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四百一十二章 战略目标和真实原因


    “姐夫,这次咱们是只打占婆吗?”
    船一出津门,前来接人的秦钟就有些跃跃欲试,暗搓搓的问起这次出兵的具体情况。
    之前东海郡一战拿下倭国,难免让黑龙军有些膨胀。
    再加上庞大的利益分了下去,整个东海郡都对下一次战争充满了期待。
    秦钟作为黑龙军的一份子,受到军中氛围影响,自然也是如此。
    这次猛子和狗子又都忙于备战,就让他这个小舅子前来接人。
    在黑龙军看来,有火炮、火铳这样的利器,别说是占婆,就算是攻打大魏也如探囊取物。
    只是冯一博这个黑龙王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却铁了心,似乎甘愿做大魏的东海郡王,一心为朝廷卖命。
    作为黑龙婆的弟弟,又是黑龙江的参谋,自然很多军中将领会话里话外的同他打听一些情况。
    这次出来,难免也拱着秦钟打听一二。
    “占婆是一定要打的,但只打占婆却也没什么油水。”
    冯一博不动声色的先回了一句,见秦钟眼睛一亮,满是期待的看着他,便又道:
    “所以钟哥儿,咱们的格局要大一些,这次既然出动,我们就要拿下满刺加以东,所有沿海区域,让南海彻底成为我们的内海。”
    他从往来公文,还有狗子和猛子的口中,早就得知东海郡如今的情况。
    东海郡如今发展蓬勃,黑龙军也是战意汹涌。
    他明白,这次不动则已,一动必须带给东海郡足够的利益,免得这些下属失望。
    长此以往,难免有个别人会离心离德。
    尤其是在击败倭国之后,东海郡进一步奠定了海上的地位,各方面也都得以爆炸式的发展。
    人口方面,在籍的就已经突破五百万,主要构成是大魏移民和归顺的生番。
    也就是说,这五百万还不算俘虏的奴隶、倭国的妓馆等贱籍。
    也不包括各国络绎不绝,驻扎在此的商队等流动人口。
    若是这些都算上,应该有六百万以上了。
    不仅如此,如今东海郡的大部分百姓还都能吃饱穿暖,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仅凭这一点来看,如果现在有人均gdp的统计,东海郡应该是世界第一。
    毕竟在籍的百姓全民吃饱穿暖,即使在相对富饶的大魏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不用说海西那样的穷乡僻壤了。
    现在海西往来的商队,都只知东海郡而不知大魏。
    若非东海郡官方对海西人诸多防范,海西可能都要进行大规模移民了。
    毕竟相比大魏的乡土情节,海西那边更看重眼前的利益。
    不过,东海郡也没彻底断绝海西的移民。
    在冯一博的批示下,在有相关单位同意接受的情况下,海西人也可以入籍,享受同等待遇。
    也就是说,只有职业技能优异的海西人还是可以申请成为东海郡的一员。
    比如各类工匠,尤其是会造船的工匠优先。
    这些海西人如果移民,必须宣誓摒弃原有海西信仰,并接受安排的工作。
    当然,东海郡各个部门的工资和奖金足够一大家人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学会说大魏的官话。
    文化教育方面,小学扫盲已经基本普及。
    学龄儿童,也就是五到十岁的识字率超过 60%。
    这是因为移民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否则识字率会更高。
    中学也已经筹建完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而是需要通过考试。
    东海郡的每个县城有一所中学,考上之后大概就相当于大魏的秀才,且可以到其他县城做吏员。
    当然,按照现在的中学水平,肯定还达不到秀才的知识储备,但读写公文和一般的算术毫无问题。
    将来全面铺开之后,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中学之后就是大学,在流求的新城有三所大学。
    一所是文科类的,专攻传统儒家学问,也就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同时还要兼顾算学。
    从此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充任教师、官员等职务。
    一所是科技大学,里面包括冶炼、火器、造船、农业等诸多学科。
    同样为各部门和衙门提供专业人才。
    最后一所则是流求医学院。
    村医已经落实到各村镇,同时还有医院在县城陆续筹建。
    各地乡老踊跃捐献,县里的官员也都积极申请。
    不过这些都被黑龙府直接拒绝。
    为了避免医疗资源被人垄断,医院的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这三所大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包分配。
    东海郡现在各处的人才缺口还很大,不少中学毕业的就可以直接做官。
    有了海西和科技大学的人才支撑,东海郡的科技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其他不说,仅仅水力代替人力这一项就被用到了极致。
    冯一博曾经和狗子说过,人类历史上最稳定的动力都离不开水。
    可惜的是,东海郡对水的利用还处于势能阶段。
    对于“烧开水”这样的高端利用方式,还处于实验阶段。
    即使有冯一博提出的蒸汽机大框,距离投入使用依旧需要一定时间的研发。
    好在即使只利用水的势能,也已经有了初级的车床出现。
    唯一可惜的是,流求地处湿热地带,一到雨季就容易产生山洪。
    所以虽然水量充沛,但能稳定利用的河流却不多。
    可即使如此,流求这边的生产力也非别处可比。
    所以东海郡不仅是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自己也一样能生产商品。
    以大魏和倭国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尤其是棉麻丝绸,纸张瓷器等,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已经行销东西方。
    这些虽然大多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场战争,东海郡才彻底形成了东海的霸权,也通过这次的议和条款,让黑龙币成为整个东方认可的货币。
    黑龙府获取的货币,再通过发放薪酬、奖励创新、建设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还有和购买原材料等等方式,流向东海郡,乃至整个东方。
    其中自然是东海郡的百姓获利最丰!
