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第210章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好事。
  虽然现在刘彻还算分的清事实明辩,可是难保他以后昏庸。
  鉴于历史上,刘彻在其晚期的荒唐行为,李云不得未雨绸缪。
  历史告诉人们。一个民族,要想崛起,其首先,就必须统一。一个分裂的,陷入内战的民族,是不可能集中他的力量,进行发展,生息的。
  本来,李云是想用几百年的时间,来逐步蚕食草原民族,将之融合。
  但是,这需要一个稳定而明智的中央政权的支持。
  很显然,刘彻将来的表现,将难以预测。
  面对这个难题,李云不得不另寻他法。
  这时候,生活在草原上的,地位最底下,生活最凄惨的奴隶,进入了李云的视线。
  奴隶,确实很可怜,也很弱小。
  但是,在草原上,奴隶的人口占去其总人口的将近八成。
  以匈奴伊稚邪的军队数量上来看,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奴隶。
  不可否认,这些奴隶,完全是民兵,他们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很多人甚至在战争之前,根本没有上过战场。
  他们负责在战时的主要责任也不是战斗,而是跟随主力,进行一系列的后勤工作,只有在最危机的时候,他们才会参加战斗,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的末日。
  在很久以前,李云还在辽东的时候,就见过骑兵的大规模作战训练。
  在那之前,李云在开发铁甲骑兵装甲的时候,由于没见过真正的战斗,他一直一厢情愿的认为,骑兵的作战方式,主要就是重骑兵陷阵,轻骑兵射击,砍杀。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即使装备了马蹬和马鞍,马上稳定射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的大汉骑兵,其主要作战方式也是白仞战。
  什么叫白仞战?
  答案很简单,面对面的砍,用任何可以用的上的武器砍敌人,在两军交战之后,假如双方都是骑兵,那么还好些,通过不断的冲刷敌人的阵型,利用装备的角弓以及利刀的优势,大汉骑兵,可以一口一口的吃掉敌人。
  这在之前的辽东诸场战争,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大汉国精锐的铁甲骑兵,却始终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就是战马的马力以及战士的体能。
  在一般情况下,一匹合格的优秀的重装骑兵战马,每次冲锋,它的马力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时辰,而且每次战斗后,它都必须休息三天,才可以继续战斗。
  至于战士,由于铁浮屠装甲相当的沉重,尽管在设计上,李云已经尽可能的减轻它的重量。
  但事实证明,一般的战士,是不可能一个人穿上它的。
  在通常情况下,必须由二到三个士兵帮忙,一刻多钟,才可穿上。
  而穿上装甲,到上马持枪,这过程又需要一刻钟。
  当然,像高远那种整天穿着铁甲,不以为意的家伙实属天顶星人,不必考虑。
  因此,在正常的战斗中,一名铁甲骑兵,需要三名辅兵,三匹战马,才可维持持续的战斗需要。
  所以,铁甲骑兵的规模,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否则,以目前大汉国的产量,完全可以装备起十万以上的重装骑兵,足可横扫天下,一统世界了。
  而且除却这些制约因素之外,实际上,重装骑兵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并不能证明它的价值。
  尤其是在和匈奴人的战争中。
  根据前方报回的详细战报,每次战斗,铁甲骑兵的斩首数量根本不及轻骑兵,甚至不如步军,这些精锐的昂贵骑士,唯一的作用,就是冲散敌人的密集阵型,分割敌人,凿穿其防御,然后轻骑兵冲锋。在五十步时,轻骑兵将手中拉满的弓射出,步军跟进,轻骑兵下马,拔刀,白仞战,步军冲锋。白仞战!
  至于昂贵的重骑兵,此时,人马都已经劳顿了,只能骑着战马,游过敌阵,返回!
