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瑞躬身道:「高第,在山西之战时,于大同等地,私自截留建虏藏银,共120万两。
在抄没晋商时,贪墨340万两。
在荷兰等三国来朝时,勒索收受西洋人贿赂的官员,得银120万两。
在京师监察百官的6个月内,勒索官吏、商人200余万两。
今次南征,更是疯狂勒索富商,共得银2400万两。」
高第听得头皮发麻,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崇祯严密的监视下。
「这些银子,现已经被小的转运到京师内帑……」
听到这里,高第再也支持不住,摇晃两下,瘫倒在地,他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千夫所指的恶臣,如果崇祯要办他,必定将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银子,都被崇祯划拉走了。
这太没天理了!
「皇上,臣,臣知罪!」
「朕提醒过你几次……可惜……」崇祯摇头。
……
三日后,朝廷发布了高第二十七条罪名,处斩立决。
同时,崇祯发下圣旨,接受天下官员的请求,不再剥夺***士子的功名,但是,依旧发配蒙古、辽东和朝鲜等地。敕令戴罪的士子和官员,在北方边陲担任教师,教化蒙古人、女真人等外族,弘扬孔孟之道十年,方可入朝为官。
天下轰动。
戴罪的士子和官员又有了未来。
恶贯满盈的高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歌颂崇祯圣明的奏疏摞了一堆又一堆。
……
十天后。
高第行刑。
扬州城人山人海,不仅本城的人前来围观,江南各地的人士都涌到扬州,要亲眼看到这个巨贪、恶官人头落地。
持枪的军士在街边维持秩序,横着长枪,阻挡涌动的人潮。
囚车游街,车轮滚滚。
高第披枷戴锁,立于囚车之上,被押往刑场。
百姓骚动,向着囚车扔菜、扔偷鸡蛋。
高第眼中无神,他所有家产都被抄没,三族被流放辽北,正意气风发之际,突然被推上刑场,这一切,好似一场梦幻。
就如同被他连根拔起的江南士族,被他抓住并流放北方的官吏一样,他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
不,他更悲惨。
他没有未来了!
很快,穿着红色囚衣的高第,被运抵刑场,跪在了刑台之上,身后站着一个操着鬼头刀的刽子手。
「皇上,臣是忠于您的啊!」高第朝着行宫方向大呼。
「午时三刻到,行刑!」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扔出死签,刽子手立刻拔掉高第脖子后的标牌,然后高高举起鬼头刀。
刀光闪过,血光飞起,人头落地,现场爆发出惊天的欢呼。
至此,江南平稳下来。
江南一战一乱,给大明国库送去6000多万两金银,为京师各个新型工厂,各大工程的全力开工奠定了基础。
运银车一路北去,深深的车辙印,直到数月后才被抹平。
崇祯没再继续捉拿弘光朝臣,没再继续清算民变之事,江南百姓也积极配合新政,「人丁」稀少的东林党人也安顿下来,再不敢置喙朝廷政策。
武昌也传来消息,左梦庚安顿好士卒,已经轻舟上路,坐船前往扬州。
鉴于此,崇祯令史可法、高弘图、张国维、张慎言、刘宗周等人暂时处理军机内务,巩固新政。静等太子派人接管和改制。
令陈永福进入军机处,暂任征南将军,胡国柱、郭云龙等6人辅佐,统领江南兵马,驯服新兵,加紧训练。
……
京师。
王承恩拿着密奏,递给上位的朱慈烺。
「太子,这是来自四川的密报。」
朱慈烺伏在案头,身前堆满了奏疏和公函,头也不抬的道:「劳烦王公公说说吧。」
王承恩虽然听了很多次这种称呼,但是现在心里依旧惶恐,皇太子这样的称呼,他实在有些吃不消。
「东厂密探传来消息,张定国带着贼兵返回了成都,然后……」
朱慈烺闻言抬头,插言道:「怎么了?他不就应该回去么?」
王承恩点头:「问题在于回去成都后,张可望带着贼兵迎接。随后他们便祭拜了张献忠、张文秀等人的陵墓,张定国嫌陵墓小气、草率,二人大闹一场。」
「这么说来,献贼内讧了?张定国和张可望二人不会开始争夺贼兵的控制权了吧?」
「太子圣明。张献忠死后,张可望趁着张定国在关中征战,将贼兵内部整顿一番。大有排除张定国的意思。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张定国杀了两个建虏王爷,大胜而回,声势正旺,相当一部分贼将都转而拥护张定国。
如今二人为了所谓的基业,携手称王,张可望自封平东王,张定国自封安西王,暂时由张可望为首,指挥全局。
二人约定,谁杀了阿济格,谁就做大西之主!」
「恐怕没你说的这么轻巧。」朱慈烺笑着道,「他们二人本就不是亲兄弟,张献忠死后再无羁绊,如今张可望虽然为首,但是张定***力占优。他们不可能和平共处,决裂是早晚的事。」
「太子圣明。」王承恩再恭维,「如今二人已经恢复了本来姓氏,是为孙可望、李定国,各带一军,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日前,李定国已经出走四川,向着湖广进发。」
朱慈烺听了一惊,「他是去武昌找阿济格去了!可是阿济格要么被左营拿下了,要么藏身左营,李定国要是这么冲过去,必有大战。这么重要的军情,可报给父皇了?」
「报过去了!」
「那就好!湖广又要有混战了。」朱慈烺沉吟,「田守信!」
「臣在!」
「去军机处,向众位阁老说明情况,速速派军队南下武昌、九江等地,应对李定国东进,同时派兵先行驻扎安定、南昌等地,防止武昌战后的溃军向东流窜,劫掠我江南百姓。」
王承恩看着田守信离去的背影,看着太子面前高高的奏疏,不禁感慨,大明皇太子简直是崇祯第二,又睿智,又勤奋。
「王公公,献贼那边不足为虑,你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武昌,本宫总觉得左梦庚胜利的蹊跷。阿济格征战四方,怎么就被左营不声不响的拿下了?」
