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史年表/新垣平

第18章


1336年,他的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被抢走屠龙刀的谢逊挟持着乘船出海,因为遭遇暴风雨而被黑潮(译者按:黑潮(Kuroshio Current)为西太平洋最大的洋流,从菲律宾流到北极海域)裹挟,越过日本以东洋面,带到白令海上。张翠山和殷素素为了求生,设法打瞎了谢逊的眼睛,逃到了冰山上,最终辗转来到阿留申群岛中的卡纳加岛(Kanaga Island),第二年张无忌就出生在这里。卡纳加岛是一个活火山岛,面积约为369平方公里,今天属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张翠山夫妇因为目睹了冰雪茫茫中的火山喷发的奇景而称之为“冰与火之岛”,在他们登上这座岛屿后四百多年的1778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才再一次发现了它。后来的探险家们发现这个岛上虽然无人居住,但是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剑桥大学的史密斯教授在1973年的专著《当中国称霸海上》中引用了中国史书的记载,证明了卡纳加岛正是中国史书中称为“冰与火之岛”的岛屿,证明了中国人最早到达这里,而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就出生在这座岛上。1987年,张无忌出生650周年纪念日,中美两国共同在卡纳加岛上树立了张无忌的塑像和纪念碑。
  
  附:"冰火岛"照片: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naga_Island
  在张翠山夫妇到达卡纳加岛后不久,“狮子王”谢逊也尾随而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三人最终达成了和解并成为了朋友。1347年,张无忌十岁时,他随父母一起乘木筏从海外漂流返回中国,在和俞岱岩会合后前往武当山。不久就发生了张翠山夫妇双双自杀的事件,而张无忌本人也被包克图挟持并打成重伤。张三丰出于对不能拯救自己爱徒的歉疚,悉心地治疗和照顾这个孩子。以至于很快有张无忌将成为武当第三代掌门人的传言出现。这不但令整个江湖世界感到疑惧——殷素素在临终前,曾经在所有人面前嘱托张无忌向敌人复仇——而且引起了宋远桥、殷梨亭及其亲信的不满。张翠山曾经是最受张三丰青睐的弟子,在他失踪后,作为首徒的宋远桥成为事实上最大的受益者。在张翠山回归之前,他已经是武当内定的继承人,实际主持武当的日常事务,众多的弟子使他掌握了武当最大的派系。他显然不愿意看到这位师侄受到老师格外的宠爱而威胁到自己和自己儿子的地位。而殷梨亭出于未婚妻为杨逍所夺的积怨,对这个“魔女”的儿子也不无芥蒂。随着张无忌的日益康复和成长,种种潜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张三丰为了治疗张无忌的痼疾,亲自传授给他武当九阳功,这几乎是成为武当掌门的象征。宋远桥对此十分不满:他的独子宋青书从未蒙张三丰亲授任何武术。
  其他门派的压力和几个弟子或明或暗的抵触令张三丰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这种微妙关系。最终,张三丰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以为张无忌寻医治病为名,他带着这个孩子离开武当山,并托常遇春将他送到明教胡青牛的秘密疗养院。正如上文所述,胡青牛此时正通过治病的形式,试图调和明教各大派别的争端。张无忌的到来令武当和明教通过常遇春建立了间接联系。虽然在这一风雨飘摇的时期,武当必须与明教在表面上划清界限,但是张三丰有理由期望,自己所亲自培养的张无忌作为明教首脑的血亲,将在未来的明教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他能够活到那个时候的话。而武当如果能够通过张无忌对明教施加影响力,也将会深刻地改变江湖政治格局。
    但是意外发生了,在武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胡青牛在两年后即1351年意外被杀,张无忌也由此失踪。此后他的踪迹时隐时现,直到1357年他在昆仑山下出现,这六年内他的行踪始终是一个谜团。当他六年后出现时,已经完全康复,并且学到了极其高超的武术。虽然张无忌坚称自己是在昆仑山中找到了原本的《九阳真经》,但却始终不能拿出这一抄本作为证明。许多学者怀疑,他所学到的九阳功实际上来自于张三丰的秘密传授。另一些学者认为,他在这些年中跟随着杨逍,从后者那里学到了“天地转换法”等明教武术。即使张无忌的说法真的可信,也可以说是张三丰原本的设想通过曲折的方式实现了。由于殷天正和他的儿子没有其他男性继承人,只要张无忌不死,对于天鹰教就具有号召力。而张无忌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出现,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远超过张三丰本人的预期。
