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述唐朝

(23)东突厥的崩溃(2)


    颉利被李靖打得心惊肉跳,一路奔向碛石,不料被埋伏在云中的李世勣又是一通狂扁。颉利众叛亲离,又被唐军连续蹂躏,彻底服气。赶紧派执失思力去见李世民求和,情愿举国内附,这个执失思力就是上次被李世民扣押的使者。
    这次李世民见颉利已被自己彻底打服,也同意和谈,派出了唐俭和安修仁去安抚一下颉利受到严重创作的小心灵。同时传诏给李靖,让他迎接颉利。
    李靖追着颉利正要痛打落水狗,就接到了李世民的停手的诏令,很不甘心,就和副手张公谨商量,“仗都打到这程度了,停手太可惜了。颉利人还有不少,不如趁着和谈他没有准备的机会,突袭他一下,把他抓住。
    张公谨虽然很能打仗,但对于搞阴谋这一块,还不太擅长,对李靖说道:“皇上都同意颉利投降了,而且使者都到颉利那里了,我们再偷龙袭他们,不是把使者都害死了吗?”张公谨的想法是很符合大众心理的,咱们的人都在突厥的军营里正跟人谈判呢,你搞了个突然袭击,突厥还不得把使者碎尸万段?
    李靖却不这么想,他想到的是稍纵即逝的战机,死上一两个使者那都不是事,大不了让皇帝再派几个呗。正好李世勣也领兵赶到,他也同意李靖的意见。于是李靖在前,李世勣在后,偷偷地向着突厥主力的方向移动。
    一路上碰着突厥巡逻队伍,就抓起来当做向导。颉利正与唐俭等人庆祝合作愉快呢,突然有探报,“唐军已到近前,不足十里远了。”
    颉利有些发懵,看了看探报,又看了看唐俭,“什么情况?不是说好不打了吗?怎么又来了?难道你们也这般言而无信吗?”他没有想到自己惯用的伎俩,却被唐军学会了。
    唐俭马上意识到自己很危险,内心得大骂李靖祖宗十八代,表面却很镇静地说道:“误会!肯定是个误会!可能是李靖还没接到诏书,所以率军到来,等我去把误会解释清楚,他们自然就退兵了。”另一个使者安修仁也觉得在这里很危险,跟着唐俭一起去见李靖。
    颉利等在牙帐里,内心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那是七上八下的。好容易盼来消息,却是李靖大军越来越近。颉利狡猾异常,远远地看到了唐军的大旗,知道和谈是没有可能的了,大呼上当,再想组织抵抗已是来不及了,慌忙骑上战马,带着部众开始逃跑。
    李靖率着大军一路杀了进来,颉利一逃,大军没了主心骨。唐军如入无人之境,砍瓜切菜般的屠杀突厥军。
    乱军中,唐军忽然发现突厥营中,有一衣着华丽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瑟瑟发抖。仔细一问,却是隋朝义成公主和颉利的儿子。这次突袭,颉利的牙帐被唐军夷为平地,俘获突厥男女不下数万。
    这个义成公主一共嫁了四任丈夫,第一任是启民可汗,后三任分别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为始比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突厥的习惯是父妻可以由儿子继娶,所以这位义成公主,就成了四位可汗的老婆。
    李靖抓住了可汗的老婆,却因她无耻而杀了她。其实李靖这件事做得有些不地道,义成公主作为一个女人,远嫁到突厥,就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政治棋子。况且突厥又有子继父妻的习俗,有什么廉耻不廉耻的。
    颉利逃到了手下苏尼失的领地,颉利本想带着苏尼失一起投奔吐谷浑。李靖派出李道宗继续追捕颉利,李道宗给苏尼失去了一封信,“你乖乖地把颉利给我送过来,要不然,后果自负!”
    颉利得到消息,怕苏尼失抓住自已投降唐军,又逃了出来。而苏尼失则怕唐军真来征讨,又追上颉利把他抓了回来,送到了唐营。自此,东突厥被团灭。
    颉利被押回长安,这个扰攘大唐帝国多年的突厥首领垂头丧气地被带到了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此时的心态应该是极其复杂的,臣服的屈辱,无奈的结盟,边民的屠戳,失信的毁约,昔日草原的霸主今天终于跪在了自己的面前。就连不问政事的太上皇李渊,听说颉利被抓,都甚感欣慰。
    “你借着你家祖传的基业,荒淫暴虐,这是你犯的第一项罪。数次结盟,反复背弃,这是你犯的第二项罪。仗着你兵强马壮,到处征战,这是你犯的第三项罪。践踏我国庄稼,掠夺我国百姓,这是你犯的第四项罪。我原谅你的罪行,没灭了你的国家,你却一直不肯投降,这是你犯的第五项罪。这五项,每项都是死罪。但我今天不杀你,也是看在你最近几年比较老实的缘故。你要好自为之。”李世民最终选择放过颉利,又任命他为太仆,待遇非常的好。
    为了庆祝胜利,李世民特意请来李渊和王公大臣,在凌烟阁上摆了几桌。宴上,大伙都喝得差不多了,李渊忽然来了兴致,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就着小曲跳起了舞蹈,宾主尽欢而散。
    东突厥的灭亡,对李世民来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但同时也给唐帝国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东突厥原统治下的部落,有的投奔了薛延陀,有的向西逃往西域,还有十多万人投降了唐帝国。这十多万人的安置,却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大问题。
    唐朝内部,对于如何处置这十多万人,分成两派意见。一派以温彦博为主,一派以魏征为主。温彦博主张再把这些降民安置在塞下,保全其部落,还按原来的本土风俗生活。这样可以填充空虚的土地,成为一道屏障。温彦博的想法是一种比较开阴的民族政策,给降服的民众一定的自治权。
    温彦博的提议遭到了魏征的极力反对,魏征认为突厥人面兽心,不应在国内安置,而是应该让他们回归故土。十万多人在国内安置,十几年后人数就会翻番地增长,到时候要造反,就没办法控制了。五胡乱华还犹在眼前,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把突厥分而治之,设置多个部落首领,让他们无法团结起来。
    李世民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把这些降众安置在东起幽州,西到灵州的广阔土地上。而原来突利的领地,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的领地分为六个州,左面设置了定襄都督府,右面设置了云中都督府。
    对于投降的突厥贵族,李世民也大都拜官封爵。把兄弟突利被封为北平郡王,兼顺州都督。颉利封为右卫大将军,因为他以前很不老实,就留在了李世民的眼皮底下。苏尼失抓颉利有功,封为宁州都督。阿史那思摩封为化州都督,统御原颉利的旧众。由此看来,投降的突厥人民仍由突厥贵族来统治,这大概就是早期的民族自治形式。。
    李世民一直很大方,这一次封赏了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达上百余人,几乎是朝臣的一半。因此留居在长安的突厥人,就有近万家。
    只是可怜了颉利可汗,本是草原的雄鹰,却被关在了长安这个牢笼之中,整日的郁郁寡欢,日渐憔悴。贞观七年,病死于长安,按照突厥人的习俗,火化后安葬。突利后来暴死在回并州的途中。自此,东突厥原来的可汗全部死亡,这个强大的马背民族也就此消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