「谨遵太子钧令,臣一定仔细侦查!」
小说推荐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作者:剑寺所写的《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剑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 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 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 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 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 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 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 皇上:擢张斌
- 穿越架空星辰玖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崇祯大明
- 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崇真的一生是赶鸭子上架的一生,也是悲催的是一生,明末说是乱世,却没有乱世的英雄,哪怕秦皇汉武,三国隋唐,来一位名人也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奇葩阶段 且看此时的崇祯,又会有如何波澜壮阔的人生 作者:春秋各半所写的《崇祯大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春秋各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九十一章一双手套(全书完)
- 大明:崇祯的人生模拟器
- 崇祯三年 这一年,袁崇焕假拟圣旨斩了毛文龙,后金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这一年,后金首次攻入北京,直捣这泱泱大国心脏,袁崇焕曾经许下的豪情诺言破灭,崇祯付出的全部信任和一百万两白银内帑付诸东流 这一年,朝堂上要求增加民赋的声音越来越大,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开始摇摇欲坠 朱由检瘫坐在金黄龙椅上,不到二十岁的他
- 穿越架空窗外新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五章 试题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崇祯十七年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 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诸臣皆误朕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自大学士范景文以下死者数十人 作者:寂寞剑客所写的《崇祯大明:从煤山开
- 穿越架空寂寞剑客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已经上传!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
- 家父朱由检,大明崇祯帝!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开放海禁、鼓励商贾;发展基建、重视科研;逐鹿塞外、拓疆扩土;剿灭倭寇、威服四海;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文治武功,史称千古一帝…励志成为纨绔藩王的四皇子朱慈炤,总算望父成龙,如愿以偿地做起了太平盛世逍遥王爷 从此游山玩水、调戏良家,全心全意糟蹋国库,心满意
- 穿越架空米缸同学连载中
- 最新章:018:罪大恶极,应诛尽诛
- 大明武帝崇祯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所写的《大明武帝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不到黄河不死心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08章 化门弟子归顺朝廷(二更)
-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
- 996社畜意外穿越来到明末,成了崇祯的便宜女婿周显。大厦将倾,闯贼就在城外,怎么玩啊 周显却不知,他的便宜岳父崇祯偷听到了他的心声【崇祯虽节俭,但大臣们却是肥的流油啊,杀几个以儆效尤,顺便抄家弄些银子,启动资金就有了【吴三桂这个反骨仔,一定要看紧咯 作者:明月几时亮所写的《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
- 穿越架空明月几时亮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0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