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政宗

第218章


 
  (不论如何,检地终了仍有七十万石的俸禄,和虽然有山、有海,却只有五十八万石的土地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但是,家康不但对此地极为赞赏,并且不辞辛劳地为政宗重建城池,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知道了……你把我当作已经识得人味的食人虎,所以千方百计地想要把我踩在脚下?」
  「你有这种想法,就证明了你还太过年轻。年轻人多半勇猛有余、经验不足,所以我希望你能利用这十年的时间,好奸管理民政,使万民归心,如此才能造就成为明君的才干……如果你能这么想的话,就会对这份幸运及我为你筑城的辛劳表示感谢……」
  「这么说来,如果没有奥州这些事情,德川大人也会安心地经营关八州喽?」
  「那当然!人与人之间必须互助合作,光是一个人精打细算是没有用的。同理,如果人与人不能互助合作,那么如何能战胜敌人呢?要知道,技巧拙劣的战略,只是徒然招致失败罢了。」
  政宗再度沉默不语。
  在此地向家康低头固然令他感到懊恼,但是对方所说的话,和虎哉禅师经常告诫他的「你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来到世上」一词,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场胜负的感受,和关白之间的胜负之争全然不同。)
  政宗再度蹙起双眉,慢慢地将视线移至家康身上。
  
  三
  家康的作风与秀吉完全不同。秀吉有如经过千锤百链的金钢一般,敲打时会有铿铿的声音。
  至於家康,则有如躺在山腰的巨木一般,即使用斧头去砍,也只能伤及其表皮而不会及於内部。换言之,没有人知道它是坚硬的举木、樫木,或是质地柔软的朴木、桐木?
  根据结城秀康的说法,家康年轻时候的作风相当粗暴。事实上,後人只需根据秀康本身的粗暴程度,就可以知道其父绝对不会是一个温驯的人。
  在小牧·长久手之役裏,秀吉之所以不断地遣使和家康讲和,原因不外乎是欣赏这条大鲶鱼,希望能够借重他的胆识为自己效劳。
  (现在最好的作法,就是顾全家康的颜面,乖乖地移到岩手泽城来。) 
  政宗的性格与秀吉比较接近,因此每当与秀吉交手时,总是会激发一股不可思议的斗志,使得智慧如泉水般地不断涌现,但是在家康面前却适得其反。家康就好像涂在身上的树汁一样,经常令他觉得全身发痒。
  「这么说来,在往後的十年间,德川大人会全力巩固关八州,缔结不战条约喽?」
  对於政宗的讽刺,家康竟然毫不在意地点头说道:
  「我的说法也许你还不太了解,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必须好好地活著才行。现在,先让我带你仔细地参观一遍,然後就把这座城池送给你。」
  直到此刻,政宗仍然无法平息内心的愤怒。斗志必须由两个人你来我往才能引发出来,然而家康却表现出一副无动於衷的样子,使政宗不禁气得咬牙切齿。事实上,他对家康的一切攻击,就好像拳头打在萄薯上一样,丝毫没有任何反应。
  但也正因为这些缘故,所以使得家康和政宗的一生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政宗终其一生都不曾对家康表示心服。不,不仅是家康而已:事实上,他对秀吉也是同样的不肯服输。严格说起来,政宗永远也不会心服於他人,是只具有强烈自尊的龙或虎。因此,家康对他的批评是非常恰当的。
  「是吗?我真是已经尝到人味的食人虎吗?……」
  政宗对这个批评丝毫不以为忤,因为他已察觉到自己经常都想要吞噬对手。
  (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如先巩固自己的实力吧!)
  在当晚的祝宴上,榊原康政和片仓小十郎交谈甚欢,形成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尽管与会的众人都在装疯卖儍,但是私底下却已经充份地认可了对方的实力。
  後来,政宗将长女五郎八姬嫁给家康的六男忠辉为妻:而家康在临终之前,甚至将後事托付政宗。
  就这样地,政宗决定移居岩手泽城,而家康、长政、秀次及石田三成等人,也迅速地率兵离开奥羽之地。
  不幸的是,这一年的地方收入可谓相当贫乏。天灾接踵而至的结果,使得暴民再度四出为乱,在天灾与人祸的恶性循环之下,该年的收获量竟然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 
  然而,即使是在如此艰困的时刻,政宗也必须忍痛从米泽迁至此地。
  九月二十三日,政宗将米泽时代的大町、立町、东町(肴町)、南町、柳町、新町等六町的町民,全部移至岩手泽城来。
  在迁移町民的同时,政宗将岩手泽城改为岩出山城,并且自是日起重新划分各町的范围。
  除了划分各町的范围之外,由於大多数的家臣都是由旧领地迁徒过来,因此也必须重新划分领地才行。当家臣们发现自己不再拥有二、三千石的年收入时,无不哗然。
  在迁城的期间,猫夫人、也就是政宗的侧室饭坂氏再度产下一子,即政宗的庶长子兵五郎(後来的宇和岛侯秀宗)。就在同时二乐都突然传来了最令家康和政宗担心的出兵高丽之命令。 
  在凝视著正月裏的第一场大雪时,政宗突然觉得前途一片茫然。
  迁城的工作尚未结束,大雪却已经降临:刚刚喜获麟儿,却又必须马上准备出兵……一连串接踵而来的事情,使得政宗根本无暇分心去经营这片新领地。
  (那只大猿(秀吉)是不是疯了?)
  在政宗所接到的命令当中,还指出秀吉已将关白一职让予秀次,自己则担任太阁之职,并且正式宣布明年就要率领大军前去攻打明朝,因此特命政宗立即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上京。
  对於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政宗当然感到惊讶不已。
  
