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第215章


  而其他诸如退伍军人待遇等措施的出台,使民间的尚武之风愈隆,在前世这个时代那些宣称好男不当兵的大学者们纷纷掉转口风,极力鼓吹尚武之风,家家以有人当兵为荣。
  这些是好事情,是值得的欣慰的。
  但毕竟现在是封建时期,如何防止军队权利过大,造成武将叛乱或者直接危害朝廷的问题,永远是中原王朝的核心议题。
  在后世,由于唐朝尚武之风过重,导致唐末藩镇之乱,靠兵变起家的赵太祖上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削弱武将权利,提倡以文制武更搞出了武将轮流制度,用牺牲军队战斗力和民族坚强性的代价换来武将乖乖的结局。
  过犹不及啊!这也是这个古老帝国的奇怪的死胡同。
  譬如说。秦始皇用法家成就了一个辉煌的大一统帝国,但是由于法家地暴政,导致帝国崩溃后,舆论将所有的炮火与不满都发泄到了法家的严苛上,所有的人都拼命鼓吹人情大于律法,甚至玩出了后来儒家的天人感应,宣扬人的行为可以被天知道,一切灾害都是因为人的过错引起的。
  结果。仅此一事,法家就被彻底地压倒,关于它的一切有利主张都被故意无视,法家的学者们只好披上儒家的外衣来实施自己地理想。
  于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儒家才正理,其他的一切学说都是歪理,却没有人看到秦国的强大就是因为法家啊!
  或者是本来就知道法家也有大量正确的思想,却故意忽视。
  于是当唐朝因为藩镇动乱灭亡后,恐惧武将权利的赵太祖用了一个和他的前辈一样的蠢办法,彻底地打倒武将,消灭民间的尚武之风。在他看来,文官天天扯嘴皮是最好的事情。
  可惜,两宋虽然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却因为军队战斗力成了一个大问题,而最终亡于异族。
  等到建奴入关,占据了中原大好河山的野蛮人,觉得中原人太多了。他们统治不过来。为了确保自己奴隶主的地位,于是建奴疯狂的销毁一切不利于他们的书籍。
  明末四君子的观点被严格禁止,无数地人头落地,大量地先进技术被销毁。康熙小儿更是不遗余力的鼓噪那些奴才思想,包衣横行华夏,汉人衣冠居然只有棒子哪里才找的到。
  更有类似纪晓岚一类无耻文人,编纂四库全书,生生的将汉人地思想丛书本上彻底的抹去,屹立在世界东方几千年,甚至在明末就已经开始朝资本主义以及近代内阁制度和君主立宪方向前进的中央帝国就此沉沦!
  所以李云很怕,他怕他亲手制造出来的这个武将怪胎尾大不掉,导致历史虽然改变,但却没有进步,反而朝着深渊前进!
  在这个世界,也只有他这个过来人,才会真切的知道,假如制造了武将昌盛的大汉国有朝一日因为武将而亡,那么擅长找前朝不是,树立自己天命所归的取代者,绝对会将整个大汉朝的制度彻底的打倒,再踩上几脚。
  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动手,着手彻底的限制武将权利辖制文官权利。
  枢密院就是李云曾经寄希望限制武将权利的机构,但是,现在看来,枢密院也已经成了武将的帮凶,得再一次分权了。
  而分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召开全国盐铁会议。
  盐铁会议,本来该是刘彻在十几年后捣鼓出来为自己利益服务的东西。
  这个由大商人,大地主阶级参与,并直接和天子讨论国策,商量税赋的机制,在李云看来,是古代中国在民主上迈出的一大步。
  尽管不清楚刘彻当时召开盐铁会议的目的到底是筹措经费还是真的睿智,但毋庸质疑,盐铁会议的召开使刘彻的大一统事业达到顶峰,得到了大地主,大商人支持的他,迅速的筹措到了战争军费,更将儒家的思想传播到全国范围,奠定了西汉日后的社会,政治结构。
  可惜这盐铁会议并不是定期召开,它只在皇帝需要向商人们要钱,或者需要全国大小势力支持的时候才开。
  也因此,盐铁会议在东汉后彻底的消失了。
  若是这时候,可以将盐铁会议长期化,正常化,定期化,无论如何对于将来都是一件好事情,更可利用全国大小新旧利益阶级的力量牵制武将集团走向堕落。
  说干就干,李云在斥责了高远的胡搞后,立刻写信给与自己有深厚交情的各地大商人和大贵族,开始酝酿请刘彻牵头召开由全国所有大商人,大门阀,大地主阶级参与的盐铁会议。
  不过,这其中的难度,李云自是知道。
  刘彻不喜欢被他人牵制,更不喜欢有人干涉他的决定。
  这盐铁会议只能顺从他的意思,而不能忤逆,否则,刘彻是不会划许的。
  李云自然是知道刘彻的性格,因此倒也并不准备给盐铁会议太大的权利,只要能让大家来露个脸,坐一坐,听听刘彻训话,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然后尝到滋味的刘彻就会主动将之定期化,长期化,将盐铁会议变成他老人家操纵的木偶,方便他直接绕过内阁,发布命令,制定国策。
  这在短期来说,虽然是一个退步,但是长期来说,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因为帝国不可能永远都出刘彻这样权利欲望极大,野心勃勃的大帝,总会有那些不喜欢朝政,宁愿撒丫子的荒唐皇帝。
  那么这时候,就是盐铁会议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一个集合了全国所有利益集团声音的制度,不可能是一个没用的制度,它将在时机成熟之时,撼动天下,并引领新的改革!
