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闿没有想到,孟获竟然如此命大,几次三番落到了汉军手里,都能够毫发无伤地跑回来。
一时之间,让雍闿觉得属于自己的天命之子落到了孟获的头上。
孟获看着雍闿不远千里地赶过来助援,心中感动不已,认为自己当初对雍闿是错看了。
一想到雍闿被汉军杀的全家败落,孟获感同身受,握住了雍闿的手说道:“某愿倾尽全力,为兄弟报家世之仇!”
然后孟获又把孟优拉了过来,三人抱头相哭,诉说着那天杀的诸葛亮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孟优率先说道:“我兵屡败,汉军屡胜,难以抵当。只可就山阴洞中,退避不出。再等几个月的夏季到来,汉军受不过暑气,自然退矣。”
孟获问道:“何处可避?”优
孟优想了想,对孟获回道:“此去西南有一洞,名道秃龙洞。洞主朵思大王,与弟甚厚,可投之。”
听闻这话,于是孟获先让孟优到秃龙洞,见了朵思大王。
朵思慌引洞兵出迎,孟获入洞,都是同属南疆蛮族,孟获的银坑山领地在秃龙洞的北面,抵挡了汉军的攻打,才让朵思大王得以享受平安。
如今孟获兵败,眼瞧着汉军就要打过来,明白唇亡齿寒的朵思自然是要接应孟获的。
再者说了,秃龙洞与银坑山交好久矣,岂能将朋友拒之门外呢。
孟获气愤不平地将汉军屡次羞辱他的仇恨对朵思说了一遍。
闻言,朵思道:“大王宽心。若汉军到来,令他一人一骑不得还乡,与诸葛亮皆死于此处!”
孟获面露狂喜之色,本想着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没有想到朵思竟愿意倾力协助他。
但很快孟获就反应过来,看着朵思,不知道他究竟是有着什么样的安排。
看到孟获脸上流露出的疑惑之色,朵思笑着解开了谜题,道:“此洞中止有两条路。东北上一路,就是大王所来之路,地势平坦,土厚水甜,人马可行。若以木石垒断洞口,虽有百万之众,不能进也。西北上有一条路,山险岭恶,道路窄狭;其中虽有小路,多藏毒蛇恶蝎,黄昏时分,烟瘴大起,直至已,午时方收,惟未、申、酉三时,可以往来,水不可饮,人马难行。”
“此处更有四个毒泉:一名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道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道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道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此处虫鸟皆无,惟有前汉伏波将军曾到。自此以后,更无一人到此。今垒断东北大路,令大王稳居敝洞,若汉军见东路截断,必从西路而入。于路无水,若见此四泉,定然饮水,虽百万之众,皆无归矣。何用刀兵耶!”
孟获大喜,以手加额道:“今日方有容身之地!”
听见了朵思大王的长篇大论后,孟获信心百倍,又望北指道:“任诸葛神机妙算,难以施设!四泉之水,足以报败兵之恨也!”
自此,孟获、孟优终日与朵思大王延宴。
……
……
汉军出征南疆已经数月有余,眼瞧着到了三月份。
不同于中原他地的春风和煦,这南疆的群山之中暑气渐生。
先前大军南征,是占了天时的便宜,十万大军和数十万辅兵进入南疆,连冬衣都不需要带,一路高歌勐进,屡次击败南疆蛮军,南进千余里深入南疆腹地。
但随着春日复归,南疆的糟糕天气又再度归来了。
暑热一生,蚊虫四起,百病悄然而至。
最可怕的是,今岁南疆出现了可怕的春旱。
大军行进千余里,竟没有碰到什么连绵雨季,泸水和西洱河的水位都降低了不少,汉军才能仅凭建造竹筏木桥轻易渡过。
孟获退军半月后,周围数百里再无蛮军踪迹。
全军度过西洱河,向西南奔发数百里的汉军一路畅通无阻,但后勤却已经告急。
南中诸郡准备的粮草充足,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水源。
南疆的水是绝对不能乱饮用的,这一点卫弘在出兵永昌的时候,就上报了诸葛丞相散与全军知晓。
如今汉军全部的饮水都是由张毣负责的伙头营负责,找到安全的水源之后,他们还会烧开进行消毒,然后再供给全军饮用。
如今汉军之中,用越嶲郡旄牛皮和山羊皮制成的水囊,乃是人手一份,不至于让寻常士卒在野外见到不明水源,就一拥而上地抢着去喝。
南疆大旱水源告急,好在现在归附汉军的当地蛮族有不少人,他们能寻到一些安全的泉眼溪流。
只不过相比于数量多达数十万的汉军士卒,这几眼汪泉只是杯水车薪罢了,好在聊胜于无,眼下调度得当,并没有出现什么大差错。
诸葛丞相得知这件事后,便决定分兵行进,减少汉军聚集到一起对当地水源造成的压力。
于是诸葛丞相亲自带着汉军精锐,长驱直入南疆腹地。
诸葛丞相统领大军,正行之际,忽哨马飞报:“孟获退往秃龙洞中不出,将洞口要路垒断,内有兵把守,山恶岭峻,不能前进。”
诸葛丞相派人将卫弘和吕凯两人招来,细问此事。
卫弘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这件事并不清楚,将目光看向吕凯。
吕凯想了想,似乎在记忆深处找到了些许线索:“末将曾闻此洞有条路,只不过此地与永昌相隔上千里,末将实不知详细。”
在一旁侍立的蒋琬见状,站出来对诸葛亮说道:“孟获四次遭擒,既已丧胆,安敢再出?况今天气炎热,军马疲乏,征之无益,不如班师回国。”
诸葛丞相摇了摇头,否了蒋琬的提议道:“若如此,正中孟获之计也。吾军一退,彼必乘势追之。今已到此,安有复回之理!”