  另一方面,在武当表面上屈服于少林之后,少林遂得以野心勃勃地开展下一步计划:通过征服明教而成为江湖世界的最高主宰。1357年开展的光明顶战役是少林在多年策划后,联合其余五大门派而终于展开的军事行动。少林当然知道,在此前很久,光明顶除了杨逍统领的天地风雷四门等微弱武装,已经没有多少防卫力量。仅仅是不灭的圣火对于明教系统仍然具有象征意义而已。与此同时,明教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中国东南部,而实际的指挥中枢也由彭莹玉、说不得及一批中下层军官控制,光明顶早已沦为了形式上的总部。六派联盟要完成摧毁光明顶的任务可谓轻而易举。唯一会因此垮台的只有驻守该处的杨逍派系,而这是明教其他各派所求之不得的。这是少林敢于发动光明顶战役的缘由。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不但可以巩固少林对于其他五派的优势地位,而且还可以为建立以少林为首的更加广泛的武术界联盟奠定基础。而如果整个武术界都服从少林寺的命令,肃清弥勒宗、天鹰教等明教残余势力,进而控制江湖世界就轻而易举了。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完全保密,但令少林感到意外的,是已经分崩离析的明教各支系竟在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起义勇军支援光明顶——这与六派联盟的判断恰好相反。事实上,殷天正、韦一笑、彭莹玉等人的义举并非出于对昔日战友的情谊,也不是单纯因为害怕被孤立而相互支持。问题在于,明教各派的合法性来自于三十年前的光明顶教廷,即使是天鹰教也承认圣火的至高权威。光明顶的沦陷本身就会对明教信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令明教基层组织瓦解。也因为圣火象征意义上的重要性,如果有谁能够击退这次空前强大的敌人,就意味着此人获得了明尊的保佑,可以得到多数教民的拥戴而成为新的教主。各巨头们既看到了这次机遇,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多年的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因此不约而同地返回昆仑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共同抵抗敌人的行动其实是三十年来内斗在另一种形式下的延续。这既令明教实现了暂时的团结,也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然而,影响1357年光明顶战役的还不止是六派联盟和原明教系统两个方面。另外还有至少两个不可忽视的势力参与其中:
  以丐帮为主导的各帮会,长期以来处于江湖主导势力的下游。这一点不难理解,除丐帮外,各帮会的首脑人物往往是各大门派的弟子,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命于原来的门派并为之服务。但是帮会和门派具有不同的利益重心,这就造成了双方经常性的矛盾。而大多数矛盾的解决,都是以帮会方面的退让而告终。除了丐帮本身兼具门派的特点外,各帮会一般很难摆脱这种附庸的命运。譬如,鄱阳帮帮主刘六一是崆峒派的弟子,被要求带领帮众作为进攻光明顶的先锋,在一次伏击中全军覆没。
  作为最大的独立帮会,丐帮曾拥有强大的实力,足以渗透到江湖世界的方方面面,自唐代以来的许多个世纪见证了丐帮的繁荣和兴盛。但是自上世纪后期在宋元战争中耗尽实力后,丐帮陷入了半个世纪的衰落,而未能在新一代的江湖秩序中占据制高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耶律齐在崖山海战中阵亡,令丐帮的秘传武术部分失传)。他们的领导人难以和六大门派的掌门人平起平坐,而底层的帮众则纷纷被新兴的明教吸引走,处于尴尬的状态。在三十年代,帮主史火龙又疾病缠身,只能将权力移交给下属。为了不让一头独大而威胁自己的地位,史火龙让各长老、龙头平分权力,和明教类似,这些帮魁们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倾轧,同时帮中被称为“脏衣服”的保守派和被称为“干净衣服”的改革派争端又起,在任何事务上都争吵不休,使得丐帮几乎陷入瘫痪。
  但无论如何,衰落到了极点的丐帮也不能容忍以少林为首的六派联盟正式成为江湖世界主宰,而自己却被排斥在外的前景。而其他许多帮派也有同感。在得知六大派围剿光明顶的计划后,丐帮方面很快想到了对策。他们也拉拢了巫山帮、巨鲸帮等帮会和一些不满大派霸权的小门派,组建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打着支援六大派的旗号向光明顶进发。丐帮指望六派联盟和明教方面能两败俱伤,而自己届时加入战斗,就可以轻松地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即使六派联盟能够取得胜利,也必将承受惨重的损失,而手握重兵的丐帮,也可以在日后的江湖势力重组中居于有利地位。
    最后,为帝国政府效力的御用武术家们也试图利用这一时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挑动明教和江湖主流势力的斗争,进而各个击破本来就是成昆和阿鲁温在三十年代的制定的计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