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呵,醒来吧

第16章


然而,既不是爆发力从内部爆发出来,也不是粗暴地强加于外部而得到解脱,而是可以采用第三种办法,或许这是梦境。在战败的那个夏天,在见不到一个孩子的河里,我不正是被这种幻想缠绕着吗?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当时的感受,前面翻译的布莱克的诗最贴切。"推磨的奴隶们,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禁锢在黑暗和叹息中,三十年啊,疲惫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 从未见过一次微笑, 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然后是"--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义幺每天去福利工厂,他的工作是把由新宿中村屋提供的装"月饼"用的纸箱组装起来。指导老师和成年残疾人们一喊义幺,他就慢条斯理地、准确认真地回答。休息的时候,跟他一样带有残疾的女学生在游戏室弹钢琴唱歌,他就热心聆听并鼓掌。还把错误的指法跟和弦改正过来,以便于理解,不久他就得到了大家的信赖。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些后,向妻子提出疑问,"我从几个方面注意观察了义幺,虽说他热情、努力,可是,下课后扫除的时候,义幺急忙拿起扫帚和墩布,--这还不错,可他却站着不动。结果是什么也没干,是懒呢?还是他实际上根本就不会干这些呢?"
妻子很惊讶,让义幺屋里屋外地打扫,进行实地训练。我也在旁边看着,儿子身高体壮,堪称巨人了,他歪着脑袋,"为什么落叶落在庭院踏脚石上?"一旦角落堆积了落叶,他就非要用扫帚把落叶撒满一院子。我们在自己家里对儿子进行能力训练,有一些很明显的缺点,所以受到外界指责。
有一天,妻子因感冒和牙痛直哼哼,我就代替她到工厂前的车站去接义幺。可是到得太早了,傍晚路上寒风凛冽,我无法站在路上等,只好走来走去。还有一个原因使我不便在车站标志牌下等,那就是有一位比我小十五、六岁,身体肥胖、脸色苍白的妇女已经先站在那儿了,她把下巴缩在厚厚的大衣领子里,大衣鼓得像个枣核,一看就知道她也是来福利工厂接孩子的母亲,她显得冷漠而忧郁,我很难跟她打招呼。
前不久,义幺的福利学校死了两个残疾儿。有一个孩子是在运动会之后,跟父亲去看太子堂的祭祀活动,即神轿游行。吃完了烤肉,挨着父亲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在静静地睡觉,父亲在快要上学之前,叫他的时候,他早已凉了。我读完福利学校的校长先生写的文章后,深受感动,最后一个晚上,孩子跟父亲高高兴兴地团聚,我甚至想说他像风一样飘走了。另一个孩子留着莫希干族的头型,曾给我留下愉快的印象,所以我还记得他,他精神抖擞地一个人去洗澡,因癫痫发作,淹死在水里。
其中一个孩子的死讯从福利学校传来的时候,妻子去为义卖市场作准备。当谈到以何种形式去吊唁时,一位跟妻子一起工作的年轻母亲说:"谁想去谁去吧,因为这是好事呀。"这位母亲也积极参加义卖市场的准备活动,她不但尽心尽力培养自己的残疾儿,还关心残疾朋友们。她可能把一瞬间闪现出来的绝望念头说出来,她和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妻子没有批评这位年轻的母亲,这是他们共有的痛楚,可她好像总在想着这句话。于是我说,如果可能的话,还是把这种话忘掉的好。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轻轻靠在汽车站标志牌下穿着又重又厚大衣的人就是那位母亲。
也不知是第几次走过福利工厂前面的时候,碰到三个女子。她们年龄比那位忧郁的母亲还小一轮,正在从工厂的大门往里看,那是一条直通房屋的路。她们穿着一样的仿鹿皮大衣,一样的红褐色长筒靴wωw奇Qìsuu書còm网,一样地将头发染红,挽在头顶,满精神的女子。我经过她们身边的时候,她们正在说悄悄话,却显出故意要让过路的行人听到以造成舆论的样子,热烈地说:"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我没停下步子,从福利工厂前面路过,来到十字路口,穿过人行横道,走到对面的便道,一边走,一边想,刚才的事儿真奇怪。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不一会儿,我就明白她们的明显意图。我误以为她们也想让自己的残疾儿进工厂才来参观的,所以她们说"太美了",她们的态度让我感到奇怪。可是她们都抱着对都城、市区福利政策的批判态度,作为她们行动的开端,先来看福利工厂,所以,她们故意大声评判的谈话明显说明她们的意图。实际上,不但义幺自己,连妻子也认为世田谷区的福利工厂是漂亮宜人的建筑,……
