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566章 进入全火器


    这些都是无主战马,被明军弓手牵在身前,正好当个挡箭牌,又挡住骑兵的路线。
    “嚅嚅嚅”现场一片勒马声,联军冲上来只会撞到这些无主战马。
    他们纷纷减速,很多人在破口大骂,贾为国听的清楚,都是问候他们家里女性之类。
    联军减速,弓营后面几排可没停,箭雨不断。
    联军顿时惨叫连连,后排也有人射向他们。
    啊,贾为国身边有人惨叫,脸上中箭倒下。
    四周有点小慌,但一年多的训练下来,基本的纪律还是有,大伙看了眼,没接到命令不敢动。
    “上。”明军把总一声令下,前三排持刀推着前面的马往前,后面弓手跟上,一边走一边射。
    此时不远处有明军骑兵看到他们被对方骑兵攻击,也从另一侧绕了过来策应他们。
    联军骑兵既要防备箭雨,又要和明军骑兵对抗,不一会就损失惨重,纷纷后撤。
    战场上也不知打了多久,贾为国手指上包着东西都没有用,射到后面手都痛了。
    他抬头看看四周,他们的弓营也损失不少,并被联军打乱。
    此刻他带着自己哨里七八十人,正跟在一队明军骑兵后面,现场到处都是骑兵冲来冲去,双方还在缠斗,但战线已经往南移了数百步。
    这意味着,联军已经且战且退,让出了大量的空间。
    地面上全是双方的战马和死伤人员,但能看出绝大部份都是联军的。
    明军骑兵空间越来越大,轻骑兵们又可以开始展开骑射,联军的骑兵明明是明军一倍多,居然是节节败退之象。
    联军要输,贾为国看到这里,连他都觉得联军要败。
    明军的步骑素质远远超过联军,每消灭一名明军骑兵,联军要付出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相同骑兵,但他们的兵力却没有到达这么多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明军全是精锐,联军由各部组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精锐还能和明军打打,一旦这些精锐败了,其他人更是不堪一击。
    当天从上午打到中午,双方都没时间吃饭,又一路打到下午。
    进入下午之后,联军败势已经现,但原本骑兵还能坚持,不料步兵大阵那边,突然传出山呼海啸的声音,接着大股联军步营往后就跳。
    “虎。”明军步营大呼,接着人潮开始往前移动,但整体队形还保持的很好。
    联军崩溃的面积越来越大,后退和逃走的人越来越多。
    仅仅半刻钟不到,场面就一下子崩溃了,无数联军步营转身就跑。
    也就在这个时候,明军步营开始失去阵形,追啊,明军开始追杀。
    贾汗.沙看到步营被明军打崩溃的时候,就绝望的闭起眼睛。
    他们骑兵只有明军两倍多,步兵接近明军四倍,没想到最先败的却是步营。
    看到步营被打崩,他几乎没有犹豫:“传令,后队变前队,撤。”
    联军骑兵一退就更不得了,明军立刻掩杀上来,追在后面不停掠射。
    贾汗.沙一股精锐之前和明军对战死伤还不算多,但在接到后撤命令时,明军掩上来后,杀伤无数。
    他一看大势不妙,立刻让杜蒙里带人断后,保证主力撤出战场。
    杜蒙里也没办法,硬着头皮聚集了数千骑冲上去。
    明军见状立刻把骑兵分出一波往西面联军步兵追去,其中大部份都是重骑兵。
    很多重骑兵在走之前,纷纷把身上的重甲给脱了,轻装上马。
    洪熙十六年四月初,明军也黑白王朝联军在拉尔曼城外大战,明军大获全胜。
    联军骑兵大部份逃了回去,但九万步兵几乎全军覆没。
    明军分出两股骑兵追撵联军骑兵,使联军骑兵无法保护他们步营,然后另两股骑兵猛追联军步营,不停掠射。
    从双方交战处到拉尔曼城的二十里地上,遍布联军尸体,逃跑的联军步营后来发现只要投降就不会死,纷纷举手投降。
