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7之韶华行

第七章 平平无奇的母校


    从梅林镇东头进入镇区,再穿过镇北一片还算豪华的民房区,远远便能看到林城第三中学的校门了。
    学校修建于五十年代末,位于梅林镇北环路1号。
    建校的时候没有小故事,更没有大人物来题过词。
    翻遍校史,也见不到传奇人物来过的事迹,连个知名校友都欠奉。
    可谓真*平平无奇。
    相比于隔壁一中,明年还接待过来林城视察的大老板,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苏幼安有位在一中读书的同学当时还与大老板握过手。
    真就坚持了一个星期没有洗手,且尬吹了半辈子。
    不过就是这么一所普通的乡镇高中,今年高考过本科线的考生居然达到了136人。
    在平均升学率只有百分之36的年代,还算过得去了。
    也许是学校带动了镇子的经济发展。
    三中近几年得到了梅林镇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校内各种基础设施鸟枪换大炮。
    周围的农田不要钱的送过来,扩张的很厉害。
    到了今年下半年,光是学生就有三千多人,再加上老师、后勤人员,也是小四千人的学校。
    两栋五层的教学楼,四栋学生宿舍,再加上三个食堂,老师宿舍、办公楼、大礼堂等其他配套资源。
    比很多大城市的高中,规模都要大上许多。
    苏幼安望着前方,被农田包围的学校,一股近乡情怯的感觉油然而生。
    毕业整整22年了呢!
    曾经多少次梦回高中。
    曾经多少次想念那些一起成长的朋友。
    眼前的一切,可远比梦中真实太多了。
    就连门前的这条水泥路都让他浮想联翩。
    据当时高年级的学长们说,这条路就是今年夏天建的,大概是领导下来视察很不方便。
    后来又不断往两边陆续拓宽,苏幼安身为比较调皮的学生之一,还亲自参与了道路建设。
    泪目!
    这大概就是青春吧,真是想不到有一天还能重新站在这个地方。
    ……
    大门口,站着的是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一身笔挺的保安制服,戴着副酷酷的黑色墨镜,满脸络腮胡,看着分外吓人。
    身材有些矮胖,但是精神头十足,腰间别着一根短小的警棍,趾高气扬的样子仿佛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苏幼安一看到这张脸,感觉高中三年的噩梦瞬间降临!
    那会大家还分不清保安制服和警察制服的区别,这位保卫科的熊科长可是学生止啼的狠角色。
    他手底下带了几位年轻的后生仔,也都是好勇斗狠之辈。
    镇上高中的学生本来就鱼龙混杂,很难管理,甚至还会掺杂一些本地的校外势力进来。
    两拨人在学校里没少上演各种比古惑仔里情节更热血的故事。
    苏天林停下车后,熟练的从上身的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出来,给熊科长发烟。
    “怎么称呼?提前跟校长陈一清约好的,带孩子过来见见。”
    三中实行的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军事化管理。
    这个时间,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早就已经开学了,外面的人没有保安允许进不去学校。
    熊科长看了看递过来的阿诗玛香烟,摘下墨镜,顺手将烟夹到了耳朵后面。
    阿诗玛在当年可是名贵香烟,一包要六块钱。
    一般北水省本地人也就抽抽一块五的硬壳红金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叫我熊科长,陈校长可是大忙人啊,真的约好了?”
    熊科长也是见过世面的,客气归客气,却也知道,今年因为三中高考打了个翻身仗,这个夏天来找校长的人可是络绎不绝。
    因此陈一清早就跟保卫科打了招呼,凡是说来找他的一律不见。
    苏天林确实是通过教委的人约了陈校长,与前世唯一的区别是,当年他是一个人来的。
    “教委的刘处长亲自打的电话,孩子本来是要去省城读书的,被耽误了,转到三中来读。”
    熊科长的小眼睛一下就张开了,“哦哦,晓得了,陈校长跟我说过了,他在办公室等着,教学楼后面那栋三层的小楼便是。”
    苏幼安吃了一惊,想不到校长还挺不错,居然提前打了招呼,看来也是知道自家的校门难进。
    苏天林笑了笑,“这是我们家孩子,苏幼安,以后就在三中读书,还望科长多多照顾。”
    既然校长打了招呼,父亲自然顺着杆子也把这层关系做实在了。
    穷山恶水出狠人,这个年代的乡镇高中,各种群架滋事那都是家常便饭,算不上新闻。
    孩子来梅林镇这么远的地方读书,远水救不了近火,有个保卫科长的关系,至少有个照应。
    哪怕能及时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家里,都是极好的。
    苏幼安看到这个场景,总算明白了为何前世,熊科长刚开始对自己还算不错了。
    原来是父亲之前打下的关系,可惜后来自己实在是太作了,这点关系大概就不太够用了。
    熊科长笑着打开大门旁边的小侧门,轻轻拍了拍苏幼安的肩膀。
    “要得要得,细伢子,眉清目秀的,一看就聪明,是块读书的好料。”
    “谢谢熊叔叔。熊叔叔再见!”
    苏幼安也笑眯眯的说道,县官不如现管,熊科长还真值得如此礼遇。
    以前是不懂事,啥都要倔强着来,现在自然不会那么傻了。
    苏天林又给熊科长发了根烟,笑着帮忙点燃后,才推着自行车,领着儿子走进学校。
    苏幼安注意到了这个小细节。
    看来以前对老爹不够了解,在人情世故方面,还是很值得自己学习的。
    过了校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宣传走廊,贴的全是今年过了本科线的考生喜报。
    放眼望去,整个学校到处都是红色的横幅、海报,张灯结彩,像过年一般喜庆。
    这个时代,考上大学在北水省确实算得件大事,家长还得大办宴席,广邀宾客。
    好一点的大学,请客的标准还不低于婚嫁,算是非常荣耀的事了。
    这个时间点,不管是选择复读还是拿着录取通知书上学,也都尘埃落定了。
    学校自然是该好好宣传下,一方面激励高三的同学,一方面让新入学的高一学子增添一份荣誉感。
    一路走过,苏幼安大致浏览了一遍,里面最好的大学是北水科技大学。
    这所高校在外省名气不大,全国理工科类大学排名里够呛能挤入前十。
    不过本省很多不愿意去异地的孩子很喜欢报考,也曾经是苏幼安心目中的dream school。
    后来互联网兴起后,有位大佬曾讲过一个段子。
    北水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要的钱少活好!
    华夏南方的两个最大的科技公司,藤讯和华微大量的高管都是来自这所大学。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校友成名后,这所传奇的大学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