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史秉直……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
史老狐狸趴在地上,五体投地,口中高呼万岁,嗓门洪亮,连城外差不多都能听到。
“史老元帅,请起!”赵诚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伸手虚扶。
“谢陛下!”史秉直从地上爬起,脸上全是恭敬顺从之意。
他的气色倒不是很好,与赵诚上一次见到他时的模样相比,更显老态。史秉直大老远从真定府而来,张口就是吾皇万岁,让赵诚以为自己真的早就登基为皇帝很多年了。
“史老元帅从真定远来,不知有何指教?”赵诚见史秉直有些做作,也提腔拿调地谦虚了一番。
“不敢,臣惶恐!”史秉直道,“老臣听闻陛下欲在洛阳登基为帝,只是想捷足先登,为陛下贺礼。又听史昭容也至洛阳,老臣十分思念,斗胆向陛下请求,让老臣见上一面。”
史秉直有两个理由,前一个半真,后一个半假。他这是要赶在别人来洛阳之前,先在皇帝面前腾一腾脸,恨不得当起大秦朝第一忠臣服角色来。至于史琴,他思念是真,不过史琴还在洛阳的路上,他就已经从真定出发,所以这次本与史琴无关,只是提醒赵诚他史家与他关系亲密。
赵诚不得不承认史秉直很会做人,他能兵不血刃地削藩成功,这至少有三成的原因归于史家的审时度势,史家一旦交权,其他人就只有效仿的份。所以史秉直能够活到现在,并且比任何人都要滋润风光,可以预料的是他史氏一门将来还会如此风光。
“史老元帅有心了,孤甚感欣慰!”赵诚面含嘉勉之色,“今日耶律晋卿就要到洛阳,不如孤就一并设宴款待,请史老元帅不要缺席,可好?”
“谢陛下!”史秉直躬身答道,又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奏道,“老臣此番来贺,无以为贺礼。只能在匆忙中备了些薄礼,以为我史氏二百多口之孝心,请陛下笑纳。”
赵诚接过折子。稍稍浏览了一下礼物清单。不禁瞠目结舌:“史老元帅真是大手笔。看来卿要比孤富有得多!”
换句话说。史家富可抵国。这也难怪。史氏自从祖上三代就是永清土豪。史秉直之祖父史伦为了救济灾民。一次就献出八万石粮食。由此可见一斑。更不必说到了史秉直这一代。借着权力拥有真定府及邻近州县更多地地产与商铺。当然是是富甲一方。前些年。朝廷均田。史家又用土地从朝廷手中置换出不少金银。而朝廷又因为治理与打仗。国库早就亏空不少。所以富可抵国也是理所当然。
赵诚戏谑这一说。令史秉直老脸微红:“我史氏起于亩。虽富甲一方。不敢穷奢极欲。自祖先起。即崇尚耕读传世。不敢以豪富自夸。今陛下身为人主。却勤俭爱民。视民如子。宁可自己用度拮据。也不向百姓多加赋税。臣等自惭形秽。叹为观止。今臣取家财以为贺礼。但尽一份孝心而已!”
“哈哈!史老元帅真是国之良臣。”赵诚赞赏道。转而又道。“不过。史老元帅可曾想过。今卿送来这大笔财物。孤若是收下。必会令他人争相效仿。这不正是纵容群臣攀比之风吗?”
“这……”史秉直一时愣住了。他史家出大手笔。以为尽了孝心与忠心。却未想到别人一定要跟他史家攀比。甚至会远超自身财力。此风在赵诚看来当然不可助长。尽管他需要钱财。
“史老元帅。不如将钱财用在刀刃上?”赵诚道。
“请陛下明示!”史秉直道。
“诚如你所见,如今河南残破,各处都需用钱谷,修桥、铺路、济民,救死扶伤,流民亦需分配田地、种子与耕牛,兴学校,奖农桑,修水利,河南又要设立各级官府。史家若是有余力,不如将金银换成粮食与种子、农具、耕牛,普施百姓。这既有用于国,又让世人皆知真定史氏的善举,孤亦可下旨表彰,让天下人都知道史氏的功业。”赵诚道。
史秉直眼中闪着喜色,这样一来百姓也都因此受惠,而他史氏与秦王都得到誉名,连忙道:“陛下真乃圣主也!”
