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唐荣耀

257章 三百万石稻谷收成


    首先是用来抽样的田地及收成,能否代表整个关中的平均田地产出。
    李晔随便派锦卫下去打听一下,便获知,户部实际只取了三块田地做样本,且这三块田地分别来自万年、长安和泾阳三县,全是京师周边最富庶之地。很明显,户部官员并不是想统计出更准确的数据,而是想多给自己这个天子报喜。
    其次,各县报上的水田数,是否属实。
    每到岁末,便也是考核各司各地官员政绩的时候,俗称「大考」,考核结果共分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可简单分为上、中、下三等。若得上等,便具备了被提拔的资格;若得中等,可留任或调动;若只得下等,轻则降职罚薪,重则直接罢免。
    李晔亲自参与了考核标准的制定,他摒弃了原有的「四善」「二十七罪」那一套,一切以实绩为准,并着重点出农桑、乡练、赋税三条,以为首要考核点,随后吏部按天子的要求制定了全新的考核标准。
    当时李晔便有预感,自己这种重成绩、轻德行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下面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虚报政绩。这几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
    可什么叫德行,又如何量化,如何评价?且不说德行二字,一直都是垄断话语权的门阀大族手里的最有力工具……如今这个惶惶乱世,容不得掺杂太多虚无的东西。遥想东汉末年,曹操践行「唯才是举」,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李晔只能再在监督上发力,提前与刘崇望及考功郎中韦次之有过交待,需对地方报来的结果严加甄别,若最终考核失据,吏部考功官员将一并受罚、且加重处罚。
    先前就已有地方官员虚报户口,并被吏部查核出来。
    而此次报上的田亩数,自然也难免有大量水分……
    将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后,再来看这三百万石的稻谷收成,怕是水分更多。
    其中具体有多少水分,李晔估不出来。
    凭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统计手段和工具,也无从去估算。
    但李晔知道的是,即便就算成三百万石收成,按报上来的面积数平摊下来,关中水稻亩产也只有八斗。实在是有些低。
    亏得李晔先前设立了司农寺,有官吏专司如何增产,否则,连这八斗的亩产都未必能保得住……
    说到底,关中的地力已经在下降了。
    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演化进程。
    而且李晔还知道,历史上唐末五代的气温也在持续走低,将一年比一年低,这同样对关中农桑生产不利。
    想到这里,李晔不禁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方。夺下三川,毫无疑问,才是朝廷的当务之急,且也是朝廷耕战养国的长久之基。
    若能再沿江而下,据有荆襄之地,那朝廷将永远不再为粮食发愁……
    关于粮食,其实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杜让能受自己所托,派人去闽地寻访占城稻,果真寻到了一种新稻种,已提前运了一袋至京城。
    不过,当地人并不称其为占城稻,而是「长米」或「野稻」。前者是因该稻谷米粒狭长,与圆润的中原水稻形状有异;后者是因为该稻谷并未种植开来,且口感极差,又干又涩,寻常百姓根本就不会栽种,更别说大户大家了,只有逃入山林的隐户或世居山野的野农才种。
    而且,这种水稻的产量,似乎也远没有天子说得那么高。
    只有一点如天子所说,便是该稻种极易存活,对灌溉和地力的要求很低。
    李晔捧在手里细细观察,也说不准,它是否就是占城稻,然后他又剥了一颗放入嘴里咀嚼,确实口感很差,有一种嚼干谷草的感觉。
    但李晔觉得这个问题并
    不大,任何一种外来作物的传入,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只是大部分都被本土淘汰了,而留存下来的,一旦能与本土融合,必将能展现出它新的生命力。包括人们对它口感的适应,其中也有一个相互「迁就」的过程。
    只要它真是占城稻,历史已给出过答案,它就是那个会在华夏大地上焕发光彩、赋予这片大地新能量的新作物。
    所以,无论如何,李晔都会尝试的。
    他让杜让能为自己选来精通种植之人,并预备就在宫里开辟一块水田,专用以培植这种水稻。
    水稻收割后,两项政事随之而来。
    一是开常平仓,收购百姓手中余粮。
    既是调节粮价,防范谷贱伤农,也是为朝廷积蓄粮草,预备来年南征。
    关中百姓家中肯定有余粮。今年关中还算得风调雨顺,并无天灾,且今年关内所有战事,皆在京畿四面,京畿各县亦无战乱。如今关中人口大减,加之朝廷大力推行土地均分,据各地报上来的数据,便是万年县这种门阀大户聚集地,大量田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普通的农户家里,也至少有四十亩田地,更别说其他县乡。这些田地上种出来的粮食,光自家人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更主要的是,今夏朝廷并未征田赋,粮食一直在农户们自己手里。
    可常平仓已开半月,收购上来的粮食,竟不足八万石。
    这引起了朝廷许多官员的不满,纷纷建言,重启和籴之法,强行征购粮食。
    这些建言首先在杜让能那里就通不过。
    闹到天子这边后,也被李晔直接否定。
    很明显,百姓们不愿交出粮食,储藏在家中,或拿去贱价换购布匹、盐、肉食、铁器等生活物品,就是在历经多年的官府和官兵欺压敲诈后,已对朝廷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若此时再强行征购,岂非继续扩大了这种不信任?
    如果说在用粮食换购其他物品的过程中,平常百姓愚昧,看不出其中隐形的差价,那更明显的事例,便是百姓宁愿将宿麦以三十文每斗的价格卖与粮贩,也不愿意卖与常平仓给出的每斗三十八文。
    对此,李晔也很无奈。
    只能说,他如今是在为大唐过往天子和朝廷的荒唐行径买单,不能怪到百姓头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