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的紧急朝议,确定了大明的命运,权利由孙太后过渡到郕王朱祁钰手中,主战派成了主流。
奉天殿,朝议刚解散,由吏部尚书王直牵头的另一场人事变动紧急会议随即展开。
内阁没了首辅与次辅,六个尚书去了两个,尚书以下职位空缺颇多,关键职位没了人在,朝廷下发的指令便到不了下面,整军备战便无从说起。
大战在即,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切按照惯例来,内阁首辅没了,次辅顶上,次辅没了,阁员顶上,尚书没了,左右侍郎顶上,侍郎没了,郎中顶,余下依此类推。
一场大规模的人事升迁调动,经由吏部主持,在极短的时间里被确定好,效率高的令人咋舌,朱祁钰继续保持“软”,一点建议没提,直接批红。
内阁原来有六人,首辅曹鼐与张益在土木堡殁,余者四名阁员依次是陈循、苗衷、高谷、彭时,论次排辈,首辅由陈循担任,暂无添加阁员的打算。
六部尚书依次为吏部尚书王直、原户部尚书王佐战死,金濂接任,原兵部尚书邝壄战死,于谦接任,礼部尚书胡熒、工部尚书俞士悦、刑部尚书石璞。
并确定了兵部尚书于谦,总领京师防卫之重职。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九日,上午,于谦召开了第一次军事廷议,一个伟大的传奇就此诞生。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去世,其以一介淮右布衣之姿,连克张士诚、陈友谅等劲敌,扫荡南北,最终建立大明,可谓中华史上一大奇迹。
同年,浙江钱塘诞生了一名婴儿,便是于谦,谁也不会料到,五十载后,这名婴儿将亲手拯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间。
少年于谦,因家中数代人为官,家境不错,其天资聪慧,勤学善读,除却四书五经外,还爱看军事类课外书籍,上行下效使然,这源起于其钦佩文天祥。
无独有偶,约七十年后,一个同样不拘泥于四书五经,同样爱看课外书的婴儿,诞生于绍兴府余姚县,离于谦老家钱塘很近,这名孩童少时聪慧,调皮淘气,与常人科举做官不同的是,他梦想着将来做一个圣贤。
于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他便是王守仁。
永乐十九年,于谦二十三岁,已经中举,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第一次离开了老家钱塘,循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前往北京赶考,并留有一诗: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以会试第一的成绩参加科举,自信满满,然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却因“策语伤时”被置三甲第九十二名,最终成了一名御史。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身为御史的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被骂得抬不起头,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故得宣宗赏识。
后得“三杨”的“赏识”,于谦开始了十九年的地方官生涯,巡抚山西、河南、山西一带,在任期间,兢兢业业,为官清廉,被许多人推崇。
正统十三年,知天命的于谦,被调入京师,任职兵部侍郎,顶头上司是兵部尚书邝壄。
于谦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混个兵部尚书致仕,哪知土木堡一役,大明精锐损失殆尽,兵部尚书邝壄阵亡,大明危亡旦夕,于谦一下子被这个时代推到了历史潮流的最前方。
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但每当国家存于危亡之际,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无谓生死,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谓之英雄。
京师失,则北方六省失,北方两千多万人民失,大明半壁江山失,则大明危矣,于谦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被迫也必须要成为一个英雄。
于谦是书生出身,而一介书生上阵,指挥大军,能行么?
于是,翻遍中华史,找到了一个例子,东晋淝水之战,谢安领八万北府兵,破前秦五十万大军,为东晋续命五十载。
为此,书生上阵的于谦,组织兵部所有人员,对京师周围兵力布控作了全方位的了解,彻夜未眠,制定了一份精细的作战计划。
堪舆图上,京师周围地形一目了然,于谦指着防卫京师最重要的两关:居庸关、紫荆关,说道:“当前,最重要的是,令两关严加防守,尽力拖延瓦剌军,为京师存粮,调兵,布控争取时间。”
“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关、紫荆关并为京机咽喉,瓦剌必先居庸、而后紫荆,而寇窥居庸关,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关,其得入者十之七。瓦剌多骑兵,正面攻居庸关不利,而紫荆关相对而言,难度小很多,昨日兵部收到紫荆关孙祥的上奏,请求增派援兵。然京师已无力支援,我欲派山东都指挥使司佥事韩青率军前往紫荆关支援。”
这场大明最重要的军事廷议,于谦作为汇报人,而参与者为六部尚书,内阁四臣,孙太后以及总领监国摄政的郕王朱祁钰。
面对于谦的请求,朱祁钰望了望孙太后,见其无反应,才说道:“依于尚书所言。”
然朱祁钰方才听闻于谦说用两关拖延瓦剌军,就只是拖延,心里一时疑问,便道:“于尚书,本王有一问,莫非这两关不能抵御瓦剌大军?”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每个大臣都懂军事,这个疑问同样也存在于大家心中,然于谦肯定道:“守不住!”
