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涅槃/荆洚晓

第150章


“校长,学生有个请求。”招娣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我想,我没有姓,我不如姓胡……”
“你姓啥不好姓胡?姓胡名弄?叫胡弄?”胡仁摇头道:“你不如姓龙吧,怎么样?听起来英姿飒爽的!”
“好啊!”招娣笑道:“校长取的,我都喜欢,校长不如赐学生一个字吧?”
胡仁捧着头道:“你放过我行不行?要不叫陈宣来?他怎么说也是个秀才,取字这些可是据说要从四书五经里弄的,一定要我取?好吧,那么,娣,若男!就叫若男!你瞧,龙若男,不行,太土,土得掉渣,若兰吧?龙若兰不错吧?”
————————
此时在与潮州府接壤的漳州府地带,梆子声在武平县城长街的尽头响起,风声呼啸穿街而过,县城的城墙上,三两老卒抱着旧缨枪,戴着和枪上红缨一般,年久失色的缨帽。缩在城垛里,单薄的号衣在台风中不停地起伏着,偶尔稍一转风向,那号衣紧贴在身上,便显出嶙峋的骨架。
清军绿营的营区里,青石条筑成的房子里,守备县城的从九品额外外委①军官庄林松,翻动着烤架上那只流着油的羊腿,边上坐着的外委千总、外委把总闻着那茴香味,都不禁点头,庄林松从外营调来,这一手烤羊腿功夫,的确是要得,不到一月,便有上司打得火热。
官道上尽管没有声音,但青石板上隐隐约约地震动,仍可发觉有成群部队快速的向前移动。但驿卒早已缩进那可怜的驿站里,在用草绳加固着四角,以免一会台风把这房子吹成无顶的四面墙。
风疯狂的肆虐着这个县城,天,阴沉而灰黑,一声霹雳从天际传来,几条银蛇飞窜。
雨,就要来了。
①这是按晚清绿营官职,外委千总、外委把总、额外外委其所领兵皆为“讯”。分别为正八品、正九品、从九品。
第三卷 殪夷满 第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上
雨来了。
台风夹杂着雨水,如箭簇刺痛着裸露裳外的肌肤,层叠着乌云的天空,霹雳不断地在天际炸响,闪电不时地在云端划过,平素宁静的石窟河,激荡的湍流如贪婪的饿兽,疯狂地从上流石坝奔腾而下,河岸两边来不及的收拾衣架竹竿,不时被越堤的浪峰卷入河中。
驻武平的两千新增绿营官兵①,此时正在军营内避雨,轮值岗哨的绿营兵丁老三对上司苦求:“大人,让小的避避雨吧,小的便躲那檐下就好,汛兵如示警,小的也看得见……”那上官的油纸伞一下子被风扯得倒掀成了棍子,自己也被淋了一身雨,当下苦笑道:“都是苦命人,你自己小心点,要让管带大人发现了,我可保不了你。”说罢自己忙去了避雨。
那丁老三感激地弯了弯腰,他才不信管带大人这天气能出来视察,便是大人舍得被雨淋,大人也不舍得让他的宝贝狗被雨淋啊。这时远处传来轰隆声响,丁老三心想:那些汛兵可惨了,自己还能避雨,他们却要去防洪。
绿营的额外外委庄林松,刚刚按着帽子走了出来,还在心里不停地咒骂着那两个上司,见他烤好了羊腿就逼他出来防洪。这时一名绿营的士兵连滚带爬在跑了来,带着哭腔道:“大人,不好了,来、来了!”
“慌什么?不就洪水吗?”庄林松挺起胸整出两分官威,学着以前的上司那神态道:“天大的事有本官顶着,召集人手去防洪,带上木板……”
“是赤匪来了啊大人!”这名汛兵急着道。
庄林松犹带官威的头颅飞旋而起,那个汛兵被骏马撞飞,而后大明陆军新编骑一营一连一排急驰的、包着棉布的马蹄,轮番从他身上践踏而过,庄林松无头的颈腔喷出鲜血时,地下那一滩混着暗红血沫泥土的肉泥,全然已不见人形。
丁老三窝在屋檐下,费了好大劲才点起一窝烟吸了起来,他隐约似乎见有影子闪过,但仔细一瞧,却又没有动静,在这台风的天气里,视野大不如平时,丁老三也懒得疑神疑鬼,若有动静,汛兵也会示警的,还是吸一袋烟暖和身子吧,他吐出一口烟雾,再次把旱烟管叼到嘴上,但还没有等他吸上烟,一阵剧痛传来,旱烟管已刺穿了他的咽喉,这时他用力吸烟的劲仍未消,在被刺穿的咽喉间弄出颇大的声响。
刚从马棚喂了清兵战马巴豆、又割裂马肚带才过来的李开锡,放开了紧握在烟嘴上的手,学了几声蛙鸣,风雨中一串身影快速地跃起向这边靠拢,李开锡向后面的战士做了个手势,然后他一个翻滚越过绿营外围的拒马,向里面摸了进去。
雨点打在脸上有种热辣辣的痛,但按李开锡手势,留下来的四名头戴钢盔的战士,全然顾不了那么多,他们快速地用刺刀割切着拒马间的绳索,警惕地张望四周,这么多拒马不可能抬起,也不能抬起,太大的动作会引起清军的注意,但因为下雨的关系,草绳变得极有韧性,一时间很难割断。留下的四名战士中,有一位是刚刚投诚不过半年的新兵,他割着割着,下意识地开始后退,因为也许一旦被清军发现,无边的箭雨马上就会把他们埋葬,他害怕,他没有理由不怕。
但一只宽厚地手搭在他肩上,这是一只食指和虎口长满了老茧的手,他们的班长,从镇南关一役就加入大明陆军的老兵的手,老兵冷静地望着他,摇了摇低声道:“决不能退!一人可退,万人可退,崇祯爷就这么去的!”新兵抽噎着颤抖着身子,无声地淌下热泪点了点头,手上用力地割着拒马间的草绳。而他身后的另一名老兵,慢慢地把已经指着新兵背后颈椎的刺刀,也移到草绳上。
如果外围那四人还可能有生机,那么李开锡领着的七人,几乎不论任务是否完成,都是必死的,他们都有必死的心。而他们的领头者,副连长李开锡,是否也同样有着必死的意志呢?
