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赵高已成了埋在秦王朝政权内的一颗随时可以爆炸的炸弹。
为了长久利益,赵高在平时有意结识拉拢秦始皇最喜欢的小儿子胡亥。
恰好胡亥也附庸风雅,对书法、律令也颇感兴趣。这样,两人气味相投,很快便常来常往,勾搭上了。于是,赵高就常在秦始皇面前夸胡亥如何的聪明能干,喜得秦始皇合不拢嘴;胡亥也在宫廷中竭力替赵高打掩护。有一次,赵高犯了大罪,依法当斩,且开除宦籍。多亏胡亥在秦始皇面前为他说了许多好话,帮他求情,秦始皇才赦免了赵高。从那次生死考验以后,赵高更是一刻也忘不了胡亥,希望胡亥能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自己就有了终生靠山。而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为人仁义而有勇谋,根本不把赵高这种人放在眼里。赵高也就竭力在秦皇面前说扶苏的坏话,将扶苏弄到北部边塞当监军。
赵高心里很清楚,如果让扶苏立为太子,当上皇帝,肯定没他赵高的戏。于是,他觉得眼下机会不可错过,就在途中立马行动起来了。
赵高扣下秦始皇的遗诏,立即跑去找胡亥,装出一副关心的口吻挑唆道:
“皇上驾崩,没有给其他公子留下只言片语,只给公子扶苏留下了一封遗诏。
这意谓着扶苏将要继承皇位,而公子您却一寸土地也没有,这该如何是好呀?”
胡亥正在伤心之时,为过早失去皇上而悲哀。听赵高一番话后,他也没注意赵高话中有话,只是低沉地说:“英明的君主是了解臣子的,明智的父亲是了解子女的。我们的父亲是十分了解我们的,现在,他不幸去世,没有给其他皇子留下任何封赐,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赵高见胡亥如此幼稚胡涂,再瞅瞅四周没人,就十分焦急而压低嗓门说:
“公子您也太悲观了!如今,天下人生死存亡的大权完全掌握在你我同丞相李斯手中。希望公子您能抓住这一机会,早点拿个主意。你要知道,做别人的臣子和使别人臣服于自己;控制别人和被别人控制,这其中的滋味可大不一样啊!”
赵高见胡亥睁着双眼听得出了神,又继续加以开导道:“我听说商汤革命,周武王伐纣,都是先杀了他们的君主。但天下人都称颂他们这是仁义之举。当年,卫国的君主杀了自己的父亲而自立,卫国人还称颂他的恩德,连孔子那样的大圣人也曾提起过这事。如果光顾虑了小节而忘了大利,将来定会后患无穷。优柔寡断的人,日后必定后悔莫及;而果敢有作为的人,即使鬼神见了,也要退避三舍,这种人的事业也必然会成功!我希望公子您也是这样的一种有作为的人!”
胡亥在平时,已经听惯了赵高的训导。今天,他初听时,既感到害怕又觉得赵高变了一个人,怎么对他讲出如此大逆不道,陷他于不仁不义的话来。
但听着听着,他听出了点味儿,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好象从梦中刚刚睡醒。
便假惺惺他说:“父皇丧事尚未发布,丧礼也没有结束,现在就可以商量此事吗?”
赵高见胡亥已有所动,心中暗自高兴,又趁热打铁,说道:“机会稍纵即逝,过了这村就没那个店了。丞相李斯那儿,我马上就去说,你不必担心了。”还没等胡亥开口说话,赵高就转身匆匆走了。
赵高找到了一惯奉行“老鼠哲学”的李斯,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已死,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尚未发出。丞相以为,这份诏书发还是不发?”
李斯一愣,说:“你这是什么意思?皇上的诏书还问发与不发?赶快发!”
赵高说:“诏书和御玺都在胡亥手中。这事也只有我们三人知道。现在,定谁为太子,实际上就在丞相您和我赵高两人的手中!丞相你说呢?”
“一派亡国之言!这哪里是我们可以谈论的事!你还不给我快快走开!”
李斯真的发火了。
老奸巨猾的赵高早已摸透了李斯的脾性,一点也不害怕,反而软中带硬地说:“我这是关心您,是为您着想。我赵高在宫中已20 多年了,秦朝的将相功臣没有一个有善终的,不是处死,就是自杀,连子孙后代都要遭殃!现在,皇上遗诏的意思是让扶苏继位,而扶苏长期与大将军蒙恬战斗在一起,两人关系相当密切。一旦扶苏继位,必定重用蒙恬,代替你的相位。到那时,你轻则被赐死,重则被砍头,要处死你的理由太多啦!如果让胡亥继位,那情形就不大一样。他仁慈厚道,又长期跟我们相处在一起,对丞相您十分敬重和信任。让他继位,是再合适也不过的了。丞相你看着办吧!”