诸葛丞相于是令卫弘领本部人马为前部,让新降蛮兵引路,终于寻西北小径而入。
得知汉军终于找到了一条小路,诸葛丞相大喜,遂自驾小车,引数十人前来看时,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
汉军当中有明令禁止饮用野生水源的军令,故而这汪泉水近在眼前,却没有一名汉卒上前饮用。
反倒是几名新归附的蛮族土人,走了这么久的山路,早就饥饿难耐,直接饮用了眼前这泉水,如今正在地上打滚,满头大汗,嗷嗷叫痛。
看到这样的情况,诸葛丞相自然是知道了这些人是中毒了。
“果如卫弘所言,这南疆蛊毒寄生于水域,饮之则中毒也!”
诸葛丞相先前在永昌的时候,还觉得卫弘新建伙头营乃是浪费军力之举。
但随着深入南疆腹地后,无论是将士们的吃食用度,还是军中的伤亡病痛,伙头营都做了极为出色的工作。
诸葛丞相毫不夸张地确认,如今汉军高歌勐进的强大士气,首功者莫过于伙头营!
诸葛丞相下车,登高望之,四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忽望见远远山岗之上,有一古庙,山路已经被杂草覆盖,只能远远看着这座古庙的残垣断壁。
诸葛丞相当年也是在隆中耕田做活的,攀藤附葛穿过了山中的断头路,抵达山岗上的破旧古庙。
诸葛亮见一石屋之中,塑一将军端坐,旁有石碑,乃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庙,碑上还有文字:因平蛮到此,土人立庙祀之。
伏波将军马援,曾追随光武帝重塑汉室河山的重要功臣,一生戎马,战绩辉煌,最终落得马革裹尸还的结局。
大概是感怀于马援的平生事迹,诸葛丞相对其石像拜道:“亮受先帝托孤之重,今承圣旨,到此平蛮。欲待蛮方既平,然后伐魏吞吴,重安汉室。今军士不识地理,前有毒水阻挡汉军行进。万望尊神,念本朝恩义,通灵显圣,护佑三军!”
祈祷已毕,石像早就已经年久失修,岂会给出诸葛亮答桉呢?
无奈之下,诸葛丞相只得悻悻退出这座古庙,出庙后派遣身边汉卒,区寻土人问有没有破局之策。
忽然间,诸葛丞相隐隐望见对山一老叟扶杖而来,形容甚异,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像极了中原的隐士作派。
诸葛丞相请老叟入庙,对坐于石上。
诸葛丞相问道:“丈者高姓?”
老叟回道:“老夫久闻大国丞相隆名,幸得拜见。蛮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浅。”
诸葛丞相问泉水之故,老叟答道:“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
“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水,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道柔泉。”
“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道黑泉。”
“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肉尽脱而死,名道灭泉。”
“敝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闻言,诸葛丞相脸色悲天悯人地叹息道:“如此则蛮方不可平矣。蛮方不平,安能并吞吴、魏,再兴汉室?有负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也!”
见到诸葛丞相这副模样,老叟笑着开解道:“丞相勿忧。老夫指引一处,可以解之。”
诸葛丞相闻言,赶忙请教道:“老丈有何高见,望乞指教。”
老叟道:“此去正西数里,有一山谷,入内行二十里,有一溪名道万安溪。上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此人不出溪有数十余年矣。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道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
诸葛丞相拜谢,问道:“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胜。愿闻高姓。”
老叟入庙道:“吾乃当年追随伏波将军南征军队的后人,近日听闻又有汉家朝廷的军马前来南疆,特来指引。”
老叟言毕,指着山神庙的后方说道:“老者就住在庙后不远处,有几十户人家,皆乃当年汉家征南军之后,世代都口口相传一句话,吾等生来就要为汉室守疆护土!”
诸葛丞相闻言,内心激荡不已,站起来对庙神一拜,后又对老叟揖拜道:“先生高义,亮感触不已,待平蛮后,必奏请汉帝,为先生及先祖立碑修文!”