卷八 大航海时代 
第十七节 和平(上)
  冬去春来,大草原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头头牛羊,在牧人的驱赶下,沿着冰雪融化的流下的河水前进。
  乌孙王国的临时王庭就搭建在这个水草肥美的地方。
  “大匈奴国使者金日潭到!”随着数十名骑士的齐声呐喊,一个健壮的匈奴武士,踏进了乌孙王庭的大帐中。
  金日潭是匈奴现在实际掌权人,伊稚邪的亲弟弟。
  伊稚邪没有儿子,所以他也是下任匈奴大单于的热门人选,草原上的未来霸主,假如没有汉朝人的加入的话。
  乌孙昆莫军须靡站起身来,带着麾下的将领欢迎这位自己的盟友。
  “大匈奴使者金日潭见过伟大的乌孙昆莫,愿乌匈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金日潭很有绅士礼仪的将手放在胸前说。
  他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劝说乌孙人让开通向西域的道路,将月氏人的主力,放进草原,好与汉军的奴隶仆从军决战。
  现在,大草原上的局势一天比一天恶化。
  汉人打着解放奴隶的旗号,不断的武装那些卑贱的奴隶,其主力作战集群,辽东的卫青所部精锐七万多人,更是在开春之时,进逼到龙城一线,直接威胁匈奴王庭。
  根据情报,另一路汉朝精锐,在当朝丞相田汾之子田勇的率领下,进逼到落日草原,对匈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在中路,车骑将军李云亲自都督十万匈奴奴隶组成地仆从军加上万余朝鲜军,鲜卑军,采取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战术,不断的向前吞噬匈奴的领地。
  截止到三月初,匈奴军队已经许诺了至少三十多个牧场,退到了第二道防线上,损失了好不容易补充起来了的四万多匹战马和一万多骑士。
  匈奴人的血已经流的太多了。再流下去,整个匈奴就要灭亡了!
  伊稚邪大单于也在内外交困之下,病倒了,现在整个匈奴的唯一希望就是月氏人地十万大军尽快加入到战争中。
  但是,尽管月氏人与匈奴有盟约,但他们同样和汉朝人有盟约,因此他们一边不断的借口“道路不通,准备不足”拒绝进入草原。另一方面却和汉朝人不断地眉来眼去。天知道他们会不会达成什么妥协?
  所以,匈奴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立刻将月氏,康居,甚至是车落,大夏,乌孙等国,全部拉到战争中。与汉朝军队决一死战,如此匈奴或许还可以在战火中重新奠定霸主地位。
  但是很显然,谁都不是傻瓜,也不是谁都愿意去硬撼已经近乎无敌的大汉远征军。
  这场会议注定是无疾而终。
  在乌孙内部的有识之士,甚至提出了主动解放奴隶,以化解汉人的威胁。
  大昆莫军须靡更是比所有人走的更远,他已经秘密派出了自己的亲妹妹呼伦靡组成的使节团,秘密前往汉朝车骑将军驻地,商谈和平协议。
  军须靡清楚,自己不是第一个这么干地,也不会最后一个这么干地。
  远在他之前,康居人和大夏人的使团已经到了汉朝的国都长安,而被月氏人灭国的大宛国流亡政府甚至主动跑到了汉朝的密云,要求内附,为大汉国看守边境。
  根据秘密消息渠道,月氏这个最初地汉朝盟友,虽然和匈奴达成了共同应对汉朝的协议。
  但是,他们更希望汉朝天子亲口许诺,绝不动摇其国家政权的基础——奴隶制度。
  只要协议达成,月氏国情愿割地三百里,永不侵犯大汉地一边一民,甚至还可以充当大汉国在西域的代言人,为前往西域的大汉商旅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保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