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指纹

第61章


    而建造金字塔的人,在设计的时候是否也将这一点计算在内了?我们虽然无法
肯定,但也不必立刻否定这个可能性。反正,托玛门(和万年不变的人性)的福,
我才得以进入没有路寨挡住的原始上坡道的上部。这条光滑的通道,只有3 英尺5 
英寸宽,3 英尺11英寸高(和下坡道尺寸完全一样),倾斜度则为26度2 分30秒
(下坡道的斜度为26度31分23秒)。
    为什么金字塔的建造者对26度特别具有好感?塔内所有道路倾斜度都是26度,
正好是金字塔侧面倾斜度52度的一半,是故意,还是巧合(精确而言,为51度50分
35秒。见《往古埃及旅行之钥》,112 页。)?
    读者或许还没有忘记26度的特别意义。它掌握了大金字塔设计时,决定塔特定
的高度公式的关键,以对应地表动力学。大金字塔原本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
底座的周长(3023.16 英尺),与地球的半径及周长的比率相同,都是2 π(2 ×
3.14),为达成这个比例,建造者必须将金字塔斜面的角度设计成52度(角度太大
或小,都无法使塔的高度和周长,有2 π的关系)。
    在本书第23章中,我们曾看到在墨西哥泰奥提华坎古城,有一座被称作“太阳
金字塔”的古迹,建造者显然也意识到π的存在,并将它使用在建筑物中。太阳金
字塔的高度(233.5 英尺)和底座周长(2932.76 英尺)的关系为4 π。
    古埃及最伟大的金字塔与古墨西哥最伟大的金字塔,同时动用到π的比率,这
问题值得瞩目。两座金字塔建筑时,离希腊人“发现”π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而且,
各种证据显示,建造者想要通过使用π,传达某种——而且是相同的——讯息。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感受到与古代智慧接触的感动。我倒不
特别指埃及或墨西哥智慧,而是所有超越时代,如明灯一般吸引着我们的智慧。有
的人被先人的财富吸引,有的则被古代人貌似不经意地使用π的智慧所吸引,而努
力搜寻是否还暗藏了其他数学玄机。
    我一面思考着此问题,一面将身体缩成身高的一半,感觉背部摩擦到天花板的
石灰石,努力地沿着26度的坡道向上行,让这条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来的道路,把
我们带入600 万吨石块的中心。头连续碰到天花板好几次后,我开始怀疑,能够天
才地设计金字塔的人,为什么没有想到将通道高度多设计个二三英尺?如果他们有
设计金字塔的能力(事实证明他们有),并且在里面放进那么多回廊走道,当然也
应该有能力把这些回廊走道都设计得适合人站在其中才是。再一次地,我怀疑金字
塔的设计者故意把走廊设计成如此狭矮,因为这样才适合他们的需要。同样,他们
故意把上坡道做成这个样子,因为他们想要如此(而不是被设计形式所迫)。
    这个外表看来简直疯狂的古代头脑体操,动机到底在哪里?
    遥远而未知的阴暗
    到达上坡通道的顶端后,我遭遇到金字塔另一个无法解释的谜题,也就是被称
为“古王国残留最伟大的建筑”的大甬道了。这一条继续以26度角往上延伸,最后
几乎消失于上方幽暗大走廊,屋顶呈承梁式的圆顶结构,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我无意立刻进入大甬道中。因为从这里,有一条往南的平行叉路,3 英
尺9 英寸高,127 英尺长,可通往王后殿。我几年前刚开始认识大金字塔时,便曾
至此参观,并欣赏过这房间庄严的美感,因此想要重温一次旧梦。不幸,当我走到
入口前几英尺,竟然发现前面立着“暂时禁止进入”的牌子。
    当时我并不知道,王后殿禁止游客进入,是因为有一位德国的机器人专家鲁道
夫·甘登贝林(Rudolf Cantenbrink ),正在里面狭窄的空间中工作。受雇于埃
及考古厅,甘登贝林于1993年3 月初起,便开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台价值25万美
元的高科技遥控迷你机器人乌普瓦特(Upuaut),在南侧狭窄的通气孔(因古埃及
学者相信那是一个让空气进出的洞穴而得名)附近清除瓦砾。3 月22日,乌普瓦特
赫然发现陡峭的通风孔(斜度达39.5度,但仅8 英寸高、9 英寸宽)往上行200 英
尺左右后,斜坡道的表面突然变得非常光滑。经调查发现,乌普瓦特进入的这个段
落,表面质材为美丽的土鲁(Turn)石灰岩,通常只用来装潢教堂、王墓等神圣的
场所。仅这一点便已令人感到惊异万分,而当乌普瓦特走到这条斜坡道的尽头时,
更意外地发现,在石堆中,竟有一道坚硬的石灰岩大门,上面连金属的附件都一应
俱全……
    王后殿有两条气孔,一条在南侧,一条在北侧,但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两条
号称为气孔的通道,并没有出口可通往金字塔外。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当时的建
造者故意没有将气口的末端凿开,保留下最后5 英寸的石头,使得一般的入侵者永
远看不见,也无法进入这一条空气的通道中。
    为什么?为什么要将通气孔做得让人找不到呢?还是建造者想故布迷阵,有意
让后人有一天,在他们设想的正确状况下,找到这两条通路呢?
