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农门肥妻她有物资空间

第268章:南涝北旱


    杨初意不紧不慢道:“之前县主来家里时拿来待客了,加上三妹办喜事要宴客,后来也没有重新养,所以家里没什么东西了。”
    “哦,这样啊。”有些人舍不得家里的东西,决定留下来守着。
    “欸,刘寡妇,你们这无亲无故的也要走啊?去哪儿啊?”
    刘婶和刘启明没搭话,她想走,可又没地去,赖大来劝,说和方至诚说好了,有地给他们住,所以便决定去县里。
    到了水浅的地方人是可以下来走的,竹筏主要还是拿来拉东西。
    “哎,别下来。”方至诚一把将杨初意按在竹筏上坐好,“水里脏着呢,你坐着吧,我来弄。”
    “嗯。”杨初意看见那些到处在水面上泳游找落脚点的老鼠就觉得恶心犯堵。
    越往县里走,水位越地,不过沿途塌方滑坡也有不少。
    “二哥,小磊小宁!”
    他们抬头一看,原来是方新桃和林东升等在双林村路口呢。
    方至诚问:“三妹,你们去不去县里?”
    方新桃诚实回答:“他们还没商量好呢,二哥嫂子,你们怎么说?”
    双林村也接到通知了,但大家心里有没底,方新桃觉得哥嫂会到县城里去,所以每天等在村口看呢。
    方至诚温声道:“还是去吧,一起住店里,又不是进城后就不给出城了,到时候缺什么在回来找补。”
    方新桃点点头,“哎,那我一会回去和他们说。”
    “好。”方至诚朝林东升叮嘱道:“别拖太久,凡事护着点。”
    林东升一脸郑重,“知道。”
    方老太、春娘和铁头也在船上呢,可方新桃都没理他们,说完话就走了。
    方老太那叫一个气啊,可还得往肚子里憋回去,没办法,这会她还要求着人家呢。
    县城里虽然没有外头这么乱,但也是人心惶惶的。
    许多商铺都关了门,营业的基本都是酒楼饭馆、客栈,再来就是杂货店和米粮店,但那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般人真心不敢进去。
    当然了,有钱人无论何时都能夜夜笙歌,老百姓能得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谢天谢地了。
    方至诚去找武大叔了解了一下县里的情况,原来周县令借着上次年县令一事,直接将涉案人员的家宅产业拿出来收留灾民。
    那些问题不大要找补挽回错误的人便趁着这时候捐钱捐物,以求有个好下场。
    为官作宰,灵活变通很重要,水至清则无鱼,周县令这般行事倒解决了眼前不少难题。
    方至诚和杨初意将亲近的几户人家住店里,房间不够就打通铺,其他人去衙门安排的地方,趁现在来得早还有位置,还是别一股脑挤在店里了。
    次日,方新桃和林家也来了,又过两三日,县里已经开始变得拥挤起来。
    大家心里想的是,说不定县里有什么好事,要是我不去,也许就轮不到我了,那还是去吧。
    加上衙差们积极鼓动,那些地势低的村落的人们都转移了。
    “听说三天后要泄洪啦?”
    “赶紧的吧,泄完老子就回家,天天关这在里我都要窝屈死了。”
    “你想得美,泄洪是啥你知道啊?那闸一放,我们这地界比前些天发大水还惨。”
    “不能吧?”
    当人们还在讨论泄洪时,噩耗传来,大坝决堤了。
    奔腾的赤色洪水,夹杂着泥石流,毫不留情地吞噬着房屋和田地,所到之处均被粘稠的泥浆覆盖。
    虽然周县令已经通知河岸两边和下游的人们撤离,但总有侥幸之人仍磨蹭犹豫着,所以造成了不少伤亡。
    人们流离失所,只能涌进县城里寻求庇护,但县里地方有限,再进来必定会引发混乱,周县令只能将难民安排在城外等待救济。
    清理重建比择地安居更难,周县令号召壮士好汉一起帮忙,在城外适合的地址搭建临时的草棚,让他们不至于露宿野外。
    难民也要以工代赈,干坐着的话还不知何时有落脚的地方呢。
    杨初意嘱咐即将要出门的方至诚,“诚哥,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听到没?”
    黄老二一把揽住方至诚肩头,酸道:“唉哟喂,你俩天天腻歪的哟,快走了。”
    方至诚朝杨初意摆了摆手。
    小虎赶忙喊话:“爹,要注意你的老腰,知道了吗?”