    按理说,东海郡百姓富足安居,应该知足常乐。
    但人心总是贪婪的,眼见战争红利如此之大,东海郡的各个阶层都盼望黑龙府再有动作。
    各个阶层的意志反馈,自然都到了冯一博的案头。
    所以,这一次占婆和沧澜攻占交趾,冯一博才会主动请战。
    因为早有打算的他,明白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新一轮扩张了。
    东海郡的东面是太平洋,对面的美洲太远。
    以现在的航海技术,需要从南洋岛链,顺着洋流去墨西哥,或者往北,沿着海岸线通过白令海峡。
    这两条航线的路途都太过遥远,即使想去也是东海郡周边扩无可扩之后。
    南面的澳洲只有一些生番土著,随便派些人就能搞定。
    这些年吕宋那边,顺着伊里安岛往南,发现的岛屿基本扫清,沿途岛屿都成为中转补给点。
    而前往澳洲的先遣部队,在那里也已经有了落脚之处,还和当地生番做起了生意。
    那里的生番没什么领地意识,也没什么战斗力,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
    只等东海郡人口饱和之后,将来移民过去就能慢慢占领同化。
    东海郡的北边是倭国和大魏,暂时还都不能动。
    倭国那边有议和条款压着,只要对方准时给钱,并且让东海郡畅通无阻,就暂时没有必要再动刀兵,只要缓缓吸血,等到那边想要反抗,或是孱弱不堪之时,再一举镇压即可。
    而大魏作为东海郡的大后方,人口和原料的供应地,自然也不是时候。
    所以,东海郡想要扩张,就要往西。
    往西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占婆、沧澜等国的中南半岛。
    另一个就是和海西人争雄,占领满刺加一带。
    眼下冯一博的选择,自然是两个都要。
    听到这样的话,秦钟竟有些微微失望的嘟囔了一句:
    “只要南海吗?”
    冯一博不由失笑,摇头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中南半岛地势复杂,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源,全面占领只会牵扯黑龙军的精力,完全是得不偿失。”
    见秦钟虽然点头表示认同,却依旧有些不甘,他又安抚道:
    “只要占领了沿海区域,他们就成了笼中之鸟,早晚也飞不出东海郡的手掌心。”
    整个中南半岛内部的地势太过复杂,丛林密布,山多水深,全面占领不仅费时费力,利益也不大。
    而冯一博要的,就是用最小的兵力,垄断海洋贸易,如此才有余力发展东海郡,避免落入战争的泥沼。
    而且按照他的战略部署,整个南海就成了大魏名义上的内海,实际控制权却在东海郡的手里。
    东海和南海都在手里,可就不仅中南半岛,大魏也被包在笼中!
    到那时,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就会彻底被东海郡垄断。
    造币权、海贸权,都落入自己的手里。
    东海郡此后哪怕再无寸进,只要能保住这两样,就可以坐享其成,甚至暗中操控无数国家的生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实力。
    只有东海郡的舰队和火器一直保持战力压制,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而大魏的改革,也是冯一博想要一个稳定的大魏。
    因为只有稳定的大魏,才能稳定的提供原材料和人口。
    现在的大魏天灾人祸不断,权贵压榨又狠。
    若是置之不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揭竿而起。
    所以冯一博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割士绅的肉,为大魏续命。
    新政只要执行到位,大魏就才能从根本上恢复相对稳定。
    东海郡才能继续稳定发展,源源不断的获取原材料和人口。
    如果士绅想要反抗,那就暴力镇压,反正民心所向,他所做的也确实是有利于大魏的。
    至于士绅的死活,关他什么事?
    而中南半岛,要等东海郡从大魏获得足够的人口,工业基础再强大些,想要拿下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秦钟听到这话,终于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沿途海路无波,不再赘述。
    这一日,冯一博终于抵达北港。
    与上一次相比,这里更繁盛了许多。
    远远看着,泊位几无虚设,每一处码头都停满了商船。
    龙门吊索往来不断,将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搬上运下。
    冯一博的船在一处军港停靠,狗子和猛子亲自带人在此等候。
    “供迎黑龙王!”
    一下船,天上就降下蒙蒙细雨,让黑龙王更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上千衣甲鲜明的士兵现在码头,脚下纹丝不动,抬起行礼手也和他们的眼神一样坚定。
    远处民用码头的不少人正凭栏远眺,却没人敢过来一探究竟。
    军营、军港都是东海郡的禁地,时不时传出巨响,衍生无数传说。
    大多传说的的共识就是黑龙王修炼法术,只不过传说的法术不同。
    有说是五雷正法的,也有说是请旨让雷公相助的,还有说是黑龙王在睡觉打的呼噜……
    不管是哪种,也无从得知,因为凡是敢来刺探者,最后不是喂鱼,就是肥地。
    在无数人远远的目送下,冯一博坐上马车前往新城。
    “爷,这次去不去中港和南港看一看?”
    随着流求的发展,北港也日益繁荣,停靠的船只也已经接近饱和,所以早就请示在中部和南部修建海港。
    如今两处都已经修建完毕,即将正式运行。
    狗子这样问,显然是期盼冯一博过去一趟,给各处商队一个定心丸。
    不过冯一博没有理会这点小心思,直接摇头道:
    “这次回来先整军备战,其他的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说。”
    狗子闻言丝毫没有不满,忙点头道:
    “各处的生番已经在通知集结,月底就能集结完毕。”
    虽然这次的主要目标是沿海区域,但也不能不下船。
    如果是平原还好,黑龙军凭借装备优势可以用火炮压制,用火铳平推过去,遇到城池也可以用火药炸开城门。
    可一旦有山林战斗发生,黑龙军难免有些麻烦。
    这个时候,生番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生番,尤其是流求的生番,那就是山林战的专家。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