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684章 参观农场


    苏敬鸿心情刚低落几分,他就看向面前的大皇子苏蜀。
    金库中这些黄金,最好的去处不就是大华帝国。
    赵国现在遇到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能解决,那就是技术水平不足。
    工业需求大量的蒸汽机,赵国连制造蒸汽机的钢材都生产不出来。
    赵国军队还在使用传统的颗粒黑火药与前膛枪炮。
    不是他们不想用更好的武器,而是赵国工业水平不足,没有能力生产武器。
    赵国想要外购更加先进的武器,都得不到大华帝国的允许。
    大华帝国给的回应,各个工厂都在为大华帝国陆军换装做准备。
    产能优先供应给大华帝国,他们这些藩属国想要购买,只能慢慢排队。
    他们这些人当然知道,这完全是大华帝国的借口。
    大华帝国就是要保证先进武器不外泄,他们一直保持优势。
    但大皇子苏蜀这种身份的人,打一个招呼。
    赵国急需的武器弹药,就能有渠道购买。
    苏敬鸿语气有些谦卑的指着金库的大门。
    “苏蜀殿下,我们赵国非常富裕,但有钱都无法花出去。
    赵国还在进行持续不断的战争,急需一批先进的武器弹药,让赵国的大军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只要苏蜀殿下能开金口,帮助我们从帝国购买需要的武器弹药。
    金库中的黄金,必定有苏蜀殿下一份。”
    苏蜀看着封闭的金库大门,还有金库里面数量庞大的黄金。
    他很想要这些黄金,有了这些黄金,他就能赏识给心腹,扩大自己的势力。
    苏蜀只是想了想,他就婉拒苏敬鸿的请求。
    “敬鸿兄,你们赵国的需求,需要通过大使馆,由帝国派遣驻赵国的大使,尝试解决这件事。
    这件事情,不再我的责权范围内,没有我发声的余地。”
    苏蜀必须要拒绝,他不能因小失大。
    赵国这点定单才多少钱。
    苏蜀做的事情不受到父皇的认可,他在父皇心中失分,这是花费多少黄金都无法挽回的代价。
    苏敬鸿听到苏蜀这么说,他失望的表情掩盖不住。
    他如果能办下这件事,必定会成为赵国的第二位国王。
    哪怕是苏敬鸿母族势力弱小,又不受到父王的喜爱。
    但他展示出真正的能力,父王作为一名沙场宿将,又是赵国的开拓者。
    父王这一路的艰辛,才打下这份基业,他选择继承人,必定要极为出色。
    父王苏熊嘴里一直念叨的话,那就是后世子孙,必须要能守住这份基业。
    他绝对不选昏庸无能的人上台,纨绔就要有纨绔的去处。
    苏蜀看到苏敬鸿这个表现,他安慰道:“敬鸿兄,我无法参与这件事情。
    但我在给父皇汇报初始的相关情况,可以提一提赵国的困难。
    只要我要看一看赵国的真实情况。
    这才能言之有物,如果写的太空泛,那就丧失这次机会了。”
    苏敬鸿听到苏蜀的话,他眼神一亮。
    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他能办成这件事,那对于地位的提升,将会立竿见影。
    苏敬鸿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苏蜀殿下想要看赵国哪些地方。
    赵国最重要的金库,为兄都带你来看。
    哪怕是苏蜀殿下想要去牢房参观,为兄都舍命陪君子。”
    苏蜀这些年上学,那也没有荒废学业。
    他知道只有见识到一个国家最底层的生存状态,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与底蕴。
    他父皇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苏蜀认为极为正确。
    两个国家的胜负,在几十年前的小学课堂上,就已经决出来了。
    如果一个国家,最底层的百姓,他的孩子都能读小学。
    这个国家最起码解决了温饱问题,肚子正在挨饿的人,他可不会直接把孩子送进小学。
