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开局自带武将模板

第六十五章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光武年之前,独尊儒术。
    无论官、吏,都被儒生所把持。
    在这种时代,如果想要施行儒家经术中的“德政”,照理说就该把朝政委托于儒生。
    到了光武帝一朝,虽儒道大兴,然官场风气却为之一变。
    一招“退功臣而进文吏”,名义上提拔了大量底层文士,世人却不知这些文吏之中儒生的占比却并不高
    这些做事的文吏,擅长的是“刑理”、“法令”,而非儒家经术,以“经验”,而非“经典”治理政事。
    这从根本上上回归到了西汉时“霸王道杂之”的状态。
    也正因为这样,在东汉初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皆推崇儒家经术。
    但到了具体细务上的吏员与吏治问题上,却形成了说的与做的并不一样的奇妙画面。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做法开始大行其道。
    理想主义者高高在上,务实主义者鞠躬而下,形成了一种十分和谐的政治图卷。
    然而好景不长!
    当顶层文士居庙堂日久,形成的世家集团逐渐下沉,又与日益形成的土地兼并集团合流,事情就变质了。
    到最后。
    灵帝“卖官鬻爵”这一重大举措为原本的善政送上致命一击,废史立牧又彻底在野心家的心火上浇了把油……
    在这之前。
    儒生与吏员还是两个泾渭分明、互不对付的群体。
    儒生重文化学术,吏员重为政举措,因此经术与政治也是泾渭分明的。
    在这之后。
    经术开始大举向政治进攻,儒生也开始了对吏员的渗透。
    直到现在,吏员内部山头林立,各有挂靠、各自统属。
    以至某个山头一声令下……不,只需使个眼色,便可令高居九卿的朝堂一部在形式上彻底瘫痪。
    御史失权,没有绩效考核的弊端,彻底暴露出来。
    ……
    “哦?这倒是有趣。”
    刘辩捧着卢植亲自呈上来的奏章,将洋洋洒洒数千字细细读了两遍,这才放下。
    他知道“逼宫”这一招会来,却只没想到来的如此之晚。
    正是两朝吏员青黄不接,恰到好处。
    看向兀自愤愤的卢尚书,早有思想准备的刘辩却并不如何气愤。
    “别人都有三两心腹之人,卢尚书就没有?他们不做,就先借一两人过来支应一下嘛。”
    这话说的卢植一愣,抬头看过来,刘辩却并不是敲打他,并未留白,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如果他们还是如此,那正好,今后便都不要做了,卢尚书也好立些实心用事之人,把屋子打扫干净。”
    这话说的轻描淡写,卢植心中却是波涛起伏,连番巨震!
    言深至此,没有半点遮掩,若这样还不是把他卢植当自己人,那便没有别的说法了。
    两朝老臣一时竟生了肝脑涂地之心!
    情绪过了,方才觉自己这段时间历事过丰,以至于精气神都年轻了几岁,连带这心智都青春起到来。
    这可不好。
    他这边想着,那边刘辩却是一番话讲完,抛了个问题出来。
    “卢卿可有什么心腹人?尽管举荐来,朕信得过。”
    “这倒没有。”卢植脱口而出。
    刘辩嘴角微挑,“哦?真的没有?”
    尚书大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老官场那说话留七分的毛病又犯了,有些讪讪道:
    “朝中却是没有。”
    说到这,老尚书自己差点也失笑出声。
    “公孙伯圭少时与我门下治过些许经典,然多历北地,少通政务,却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居乡时倒也多有传授,门下很是有些干才。然夫子常言有教无类,其才可堪造就,出身却难造就,如今也不知……”
    说到这,老尚书就是一声感叹。
    弟子中有才学者众多,然而受困于没有入官通途,那些人大多都埋没蹉跎至今,想想也都而立之年了吧。
    刘辩当然清楚卢植的为人。
    否则以他的地位功绩,在如日中天之时想提拔几个弟子入官还不轻而易举?
    门下唯一出头的公孙瓒还是个家境优渥的官二代,其他人是半点老师的风光都没沾上,老先生之耿直可见一斑。
    “既如此,卢卿便列个单子上来,朕便派人去考察一番。若是真如所言,便招来朝中试用,也不枉卢爱卿一番心血浇灌。”
    “臣代劣徒谢过陛下。”
    卢植闻言,心中既惊又喜,连忙躬身行一大礼。
    只是站直身后,忧色再次浮现脸上。
    “陛下,此乃久计,解不了近忧。如今当务之急却不是简拔人才。此时尚书府空置,社稷有倒悬之危,若不行雷霆之击,恐其祸难料啊!”
    刘辩自然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反问道:
    “卢卿可有教我?”
    卢植稍一思忖,沉声道:
    “此事若不严加处置,有一便会有二。这一次是尚书府,下一次就是大司农、大鸿胪,最后会否是光禄勋?”
    “嗯,所言有理。”刘辩点点头。
    “臣这次便是来请旨的。请陛下遣几位忠诚可用的太医、仓官归臣调用。臣这便回去,每家每户逐一拜访,若有欺瞒拖延者,从重处置!”
    “待衙署重开,臣便搬去署中暂住,定要将他们这恶习扳回来才来见陛下!”
    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对于现在这个形势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身处其位,与其他朝臣又没什么勾连,能躬行如此,也算鞠躬尽瘁了。
    不过刘辩可不想把自己好不容易捞回来的老臣累死。
    “此法却可解燃眉之急,然口从心不从之辈,做事又能有几分勤恳?”
    “有老臣在,定让他们老实做事!”
    说着说着,老卢脾气就上来了,刘辩连忙出言安抚。
    “这可使不得,若是让做臣子的搬去衙署居住,我这做皇帝的还不被卢卿妻室埋怨死?”
    “她敢!?”卢植这话说的明显底气不足,于是又补充了句,“老妻向来体谅,定不会为此困扰。”
    刘辩笑笑,家家不同,倒也不必过多知晓人家的家事。
    于是向前探探身子,又道:
    “卢卿可以,旁人却不行,此一时之计可治一时急症,却不可擅用。”
    说完,朝卢植招招手,示意他近些。
    “朕倒是有个想法,说出来与卢卿参谋参谋。”
    “哦?如何想法?”
    “那……自然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主动回来上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