  四
  (人类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来到这个世间。)
  这句话和人类并不是为了作战而出生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已经持续了百余年的战争,一旦突然平息下来,往往会使人感到难以适应。这种异常的心态,很明显地是源自一种倒错的感觉。
  当人们不再认为和平是寻常之事,而战争是异常行为时,就会陷入一种互相杀戮、直到彼此同归毁灭为止的恶性循环裏。
  (一切都没有改变,战国时代依然持续……)
  战国时代仍然持续的事实对政宗而言,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与其固守城池、计算年贡米,还不如策马奔驰於沙场,较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然而,自己所要面对的,是相当浩大的战争场面,届时这些家臣及领民们,不但家园可能被毁,甚至连性命也难以保全。
  (当今之计,必须多为这些百姓们考虑才对……)
  当今的日本,因为秀吉而得以暂时维持和平。更何况,即使有人起而叛乱,其武力终究无法敌得过秀吉。
  因之,只要秀吉愿意停战,日本国内就可以维持安泰……遗憾的是,秀吉却不肯停止战争。
  秀吉之所以汲汲於征战,主要是因为其独生子已死,在自觉老来无人可以继承家业的情况下,自然会对人生的意义重新予以评价,而讨伐明朝的决定也就此产生。虽然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秀吉的想法都是大错特错,但是他的心意却相当坚决,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於是,曾经来到的和平,又再度远离了人们。
  换言之,秀吉的天下至此结束,时间又再度回到信长那种倒行逆施的制霸时代。
  政宗怀著复杂的心情,自元旦起即忙著展开一连串的军事评定会议。
  「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秀吉已决定自今年春天开始,将关白一职让予秀次,自己则担任太阁一职。此外,太阁殿下也已经决定要兴兵征讨明朝,所以要我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即刻上京,以便参与此次战役。对於这点,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家臣们大多表情凄苦、沉默不语。如今,京裏还有政宗的正室爱姬及长女五郎八姬被留作人质,因此绝对不能贸然拒绝秀吉召其上京的命令。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这么快就领兵出发。
  「怎么?大家都没有意见吗?」
  「不!此事事关重大,臣等不知如何开口。」
  率先开口的,是正为如何处理新领地之财政感到头痛的屋代景赖。
  「关白殿下的这个决定,势必会使人心惶惶……不!现在该称他为太阁殿下……我很好奇,这个太阁殿下是不是一个战争狂呢?」
  「也许是吧!」
  政宗颇有同感地点点头。
  「但是,即使他是一个战争狂,却拥有权力这项武器,那么大家有背叛其命令的勇气吗?」
  「恐怕没有……」
  片仓景纲慌忙地打断他的话:
  「我们并不想背叛太阁殿下的命令,但不知是否能够延缓出发的时期?我看,这次的评定会议就由这一点开始讨论吧!」
  「小十郎,你认为谋叛绝对不会成功,是吗?那么,藤五郎你又有何看法呢?」
  「我对此感到十分气愤。」
  成实咬牙切齿道。
  「一旦进入冬天以後,此地就会降下大雪,更何况我们才刚由米泽城移到这儿来,大家都还居无定所呢!怎么还谈得上出兵打仗呢?这些事情殿下应该都知道才对呀!然而他却命令我们即刻出兵,这分明就是在为难我们嘛!」
  「这么说来,你是决心要谋叛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