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之金手指

第11章


    尽管邦德对他的单调乏味谈话早已厌倦,他还是开始喜欢上史密森上校了。
    “好的,假定你口袋里有一根金条,大小和两包香烟差不多,大约5.25磅重。我们暂时不管它的来历如何,也许是偷来的,或者是继承的,或者是其他形式得来的。这根金条的成色,24K,就是说纯金的。法律规定,你必须把它出售给英格兰银行,价格是法定的,每盎司十二英镑。那么,这根金条就值一千镑左右。  “不过,你十分贪财。你有个朋友,要到印度去,或者你和一个飞机的驾驶员或轮船的乘务员有交往。他们将要到东方去。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你这根金条切成薄片或小块,这种事你可以很容易找人替你做。当然你把这些比扑克牌还小的薄片缝进一条布带子里面,交给你的朋友,请他系在身上,并答应给一百镑酬谢他。  “你的朋友飞到孟买,到市场上找一个兑换商。这个兑换商可能会出一千七百英镑来收购你五镑重的金条。一转眼你就赚了七百英镑了。”  “另外,”史密森上校把烟斗在空中挥一下,“那只是百分之七十的利润。要是在大战刚结束时,你可能获得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每一年,你只要做上六、七次那样的买卖,那么,你就可以什么也不干,享清福了。”  “印度的金价为什么这样高?”邦德并不是真想知道这一点,但他想也许局长会问到他。  “这事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印度是个短缺黄金的国家,尤其是它的珠宝业,需要的黄金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  “这种走私的规模如何?”  “非常巨大。我这样说吧,仅1955年,印度情报局和海关没收的黄金就达四万三千盎司。我估计这个数字只有实际走私数额的百分之一。黄金从很多地区流入印度。最新的方式,是从澳门空运入境,然后用降落伞把它交给一个接收小组,每次空投一吨,就象我们在战时把救援物资空投给纳粹占领区的那些抵抗组织一样。”  “我明白了。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地方,金条可以有很大的利润呢?”“在大多数国家,你都可以捞到一点利润。比如瑞士。不过,到那儿去赚点绳头小利是没有多大意思的,印度是个最理想的地方。”“好了。”邦德说,“我想了解得差不多了。现在,谈一下你的问题吧。”他靠在椅子背上,点燃了一支香烟。他急切想听到这位上校谈到金手指先生的情况。  史密森上校的眼睛呈现着严厉和狡猾的神色。他说:“1937年有个人来到英国。他是从拉特维亚来的一个难民,名叫奥利克・金手指。他那时大概只有二十岁,非常聪明,因为他当时就已经感到俄国人不久就会并吞他们的国家,所以他逃到了英国。他家是世代金匠,他父亲和祖父曾经为法贝热炼过黄金。  “他有一点钱,身上带着刚才和你谈过的那种携带黄金的布带子。我猜想是从他父亲那儿偷来的。  “这种人对社会无害,有正当的职业,因而很容易就获得了英国的居留证。他归化了英国之后,马上就在英国各地收购了几家小典当铺,铺中安排他自己的人去经营,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他把那些典当铺的招牌一律改名为‘金手指当铺’。  “然后,他利用这些典当铺收购和出售廉价的珠宝和旧的金饰。你也知道,那种地方往往都写着‘收购旧金器,不拘大小,价格从优’。“金手指经营得很好。他的店子往往都设在富人区域和中下产阶层居住区之间的分界处。这些商店从来不购赃物,因而在各地的警察局中名声很好。  “他居住在伦敦,每个月到各地旅行,巡视他的店铺,收集所有的旧金饰。他对珠宝并不感兴趣。不过,他还是让他各地的经理们照他们各人的爱好去经营。”  史密森上校奇异地望着邦德,“你可能认为这些收购来的小金盒或金十字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自然它们都不大,但是,如果你有二十家收货店,每一星期每家收购六、七件这类小玩意,那它们放在一起就可观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金手指和其他的珠宝商一样,必须申报自己的藏金数量。在我们的旧档案中,我找到了他申报的数字。他所有商店加在一起,只有五十盎司!只够各店打制金戒指之类的首饰。“当然,他获准保留这些黄金。在战时,他在威尔士的一家机械工具公司隐藏起来,不过,他仍旧尽量在经管他的店铺。这些店铺和美国兵们做了不少生意,因为在英国的美国兵经常携带着金鹰章或五十元面值的墨西哥金币。  “战争结束后,金手指搬到泰晤士河口的雷卡尔维尔,在那里购买了一幢房子、一艘设备齐全的不列克斯罕拖网捞船和一辆旧的银鬼牌防弹汽车。  