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珞璎璇玑

第109章


独留晰若一个人跪在原地心神未定。连日来的太之争,坤宁宫并非完全不受影响,如今太后的态度明确,势必要将大皇扶上太的宝座,但谁也料不到,贤妃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如同狠狠地扑了一桶冷水,让晰若的心乱作一团。
    青鸾半响不见晰若回宫,便四处寻找晰若,结果看到晰若一个人跪在树下心神不宁,摇了她好几次。晰若方才回过神来。
    “晰若姐姐你这是怎么了?一个人跪在这里,刚才不是陪贤妃去散心了吗?好在我先去清宁宫打听,才知道你没有随贤妃回宫,四处寻了你好久。
    ”
    “让你担心了,是我不好。”晰若笑了笑,想要站起来,不料之前跪的太久,膝盖一麻,再度跌到在地上。
    “晰若姐姐你小心一点。跪久了。我给你揉揉。”青鸾边给晰若揉着膝盖。边问道:“是刚才我们冲撞了贤妃娘娘。她特意罚你跪着地吗?”
    “哪有这回事。看你地眉头都皱在一块了。”晰若笑着按了按青鸾地额头。解释道:“贤妃娘娘生性善良。你怎会想到那里去?”
    “那为什么晰若姐姐你一直跪在这里没有回宫呢?”青鸾不解地问道。
    “是有一些事情没想明白。所以才不知道怎么回去。”在青鸾地搀扶下。晰若站起身来。两人慢慢地踱着步。沿着青灰地石板路朝前走去。
    “青鸾很好奇。什么事情。连晰若姐姐都会想不明白。”青鸾好奇地问道。从跟随芊雪进宫以来。在晰若地照顾下。避免了很多麻烦与危机。一些琐碎地事情。晰若都能轻易瞧出端倪。从不见她为了什么事眉头深锁。今天倒是第一次看见。
    同为芊雪身边最亲近地人。晰若也不便隐瞒。低声说道:“我是在担心。以贤妃地话来说。立二皇为太是必然。只怕今后淑贵妃会对皇后娘娘不利。皇上在地时候还好。皇上一旦不在了。这后宫就是淑贵妃地天下。以她地性格。赶尽杀绝地事情。未必做不出来。”
    晰若的话,一字一句地落在青鸾的心里,扎地生疼。这几年的日,虽然波折不断,往往有惊无险,并没有遇到致命的危险,而透过晰若话里的担忧,青鸾似乎能遇见到芊雪将要面对的未来,那样的情形,她决不能坐视不理。
    一个隐秘的念头在青鸾的心里隐隐生成,站在青鸾身边的晰若并不知道,正是自己的一番话,改变了这个女的人生,从而也扭转了天朝的定局。
    祈从薛太医的手中接过密信,看完后便撕成了粉碎,脸上带着薄怒,“皇兄在漠北生死未卜,这宫里的女人们枉为皇兄的结,一个个心里盘算的,都是太之位的事,真替皇兄感到悲哀。”
    薛太医面不改色地说道:“少主不必动怒,宫妃们渴求的不过是权势地位,她们依附的,是皇权而非是一个男人。倒是臣有一点想提醒少主,如今面对着大好时机--”
    祈打断道:“我很清楚,只是我不想用卑鄙的手段去迫害皇兄,皇兄是为了保护家的江山而出征,若我在他的背后兴风作浪,实为不耻。”
    薛太医见祈心意已定,只得默默叹息,素来成就大业者,就算不是铁石心肠,亦不会过多顾念旧情,而祈却始终过不了感情这一关,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芊雪。
    “我是让你们都失望了吗?”祈看着薛太医,问道。从薛太医沉默的表情来看,祈深知薛太医的心里是极为失落的,只是为人臣,有些话必须往肚里咽。
    “臣不敢。”薛太医半跪道:“少主无论作何打算,臣等都支持少主的决定。”
    祈像是想起了什么,半是沉浸在回忆中,说道:“很小的时候,母妃告诉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才能保全自己。在宫里出人头地,说到底也就是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可我一点也不想再这埋葬了母妃一生的宫殿里度过一生的岁月,我只想,这样默默地保护她,别无他求。”
    “敢问少主,那太后……”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慕容玄霆是不会放过那个老毒妇的,但我也感觉到,慕容玄霆想要的,不仅是太后一个人的命……往后,就由他放手来做,至少他有一半,是为了小雪。”
    不会有人知晓祈撕碎的纸片上,写着皇帝即将回宫的消息,当宫妃们为了太之位肆无忌惮地你争我夺的时候,皇帝的归期反而成了一个极大的意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卷 天涯陌路 第一百六十三章 归期
