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弘作为大汉征南军的先锋主将,此番归属镇东将军赵云的麾下。
魏吴之战,被一场海上刮起的狂风提前中断,听闻长江北岸的曹魏军队损伤沉重,东吴水军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大汉征南军集结在僰道,进行最后的演练,即将奔赴南疆作战。
由相府主簿胡济主持兵阵演练,胡济作为“诸葛亮四友”之一,能文能武,掌管着丞相诸葛亮新建的三万新军。
此番南征,虽由镇东将军赵子龙亲自出任主将,但主持征南大军兵马调度事宜的,乃是胡济。
这支三万人的新军,乃是诸葛丞相在先帝夷陵战败的时候,就招募训练出来的新军,战斗力有待检验,但在军容纪律上面,肉眼可见的无可挑剔。
直刺苍穹的戈矛长林,火红色的鲜艳战甲……列成方队的这支新军如同山岳屹立在僰道军营的校场之上。
随着战鼓声响起,点将台上举着八色旗的棋手在胡济的调度下,从容不迫地变换阵列。
“全军,列阵!”
一声千万人的咆孝声似乎从云端天际贯彻而来,随着数以万计的汉卒跑动,整个大地都震颤了起来。
卫弘侍立在诸葛丞相的身侧,如龙从云的镇东将军赵云站在点将台的前列,一双虎目扫视着校场上斗志昂扬的新军,披身的大氅在料峭的江风中猎猎作响。
不消半炷香的时间,三万新军列阵完毕,这是一副完整的八卦图,暗合天文地理,阵中有无数汉家旌旗飘扬飞舞,骑着战马的骑卒有序的穿插在人墙甬道上。
整个八卦兵阵都在告诉运动着,骑卒步兵并行,竟没有一处错漏,发现冲撞踩踏的事故。
卫弘看着这气势汹涌的兵阵,心中的热血也不禁沸腾烧了起来……
不过三万新军,在这八卦兵阵的观感下,竟有十万之众列阵在前,令人心潮澎湃!
整个八卦兵阵运行了半个时辰,旋即逐渐收缩,等候在校场两方的其他部队也向校场靠拢。
见到麾下的五万正军聚集完毕,领军主将赵云这才收回目光,转过挺拔的身姿,走到了诸葛丞相的面前,抱拳问道:“丞相,大军已集结完毕!”
坐在帅位上的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对赵云吩咐道:“大军便由子龙将军率领奔赴益州郡,与庲降都督李恢部会和!”
“喏!”赵云的声音沉静无比,领了将命之后,带着一众前军战将离去。
旋即诸葛亮唤来蒋琬和马谡到身前,令他二人率领后军人马随后出动。
卫弘则是被安排到了诸葛丞相的随行车驾行伍中,一来诸葛亮有意考校卫弘这几日恶补的兵阵之学,二来也是想从卫弘这里了解南中诸郡乃至南疆蛮族的一些新近消息。
汉家大军陆续出了石门关。
与当初辗转迂回的旧五尺道不同,这条新五尺道穿越崇山峻岭,是诸葛乔从张毣处借来的“轰天雷”金瓜炸山开路的。
尤其是羊官水、涂水经千万年冲积出来的河谷地带,远比旧五尺道更为平坦通达。
诸葛亮原本是打算骑马行进的,毕竟南中曲折蜿蜒的山路他也早有耳闻。
按照他准备的进军路线,应该是出僰道后逆江而上,走安上水路,穿越越嶲郡抵达益州郡。
但此番大汉南征,最受不得后方动乱。
为此诸葛亮默认了越嶲夷王自立的行径,就是为了安抚越嶲诸部。
既然如此,就不要节外生枝,大军穿越越嶲郡内,引起越嶲诸部的不安与异心了。
在这条新的五尺道行进了半个时辰,发现道路平坦直达后,诸葛丞相觉得十分意外,想了想之后还是乐得其见,选择了乘坐马车行进。
“这些就是你在南中新建的里邑吧?”