  这些战报,顿时令李云汗颜无比。
  要知道,之前,由于一直是骑兵与骑兵的对决,所以铁浮屠骑兵一直过的很不错,其对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又由于敌人没有配备马蹬与马鞍,更没有可以有效对付重骑兵防御的武器和战术,所以每每重骑兵一出,就可以迅速撕碎敌人的防御,消磨掉他们的作战意志,然后轻骑兵与步军,就只需要过来抓马抢人。
  可是,在随着大汉军队不断的深入草原,再加上草原上战马数量的逐渐减少。
  匈奴人居然开始用步军阵型对阵大汉骑兵了。
  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匈奴骑兵,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他们骑马,只不过是在发挥着骑兵的快速机动性。
  临到最后战斗时,他们也是需要下马作战的。
  所以,匈奴骑兵,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支步骑混用的军队。
  此时,蒙古人的游骑战法,根本还没有形成,在汉匈历次战争中,边关守将回报朝廷的关于匈奴骑兵的形容,也根本没有所谓“骑射”。
  有的只是形容他们野蛮和嗜血的词汇。
  这也符合实际,毕竟,匈奴骑兵所拿的弓,连复合弓都算不上,有效杀伤力,仅仅不过三四十步,到了五十步的距离,那箭就软绵绵的,连纸都穿不过了。
  即使是目前,大汉骑兵装备的弓,射程也只有五十步!
  这是因为骑兵的弓与步兵的弓完全不同的原因。
  骑兵弓,又叫角弓,这种弓在设计上就比步军的弓小,因为骑兵,不可能在骑马的时候,带着一具结构复杂,大小超过其身体的长弓。
  所以,在大汉军中,骑兵的远程打击力量不是弓,而是弩,那种必须用脚才能拉上的脚踏弩。
  这种弩,射程远,威力大,在八十步的距离上,还可以穿透半寸厚的木板,是大汉军队的制式装备。
  但这种弩也有缺点,那就是装填困难,在战斗中,基本上只能射出一箭。
  之后假如对方是骑兵的话,这一箭射完,就是拔刀对砍,而假如对方是步军的话,那么骑兵就只能下马战斗了。
  因为,假如敌人是步军,那么步军的弓箭手就会装备上射程八十到一百步的劲弓。
  而骑兵的弓的射程只有三十到五十步。
  而且步军一般是用密集的人墙在防御骑兵的冲击。
  在战斗中,当骑兵冲到步军之前时,由于这时候还没有弯刀等有利于马上砍杀步军的武器,所以,骑兵是必须下马战斗的。
  当然,重骑兵是不需要的。
  重骑兵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威力就是其强大的冲击力。
  大汉军的重骑兵,一般是五十人一排,十排一队,十队一旅,通过连绵不断的冲击,将敌人的阵型切割开来。
  在四月到五月间的战斗,大汉军队与匈奴军队交手三十一次,斩首三万多。
  但是,自身也有严重的损失,一万多士兵,永远的躺在了草原之上,其中包括八百多重骑兵,而且更严重的是,重骑兵集群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了。
  这里所说的失去战斗力,是指重骑兵的战士以及战马都已经到达极限了,再强行继续战斗,已经不明智,因为,那会使得绝大多的战马和战士,从此再也无法上战场。
  所以,鉴于以上事实,田勇所部已经停止了继续前进,他们原地扎营,并派出信使,向高远求援。
  而在长安的李云,也终于决定进宫说服刘彻,实施釜底抽薪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匈奴人打匈奴人,月氏人打月氏人,钻匈奴与月氏等游牧民族在制度上的漏洞——奴隶制度。
  如前所说,奴隶是可怜的,悲惨的。
  但同样的,长期的压抑,以及凄惨的生活,使得他们可以为了一口饭,一小会休息时间,付出他们的一切。
  在奴隶们眼中,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匈奴人,抑或其他任何民族,他们只认自己的主人,或者说,给他们东西吃,房子住的人。
  而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应该就是自由了。
  所以,李云决定给草原上的奴隶们自由,点燃这把彻底烧毁奴隶制度的烈火。
  最终,刘彻被说服了,因为李云告诉他,不需要担心大汉会没有奴隶来修筑道路,那些正在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的奴隶们,完全可以换一个名字。
  恩……战犯如何?
  他们在战争中对大汉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现在他们只不过是在孰还他们给大汉国造成的损失,用劳动来表达忏悔。
  至于那些买来,或者贩卖来的奴隶,那可以算成雇工嘛……
  尽管这样说有些无耻,但是……政治从来都是无耻的,更何况,在实际上,大汉国的奴隶至少可以保障生命安全,至少可以保障一日三餐,比起原先,确实好多了。
  至于今后,武装贩奴是到了限制的时候了。
  否则,这些私人武装很容易壮大,造成尾大不掉的事实。
  建元五年,车骑将军威远侯臣云觐上。
  上谓:卿所为何来?
  云曰:臣之所为,固为陛下千古之名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