赵诚又道:“人们常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富甲一方者若无仁义之心,则为人所诟骂,以为为富不仁,倘若能够施善举,则能造福一方,必会受人爱戴。想必真定史家对此早有判断吧?”
赵诚的话正说到了史秉直心坎里去了,史秉直虽然趋炎附势,尊重强者,但他史家能在河北称雄近三十年,也在于他们史家能够乐善好施,团结一方。所以当年蒙古人破关南下,史氏振臂一呼,四邻八乡的百姓皆聚在史氏旗帜之下,结寨自保,因为皇帝靠不住。
“为一里乡绅,则造福一里;为一县知县,则造福一县;为一州知州,则造福一州;为一国之君,则造福一国。这并无高下之分,也无先后之分,望卿能够自勉!”赵诚道。
“陛下既然如此说,臣心悦诚服。”史秉真道,暗道自己这次是奉旨行善,得了底子,又得了面子,算是没有白来,他很是得意。
正说话间,有近侍来报耶律楚材已经到了洛阳西郊,赵诚大喜,当即决定亲自迎接,史秉直也跟在赵诚屁股后面,将史昭容忘得一干二净。
洛阳外,耶律楚材正斜躺在马车之中,满面病容。
正逢夏季,白天酷热,赵诚特意嘱咐从人要他趁早晚凉时赶路,白天热时在驿站休息。但一过了潼关,耶律楚材便焦急地催促着潼关帅郑奇放行,忙着赶路,郑奇只好亲自送出了很远才返回。耶律楚材年轻时也曾在河南留下足迹,这一转眼就是三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几度虚度,几度意气风发,更多的是彷徨与无奈,还有遗憾。
再来河南时,他已经病入膏肓,独叹人生悲喜,尽管他如今才五十出头。
耶律楚材贪婪地打量着崤山的景色,越是临近洛阳,年轻时的在河南求学的岁月点滴纷至沓来,令他的心头增添了几份眷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无数人一生
,但真正能做到人生无憾者,实在是少之有少。耶TT3了风烛残年,自以为去日无多,可以静心地思考与追忆一生荣辱得失。
耶律楚材自问无愧于心,这既是他能有今日成就与盛名的原因所在,也是他一生命运多难的原因所在。
想到亲情,耶律楚材便泪流满面。人一旦到了年老的时候,就会多愁善感起来,他回想起他耶律氏因为家国衰亡而分崩离析,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关。道不同不相为谋,同父异母的兄长耶律善才在汴梁被围时投河自尽,二兄耶律辩才隐居嵩山,也早就病逝,侄女在嵩山出家为尼,而自己的母亲与正妻逃至汝南,终死于颠沛流离与悲苦之中。这似乎从辽初东丹王时代,就命中注定了。
至于治国平天下,耶律楚材聊以自慰,他幸运地结识了赵诚。若非秦王的支持和一贯地器重,自己甚至早就被罢官无数回了,在内心之中他对秦王重用自己,感激涕零,莫非如此,他此生恐怕一事无成。他只可恨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或者恨自己早生十年,蹉跎的时光太长。
洛阳的风景在他的面前不停地变换着,山川、河流、田地,在他的印象中既熟悉又陌生。“吁…”驾车吆喝着,发出长长的余音,马车停了下来,旋即有隆隆的马蹄声从东边传来。
“可是耶律晋卿的车马?”一个高亢洪亮的声音响起。
“大人,国主亲自来了!”家丁赶过来回复道。
耶律楚材闻言,正要起身见驾,赵诚已经拍马驰到了跟前,抢先道:“晋卿就安心躺着吧!”