于谦指向辽东、宣府、大同,说道:“脱脱不花与悖罗两部会拖住宣府、大同、辽东兵力,令其不得南下支援,而也先部会主攻京师,令据居庸关守将罗通来报,土木堡一役,也先部几乎无损失,其有精骑约三万,步卒至少两万,另有辅助人员共计大军约莫十万余,以紫荆关之万余兵力,定难阻止。”
土木堡一役,二十万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全军覆没,而也先部竟然无损失,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五味杂陈,朱祁钰迫切的问道:“于尚书,那京师还有多少待战之兵?”
“两万余老弱病残!”于谦给了一个让人绝望的数字。
两万老弱病残,对战五万精锐,显然优势在瓦剌。
所以,这仗还怎么打?
朱祁钰愁眉紧锁,他本是一个闲散王爷,诸事不通,忽然被推上了这个位子,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这一刻,骤感压力如巨山倾覆,渐至窒息,忽想起了儿子朱见滢的话,既然什么都不懂,便让懂的人去操持,莫做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糊涂事。
“于尚书,可有应对之策?”
这也是六部、孙太后、内阁、百官等所有人都想问的,大家都被绑在了大明这条战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
“臣有三策。”于谦凝眸,冷静道。
“其一、以郕王殿下监国摄政之名义,发布安民告示,昭告四方,稳定军心。”
“其二、坚壁清野,不给来犯之敌粮草补充。”
“其三,征调部队,进京戍卫。”
其一、其二都好办,其三如何征调部队,大家不解,于谦解释道:“征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南京、山东备倭军,长江以北的运粮军,以及主力浙军。”
“若以上部队能准时到达,则届时京师将拥兵十多万余,取精锐之士,整编十军营,分守京师九门,北京城高三丈三,城围七十余里,以也先部之兵力,守城绰绰有余。”于谦说的底气十足。
十多万兵,对战五万多精锐,再倚城墙之利,大明似乎有了与也先部掰掰手腕子的底气,肃穆的气氛缓和了不少,毕竟人数占优,全然当做了心理安慰。
于谦继续汇报道:“同时收罗前方溃败士军,谴督察员御史以及各科给事中,京师就近诸地,征募京军,即刻操训,整军备战。”
“好!”吏部尚书王直点头道。
“令九门提督、五城兵马司联合工部,巡防城墙,若有损毁处,应立即修葺,重修城池防御工事,清淤护城河,抵御骑兵。”
“于尚书,所需之物请呈报工部,本官即刻着办,定不误事。”工部尚书俞士悦肃声道。
“工部存留武备多少?”于谦问道。
俞士悦早就准备好了,取出一个单子念道:“北京武备库悉数用于北征,南京武备库有盔、甲二十一万套,铳八万、火枪三万,炮一千,神箭四十万,据居庸关守将罗通来报,土木堡遗弃有盔九千顶,甲五千多件,火枪一万一千杆,神铳两万只,神箭四十四万多支,火炮八百余门。”
“多久能运到京城?”
“一个月,只要一个月,我工部全部都运来。另我工部一个月内,还可产五万盔,五万甲。”
“尽力运。”
...
“户部存粮多少?”于谦又问道。
“八百万石!尽在通州”户部尚书金濂道。
那么问题来了,粮食怎么运进城,须知京师兵力本就不够,无法沿途护粮运粮,为了不资助也先部,金濂狠心道:
“昨日户部校准城内余粮,共一百二十万石,以十万大军消耗,可供两个月,也先部绝不可能留在京师两个月,若通州的粮食无法运来,索性一把火烧了,绝不能以资敌用。”
大家被这话惊到了,八百万石粮食付之一炬,这简直无法接受,若在平时,可供京城一年所食,但目前的困境摆在眼前,就是无法运来。
“战后,若是追责,本官一力承担,总之,绝不可资敌。”户部尚书金濂咬牙道,已至花甲之年,好不容易官居二品,可谓豁出去了。
正在所有人计穷之际,于谦道:“不用烧毁,令受命入京的军队,皆由通州来,士卒自取运粮,如此可两尽其用。”
八百万石粮食,由十万兵运,即使运不完,剩下的烧毁也不心疼,真是个好办法,由此运粮问题初步得以解决。
...
...
郕王朱祁钰放权,在于谦的一系列统筹安排下,内阁拟定书文,六部全力配合,司礼监太监金英、兴安、御马监太监曹吉祥同时应声,作战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兵部的廷议刚结束不久,郕王府临台湖湖心亭,钓鱼的朱见滢,就接到了成敬通过锦衣卫,递来了密报,是兵部的具体作战计划。
临台湖上,夕阳斜影,秋波泛泛,三两缕清风,裹挟着桂子花香,朱见滢放下了鱼竿,仔细看完后,笑了,喃喃道:“于少保,终究还是你,国士也!”
