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未来的台湾大区还是台湾省的行政规划,尽管已经有元老参照旧时空的设置搞出了十五个县两特别市的规划,但是实际上在1632年的台湾,元老院只设置了一个高雄特别市外加一个农垦旅团的建制。大致来说,高雄市市政府管市区,旅团管市区之外的地方。
方案的最后,单独罗列一章,叙述了“为元老服务”的相关设置,如垦丁元老别墅区,日月潭元老度假村,北投元老温泉疗养区等等特别项目。当然了,这纯粹是为了拉好感,这些地方二十年后能不能成为“熟地”都不好说。阿里山地区,实际要等日踞时期修通了爬山铁路才有了旅游价值。他现在写这些,不过是给元老院画个大饼而已。
虽然是画大饼,也得到了魏八尺同志的热烈响应,要说大饼,他比关山跃画的更专业,气魄更大,以至于每次开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大家都在听他的描述“台湾开发计划”。关山跃对此倒是并不反感,谁没有点梦想呢?何况这方案确实撰写的不错。
具体到农业开发这一块,关山跃就现实多了。这次登陆台湾主题是发动机行动。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因为要搞发动机行动,需要一个大型的转运基地,台湾开发才会被提上日程,本质上和占领济州的行动是一码事。
在这个前提之下,“开发”只是为了“转运难民”,顺带着再安置部分难民,搞搞农业生产之类。农垦的受重视程度实话说也很有限。关山跃看了看具体任务列表,显然“建设”的成分更大一些。包括新市区和几个大型的难民营地、检疫营和码头。
农业开发只是在发动机行动稳定运转起来之后才会展开--一开始的披荆斩棘开辟基地的工作并不需要他去干,这都是洪劳军和史大富这些建筑工程方面的元老的事情。等他们将码头建好,道路打通,他率领的农垦旅团才会正式登陆。这可就省了不少力气了。关山跃对D日的往事记忆犹新,一点都不想把这些事再重温一遍。
在亚热带地区开垦是一桩劳民伤财的事,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状态下。从卫生的角度来说,未开发过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理想的居住地显然是海滨,这是自古以来无数殖民者用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城市固然可以建造在海滨,海滨却并不适宜农业,海潮对海岸的侵袭和地下水的咸卤化都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在旧时空,台南地区的海堤是在日踞时期才最后建设完工,在此之后,海滨地区才进入了大规模农业开发的时代。
以元老院现在的能力,修筑海堤不啻于痴人说梦。因此,在经过多方咨询和查询资料之后,农委会将高雄的农业生产放在高屏溪流域--旧称为下澹水溪。之所以叫高屏溪是因为在旧时空它是高雄和屏东之间的行政区域界河。
下澹水溪是台湾的第二大河流,虽然只有短短的171公里,但是流域面积超过三千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是旧时空高雄和屏东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在台南的农业开发史上,福建移民对高雄地区的农业开发最早就是这一区域展开的,在这里开荒种地,短期内生产多余的粮食供给外地大约做不到,但是一年开荒几万亩,做到高雄地区粮食自给自足还是没问题的。
具体的位置,就是旧时空的风山鸟松大寮这一区域,这里有澄清湖可以灌既。澄清湖旧称大贝湖,东侧还有一个可以调整水量的小贝湖,南侧有凤山溪可以取水。
但是在1837年曹公圳完工前,这里的产量必须看天吃饭,很不稳定。所以想要发展农业,得让曹公圳这个水利设施提前二百年出现。这一区域在19世纪末期灌既的水田有明文记载:6500公顷,在19世纪的正常年景下收获的粮食可以养活三十五万万人。
饭团探书
至于说缺点,那就是这个农业开发区距离高雄市区多少有些偏远了。驻扎在高雄的海陆军难以有效的辐射保卫这一区域,必须有相应的自保自卫能力。
“如果能太太平平的开垦,直接搞几个农场不就是了。还要我们屯垦兵团做什么?这就是武装屯垦的优越性所在。”
要“深入不毛”,卫生问题就得提上议事日程。无论是颜思齐开台,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清朝大规模的垦殖,甚至日据早期,各种传染病肆虐是影响台湾开发的主要因素。也是元老院当初否定台湾开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颜思齐和郑成功均是在台湾生活不久就去世了,虽有一些其他原因,而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水土不服”。尽管关于他们去世时候的病症史料所述不详,但是现代医学研究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感染了某些亚热带流行病而去世的。
