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可否

470、天下龙气,为我所用


    如果说第一次长生革命的重点是“人”,那么第二次长生革命的重点就是“地”。
    梳理天下龙脉,消除大寒大暑,至于中正平和。
    这是文明真正长生的基础。
    要完成这么一项工程,前提就是大明具备对全世界的控制能力,并持之以恒,花费数百年时间,集合全国力量去做。
    这是比当年大禹治水,利用治水改善全国水域环境更大的工程。
    除了广域环境的改善外,龙脉力量的走势也将改变,必然汇聚于大明境内,如此,无非也就两个地方符合了。
    顺天府和应天府。
    顺天府是中龙和北龙交聚所在,应天府则是南龙的龙首所在。
    这也是世界上唯二具备龙脉汇聚资格的地方,昆仑墟作为周天能量接应之所在,是不适合直接“建都”的,“瀑布”地下建房子,那可就太难了。
    张执象让嘉靖选应天府为“九州来龙之首脉”,这就不是朝廷负担不负担的起的问题了,而是皇位不值这么多钱……
    “这笔生意,皇室太占便宜了,有失公允。”
    嘉靖没有想什么利益诱惑,想的是今日有失公允,百年后便会有大问题。
    张执象却笑道:“应天府又不是皇室的。”
    “我们将会有七十二件先天灵宝,用以镇守龙脉,故而至少有72座福地,再多一座龙首山来归属于皇室,岂不恰到好处?”
    “更何况,天子之学,需要一个地方存放,其在龙首山做压胜之用,最好不过了。”
    嘉靖自然知晓首脉放在应天府的好处,顺天府未来作为庙堂,负责人间俗事,而应天府作为高山,澹化政治成分,朝廷未来也好管理。
    只是。
    嘉靖问道:“安平你曾说过,京师是中龙与北龙交汇,应天只是南龙之首,从格局上看,岂不是顺天更好一些?”
    张执象摇头,问:“陛下知刘伯温斩龙脉一事?”
    嘉靖点头,道:“此是民间谣传,实际上是太祖迁都一事,太祖一直想迁都长安,就是刘伯温曾与太祖言说的龙气之故。”
    “由此可见,刘基认为应天不如长安。”
    张执象笑道:“古之都城,皆在河洛,关中,便是中龙之故。”
    “我喜欢将之称为‘珠’,‘龙珠’。”
    “中龙下颌,伸出一爪护珠,便是河洛关中的格局,故而以王气最盛,为我华夏之正统。”
    “但北宋年间,三掘黄河,龙气北移。”
    “导致北方蛮夷得大气运,蒙古更是一举为天下主,我朝初定,刘伯温欲斩龙气北移之势,将龙珠改回关中,这是一种处理方法。”
    “但姚师营造顺天之时,便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故而将中龙的龙珠移到了龙鼻前方,由北龙伸出一爪来帮忙护珠,因此如今顺天是二龙汇聚之所在。”
    “故而,顺天与应天,都是一龙之首。”
    “北龙力量固然对顺天有加持,但却不如关中安稳,大明未来会有满清的劫难,某一方面,也是与龙珠的位置有关的。”
    “另外,北龙龙首与腾蛇对峙,故而此二龙没有龙珠。”
    “但北龙对腾蛇,需要借中龙之力,是有损耗的,未来我们梳理天下龙脉,这二龙相争的格局也无法彻底化解。”
    “虽然北龙,中龙,南龙合起来组成夔牛之势,顺天更是心脏之所在。”
    “但我们既然要梳理天下龙脉,就不能不考虑西龙和蝰蛇的影响,西龙与蝰蛇是同向的,所以我们以前担忧天狼星,敌人就是从此而来。”
    “所以最好做成飞龙踏蛇的格局。”
    “以蝰蛇踏西龙,引西龙之气跨重洋而来,而腾蛇昂首,双翼扇风,助力龙气西进。”
    “如此情况,应天的优势反而比顺天更大。”
    “而且。”
    “我们未来也不光是只修应天府,顺天府也是要修的,仔细看地图,可以发现中龙与南龙在巫山击掌,南龙翘首回望。”
    “故而南龙的力量是主滋养,能回馈中原的。”
    “《撼龙经》有言:惟有南龙入华夏,胎宗孕祖来奇特。”
    “南龙之妙,妙在回首。”
    “故而要想全天下龙气之妙,须以应天为九州来龙之首脉。”
    听张执象分析,嘉靖明白选应天府才是最好的方案,也就不纠结了,中龙昂首,如今龙珠不在关中,而在顺天,若以顺天为首脉,龙气外溢太多。
    若想将中龙龙珠改回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单单是迁都那么简单,北宋三次黄河改道才完成的龙气北移,想要改回来,动作不会比这个更小。
    他们梳理天下龙脉,为的是风调雨顺,可不能如此折腾。
    “那便如此定了。”
    “以天下之权,换一座山,朕也沾沾光。”
    张执象听闻,笑道:“那得陛下先得长生,活三五百载才能见到。”
    “哈哈哈,那就先得长生!”