赵诚仔细打量了一下耶律楚材的面色,吓了一跳,见耶律楚材面容憔悴,脸色苍白,他有些后悔不该命耶律楚材来洛阳。赵诚关切的神色,让耶律楚材心中火热,如这夏天似火骄阳。
“国主亲来,臣有愧于心,未能叩拜,请国主恕罪!”耶律楚材道。
“晋卿这话见外了?”赵诚道,“孤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不该让晋卿抱病来洛阳。”
“国主离中兴府时说过,要在汴梁召见微臣。今虽不是汴梁,能来这洛阳,也是不错!臣早就迫不及待了。”耶律楚材道,“臣若能亲眼见到国主坐北面南称帝,死而无憾也!”
“晋卿不必如此,孤已经遍访河南名医,卿来洛阳,也好好休养一番。你我也可朝夕相处。”赵诚道。
“谢国主厚爱。”耶律楚材道。
“听说令郎耶律铸在大屯城屯田有方,政绩显著,又招抚吐蕃、浑、黑汗诸族有方,孤已将其召回,暂充为翰林侍讲。”
“犬子虽有小功,但国主若是因为臣之故,而将其召回,恐怕……”
赵诚打断了耶律楚材的话,说道:“令郎当年也常入宫中走动,其才学孤早就亲眼所见,召他回朝,也算是知人善用。卿常常上疏,举贤士为官,助孤治理国家。古人云,举贤不避亲,晋卿不必自谦。要知令郎能以弱冠之岁,能赴西域蛮荒之地屯田,为将士筹措军粮,非有大毅力者难以有成就也!”
“国主谬赞了,但愿犬子能于国有用。”耶律楚材又道,“微臣听说年轻一辈有贤名者,如刘秉忠、张文谦、郝经……”
耶律楚材止住了话头,赵诚笑了起来:“卿还真是放不下国事,一见面就要替孤举贤选材。”
“唐突了!”耶律楚材也觉得自己的举动,十分好笑。
赵诚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将坐骑交给曹纲,自己则跳上了耶律楚材马车的御者的位置,回头透过小窗说道:
“晋卿自为孤所用以来,十年如一日,参赞军国大事,规划条陈,居功至伟。一国如一马车,若无御者,不足以行驶四方,晋卿即是孤之御者。今孤愿当一次晋卿的御者,也算是孤之夙愿!”
“驾!”赵诚轻抖手中缰绳,马车载着耶律楚材向洛阳行去。
耶律楚材没有拒绝,更准确的说他不忍拒绝秦王的一番出自内心的至诚心意,这位王者如今早已不是自己最初印象中那个少年,一代王者,既有威武霸道之风,又不失为谦谦君子,礼让下臣。想到此处,耶律楚材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注定会令世人惊叹的礼遇,内心中充满骄傲。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东行,雄壮的亲卫军护卫在旁,向着洛阳城进发。官道在车辙之下延伸,通向耶律楚材年轻时曾经驻足过的大城。
洛阳城外,聚集着一大批人,除了何进、郭德海,担当洛阳禁卫的陈不弃、郭侃、叶三郎等人,还有刚至洛阳的史秉直,另外还有一批文士,当中最为著名的是王若虚、元好问、李俊民、王等人。
王若虚当年主动向赵诚要求随军寻访河南名士,在河东停留期间元好问与他结伴而来,他们二人交游极广,又在士林极为威望,大乱之际许多文人聚集在他们二人,暂时栖身,这当中也包括王。
至于李俊民,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晓,文名直追元好问,早在金国南迁后就隐居在嵩州鸣皋山,据说他每出一篇诗文,士大夫竞相传抄,恨以不得全集为憾。他对做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是洛阳一时名士聚集,来此唱和罢了,听着王、元二人提议要出城迎接耶律楚材的到来,李俊民不好拒绝,只得跟来。
远远的,亲卫军缓缓而来。众人见到秦王赵诚亲自赶着一辆马车而来,何进、郭德海、史秉直等人纷纷拥上前去,耶律楚材在车内冲着众人频频点头示意。
“今晚设宴为晋卿接风,诸位都来赴宴!”赵诚仍坐在马车御者的位置,未稍微挪动一下位置。
他的目光在王、元等文士的身上扫了一圈。文士们肃然起敬,用目光将赵诚送入城内,他们似乎从赵诚的话中听出了王者的骄傲与自信,甚至还有一丝不屑。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小说推荐
- 不是普通人 并非普通人
- 《不是普通人并非普通人》作者:starchangePS:下个星期壹学校就要开课了,以后或许就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所以我今天草草的收了尾。或许很多朋友会说我饥头蛇尾,也或许有很多人会破口大骂,不过我只能做到这样。对不起,令你们失望了 作者:所写的《不是普通人 并非普通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3章
