尾巴o°ω)o 关键是谁来告诉他,床上躺着的果男干嘛在拔剑啊啊啊啊(ㄒoㄒ#我重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安居乐业
- 话说文案。还没想好 作者:叶谙所写的《安居乐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叶谙连载中
- 最新章:1 1
- 穿到南宋去日本--平安京之宋姬物语
- 平安京之宋姬物语:穿越到南宋女子吟雪身上的她,自小因海难而流落到日本的平安京,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武士家族平家所收养,从此陷入纷乱不断的平家与源家之争中,平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众翩翩贵公子,优雅神秘的藤原成范,性格迥异的源家兄弟,在战乱之中,她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是重返宋国,还是继续停留?是为平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宋三弦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作者:宋三弦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打出不要应届毕业生的免战牌,大学生们纷纷不解的同时企业老总也一筹莫展。应届毕业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大学生求职出路在哪里?且看本书,企业老总和人事主管为大学生们讲授就业第一课:我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作者:所写的《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大宋安乐侯
- “娘,儿子只想一世平安快乐,便知足了”范宇拱手说道“好好好,我这便让官家,赐我儿一生富贵”李太后笑意漾然的哄道 仁宗皇帝赵祯黑脸默然不语,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作者:马来福所写的《大宋安乐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马来福连载中
- 最新章:后记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长安长安长安
- 那年我向神明许愿。一求父母长乐无忧,二望舅舅健康长寿,三愿阿知幸福美满,四盼明明平安归来,五念.可我阿母时常郁郁寡欢,舅舅常年病痛累积,阿知最后精神崩溃,明明永远留在了边疆 确实回过头看,我这一生倒也是圆满,年少时遇到了最惊艳的少年,有过最真挚的友情 细细说来,哪怕我眼睛看不见了,阿母和舅舅都替我准
- 都市言情梨涡家的大胖猫连载中
- 最新章:八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中国记驴诳阱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李世民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李世民首谋,李渊是被迫同
- 历史军事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