    苏蜀笑着说道:“我对贵国的罪犯不感兴趣。
    民以食为天,任何国家的粮食不充足,都没有办法发展下去。
    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农民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
    黄金城与帝国的城池有些差异,但整体差异不大。
    我想要去成外农村见识一下。”
    苏敬鸿听到只是这个要求,他欣然答应。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会让他感到为难。
    两人登上马车,苏敬鸿立刻安排马车,向城外的农业区走去。
    黄金城外面,不只是有着大小不一的金矿。
    这里也有着夹杂在山脉中的丘陵与平原。
    这些没有矿的地区,大部分都荒废,少部分适合耕种,就变成了农业区。
    苏敬鸿介绍赵国的农业制度。
    “苏蜀殿下,我们赵国因为是移民国家,不承认当地土著对土地的所有权。
    这样本土没有着庞大的农民群体。
    我们吸取了国内的农场制度,赵国基本的农业制度,那就是大农场制度。
    来自各地的移民,承包不同大角的农场。
    他们他们雇佣职业农民,或是畜养奴隶,作为农场主要的劳动力。
    现在已经是深秋,田里的作物都已经完成收获。
    这几日正式各地收税的时间,税收是每一个国家的核心,我们正好去农场体验一下。”
    苏敬鸿看着马车行驶的方向,他们将去山丹农场,这是黄金城周边中型的农场。
    大型农场基本为贵族所有,那里面的情况不具有典型性。
    苏敬鸿不能为了面子,前往这种农场。
    苏蜀殿下不是好忽悠的人,必须要以真诚对真诚,才能完成他想达成的目标。
    他们更不能去小型的农场,真前往小型农场,赵国就不要体面了。
    大中型农场,里面有很多归化民工作。
    农场主也为了名声,做事情会留一线。
    小型农场主要以奴隶为主,那里面什么恐怖的场景都可能发生。
    苏敬鸿带着苏蜀殿下前往那里,一旦努力反抗,苏蜀殿下受到伤害,事情就无法收拾了。
    马车很快停在一个游木栅栏围着的大型农场内。
    苏蜀在警卫的保护下,看着农场里的情况。
    农场最醒目的地方,那就是用藤条围起来的粮仓,藤条外面围了一层渔网。
    里面放着黄腾腾的玉米棒子。
    农场里面的粮仓,基本都堆满了玉米棒子。
    苏敬鸿简单介绍道:“黄金城周边较为干旱,但这却是一片尚好的黑土地,适合玉米、土豆等作物的生长。
    你看看这些玉米,只是让农民粗略的照顾,施一些农家肥,他们就能长得这么壮硕。
    黄金城周边的土地,那就是一片庞大的沃土。
    土地的肥力极强,只要种植能长出来,土地毕竟丰收。
    这里的土地,可不像是我们老家土地那样。
    老家的土地,土都是红色或黄色,有些土看上去都像沙砾。
    这样贫瘠的土地,都能养活那么多人。
    父王之所以不断驱赶土著部落,那就是这些部落占据着大量的沃土,他们却不会发挥这些沃土的价值。
    上好的土地被大量土著占据,这真是暴殄天物。
    更何况这些土地,肥力比黄金城周边的这些土地还好。
    土著占据的地方是一块大平原,周围还河网密布。”
    苏蜀听者介绍,他就知道苏熊大伯为什么急慌慌的进攻。
    边上有着这么优秀的沃土,只要力所能及,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君主都无法忍住不动手。
    苏蜀蹲了下来,他用手抓了几把院子中的土。
    这些土确实是黑土,散发着土壤特有的芬芳。
    苏蜀经常看报纸,知道黑土地意味着什么。
    赵国的重要性再次提高,他们这里绝对有成为大粮仓的可能。
    他们前方已经有一个中年人,带着几个拎着猎枪的人,向农场的大门口走来。
    他看到苏敬鸿在大门口,对身边的人喝骂道:“你们快点给我滚回后院,别打扰我与世子的交流。”
    孔山丹立刻就认出苏敬鸿,这可把他吓坏了。
    他以为苏敬鸿这是在微服出访,难道他的农场,出现了什么事情?