八月十九日始,各部全力配合,中央喻令紧急下发地方,上下一心,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总动员,大明王朝这座潜力爆表的战争机器,全马力运行中。
这便是兵部尚书于谦,获胜的底气!
小说推荐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景泰八年,夺门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来,一个耳光扇在穿着龙袍再次君临天下的朱祁镇脸上 朕问你,瓦剌掠边、杀戮无数,你却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万英灵可还答应 朕问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谢罪,还要岁币供奉,太祖、太宗英灵可还答应 朕问你,你投降瓦剌,被赎回来,厚颜无耻苟居南宫,妄图复辟,天下臣民
- 穿越架空萧蓝衣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1章 刑不上大夫,哪来的狗屁规定!
-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 身为大明战神朱祁镇唯一的弟弟,临危受命,就应该拨乱反正。至于是拨谁的乱,反谁的正 那当然是拨三杨的乱,反太宗皇帝的正。乱臣贼子,抛弃旧港,停下西洋,南洋藩属尽失 丧师交趾,内迁奴儿干,边境烽火四起。奸臣误国,其害十倍于叫门天子 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尽复太宗之政,巍巍大明,风云再起 作者:西宫娘娘玉灵月
- 穿越架空西宫娘娘玉灵月连载中
- 最新章:766 蒙古联络西域强援 新汗策划偷袭大明
- 泰山之子(人猿泰山第四部)
- 《泰山之子》内容简介:这个故事我定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他其实不该讲给我,也不该讲给任何别人。这得归功于一瓶陈年佳酿在那位讲故事人身上产生的奇妙的作用,引得他开了头;也得归功于随后那些天,我对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持怀疑态度 等那位爱吃喝交际的东道主发现他已经给我讲了那么多,而我对他的故事仍然将信将疑时,他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章
- 重生之挽景留云
- 【红袖读书—首届“全球征文大赛】参赛作品【一对一,身心双洁,甜宠,结局HE 慕楚重生了,却是重生到楚妧的身上,看着她深爱的人踩着她的尸体登上了皇位,她满目恨意,即使她什么也没有她也定要他血债血偿,可是这仇怎么就简简单单的就报了还有,身边这扒住不动的美男怎么回事 某璟:仇有什么好报的,不如你抱抱我吧,
- 都市言情秋木苏y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章 惊喜
- 末世纹身:我为守护神,力挽天倾
- 末世来临,人族危在旦夕 有山海经上古凶兽复苏,又有神魔降世屠戮人间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人族神纹使能与之抗衡一二 顾长生重生末世之前,带领华夏屹立于末世之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能做到这一切,都靠他的十大禁忌纹身 前胸魔祖罗睺,背后盘古开天 左臂三清祖师,右臂鸿钧道主 下腹东皇太一,后腰洪荒祖龙
- 恐怖灵异梦里画卿颜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此战不胜不回还!
- 景泰旧事
- 6岁他沉沦泥淤,遇一个叫明月的人,她又消失。8岁他见到弥留的父,他是天下之主。15岁他终寻得她,新君婚典上 土木变,天子狩,瓦剌犯京。群臣拥立,诚知皇位是烫手芋,可必须接下。他要守住这座城,因为她在里面。21岁他登极挽危澜 迎上皇,人道景泰不通权术自取其祸,可他不愿她失去丈夫。迎驾.看她抱夫泣下,他
- 穿越架空林夕原连载中
- 最新章:的
- 景景相依
- 五年前,她被迫要嫁入北城第一名门霍家 订婚宴上,却被闺蜜冲上台,撕开礼服,露出满身斑驳痕迹 五年后,害得她身败名裂的男人,竟费尽心思欺负她,妄图封杀她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一切开始完全变了样 她感冒,他嘴上骂着活该,手却不听使唤的亲自给她熬姜汤 她受伤,他嘴上骂着报应,背地里却将伤她的人处理得一干二
- 都市言情南音音完本
- 最新章:418 完结!
- 穿越之挽天倾
- 作者:书荒自己码所写的《穿越之挽天倾》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书荒自己码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一章--最后一战
- 红楼之挽天倾
-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后世青年魂穿红楼世界中宁国远亲之上,为了免于被贾府牵连之命运,只好步步为营,然而茫然四顾,发现家国天下,乱世将临,为不使神州陆沉,遍地膻腥,只好提三尺剑,扫不臣,荡贼寇,平鞑虏,挽天之倾 这一切,从截胡秦可卿开始 作者:林悦南兮所写的《红楼之挽天倾
- 穿越架空林悦南兮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贾珩:此举自然是……杀人还要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