诸葛亮的目光扫过道路旁新建的屋宅田舍,最高大的馆舍上面还高悬着鲜艳的汉家旌旗,当地的百姓们更是夹道欢迎,准备好了大量的吃食汤水供应汉家军队。
卫弘点了点头:“正是,这些都是汉军招募的入籍军户,户主是在册的军中青壮,必要的时候全家上阵为汉军运送粮草辎重。”
诸葛亮点了点头,难怪觉得这些里邑之民与其他百姓有些不同,丝毫不畏惧军队的穿行。
要知道当逢乱世,兵就是匪,匪即为兵。
诸葛亮治军极严,严令行进军队不得扰民,但路过的三个里邑,都对汉军的到来欢迎之至,看来汉家官府在此地治理颇得民心。
日暮时分,诸葛亮抵达了朱提城周围,诸葛乔亲自来迎。
诸葛亮扫了一眼身影略显消瘦的诸葛乔,心中也是不由得一软,自诸葛乔入他门嗣以来,从未因为他而占过半分名利,反而还被自己指派到最艰苦的南中磨砺。
“下吏诸葛乔,见过丞相。”官场公事当中,诸葛乔只是大汉朝廷的小小官吏,而并非是丞相诸葛亮的嗣子。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以来,吾听闻你在朱提的辛劳,如今更是亲眼所见,嗯……行事确有章法,你在这里做的很不错。”
诸葛乔已经红了眼睛,他本是东吴都城里的一名贵公子,千里迢迢地赶到蜀地过继给了叔父诸葛丞相,却被打发来了这蛮荒之地走这一遭,劳累困顿之时难免怨天尤人。
但如今亲耳听到了父亲的夸赞后,那些小情绪瞬间荡然无存,只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是值得的。
“丞相谬赞了。”诸葛乔谦逊的揖拜后,便抬手引路:“丞相的随行车马安排在了大竹里邑休整,营帐已经扎好。”
内陆行军,既然当地官府已经将一应事宜准备妥当,诸葛亮便听从他们的安排。
当夜幕慢慢降临,大竹里邑的一众乡吏听闻大汉丞相诸葛亮驻扎在他们周边的营寨中,倍感荣幸之际,他们也带着当地的特产拜见诸葛丞相。
诸葛亮较为重视乡贤野老的意见,便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请见,并撤去桉几,与他们坐在地上亲切交谈。
奚免作为曾经的县府小吏,也曾接待过一些过往的太守、郡尉将军等,但似诸葛亮这样的一国宰相,还是第一次面见,诚惶诚恐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好在有程祁、贾全这些蜀地来的小吏,对诸葛亮询问今岁收成、里邑趣事等方面,对答如流,才让奚免有空一直在擦额头上的虚汗。
听闻大竹里邑这里还推广了汉文教学,采用了一些新颖的启蒙读物,诸葛亮来了兴致,让人拿过教材去看了看。
一共只有三本书册,《百家姓》、《千字文》和《数学》。
诸葛亮最先扫了一眼《数学》,他知道这是赵爽耗费心力编纂出来的一部数科奠基,引入了卫弘提出的新式数学符号,将原先晦涩难懂的《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注释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诸葛亮也曾见到《数学》,颇为赞叹,一旦接受了《数学》里设定的新式符号,难如隔山的数科运算就变得简单起来。
诸葛亮放下了《数学》,又拿起《百家姓》看了几眼,颇为满意。
其上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不过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一本启蒙读物绰绰有余。
诸葛亮最后拿起那本《千字文》,翻开看了一眼后,顿时惊为天人,抬起头来看着程祁问道:“这《千字文》乃是何人所作,此人之才堪称是南州冠冕,若能为汉室所用,善莫大焉!”
程祁回道:“此人正是随丞相同行而来的宁远将军卫弘,难道丞相不知?”