    色未明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宫妃守候在玄武门下,的归来。太后为其,身后并肩站着淑贵妃与贤妃,待到晌午时分,才隐约见到天朝的玄色战旗在离京城最遥远的地方迎风起舞。
    宫妃们苦苦等候一个多月换来的并不是皇帝凯旋而归的消息,不详的气氛笼罩在皇城之上,因皇帝的归来而有了一丝喜气。
    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高大的骏马上不见皇帝英武的身姿,随行的副将骑马走在最前,身后则是一辆素朴的马车。百姓们跪在街道的两侧,高呼着“吾皇万岁万万岁”,此起彼伏的呼声与将士们疲倦的神色形成鲜明的反差,为的副将脸色沉重,默然地带领着军队朝玄武门的方向行去。
    城门关闭的刹那,传来悠长沉闷的响声。
    宫妃们乱作一团,纷纷想要上前,试图成为第一个见到皇帝的人。岂料皇帝的随从将马车紧紧围住,阻止了所有想靠近的宫妃。
    太后见此反常的情形,心中自是有些狐疑,但她深知若自己一乱,那这些宫妃更会慌乱起来,人言可畏,在她们的那张利嘴下,不知道会将皇帝归来的情形添油加醋到什么地步,于是太后上前一步,高声说道:“皇上此般远征,路途遥远,身心疲惫,刚回宫中,需要静养。大家不妨先行回宫,哀家会将你们的心意传递给皇上。”
    有太后这句话,宫妃们亦不敢造次,纷纷散去。
    一时之间只剩下淑贵妃留在原地,太后自是清楚淑贵妃心里盘算着什么,开门见山地说道:“媛媛你也先行回去,皓儿刚回宫,有什么事,等皓儿休息好再讲。”
    淑贵妃见没什么希望,只得泱泱离去。
    当所有的宫妃走都尽时,副将上前对太后说道:“臣启禀太后,皇上的龙体--”
    太后正色道:“一切先将皇上送回乾清宫再议。再将宫里所有地太医都请过来。”
    在那一刻。太后收起了作为一个母亲应有地软弱与担忧。面不改色地吩咐着宫人准备所有地事情。宫里迟早会乱成一团。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悲伤地时间。
    当宫里所有地太医都被召集到乾清宫地时候。皇帝身患重疾地事一时间传遍了宫里地每一个角落。哭哭啼啼地宫妃们赶到乾清宫地时候。太后早已命人将乾清宫严严封死。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进出。
    宫里三十多名太医齐聚在皇帝地寝殿里。小声地议论着皇帝地病情。太后坐在皇帝地床边。神情悲伤但不减坚强。“你们商量了这么久。可有一个结果?”
    太后话音落下。每个太医均面带难色。不一言。太后有些恼火。再次问道:“你们一个个拿着宫里地俸禄。到这个时候。都成哑巴了是么?太医院院判。站出来说话。”太后轻瞥了胡太医一眼。胡太医吓地直打哆嗦。从人群中上前迈了一步。
    “臣……臣……”胡太医跪下结结巴巴地说道:“皇上这病,实在是……实在是……”
    “你身为院判,连皇上到底是什么病,都说不出来么?”太后怒斥道:“哀家要你这个废物何用--给哀家拖下去,斩了。
    ”
    “太后饶命,太后饶命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曾经得意一时的胡太医呼天抢地的样实在可悲,所有地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平日里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院判被太监们拉了下去,那极度惊恐的呼声最终消失不见。
    太后冷着脸扫视众人一圈,问道:“还有谁,想做第二个胡太医?”
    转眼间,刚才或是幸灾乐祸,或是侥幸的太医们无不捏了把汗,这伴如伴虎,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倒霉。
    “微臣启禀太后--”
    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出,让所有人都屏息看向这个如救星般胆敢站出来的人--
    薛太医。
    “皇上久居京都,一入漠北便因寒气入侵,染上风寒之症,而沿途奔波,让皇上的病愈严重。风寒只是一个引,更大的祸根是皇上因战事不稳,屡屡气血攻心,导致气血两亏。而军中又无良好的条件为皇上调养,导致皇上的病久治不愈。”
    “那么你告诉哀家,皇上的病要怎样才能根治?”太后连忙问道。
    “恕微臣无法向太后保证,皇上地病已经落下了病根,若要根除,即使华佗在世,都神仙难救。”
    “你好大的胆--”太后脸涨地通红,“给哀家拖下去斩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