他还在他住宅旁边开了一家小工厂,名为‘泰纳合金试验厂’。工厂里雇用了一个不想回国去的德国战俘作冶金专家,还雇了六、七个从利物浦挑来的韩国脚夫――他们是从利物浦挑选来的韩国工人。这些工人不懂得文明的语言,所以不会对其生意产生威胁。“后来的十年中,我们只知道他每年乘他的拖网船到印度去旅行一次,也曾乘他那辆汽车每年到瑞士去逛几次。  “后来他在日内瓦附近为他的合金工厂建立了一家子公司,而他的店铺照常营业。他不再亲自去收集各商店购的旧金饰,而把它交给一个会开车的韩国人去进行。  “不错,也许金手指先生并不是一个老实人,不过,他举止检点,和警察局相处得不错。在全国各地发生很多欺诈的案件时,并没有人注意到他。”  史密森上校停顿了一下,很歉意地对邦德望着。“我说的话没有使你厌烦吧?我希望你能对这个人有个印象,他沉默寡言,小心谨慎,遵纪守法,具有我们都称赞的精干和独立处事的优点。在他遭到一次小小的灾难以前,我们甚至没有听说过他。  “那是在1954年夏天,他的拖网船从印度驶回英国时,在古德温搁浅,于是他把这条破船廉价出售给多佛尔打捞公司。当这家公司在拆卸这条船时,他们发现在船舱的木板上沾了一种褐色的粉末。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于是,这家公司把一些样品送给当地的一个化学家去化验。当这个化学家说这种东西是黄金时,他们都惊异极了。  “你知道,黄金可以熔解在一种液体里。这种液体由氯化氢和硝酸混合而成。如果在这种液体中加入还原剂,如二氧化硫或草酸,就会使黄金沉淀,变成一种褐色的粉末。在摄氏一千度的高温下,这种粉末可以还原为金块。  当然,该过程中会有氯气泄出,所以应特别留意。“这家打捞公司一位好管闲事的人,在聊天时把这件事告诉多佛尔海关的工作人员。于是,一篇报告就通过警察局和刑事调查部送到了我这里。同时,还附上了金手指每次到印度去所携带的货物清单副本。“清单上写明所运货物都是些用作农作物肥料的矿渣,这一点会令人深信不疑,因为现代的肥料在制造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多种矿物质的。  “这样一切全清楚了。金手指把他收购的旧金饰溶解,使它沉淀为褐色的粉末。再把它冒充为肥料装在那条拖网船上运往印度。“可是,单凭这些我们难以给他定罪。我们暗中调查了他的银行存款和缴税情形。在蓝斯格特市巴克莱银行中他有存款二万英镑,所得税和特别附加税每年都按时缴纳。  数字只能表明他的珠宝业经营得当。“我们在刑警事调查黄金小组找了两个缉私员,派他们去调查金手指的工厂。‘先生,实在对不起。我们是劳工部轻工司派来作例行检查的。检查一下工厂的安全与卫生。’‘请进,请进,’金手指热烈地欢迎了他们。  “你猜结果怎样?估计他的银行的经理或其他什么人已经向他透露了消息。这家工厂的确是生产廉价的合金以供珠宝商应用的。他们试用象铝和锡等不常用的金属以代替常用的铁和铜及铂。“当然,那儿也有黄金的踪迹,他们熔炉温度可高达摄氏两千度。不过,金手指毕竟是个首饰匠,这些个小熔炉和其它设备,都是生产必需的。黄金小组的人失望而归,于是,当地的法院认为,仅凭那条拖网船木板内褐色粉末,而没有其他旁证材料,不足以立案起诉。“他们的说法也有道理,”史密森上校慢慢地抖了一下烟斗,“但我认为这里肯定有文章,于是便开始到世界各地的银行去调查。”史密森上校停住了说话。街道上的喧哗声从他背后那堵墙上面半开的窗户里传进来。  邦德悄悄地看了一下手表,已五点钟了。史密森上校站起来,双手按在桌上支撑着身体,倾身向前,“邦德先生,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查明,按现款计算,金手指先生是英国最大的富翁。在苏黎世,在拿骚,在巴拿马,在纽约保险生龙活虎箱里,他都存有金条。这些金条总共的价值为二千万英镑。  “邦德先生,这些金条都不是英格兰银行这种有刻印的金条。它们上面没盖有任何表示产地的记号,它们都是金手指自己熔铸而成的。”“我曾乘飞机到拿骚,在当地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金库里,看了一下他保存的价值五百万英镑的金条。  “奇怪的是,象所有的艺术家一样,他禁不住要在他的作品上签名。但金条上签名,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来。他的每一根金条的某个地方都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母‘Z’。这些黄金,至少其中大部分是属于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对此无计可施。因此,邦德先生,我们请求你去调查金手指并把那些黄金收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