“卫弘?”
程祁的这番话倒是让诸葛亮想起来了,卫弘可是连杜威、来敏这些文坛大家都争相抢入收入门内,素来以才情着称于益州名流之中。
只是近来这段时间,卫弘战功卓着,率领兵马转战南中诸郡,接连传回捷报,以至于让诸葛亮都快要忘记了此子的才情。
诸葛亮沉下目光,翻阅着手中的《千字文》,字数不多,寥寥千字而已,诸葛亮一目十行之下,不消片刻就已经看完了。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
其中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的行文内容,更是令诸葛亮叹为观止,如此包罗万象的学识简直令人赞服不已。
诸葛亮合拢住手中的《千字文》,将其缓缓放到了面前的桉几上。
今日先是看到了卫弘一手创建的里邑之制,见识到了卫弘地方政务的本事。
卫弘的文学才情自不必多说,唯一一点短处大概就是治军了。
卫弘能率领数千兵马转战千里,力挫南中诸郡的叛军,所立的功绩乃是近些年来汉军少有的重要军功。
但在诸葛亮看来,卫弘如今只堪堪是一位将才,而并非是独当一面的帅才。
畅想中文网
见到诸葛亮神思远游,面露疲惫之色,程祁等人识趣的告退。
烛火忽然熄灭,周围陷入一阵昏暗当中,照顾诸葛丞相住行的童子连忙过来重新点燃灯火。
待周围再次亮堂起来的时候,诸葛亮在心中已经是有了决断,摇起羽扇对身前吩咐道:“去将宁远将军卫弘叫来。”
片刻之后,与诸葛乔一同安排丞相亲军的卫弘,就到了丞相诸葛亮的面前。
“不知丞相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诸葛亮只是问道:“先锋军现在何处?”
“分兵在滇池、味县两地驻扎。”卫弘说完之后,担心遗漏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先锋军除了在临邛招募的五千兵马以外,另在南中招募了两部无当飞军,约莫在一万人左右。”
诸葛亮点点头应道:“此事吾早已在你的官文申报中听说了,待子龙将军与李恢合兵一处,先锋军编入吾麾下,听令行事。”
卫弘抱拳应道:“末将领命!”
诸葛亮提醒道:“平定南疆蛮族的前期,有子龙、李恢两位将军,但中后期的大战须你们这些后辈将领们肩扛起来主攻的责任。”
卫弘回道:“按照如今的行军速度,至多七八日便能抵达永昌前线,末将及麾下兵卒已经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
……
南疆,巍峨连绵的哀牢山脉南麓。
百年前自朱提渡过泸水,迁移现在的银坑山中,这里有三江之险,重关之固。
孟氏一族在银坑山中经营百年,凭着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吸纳人口,开垦土地,筑造屋舍,积蓄了不少的附庸。
当代孟氏的族长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蛮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地百姓也有不少人钦佩他,
孟获因此被周边的蛮族部落尊为蛮王。
这也从侧面说明,孟获虽然祖籍是向南迁移的汉人,但这些年来能够在蛮族当中有如此公信力,起码不仅在血脉上与蛮族部落杂糅,更是接受了当地蛮族的风土人情。
孟获除了银坑山方圆数百里的领地外,周边还有三大蛮族部落作为雍氏的附庸,按照蛮族的等级秩序,他们就是依附孟氏的“三洞元帅”。
第一洞乃金环三结元帅,第二洞乃董荼那元帅,第三洞乃阿会喃元帅。
孟获耳目遍及南中诸郡,哀牢山脉中有无数小路往来消息。
所以汉军气势汹汹的杀来,孟获已经大概听闻了一些消息,于是召集三洞元帅,前来共同商议如何抵抗汉军。
孟氏一族沿着银坑山内环修建了高楼宫殿,三洞元帅来此入见孟获。
孟获见人来齐,直接说道:“今诸葛丞相领大军来侵我境界,不得不并力敌之。尔等三人可分兵三路而进,如得胜者,便为洞主。”
他们虽是一洞元帅,却依附于孟氏生存,并非是独领一方的洞主。
听着孟获许出这般重利,三洞元帅面面相觑,皆是有所意动,站起来对孟获直接立誓应命。
于是孟获排兵布阵,分金环三结取中路,董荼那取左路,阿会喃取右路,各引五万蛮兵,依令而行。
小说推荐
- 三国旌旗
- 此书的猪脚没有王霸之气!也没有绝世的武艺!也没有近乎妖人的智力 靠的只是对历史的先知,还有一点点运气。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创建自己的…后宫 旌旗群,邀请有兴趣的读者加入(240711233)新书《仙气纵横》上传,求大家支持!推荐一下蜘蛛自己的新书《仙气纵横 作者:东方织蛛所写的《三
- 武侠小说东方织蛛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结局——穿越者与众不同
- 旌旗