    小虎娘摸摸他脑袋,“去去去,净乱说,你爹不要面子的啊。”
    小虎哼气道:“我都长大了,您也别老是在外面摸我脑袋,我不要面子的啊。”
    “你长多大都是我儿子,怎么就摸不得了?”
    “哼,不理娘了。”
    小虎娘抱着小狼笑道:“我们不理别扭的哥哥,今天钱家施米,娘带你排队领粮食去。”
    如今灾荒,官府并未开仓放粮,而是民间几个有底蕴的家族或殷富人家在做。
    比如城外杜家粥铺,专济饥民,城内钱家,只限十岁以下孩童能领米,还有几家找了不穿的衣服出来,再施些薄粥什么的。
    周县令也向城里所有商户都筹集了赈灾物资,这完全属于义捐,但县令保证后续建桥修路,会立块功德碑,写上捐者之名。
    捐得钱越多,名字越靠前,就为这,每一天筹集资金的名目都不一样。
    这不,杨初意今天还得去捐一批布匹,名为布帛赈。
    城外,除了老弱病残孕,所有人都投入了建造家园的劳动中。
    “动作麻利点啊,大家伙儿再用点劲,今天多搭几个棚子,这样老人家就能伸伸腿了!”
    “嘿,多过来几个人,这里有块大石头搬不开!”
    众人齐心协力,可没想到挖出来的却不是石头,而是一块预言石:雌凤弄风雨,瑞虎定江山。
    众人不解,“什么意思啊这?”
    “这凤是不是说当今,”
    “呸呸呸,这话你也敢说?!”
    众人一哄而散,只敢拿眼睛虚瞧,哪里还敢靠近。
    衙差收到消息,匆匆赶来,找些泥将字涂盖上后便拉走了。
    一块石头,可以说是有人故意为之,可次日圣主祭祀,祈求国泰民安之时,太庙一角突然崩塌,黄瓦就摔在圣主脚下。
    天空瞬间出现一大群乌鸦,密密麻麻盘旋在太庙周围,还不停发出怪异的鸣叫声,场面恐怖且恶心。
    事情还未压下,又有人发现乌夷族原址上空出现了阴阳天,天空一半蓝天,一半白云,泾渭分明,十分神奇。
    更神奇的是那里也有一块石碑,蓝色的大字,远远便能闻到清新的香味,蝇虫皆不敢扰:毒凤饮蓝血,安知女娲造万物。
    自此,朝廷再美好的说辞都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九星连珠发生在子夜,老百姓未能观测到,可如今这几件怪异现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异象代表灾祸,加上有心人进行煽风点火,舆论不断发酵,把正在经历苦难之人心中那仅存的信息正在磨灭,随之而来的是暴躁的人心。
    “听说没?我们这发大水,北上正闹旱灾呢?”
    “你们说粮食是不是都分配给他们了?咋我们这啥都没有?”
    “都说是当今圣主昏庸误国,滥杀无辜,老天才这般警示的。”
    “杀谁啦?”
    “灭乌夷族啊!你们不知道吧?其实乌夷族根本就不是什么妖女,而是神女,人家有神树和圣泉,这圣主不仅抢掠侵占,还屠人家全族,事后还给人家扣了罪名呢。”
    “现在都传遍了,当年瑶山之恶就是朝廷以抓捕乌夷族人来凌辱良家妇女的。”
    “我的天,这样残暴无情的人怎么能治国呢?”
    “听说还要打仗呢,这炎国和泽国都对我们虎视眈眈的。”
    “那可怎么办?”
    “你没听说吗?瑞虎定江山,搞不好要改朝换代了。”
    “换谁啊?”
    “嘘,岭南王率领的军队为猛虎军,我们离得近,这回肯定不能让北上的人占便宜了。”
    “唉,又下雨了!”
    一场大雨袭来,让人们暂时没空去猜测所谓的天机。
    皇室动荡,朝代更迭,但子民永远都只会是子民,什么民间义士揭竿起义,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遥远,还不如担心明天能不能吃饱饭。
    况且,人们也不傻,照如今的情形,岭南王和皇室已经杠上了,就看谁更胜一筹了。
    人们只猜对了一半,因为皇室和岭南王都很疑惑,这乌夷族的石碑是谁搞的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