老叟摇了摇头,拿起拐杖摇了摇头说道:“荒山老朽,岂能再费丞相的心思。族中尚有些许青壮,深识周围地理,可遣为丞相所用。”
诸葛亮闻言再拜,边派卫弘送老叟回家,再收揽村中的青壮。
……
……
次日,诸葛丞相备信香、礼物,引卫弘一部人马及那些受伤的蛮族降兵,连夜望荒山老叟所言去处,迤逦而进。
不多时,众人入山谷小径,约行二十余里,但见长松大柏,茂竹奇花,环绕一庄。
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诸葛丞相大喜,到庄前扣户,有一小童出。
诸葛丞相方欲通报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猩然出道:“来者莫非汉丞相否?”
诸葛丞相笑道:“高士何以知之?”
那隐者回道:“久闻丞相大纛南征,安得不知!”
于是这隐者邀请诸葛丞相入草堂,令庄子内的童子摆开席位,对诸葛亮作礼之后,便邀请入席安坐。
诸葛丞相告道:“亮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今承嗣君圣旨,领大军至此,欲服蛮邦,使归王化。不期孟获潜入洞中,麾下军士误饮哑泉之水。夜来蒙伏波将军显圣,言高士有药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赐神水以救众兵残生。”
隐者回道:“量老夫山野废人,何劳丞相枉驾,此泉就在庵后,丞相可令人尽情取用。”
小说推荐
- 三国旌旗
- 此书的猪脚没有王霸之气!也没有绝世的武艺!也没有近乎妖人的智力 靠的只是对历史的先知,还有一点点运气。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创建自己的…后宫 旌旗群,邀请有兴趣的读者加入(240711233)新书《仙气纵横》上传,求大家支持!推荐一下蜘蛛自己的新书《仙气纵横 作者:东方织蛛所写的《三
- 武侠小说东方织蛛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结局——穿越者与众不同
- 旌旗
- 抗日战争是日本侵略者强加于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一万七千余次有记载有组织的屠杀并没有吓倒中华民族的脊梁,数千万中华儿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二十二次正面战场的战略会战,无数次敌后破袭,数不尽的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当旌旗常耀之际,岂能忘记这碧血千秋之功 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铁血 作者:骠骑所写的《旌旗》无
- 历史军事骠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辉煌的复兴崛起(大结局)
- 邪神旌旗
- 新书《莽穿新世界》已经发布世上有遵循规矩的善神或者恶神,也有不守规矩的邪神 当一个穿越者和他所不认同的规矩碰撞的时候,邪神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穿越成了大水母的好人,在剑与魔法的世界寻觅求索,最终改天换地的故事 书友群号:120553162(可回收便当贩卖店)新书群号:122789154(邪神
- 玄幻小说楚白连载中
- 最新章:《莽穿新世界》18号上架
- 深渊旌旗
- 当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这是属于深渊的时代,也是属于我的时代—夜默.奥古斯丁 作者:夜怽所写的《深渊旌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夜怽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一十章终战(九)桑塔利亚的回归!
- 奥苏亚的战旌
- 我在北境荒原苏醒,这里是剑与魔法的奥苏亚大陆 我以村庄为起点,幻想着自己能安于世外,但历史和命运总推着我前行【任务【武器【人物 这些备注到底源自哪里 薄雾中庞大的竖瞳,城池间马蹄沾血 血脉和种族繁杂,心思各异的祷声得不到旧神回应 谁隐去历史,谁崇拜死亡 谁奋起反抗,谁安于命运 我叫肯恩·布维尔【追随
- 网游小说檀木有纹连载中
- 最新章:0609:陨落
- 隋末扬旌
- 一场核潜艇事故,让高不凡穿越到了隋朝大业七年,成为渤海郡飞鹰马场的少场主,本以为会一辈子当个养马的富二代,岂料隋帝杨广一声令下,征发百万大军东征高丽,一个富裕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上了末路,高不凡也随之开启了其不凡的人生—身处乱世,我终将不凡 作者:陈证道所写的《隋末扬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穿越架空陈证道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红楼从庶子开始》已发布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作者:燕小七为了曾经的信仰与荣耀,为了昔日的帝国与雄风,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汉景帝末年的故事,历史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产生改变 卫青,李广,程不识名将如云 公孙弘,张汤,田汾谋臣如雨 一代大帝汉武刘彻,北击匈奴三千里 时新派,改造派,守旧派大时代的风云如此壮阔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8章
- 蜀汉之庄稼汉
- 这里讲的是一个非法穿越的苦逼如何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作者:甲青所写的《蜀汉之庄稼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甲青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42章 求学
- 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 唐奇是一名荒野主播,一场意外流落荒岛,竟然认识了几个怪人,还自称自己是汉武帝 作者:感叹号所写的《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感叹号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九十四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