- 抗日战争是日本侵略者强加于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一万七千余次有记载有组织的屠杀并没有吓倒中华民族的脊梁,数千万中华儿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二十二次正面战场的战略会战,无数次敌后破袭,数不尽的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当旌旗常耀之际,岂能忘记这碧血千秋之功 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铁血 作者:骠骑所写的《旌旗》无
- 历史军事骠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辉煌的复兴崛起(大结局)
- 邪神旌旗
- 新书《莽穿新世界》已经发布世上有遵循规矩的善神或者恶神,也有不守规矩的邪神 当一个穿越者和他所不认同的规矩碰撞的时候,邪神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穿越成了大水母的好人,在剑与魔法的世界寻觅求索,最终改天换地的故事 书友群号:120553162(可回收便当贩卖店)新书群号:122789154(邪神
- 玄幻小说楚白连载中
- 最新章:《莽穿新世界》18号上架
- 深渊旌旗
- 当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这是属于深渊的时代,也是属于我的时代—夜默.奥古斯丁 作者:夜怽所写的《深渊旌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夜怽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一十章终战(九)桑塔利亚的回归!
- 奥苏亚的战旌
- 我在北境荒原苏醒,这里是剑与魔法的奥苏亚大陆 我以村庄为起点,幻想着自己能安于世外,但历史和命运总推着我前行【任务【武器【人物 这些备注到底源自哪里 薄雾中庞大的竖瞳,城池间马蹄沾血 血脉和种族繁杂,心思各异的祷声得不到旧神回应 谁隐去历史,谁崇拜死亡 谁奋起反抗,谁安于命运 我叫肯恩·布维尔【追随
- 网游小说檀木有纹连载中
- 最新章:0609:陨落
- 隋末扬旌
- 一场核潜艇事故,让高不凡穿越到了隋朝大业七年,成为渤海郡飞鹰马场的少场主,本以为会一辈子当个养马的富二代,岂料隋帝杨广一声令下,征发百万大军东征高丽,一个富裕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上了末路,高不凡也随之开启了其不凡的人生—身处乱世,我终将不凡 作者:陈证道所写的《隋末扬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穿越架空陈证道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红楼从庶子开始》已发布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作者:燕小七为了曾经的信仰与荣耀,为了昔日的帝国与雄风,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汉景帝末年的故事,历史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产生改变 卫青,李广,程不识名将如云 公孙弘,张汤,田汾谋臣如雨 一代大帝汉武刘彻,北击匈奴三千里 时新派,改造派,守旧派大时代的风云如此壮阔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8章
- 蜀汉之庄稼汉
- 这里讲的是一个非法穿越的苦逼如何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作者:甲青所写的《蜀汉之庄稼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甲青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42章 求学
- 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 唐奇是一名荒野主播,一场意外流落荒岛,竟然认识了几个怪人,还自称自己是汉武帝 作者:感叹号所写的《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感叹号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九十四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