李斯听了,大惊失色:“你这不是要谋反吗?我李斯本是一个平民,蒙皇上恩典,官至丞相,儿孙又享有高官厚禄。皇上临终前将天下安定托付于我,我怎能辜负他的重托?我李斯唯有奉皇上遗诏,拥戴扶苏为皇帝。至于今后是祸是福,由它去罢!”
赵高见李斯软的不吃,就来硬的,亮出了底牌,说:“其实,现在天下的大权已经操纵在胡亥的手中了。只要我赵高与他一合计,写成诏书,盖上御玺,天下谁敢不从?丞相到那时再不服从,世人都会指责你不忠,你的性命必定难保,臣相你自己选择吧!”
赵高这一着果然厉害,李斯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赵高,说:“这事弄不好会天下大乱的。现在,扶苏、蒙恬手中尚有30 万大军,如果他们..”
赵高一见李斯口气松动,连忙安慰说:“丞相尽管放心,扶苏、蒙恬那边我自有办法。”
李斯终于上了赵高的贼船。共同演出一场偷天换日的宫廷政变。
他们先伪造了一份秦始皇给李斯的临终嘱托,又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篡改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在上面写道:“朕御驾亲征,巡行天下,向各路神祗祷告,希望能延长朕的寿命。而你同将军蒙恬一起,率30 万大军屯驻边境,十多年来,未能开拓疆土,反而耗资无数。又三番五次上书,诽谤朕的所为。这都是因为朕没有封你为太子,以致你日夜怨恨于朕。作为人子,你是不孝顺的,特赐你一柄宝剑,望你自裁。至于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非但不帮助规劝扶苏,反而一起参与不轨,作为臣子,便是不忠,令你将军务移交后自刎!”写好伪诏书,又在上面加盖了御玺。派亲信火速送至扶苏、蒙恬所在的上郡驻地。
扶苏听完“圣旨”,如同晴天霹雳,不由放声大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扶苏当场就要拔剑自刎。蒙恬将诏书接过,看了一遍,觉得事情发展太出人意料,其中必定有诈。就急忙制止扶苏说:
“陛下在外巡游,未立太子,命臣率30 万大军驻守边关,派公子前来任监军。
皇上委我们如此重任,说明皇上是信赖我们的,如今只因区区一名使者到来,便要我们自杀,怎么能知道其中没有欺诈?不如派人再向陛下请示,如果属实,再死而不迟。”
扶苏他们一点也不知秦始皇已死,再加上那使者以违抗君命相威胁。老实忠厚的扶苏说:“父皇既然赐我一死,如再去请示,又会被认为对皇上不詹不忠。既然父要子死,子就死吧!”说完就自刎了。
蒙恬拒不自刎。他将帅印交给了副将王离,让使者把他关进了监狱,他要等见了皇上,说个明白再死。蒙恬被关在了上郡阳周,不久又被赵高杀害。
胡亥等人载着秦始皇的灵柩,日夜兼程赶往咸阳。由于天气炎热,秦始皇尸体开始发臭。胡亥按赵高的意图,命令随从买了许多带有奇特臭味的鲍鱼,每辆车上各装一担。弄得一路臭气冲天,从而掩盖了尸体的臭味。官员们虽被熏得作呕,但慑于秦始皇的独断专行,无人敢打听皇上买鲍鱼的意图。
车队回到了咸阳,李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宣布秦始皇死在途中,并拿出伪造的遗诏,宣布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大臣们个个深信不疑。于是选择吉日良辰,举行仪式,立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
赵高被提升为郎中令,参与政事。李斯等文武百官,各任原职。胡亥又大大地重赏文武百官,以换取民心。
至此,一场偷天换日的宫廷政变宣告成功。
让对方逆“龙鳞”
赵高用尽伎俩,让秦二世终日处于深宫之中,自己独揽朝中大权。丞相李斯对此深为忧虑,痛恨赵高的欺君夺权行为。赵高也发现了李斯的不满,所以,就没法子来整他。
一天,赵高对李斯说:“函谷关以东盗贼纷起,而皇上却从那里抽调许多人去服谣役,修建阿房宫。我想向皇上进言,但我的地位卑下,难以开口。
这其实是丞相您的事,你为什么不进谏言呢?”
李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皇上处在深宫,我想谒见他都没有机会,还谈什么进谏言?”
赵高一听,忙说:“这还不好办?等到皇上有空暇时,我来通知您。”
赵高见李斯已上了自己的圈套,有说不出的高兴。于是,赵高专门等到秦二世正在举行宴乐,娇妻宫女们簇拥在前,狂欢乱舞,秦二世玩得正在兴头上时,派人告诉李斯说,可以向皇帝启禀国事了。
李斯进去,见到秦二世正在寻欢作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为难。
而秦二世也因李斯来得不是时候,而显得十分难堪,认为李斯是在故意捣蛋。
一次倒也罢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使得秦二世不禁龙颜大怒。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