    ……
    整个项目,不是三五日就能完成的,光是朝廷讨论通过,就花了一周时间,户部光是核算内帑的资产就又花了十余天。
    早在均田之初,皇家的皇庄就已经全部分了出去,只规划了几百亩专做贡米之用。
    对于皇庄,当时可是没有付钱的。
    如今该怎么算,也要重新议定,再就是内帑当中,哪些是该交由国库的,这些都要算价钱,最重要的还有皇家银行的交接。
    光是明面可量化的资产,就足足核算了一个多月。
    还有就是整个内务系统的重组改建。
    大明内务衙门共有24个,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另还有女官六局。
    十二监不算司礼监这样的重要机构,除了那些宫殿库房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宝钞司和兵杖局,因为兵部这些年荒废的缘故,嘉靖重用的是兵杖局。
    基本上新型火器,还有前沿技术,都在兵杖局。
    而宝钞司顾名思义,印钞的。
    内务衙门不是说撤就撤的,别的不说,那近万太监,和八九千宫女,你得安排怎么转业吧?
    再就是最最重要的。
    东厂和锦衣卫。
    嘉靖是没搞什么西厂、内厂,但他逐渐掌权之后,东厂和锦衣卫的势力也恢复的很好,这也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爪牙。
    计算资产为什么要计算无形的,可不光是为了公正。
    更多的是赎买权力。
    算得越清楚,就越是能够清理干净,保证“还政于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彻彻底底的落实了。
    关于东厂和锦衣卫的处理。
    首先要讨论的是,还要不要锦衣卫,如果是原来,那士大夫们肯定是不希望要锦衣卫的,但是现在,都还政于民了,一个国家没有谍报系统,像话吗?
    故而,锦衣卫是要的,而且还要更加专业才行。
    最终朝廷商议的结果是,撤销西厂,并入锦衣卫做西镇抚司,西镇抚司成为唯一为皇室服务的组织,也为以后那些退休转业的太监宫女有一个可以挂靠的组织。
    虽然还政于民了,但皇帝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留这么一个机构给皇家做自留地。
    而十二监四司八局撤销后,便统一合并为内务府,也归属于皇家,做管理资产和服务之用,内务府隶属于户部,每年需要向户部报备。
    在计算老朱家的功绩时。
    嘉靖主动提出“九州来龙之首脉”,朝廷商议完成后,便同意了此方案,未来皇室可以得到一座“龙首山”,为应天府之首。
    如此,经济补偿便很低了。
    朝廷只需要每年支付给皇室“十亿宝钞”,给付满百年后,降为“一亿宝钞”,只要大明还存在,就需要一直给付。
    账算到这个地步,一条条的摆列明白。
    天下百姓明白,这是真的要还政于民了……
    那么,徐阶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看长生可否首发就记住域名:.w.8.2...m。82中文网手机域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