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一百零三章 平安坊计划


    刚刚到了坊门口,就听到常延龄带着几个锦衣卫,大笑着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响震耳欲聋,孩童们全都欢呼着到处乱窜,整个平安坊无比的热闹。
    瘸腿里长拄着拐杖笑呵呵的看着喜气洋洋的坊民,平安坊已经好久没有这样欢乐了。
    他对着朱由检拱手道:“这都是信王殿下的功劳,让街坊们能够吃了这么久的饱饭,多少有了点人样。”
    朱由检笑了笑。
    他延长工期,提供粮食,为的就是让坊民不再饥肠辘辘,能够活的有些生气。
    要知道人吃不饱饭,顶多算是行尸走肉。
    “你就不用给小爷我戴高帽,我所做的,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里长没想到朱由检并无半点得意,心中感叹之下,竟然将拐杖扔掉,恭恭敬敬的叩头。
    “小人之前受王千户指使,算计信王殿下,差点毁了平安坊百姓的指望。今日坊道完工,还请信王殿下治罪。”
    朱由检微微一愣,倒是没想到里长竟然主动认错。
    他扶起年迈的里长,“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就算是功过相抵了吧。”
    里长垂头拭泪,哑着嗓子道:“谢殿下宽宥之恩。”
    这时候张世泽已经安抚坊民们入座,上来请朱由检说上几句。
    朱由检站在坚固干净的砖石坊道上,望着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坊民,伸出了三个手指。
    “今日我只说三件事。第一,坊道虽然完工,但是酿酒工坊和学堂还需要人手。若是想要做工的,可以继续干下去。”
    坊道修筑完成,接下来就没有免费的饭吃,更不要说工钱,坊民们心里正忐忑着,听到这番话,立刻露出了笑容。
    信王殿下,果然是记挂着我们的。
    “第二,从今日开始,平安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必须进学。不管是否愿意,如若有门户不让孩童入学者,罚钱十两,坊中徭役率先摊派。”朱由检说完看了一眼卢明生等一帮孤寡孩童,提醒道:“孤儿也要进学。”
    要知道五六岁的孩童,就已经算是家中的劳力,需要干活分担生活的重担。
    让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入学,那许多家庭都会失去一个劳力,他们如何愿意?
    访民们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嘈杂,引得里长不得不站出来,重重的杵着拐杖。
    “都闭上鸟嘴,信王殿下让你们娃读书,还是害了你们不成?”
    朱由检笑了笑,自然知道坊民们担心什么。
    他继续道:“入学的孩童,任何费用都由本王来承担。而且学堂负责一日三餐,纸墨笔砚。”
    这番话说完,刚平静下来的坊民们顿时像炸了锅一样,又大声的议论起来。
    谁都知道识文断字才能有大出息,但是不菲的束脩和书籍价格,并不是平安坊坊民能够承担的。
    而现在家里的娃娃们不仅能够读书识字,还有饭吃,有纸墨笔砚,也就是说家里少了一个劳力,但是却多了一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这买卖太划算了,坊民感觉自己赢麻了,赢到不敢置信。
    但是朱由检根本不给他们消化的机会,继续道:“第三件事,我打算修缮平安坊的房屋。废弃的房屋需要拆除,土地记在平安坊的公账上,而坊民们自住的房屋,坊道两旁的统一修缮,只不过要出让一半土地用来修筑商铺,土地会按照公价的十倍赔偿。其余坊民若要修缮房屋,则需支付银子,但是可以分成三年付清。”
    听到这番话,访民们愣住了。
    修缮房屋确实是坊民们的刚需,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偷盗砖石。
    只不过需要自己支付银子,而且是十几二十两的银子,他们就有些担忧了。
    好在朱由检并未强求,除了坊道两旁的房屋需要修缮,并且修筑商铺,其余的坊民愿意修缮,可以省去一半的花费,还能分三年付清。不愿意的,也没有人在意。
    三件事情说完,朱由检也不啰嗦,直接道:“今日之后,平安坊会越来越好,大家尽情吃喝,好好庆祝。”
    早就等待已久的坊民们闻言,立刻开动,对着桌子上的美味疯抢起来。
    朱由检也不在意,大家穷惯了,见到一点好东西免不了争抢。
    做到主位上,刘大匠连忙道:“殿下,学堂怕是没有一个月,无法修筑好。这就让娃娃们进学,是不是太早了?”
    朱由检笑着摇头道:“那就收拾出两个大院子,先开始学起来。等到学堂修建好了,再搬进去就是了。”
    说完看着张世泽道:“英国公府上定然有教书先生,你回去讨要两个过来,先开始教书。”
    明末读书人已经有数百万人,取得功名的多如牛毛。所以一些秀才、童生科举无望之后,就会当个教书先生或者账房先生。
    英国公府这种顶尖的门楣,找两个读书人教授一帮孩童,并不是困难。
    张世泽答应下来,同时递上了一本名册。
    “殿下,册子上记录着这十多日以来,老实肯干,聪明本分的坊民姓名。他们都是平安坊居住数代的老门户,都有着妻儿老小需要养活,可以重用。”
    朱由检点点头,将名册交给了琉璃。
    看到琉璃疑惑的眼神,朱由检道:“如意楼既然要开设分店,需要不少人手。你从中选出一部分,好好去谈谈,细心栽培,弥补人手不足。其余的,则是今后在酿酒坊干活的人手,你找些酿酒的老师傅细心教导。”
    琉璃这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带自己来平安坊,原来是这个打算。
    她手下名册,点点头道:“今日我就会安排人与他们商谈,想来不会有人会拒绝这么好的活计。”
    要知道如意楼和酿酒坊的工人工钱,都是外面的三倍甚至五倍,怎么会有人嫌弃钱多。
    安排好这些,自然就是推杯送盏,好好享受。
    一直到了日落,朱由检才在吴三桂的搀扶下,返回了皇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