    孔山丹想到这里,他双腿都不由得颤抖。
    典型的下场,他可是太过清楚了。
    他们这些已经穿上鞋的人,可不像还在光脚的那些小农场主。
    孔山丹之前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深思熟虑之后,才会下定决心去做。
    他近期根本没犯事,难道是前天交税的事,被赵国树立了典型。
    他在大华帝国时,就是因为偷税差点暴露,这才来到赵国这里讨生活。
    赵国的税收体制稀烂,漏洞实在太多。
    孔山丹利用这些漏洞,少交一部分税款。
    真的被发现,也不至于出现这么大的阵仗。
    苏敬鸿听着这声世子,他非常的开心。
    父王的儿子,都可以称为世子。
    但世子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称谓,那就是王国的继承人。
    苏敬鸿声音柔和的说道:“老孔,我这次带朋友,来参观你们的山丹农场。
    老孔不会是不欢迎了吧!”
    孔山丹听到不是处罚,而是一件大好事,他立刻赔笑道:“世子殿下,您能来我的农场,那是这里的荣幸。
    我们农场刚刚秋收,税吏已经把今年的税款收上来。
    国家能直接以粮食抵税,这个政策真是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害怕火耗等问题。”
    苏蜀陪着苏敬鸿在农场走了一圈,他偶尔停下脚步,与农场中的人闲聊几句。
    他发现农场之中,很少有人会熟练的汉语。
    这些人看他们的眼神,也是躲躲闪闪,眼神中充满了恐惧的情绪。
    他们再次走回院子中,苏蜀才问道:“农场中的这些人,这么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他们是受到虐待了吗?”
    苏蜀问出这话时,一点都不客气。
    大华帝国移民,如果在赵国过得非常差,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他哪怕是无法处理这些事,也会让国内的官员宣传,想要移民不能选择去赵国。
    孔山丹吓得一激灵,连忙解释道:“这位先生,您刚才看到的人,他们都是归化民。
    这些归化民,全是刚刚归化不久,还没有适应赵国的环境。
    我们农场适应国内环境的归化民,全部都被军队征召。
    我这一个小小的农场,哪能有本事雇佣国内的移民。
    国内移民只要识字,不是官员那也能当一名小吏。
    有技术的人,他们更能自己办厂子。
    只有一无是处,像我这样的人,才会选择开农场。
    我这种农场根本招不到国内移民,连卑躬屈膝的倭人都招不到,只能招募归化民。”
    苏敬鸿看到苏蜀还是有些迷茫,他简单地解释道:“归化民就是已经汉化的土著。
    这些土著仰慕我们的文化,他们模仿着我们文明的各项事物,学习汉语。
    有一些部落,还会主动投靠我们。
    这些主动投靠的部落,就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让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前往各地打工。
    归化民在农场打工,农场主要给他们钱财,这些人可不是奴隶。
    赵国能快速扩张,就是以汉人为高层骨干。
    朝鲜人、倭人、地位高的归化首领为中层。
    一些出色的归化民被军队征召,作为军队的前锋。
    还有一些成为小吏,负责管理各地的归化民。
    只有一些刚刚归化不久的人,才会让他们在农场中历练。”
    苏蜀听着苏敬鸿的介绍,他这才算了解赵国的各项制度。
    赵国有着极为严苛的等级制度,上层是汉人权贵阶层、中层是早已经汉化的其他族群、底层是归化民。
    这样就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底层的归化民就是燃料,他们燃烧着自己,为赵国的发展做贡献。
    赵国获得的汉人移民确实少,但他们都是上层人士,不需要太多人,就能依靠这种制度统御庞大的国家。
    苏蜀也了解到在赵国,根本没有土著的位置。
    他们如果拒绝汉化,最好的下场也是成为奴隶。
    苏蜀认为赵国制度也有可取之处,任何制度都要因地制宜,本土化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他哪怕是因为父皇创建的制度最为出色,但也不会固执的认为这些制度绝不可以更易。
    苏熊大伯身边也有能人,赵国的制度,框架其实还是帝国在海外总督府实行的制度,但其中的重要部分已经进行大量改进。
    苏蜀夸赞道:“赵国自有国情在此,你们的各项制度很出色。
    我在农场里面看到的情况,让我收获极大。
    我会亲自给父皇写信,告知赵国这里的情况与难处,希望父皇能体谅苏熊大伯,给与赵国更多的支持。”
    苏敬鸿听到苏蜀的话,他立刻上前紧握住苏蜀的双手。
    他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感谢的话语,没想到柳暗花明,事情有了转机。(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