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廷官署的完全搬迁过来,武昌府的街头,日益繁华起来。
视察了武昌造船厂的筹备情况之后,玉柱负手立于江岸边,望着往来穿梭的大小货船,不由微微翘起嘴角,扭头问张廷玉:“衡臣呐,迁都之事,是不是做对了?”
“回皇上,迁都于武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廷玉即使很想反对,却也完全找不到理由。
事实俱在。
自从迁都于武昌府后,运河上的百万漕工们,逐渐变成了大江上的漕工。
船是现成的,人手也是现成的,直接平替了。
而且,从江南财赋之地,运输粮食到武昌府,可以一船到岸。这就比,送漕粮进京,轻省了许多倍。
漕粮沿着运河北上,一路要经过几十道船闸,沿途的所需的纤夫,数以十万计,确实是靡费颇多。
京城在北边,沿着运河的诸多州府和集镇,都跟着庞大的人流和物流,富裕了起来。
迁都武昌后,长江沿岸的各大州府,比如说,九江府、安庆府、池州府等府城,也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了起来。
随着英国船匠的陆续就位,武昌造船厂和吴淞造船厂,几乎同时动工,开始兴建。
在木制帆船的时代,长江之上,其实只要是江岸边,都可以建设造船厂。
不过,英国造船资本家,选的地址是吴淞口。
必须承认,英国人确实具有海洋意识,选址的眼光极准。
吴淞口就在长江的出海口边上,从东南亚运来的胡桃木,可以直接卸在船厂内,这就省了一大笔运输的成本。
风帆战列舰的时代,欧洲人造舰的木料,要么是橡木,要么是胡桃木。
橡木的距离太远了,运输成本过高,而东南亚盛产的胡桃木,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玉柱很清楚,造木船的最佳材料,其实是柚木。
二战时,为了方便维修,欧美日的航空母舰上,铺的都是柚木制成的甲板。
玉柱就在武昌,为了就近指导造船工业的发展,武昌造船厂也就应运而生了。
吴淞口造船厂是英国商人全资的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则是中英合资的造船厂。
造船的事情上,英国人确实拥有独门绝技。
比如说,法国人的橡木,只风干三年。而英国人呢,除了木料要风干五年之外,还会持续性的涂抹一种特制的防腐油脂。
具体是什么油脂,英国人一直讳莫如深,避而不言。
不过,在金钱+美人的深度腐蚀之下,玉柱知道了这种油,其实是木蜡油。
客观的说,只要逐渐培养出了本土成体系的造船技术人员,即使让英国人赚走了一部分造船的钱,也甚是值得。
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不赚钱的生意,人家凭什么来做?
张廷玉分管户部,玉柱叫他来,主要拨款的问题。
“衡臣啊,武昌造船厂的拨银,无论如何都必须按时下发,不能有任何的拖延。”玉柱再次叮嘱张廷玉。
张廷玉亲眼看了造船厂的第一艘巨舰之后,心里已经明白了,必然会花钱如流水啊。
“皇上,朝廷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呀。”
管户部的大臣,不会叫苦,等于是白干了。
玉柱笑了笑,说:“除了帝国陆军的军费,帝国海军军官学校的经费,属于是最优先级之外,武昌造船厂的经费,必须确保充足。”
这是死命令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张廷玉只得点头答应了。
这么多年经验告诉玉柱,只要是张廷玉答应的事情,都非常靠谱,玉柱也就放心了。
帝国海军军官学校,校长和教官都是聘请的英国人,教材也是现有的英国教材。
没办法,就算玉柱是穿越者,对于指挥海军作战,他也完全是个门外汉。
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倭国和英国结盟之后,倭国的海军舰队司令,有段时间都是由英国人担任的。
海军的作战思想,博大精深,不怕落后,就怕不肯努力学习,再奋起直追,最后完全超越英国人。
客观的说,英国乐意向华夏帝国输出二流战列舰的造舰技术,除了极为有利可图的海上贸易之外,玉柱对英国人格外友善的态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英国人和米国人一样,关系再铁,一流的军工技术,也都会留一手。
玉柱回到办公室后,把小铁锤和小轩玉,一起叫了进来。
“安徽青阳县突然山洪爆发,冲垮了刚刚修好的河堤,造成了数千人被淹没的惨剧,你们怎么看?”玉柱抖着手里的奏折,冷冷的问两个最年长的儿子。
“回皇父,臣儿以为,河堤的垮塌,必然是有人贪了河工银子。”小轩玉的回答,令玉柱十分满意。
刚刚竣工不久的河堤,居然就被冲垮了,而且地方官居然好意思说是千年遇的山洪爆发,实难防范。
“回皇父,臣儿以为,那起子贪官污吏们,虽然个个该杀。但是,更该杀的是监督修堤的监工衙门。”小铁锤的分析,令玉柱频频点头。
为了防备贪官偷工减料,玉柱特意成立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监工衙门。
但是,实践证明,修堤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监工衙门也很可能与河工衙门,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嗯,很好,这么多年的学习研究各地的奏折,就算是傻子,也可以看出县里的各种名堂了吧?