- 普普通通大师姐
- 林玄真又一次结丹失败了 她决定和师弟师妹们一起修炼找找感觉 刚切磋了两招,师弟突破了 又比划了两下,师妹顿悟了 有人想杀她,原地飞升了 师弟师妹朋友敌人:大师姐果然超强的 林玄真脸上笑嘻嘻,心里哭唧唧,她只想结个丹而已啊 一句话简介:大师姐一心只想结丹 本文无CP 作者:关灯吃榴莲所写的《普普通通大
- 武侠小说关灯吃榴莲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剑仙她以理服人》已发布
- 普普通通修个仙
- 普通上班族林乐雨,回家途中被一少女打晕。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带入了传说中的修真界,还莫名其妙成为了其宗门的道德模范 但只想做一个普通人的他,又该如何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坎坷人生 作者:五六三二一所写的《普普通通修个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五六三二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传承识海
- 历史军事-普天之下
- 普天之下作者:肖申克117类别:两宋元明一个大学历史系的大一新生赵诚,偶然穿越到1206年的蒙古,神秘地出现在成吉思汗的金帐之中,故事主要是从1218年春天说起,身为汉人却长于蒙古,耳闻目睹的种种事情,让他周旋于蒙古甚至是世界上最有权势之人的面前,心中却早已埋下反叛的种子…蒙古人、西域人、西夏人、金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一人之下:普陀山
- 本人很喜爱一人之下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无系统,自我成长,会跟进漫画 作者:平等性自由人所写的《一人之下:普陀山》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平等性自由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章:月下观鸟,诸葛青快人快语
- 诸天普渡
- 【发现秘籍《金像功(假,是否点化为《金像功(真《金像功》等级MAX,进阶为《铜人功《铜人功》等级MAX,进阶为《阿罗汉功《阿罗汉功》等级MAX,进阶为《丈二金身《丈二金身》等级MAX,进阶为《如来金身《如来金身》大成,获得招式《如来神掌 世界乱了,三界交汇,混乱降临 有邪异一念屠城,一念灭国 有妖兽
- 恐怖灵异牛油果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发布
- 普攻系统闯诸天
- 主角重生在异世界,刚出生就获得一套普攻系统,他发现自己的普通攻击带点燃、感电、流血、石化等等负面状态,狂喜过后,是无止尽的疑惑 系统小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进行主线任务的世界是真是假 各种系统的发明者是谁 各星球的土著为何被封锁修炼上限 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实力逐渐增强,这些谜团被一一解开,最终认识到自
- 都市言情硬硬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十八章 狗血的剧情
- 我在高武世界普及遮天法
- 地窟降临,万界魔化 王玄穿越到了高武世界,却意外获得了遮天法普及系统 在一座无人问津的学院,他接连发现了一个个命运之子,吴始、黑皇、萧炎、李一夜、狠人、古沉沙 曾经只出现在传说中的人物,接连加入天武学院 只不过,在这个修炼武道的世界,他们竟然都沦为了武道废柴 原本只想混吃等死,可是修炼遮天法后,他们
- 玄幻小说神秘小视频连载中
- 最新章:第1章纹身觉醒
- 普陀作品集之朝露无痕
- 作者:普陀前序近日看到一位网友发表的武侠小说的规律研究一文,让我感触颇深。文中提到“所谓武侠,无非就是成人的一场大梦,现实的成分多了就变成演义和志,少了未免变成魔幻”我想写小说,可是又觉得有些东西在传统武侠小说里无法展现出来。于是选择这想象空间更为自由的魔幻小说。我对此深表赞同。金庸、古龙、梁羽生和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