李开锡从墙角见到一支长枪的红缨,他没有停下步子,继续快步冲了过去,作战靴在雨水里的声响格外地清楚,这让那清兵警惕起来,转过墙角,李开锡的刺刀已插入他的眼睛拧动了一下,用力地拔了出来连着破碎的眼珠,没有等那清军去捂自己的眼睛,李开锡的刺刀已把他的喉管割开。
缨枪掉在被雨水打湿的作战靴牛皮靴面上,没有发出一点响声,李开锡勾开长枪,侧着涂抹了油彩的脸,冲那一手捂着眼睛一手捂着咽喉、动脉和气管都被割开、不可能说得出话的清军笑了笑,奋力把缨枪从下至上刺入那清兵的胸膛,钉在墙上。
终于他们到达了绿营的粮草营中,李开锡用臂弯一把勒住听见动静跑过来的清军咽喉,用力的一拗,把他轻轻的放下,对那七名战士做了一个洒下火药的手势,大家从口袋里掏出油纸包,小心地把黑火药洒上去。
“把炸药包留给我,马上撤退,最多给你们十分钟。”李开锡给那七名完成了洒火药的任务的战士低声地说:“我刚干掉多少敌人,回去帮我报上去,我想怎么也够二等功了。士兵,这是命令!”说着他无声地笑了起来。这次跟着他来的七个战士,加入大明陆军的时间,大约都和何传文接近,所以他们知道副连长的心思,一个老兵低声道:“副连长,快点火,然后一起撤吧!别和连长生那闷气了……”
“不。”李开锡轻轻的甩开老兵的手,严肃地道:“他说得没错,要对士兵负责。马上撤离,一点火就谁也走不了,快点!十分钟。”接受了老兵的军礼,他打开怀表坐在粮草营里的长凳上。
三分钟过去了,李开锡将铜帽底火插入两把短火铳的引火孔中,把它们摆放在凳前桌面上,他并没有带那把连级干部配给的左轮手枪,而是在出发前就把他留给了柳富春,因为他不想在死后被清狗缴获。
李开锡慢条斯理的取下背上的骑枪,把硝化棉塞进之前就装好了弹头的枪膛里,然后同样在引火孔里加了底火,扳下击锤。他握着骑枪,慢慢地转身走到窗前,尽管雨很大,风很烈,但凭着长久训练而得来的素质还有对战术动作的熟悉性,他还是可以分辨出右前方二百码那几点绿色,就是刚才离开的几名战士的身影。
这时怀表已走了七分钟,李开锡从窗户上却见几个清军映入眼帘,他们拥着其中一位军官模样的人牵着一条狗,披着蓑衣走在风雨里,李开锡暗叫一声:不好!因为那转角过去就是刚才被他钉死在墙上的清军尸首,而那七名离去的战士,现在起码还离绿营出口二、三百米,如果对方一示警的话,恐怕那几名战士都无法离开,李开锡想了一下,从地上刚才被他拗断颈椎的清军腰里,抽出旱烟管点着,然后把旱烟管的烟锅伸出窗外。应该没有一个军官可以允许士兵在堆积粮草的地方抽烟。
果然那个牵着狗的清军向这边张望了一下,马上抻手指着这边,在雨里叫骂着什么,四人就冲这边过来了。而那条狗更是解脱了皮索直向这边奔来,李开锡笑道:“真是一条好狗啊!”他静静地蹲在窗下,那狗在雨中溅起泥水的声响,渐渐地愈来愈近。
李开锡一听那狗发出较重的蹬地声,立马长身而起,一记狠狠的勾拳重重地击出,正好打在那条刚在窗户外跃入的狗的下锷。那狗一声呜咽,在半空中直直摔下地面,竟是硬被打昏过去,李开锡舔了舔舌头,摇头道:“好狗,可惜没炉子。”说着他一脚踩在狗的背上,双手卡着狗的咽喉使劲一提一抖,那狗活生生被痛醒过来,但脊椎骨节已被拉散,只能躺在地上吐着血沫一颤一颤的,李开锡有些不忍地道:“你也算条忠狗,各为其主,给你个痛快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