小轩玉和小铁锤,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县域、州域、府域和省域的奏折,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看透情弊的方式方法。
“那好,你们两人马上动身,一起去青阳县,务必把破堤之事,查得水落石出。”玉柱毫不迟疑的给儿子们压上了重担。
历史上老四,为啥精通各地的情弊?
说白了,就是老四出门办差的次数,比别的兄弟们,多得多了。
出京办差的次数多了,民间的疾苦,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让两个儿子一起去查案,谁查得细致,谁查得粗疏,一目了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玉柱的儿子们,逐渐成年了,也都可以派差事了呀。
小说推荐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坑了康熙,害了大清,窃了天下,气死了吴三桂!罗罗的书友群:991201464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大罗罗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3章 太阳王路易,板载!(求月票,求订阅)
- 熙熙向荣
-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爱情可以相知,也是一种浪漫的开始,不需要过多的承诺,只要足够的信心,也可以相守一辈子 作者:妍雅菲所写的《熙熙向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妍雅菲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8章我要结婚了
-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是著名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创作的“百年辉煌”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小说以少年康熙为故事主角。康熙七岁登基,四大辅臣把持朝政,他们借口恢复祖制,几乎全部推翻了顺治皇帝的变革措施,特别是辅政大臣鳌拜结党营私,擅权跋扈,诛杀异已,凯觎皇位,造成政局混乱,民怨沸腾。康熙苦读史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0章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全集系列之《康熙大帝》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这部《康熙大帝》着力刻画了康熙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表现了康熙在各种矛盾的漩涡里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也暴露了作为皇王的康熙因个人性格缺陷和历史局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
- 康熙是我的
- 作者所写的《康熙是我的》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5幕 尾声 毕业酒会
-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 作者:摘星楼主她出身低级武将家庭,却拥有这世上最尊贵皇帝的爱意和尊敬;她生出的两个孩子都是争储风(蟹)暴的中心;她虽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皇后却执掌后宫长达三十三年,任何的风云也都吹不倒她,史上记载她聪明多姿,妩媚动人,态度谦和,为人处事得当,深的皇上信赖。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4章
- 康熙朝实录
- 《康熙朝实录》作者:马齐。朱轼等皇祖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耿光大烈融烁古今。积惠袭恩。沦浃寰宀禹>功德之盛。具载实录。垂千万禩。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推本上天孚祐下民。列祖垂裕后嗣。笃生至圣。开邃古以来未有之盛业。煌煌乎言之广大精密、至矣、蔑以加矣。予小子寅承丕绪。绍闻衣德。兢兢业业。仰思继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5章
- 重生之康熙元后/穿越大清朝
- 《重生之康熙元后/穿越大清朝》作者:一条虫/林风儿(完结)_TXT下载当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换了现代魂,还是一个男人,该有多悲催。当一个现代女强人穿回康熙良妃时,这又该有多杯具。当皇后妃子还是现代一对兄妹时,这就是一套餐具了。当从没有享受过一天母爱的太子有了一个崩坏版的额娘,他还会那么废吗?当小八子有一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5章
- 康熙朝的小丫头
- 《康熙朝的小丫头》作者:南风雅兰(完结)_TXT下载她因为一次帮朋友带团而到了300年前的清朝他因为谒陵途中的一场小病而单独前行他们来自不同时代的两个人就这样相遇,相爱但上天却要他们的爱再曲折.谁说帝王就一定是“孤家寡人,因为有了我,来自21s纪的新新人l,我要带给他唯一的爱,不用与他人相争,不用再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