台湾传统记载上经常被描述为瘴疠凶勐之地,初次远道而来者往往病死甚多。《海上见闻录》叙述国姓爷郑成功征台时,其将士“初至,水土不服,疫疠大作,病者十之七八,死者甚多”。
按清人的记述,去台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的说法。这“六死”之中,除了少数死于和原住民的冲突之外,大多数是亡于各种疾病。即使到了十九世纪,台湾的开发程度已经大幅度提高,入台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中法战争时,淮军名将刘铭传守御北台湾基隆一带,上书报告“其地瘴烟风雨,寒燠不时,将士随臣身临前敌,死于战阵者十分之一,死于瘴疫者十之四、五,其幸而存者,类皆瘴疠锋镝余生,恍如再世。”
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日军登陆台湾屏东共停留了七个多月,三千余名日军以优势兵力与装备,轻易击败台湾原住民,仅战死12人,但却病死561人。
清廷于同一时间,也派遣淮军马步十三营来台驻守,一年内的伤病亦十分严重。最后不得不在第二年内渡返回。据沉保桢奏报:在台湾埋葬的清军将士将近两千人。期间还死亡文武官员一百一十人,其中仅有六人是阵亡。淮军三名记名提督均在台湾病故。
如此可怕的疾病死亡率,若非元老院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医药工业和对疾病发病和预防原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否则大规模的拓殖台湾就是一桩极具风险的行动。
根据卫生口的推测,台湾的各种流行疾病中最难对付的疾病是疟疾,不但难以预防,就元老院目前的医药水平来说也难以有效的治疗。
关山跃在制药厂筹建和生产阶段都为设备制造和调试出过不少力,和药厂的元老们比较熟悉,知道卫生口能用来对付疟疾的除了从旧时空带来的药物之外,就是从葡萄牙人手里进口的来自新大陆的奎宁树皮。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青蒿素萃取的试验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要量产还有一个原料商业化种植和化学萃取剂制造的前提,所以只能算是提上了议事日程。
他特别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农垦要深入内陆不毛之地屯驻,而不是待在“相对卫生”的海滨,没有药物的话,内陆的屯垦点很快就会被疟疾消灭。这在非洲和美洲的拓殖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根据海天号的报告,台南平原还处在未开发的状态,池泽密布,植被茂盛,蚊虫肆虐。蚊帐、防蚊帽和防蚊防护服都是必备的。药品也是必须的,就算没有抗疟药物,好歹也得有些驱蚊药。
但是驱蚊药也不好找,旧时空的避蚊产品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拟除虫菊酯;另一条则是DEET(N,N-二乙基-3-甲基苯甲酰胺),别名避蚊胺,是旧时空超市里驱蚊防虫产品的主要成分,用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后,可以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然而他到了药厂跟齐博士聊了之后才发现,拟除虫菊酯这东西目前他们还不能化工合成,走得是除虫菊规模化种植,然后进行萃取的技术路线,成本高就不用说了,产量还上不来。而DEET的合成也仅限于实验室条件下,规模有限,成本很高。在关山跃的软磨硬泡之下,齐博士还是答应试着帮忙合成点。不过大头他已经想好了,靠别人靠不住,还是先去农相那边搞些种子和种苗,建立起屯垦点之后自己种自己提。到时候在台湾建成个新的制药厂,主攻植物提取物,用现代科学改造传统中药,说不定能为中医药走出一条新的路。
他选择的两种作物一是奎宁――它本身就是亚热带=热带作物,旧时空主要是在云南引种。农委会在临高南部山区也进行了引种,目前虽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园,但是已经能培育出种苗来。台湾虽然没有引种纪录,但是水热条件应该较之海南更为适合。种出奎宁来他是有信心的。
小说推荐
- 怒海扬帆之海盗篇
- 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中。一个至情、至义的男人划破时空,转战于危机四伏的天地间。一伙尝尽甘苦、笑品人生的海盗,述说这不灭的神篇“干掉上帝,我就是神”鼓惑了海盗,动荡了时事。也成就一代‘无冕之王’称雄整个洋面!挥手处,亡灵大军怒海扬帆—冷眼间 作者:所写的《怒海扬帆之海盗篇》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2章