    毕竟,从一开始,我们便发现,王后殿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通气孔,贯穿金字塔
南北的墙壁。建筑这个金字塔的人一定预想到,总有一天世人会想到王后殿也应该
有通气孔,并开始搜寻。从公元820 年玛门打开大金字塔之门后,有1000年左右的
时间,都没有人能想到这个问题。直至1872年,才有一位英国工程师(也是同济会
秘密社团[Freemason ]的团员)伟恩曼·狄克森(Waynman  Dixon ),开始怀
疑“王殿既有通气孔,那么王后殿也应该有才是”。他敲击王后殿的墙壁后,果真
发现了两条通道。首先打开的是南面的通气孔,他要“木匠兼万事通的手下比尔·
格伦迪(Bill Grundy),手持铁锤和锯子跳进洞穴,开始挖掘、前进。意志坚决、
认真果断的格伦迪,起初工作尚称顺利,很快便凿开了前面比较软(石灰岩)的石
头。但是,糟了!没有敲打几下后,格伦迪连锯子都被卡在石头里,怎么也进不去
了。”
    把格伦迪的锯子卡住的是一条“长方、平行、筒状的隧道,仅仅9 英寸宽、8 
英寸高。从墙壁往内伸7 英尺后,便开始以陡峭的角度向上,进入未知、黑暗的远
方……”。
    从狄克森探险后的221 年,甘登贝森终于用机器人,走进那未知、黑暗的陡坡,
利用最新的科技,满足了从1872年以来从未减弱的人类窥视本能。遥控机器人的照
相机捕捉到的许多有趣镜头中,有一个尤其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在这通风口的末端,
有一条19世纪制作的长金属棒。这显然是狄克森与他忠心耿耿的部属格伦迪,秘密
探测通风口的证据(大英博物馆发表会。1993年11月22日。甘登贝林。由机器人乌
普瓦特所摄之影片。)。想必,他们当时以为金字塔的建造者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劲
建造起一条通风口,又将它堵死的话,必定会在里面隐藏一些重要的、值得搜寻的
东西,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想要凿开那通风口。
    如果一开始我们使假设冥冥中有一种预设的力量,促使搜寻者行动,而让搜寻
者万般努力后,发现通道其实只是死路一条的话,那么这个假设便毫无意义了。还
好,在搜寻活动遭遇到瓶颈时,甘登贝林果然又发现了一扇门,而且还是一扇铁闸
吊拉门,不但金属附件俱全,门的下方还有一个令人感到迷惑的沟槽。从乌普瓦特
照回来的影像,我们看到一个通向更深、更远、看不到底的黑洞……
    显然,又是一个邀世人继续前进的请帖。从玛门凿开大金字塔的中央隧道,进
入内部的房间以来,世人已经一再地收到类似的挑战帖。先是狄克森前来,成功地
验证“王后殿必定也暗藏有通风口”的假设,接着甘登贝林带着他的高科技机器人,
找到了通风口上有一扇门,下面我们必须要知道那扇门背后的秘密——不论它会带
给我们失望,或进一步探险的邀请。
    隐秘的王后殿
    有关甘登贝林和他的机器人乌普瓦特,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继续讨论。不过在
1993年3 月16日的早晨,在完全不知道会有这方面发现的情况下,我对王后殿的封
闭感到万分失望,而狠狠地瞪着阻隔在门口的金属路障。
    我还记得那通道内部的平均高度为3 英尺9 英寸,但也因地点而略有出入。从
我站立地点往正南110 英尺,也就是离王后殿入口15英尺的地方,路面陡然朝下,
通道因此也就拉高至5 英尺8 英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