    开始只是少数人,接着就是成片成片,成营成营的降。
    贾为国自己一哨人早就被打散和跑散了,他此时身边还有四五十人,看到联军崩溃大败,他二话不说召集身边人:“找马找马,快去抓人。”
    大伙纷纷在战场上挑没人的战马,他们刚刚一直与骑兵在同一个战场,很容易找到无主的战马,然后纷纷上马,有人扔掉弓箭,拔出长刀开始追赶,但贾为国还是带着自己的弓箭。
    他们几十人跟着满山遍野的步营在跑,先是看到自己的步营,有步营认出他们,纷纷挥手大叫,估计是叫他们不要抢人头抢功。
    但贾为国不管,带着人继续往前跑,很快超过明国步营,这时就可以看到明军骑兵还有敌军步营。
    明军骑兵并不靠近对方,一直保持三十四步的样子,战马慢跑,紧紧跟着,然后拿起弓箭,嗖,随意的射着。
    每有箭起,不远处必然惨叫,有人倒下。
    联军全盘崩溃,完全没有抵抗,也不管明军就在边上射他们,就是往前狂奔。
    但人的体力有限,很多人跑一会就会没有力气。
    这时明军的步营就来了。
    论体能训练,这时代的明军无人能及,跑起来,这些联军完全比不上他们。
    贾为国带着人一直往前跑,然后发现前面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他想立大功,看到有几十人跪在地上投降的根本不管,继续往前跑。
    不一会儿,前面终于看到一大股败兵。
    那败兵差不多有上千人,所有人丢盔弃甲的,有大半人连兵器都扔了。
    “上上上。”贾为国兴奋无比。
    身边有人惊叫,对方人太多了。
    贾为国道,别怕,他们无心抵抗。
    那股败兵看到他们追上来,更见惊恐,等到战马靠近,果然,后面有人直接不跑了,纷纷原地投降。
    有个敌将看到他们人少,突然振臂道,明军人少,大伙把他们拼了。
    这人说的话贾为国也听懂了,当即拿起弓箭,扑哧,一箭正中那敌将脸上。
    对面一声惨叫倒地,贾为国也惊喜交加。
    他并不是专业箭手,刚才就是随便射一箭,没想到运气这么好。
    敌将一倒,四周敌军更加惊恐,跪下投降的人更多。
    贾为国还是往前跑,示意部下把这上千人紧紧跟着,然后用他们本族的语言大喊:“明军仁义,还发军饷,发田,发粮,兄弟降了吧。”
    他的部下都跟着他叫,声音越来越大。
    这上千夺命狂奔的人越跑越慢,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终于前面的人也不跑了,所有人往地上一坐,大口喘气。
    贾为国以几十骑,逼降了上千步营,名声大振。
    拉尔曼一战,明军伤亡不到万人,其中大部份都是步营,而联军损失十余万,其中近九万步营全军覆没。
    联军约三万多骑兵逃到拉尔曼城,感觉没有步营也守不住,继续往西逃,拉尔曼城落入明军手上。
    城中大量物资还有人口都归明军所有,没来的及跑。
    这要是明军守城,肯定跑之前,一把火先把物资烧了,但贾汗.沙和哈扎姆都没这么做,便宜了明军。
    这一仗只一天分出胜负,却打夸了黑羊和白羊王朝两个王朝近一半主力。
    整个西亚开始瑟瑟发抖。
    四月中旬,沙哈鲁的兵马从北打到拉尔曼,白羊王朝在波斯以西的地盘几乎尽失,
    此时明军已经推进到波斯最西边,进入后世伊垃克的地盘,与札剌亦儿王朝领土相近。
    札剌亦儿王朝如临大敌,惊恐无比,连连派出使者向明军询问。
    明军安抚他们,只打白羊和黑羊与他们无关,札剌亦儿王朝居然也信了。
    五月,明军北上,与沙哈鲁兵马汇合,往西北方向打去。
    白羊王朝的主力已经撤退到首都迪亚巴克附近,等于把势力退进土耳棋,整个西波斯的地盘都让给了明军。
    七月,明军几乎占领了全部西波斯,后世伊郎的地盘基本有九成落入明军手中。
    此时明军西部与札剌亦儿王朝相邻,西北部与白羊和黑羊相邻。