- 1640四海扬帆
- 有界限的海,也许属于荷兰或西班牙 无界限的海,属于自由的海盗 陈守序成为加勒比海盗,扬帆四海两万里 由海向陆,超越地平线,他要建立海盗的国度 长旒旗在顶桅猎猎飘扬 看那长炮齐射,硝烟弥漫 建虏的军队已闻风丧胆 作者:人生一场康波所写的《1640四海扬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人生一场康波连载中
- 最新章:第64章 北伐下(全书完)
- 沧海扬帆
- 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料员,有“人形自走数据库”之称的高凡穿越到1982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扬帆搏浪,引领中国化工产业走向辉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作者:齐橙所写的《沧海扬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齐橙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这话不能出去乱说
- 寻宝猎人,碧海扬帆
- 这是一片只有大海的世界,无数的小岛遍布在这海洋之上,无数的宝藏遍布在这大海之中 刀剑,火药,帆船,这些才是大海的主旋律。还有神明的力量被其隐藏在这些无数的秘宝之中 永恒的财富无尽的寿命隐秘的知识奇幻的力量这些都是宝藏。获得寻宝系统,于这片神奇的大海中寻得宝藏 作者:喝可乐不所写的《寻宝猎人,碧海扬帆
- 网游小说喝可乐不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七十章 方案确定/行动开始
- 扬帆大明
-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 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 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 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 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
- 穿越架空GE草根完本
- 最新章:第八十六章 扬帆起航(大结局)
- 三国之扬帆起航
- 穿越至东汉末年的杨帆,在这个世家林立,豪强称霸,战火纷乱的时代,作为杨彪弃子的他究竟该何去何从 大浪淘沙,精华尚在 百姓贫苦,吾出手相助 汉地狼烟,吾起于微末 传承于世,吾书写传奇 天下一统,吾开创伟业 混乱黑暗之地,吾当手持三尺青锋,拨开云雾见日月 悲惨不幸之时,吾定施展治世良策,丰功伟绩传四海
- 穿越架空茂龄老爹连载中
- 最新章:669章 一统天下(大结局)
- 扬帆1980
- 八十年代初的落榜高中毕业生周建平,回乡后不安于现状,在杂乱的嘲笑声中走出穷乡僻壤,历经了创业之初的失败、迷茫、挣扎和冷静反思后,他凭借瑞敏的商业嗅觉和“新三届”良好的综合素养,重整旗鼓,并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上游刃有余,扬起了人生远航的风帆 在商界站稳脚跟后,周建平回过头来,要面对那些当初向他发出嘲笑之
- 都市言情创里有作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150章 不忘初衷(大结局)
- 扬帆公会
- 云帆看到了未来的形式,想做公会,可是现在的时机不够成熟就没有做 进入直播平台就是观察,这个形式的变化 三合一时,云帆看到了时机果断做起了直播 招人模式 捧人模式 花钱模式 带货模式-以四种模式来做这个扬帆公会 未来的“分享经济”是主要的手段 作者:长宇文拓所写的《扬帆公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
- 都市言情长宇文拓连载中
- 最新章:41.节目的策划(新书求收藏)
- 扬帆于那个年代
- 人到中年不得已,在一次睡觉中回到八四年,他今生没别的远大志向,就是想将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爱护好身边的亲人,最后再多几个 作者:武醒所写的《扬帆于那个年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武醒连载中
- 最新章: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