我走在工厂对面的便道上,看到义幺走到工厂门口,被刚才的三个女子围住,从举止上,可看出他正在非常客气地回答问题。走过福利工厂前,穿过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我一直都没有加快脚步,只是注视着前方的动向。不一会儿,义幺慢慢地摇着头,刚才说话的客气劲儿没有了。突然,他一下子张开肩膀,挺起胸,一副带搭不理的样子,耷拉个脑袋不说话,可是围在旁边的三个女子还在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使义幺无法脱身。其他的残疾儿也从工厂里出来了,可是她们只抓住义幺进行提问。
我加快脚步,可是刚才站在车站标志牌旁边那位忧郁的母亲比我还快,吧哒吧哒地跑到义幺和三个女子那儿。匆匆地吵了几句之后,她就像一只臃肿的大鸟,抱住义幺的肩膀,想要把他从她们中救出来。三个女子看到我急冲冲地奔过去,就像遇到乱子一样,小步跑走了。那位母亲黝黑的脸上因兴奋而透着红晕,一只手揽着义幺,另一只手已经放在一位从工厂里出来的女孩子肩上了,她盯着我问:"你怎么光站在那儿看呢?你要不是学生的家长,我们可就不饶你啦。"
义幺也回过头来,谨慎地看着我,好像他从心底赞成这位救他出来的朋友母亲的话。我向她表示深深的感谢后,她这才把儿子还给我。
乘上汽车,我问义幺,那些女人问你了什么?可他阴沉着脸什么也不说。刚才那位母亲跟我们同乘一辆车,她用别人都能听到的声调对我解释说:"她们说,因为反对在自己的住宅附近建筑福利工厂,所以今天就到这里来啦。她们要向报界投诉说:"施工会一直影响我们,不要夺走孩子们的娱乐场所。"甚至还说,"只要不把工厂建在住宅附近,她们将拿出一千万元搞残疾人义务活动。"真是一派胡言。把我们的孩子看得跟脏东西似的。"
回家以后,我和妻子都问:"今天,那三个人问你什么了?"可义幺坚决不说。最终,我们也不知道那三个是不是参加反对福利工厂运动的人。四、五天后的傍晚,义幺和家人一起在看电视。新闻正在播放建设福利工厂的情况。一听说要重新开始建筑,住宅的警钟敲响了,向反对建设福利工厂的运动者报急,主妇们从紧急楼梯上跑下来,孩子们也参加进去,每到一处金属丝网前,她们都向市工作人员提出抗议,从姿态、举止、神情上看,她们的生活水平很高。不由得让人想起,在福利工厂前跟义幺说话的女子们所穿的仿鹿皮大衣和高筒皮靴就是她们的日常装束。听完广播员的解说后,义幺就说:"啊,是反对建设福利工厂吗?这可是难办呀!"于是我又一次问义幺,"那次在工厂前面,三人女人问你什么了?或者她们对你说什么了?是生气呢,还是为难呢?你不是一直低着头吗?"我这么一问,义幺硬梆梆地说:"行了!别再问了!"说完就把脸转向一边。
妻子也看了刚才的新闻,她微妙地避开我的视线说:"虽然年轻的母亲说,把我们的孩子看成脏东西一样,可是我觉得那些人感觉像受到什么可怕的攻击似的。用Y先生的话来说, 住宅区的人好像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可怕的侵犯,既然家长们这么说,孩子们也自然而然会那么想。刚才电视上好像就是这样的吧?事态如果发展到受惊的孩子扔石块的地步,义幺脑袋里的塑料板可就危险了。或许还会像十年前那样戴着帽盔去工厂。因为义幺毕业后要去正在建的那个工厂……"
我写长篇小说《替补跑垒员记录》的时候,以小学特殊班级的意外事故为契机,主张对主人公即残疾儿童进行自卫训练。这是一部以喜剧性的,或者说是奇异现实主义的意识体系为基调的小说,简直是一篇充满夸张的演说词。
"我认为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孩子们,你们教师能做的、对他们有真正帮助的就是告诉他们。"你们生存的当今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提醒他们"注意这一点!"这可能吗?教师能对我们的孩子说这些话吗?现在,老师教我们的孩子们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来在社会的角落里,让他们像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傻子一样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吗?在未来社会里,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即教我们的孩子动手能力,及处理自己的一切事情,这不正是教给他们"啊、啊"自杀的方法吗?要是真替我们的孩子考虑的话,为了避免在未来社会中被淘汰的现实,就必须教给他们武装自己进行自卫!这不但会污染当代世界,而且像我们的孩子们那样的残疾儿的数量会迅速增长,一旦我们的孩子多到令人瞩目的程度,就会被当作低下的先行者,成为人民憎恶的目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