    这次明军没有巩固地盘,给他们喘口气的机会。
    八月再次与沙哈鲁兵马合兵一处,正式往白羊和黑羊腹地打去,黑羊和白羊节节败退,先后丧失阿塞拜将和亚美尼亚,九月时,明军和沙哈鲁已经逼近土耳棋东部,这是黑羊和白羊最后的领土。
    两大王朝纷纷求和,也愿意和当年臣伏帖木儿那样臣服,但条件还是需要自己的领地,可以当总督。
    明军回应,无条件投降。
    伊斯坎达尔和卡拉奥斯曼两位老大二话不说,带领八万残兵往土耳其中部,逃向奥斯曼帝国,投靠了穆罕默德一世。
    穆罕默德一世却又惊又怒,生怕引来明人的报复,立刻下令驱赶。
    两人没办法,合兵一处,又往北逃窜,进入后世格鲁极亚地盘,往大鹅方向窜。
    明人就是逼他们往大鹅方向,跟着沙哈鲁穷追不舍,到洪熙十六年底时,黑白五朝最后六万多残兵,直接往北,逃进后世大鹅方向,明军这才做罢。
    至此明军西部,与奥斯曼帝国和札剌亦儿王朝相邻,占据了后世波斯九成地盘,并包括阿塞拜将和亚美泥亚地区。
    明使很快来到两个王朝,向他们表达了和平之意。
    两大王朝现在都有点瑟瑟发抖,果然也同意和平。
    洪熙十七年元月,三方在摩苏而签定和平和通商协议。
    同年明军正式成立波斯省和阿亚省,设两省总督。
    第二个五年目标中,朱高煦完成了对后世伊郎的完全占领,立刻开始移民和加强统治,同时开始开挖油田。
    波斯这边早就用了石油,只是各王朝不够重视,现在到了朱高煦手上,便正式开启了挖挖模式,当地人将优先被征发为矿工。
    洪熙十三年三月,拉伊城。
    拉伊就是后世的德黑蓝。
    拉伊城在帖木儿时期被帖木儿控制,但没有城墙,一直到了白羊王朝之后才开始建墙,但仍然只是小城。
    明军去年五月占据,之后就开始修建城市,并收拢附近居民移居,到今年时,又移了五千户明人过来。
    等贾为国被任命为拉伊城守备时,拉伊城已经拥有十万加的人口,是西波斯首屈一指的大城。
    仅仅一年不到时间,明人把拉伊城弄的极为繁华,也成为西波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明军这时将仆从军按明中后期营兵编制,各城根据大小,有参将守备不等。
    贾为国去年立下大功,之又在追击黑羊白羊王朝时,又立功,连连获得晋升,已经升为明军守备。
    明军在拉伊城留六千多兵马,两个营,一个营一个守备,上面有个明人参将。
    这两个营里,一个全是仆从军,一个全是明军。
    明军那营步营据说刚刚从大明境内调过来的,这是贾为国第一次看到全火器明军部队。
    这支明军进城时,贾为国他们非常震憾。
    以往明军的长枪,弓箭,盾牌已经统统不见,只有火炮和燧发枪。
    明军现在用的是洪熙十五年制的新式燧发枪,内部称‘一五式线膛枪’,枪管都有线膛。
    因为制造困难,特别是划线膛有点麻烦,还是用的十八世纪线床方式,所以大明皇帝每年只能造十万条左右枪管。
    目前还有大量明军没有配备。
    而进入拉伊城的,是全部配备线膛式燧发枪的明军。
    十五式线膛枪,已经有了线膛,还有圆柱形子弹,无限接近近代步枪,此时的这波明军连铁甲都没有配备,因为有效射程到达一百步以上。
    三段击下,配上路障,就算是骑兵都很难冲上来。
    比起八里桥的八国联军,明军的火枪更强,火炮差了点,且没有机枪。
    贾为国成为守备后,在当地被赏了一百亩田,他立刻把家人迁移到拉伊城。
    他军中很多同仁都是如此,因功在当成被赏了田,然后把家人迁移过来。
    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可以改成汉名。
    现在在波斯省这边,能有权改名为汉名的,是一种荣耀,同时能享有很多特权。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