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成功地图/韩万金

第9章


再看看老王那倔倔的神情,知道指望老王收下文件也是不可能了。最后只好跑到下一个部门才把文件传了出去,同时也暗下决心再也不管这闲事了。 
  可没过几天,那位老大姐又来传文了,一进门就径直向我走来。这次我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明确地告诉她,文件应该直接送给老王。老大姐听后似乎很不高兴,上次不就是你接的吗?你们处到底有没有个准谱?虽然在我的再三解释下,老大姐走了,但脸色远不像上次离去时那样好看。 
  问题出在哪里呢?很显然,如果我一开始就把问题讲清楚,告诉对方应该将文件退给老王,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尴尬了。当然,拒绝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仍以此事为例,在老大姐第一次来退还文件时,不仅要向对方讲清情况,还要使对方能够愉快地接受。如:对不起,我们处有规定,这份文件应该由老王签收,您是不是再辛苦一趟直接给老王送去?如果您实在忙不过来,我就替您跑一趟。话说到这份上,对方一般都会高兴地转身离去。即使对方真的因为某种原因请我们代劳也会心存感激的。真若如此,我们也就只能辛苦一趟了,同时别忘了告诉对方:如果老王那边有什么问题我再找您。此后如果真的遇上老王拒收等意外情况,我们再回头找她,她也不会怪罪到我们的头上了。最后,即使真的不得不由我们替她把文件传给下一个处室,那么在对方心中则又会对我们多出一份感激。 
  你说,有了以上的经历,老大姐还会第二次请我签收文件吗?当然不会。 
  这就是拒绝的艺术——在拒绝的同时,还应让对方心生好感。 
  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同时也要善于对不该你做的事情说不。 
  什么是你该做的事情呢?一是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二是领导交办的事情,除此之外都不属于你该做的事情。当然,“不属于你该做的事情”并不等于“你可以不做的事情”,为了保证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每个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善于合作、补充和互助,即做一些属于你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 
  最聪明的做法是,每当你接受一项任务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是否属于你该干的事情。是,则无条件地做好;不是,则应分清责任——叫我干可以,但我这是在替你干,是帮忙。分清责任后也应有选择地做,下列三种情况最好还是不介入为妙:一是要你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所及(答应下来的事就应力争做好,做不好不如不做,不要帮倒忙),二是分内的事情已令你无暇他顾(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三是你的介入于事并无补益。前两点较好理解,第三点可能略显抽象,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正欲外出办事,有人来给你邻桌的同事送材料,恰巧你的同事也外出未归,这时来人就请你代为收转,你该怎么办?收还是不收? 
  以我的经验,首先要看这材料是否该由你的邻桌接收,来人事先是否已经与其联系过,确认无误后可代为接收,否则最好请来人与你的邻桌通话后再接收,或者干脆请他下次再来。再看材料的紧急程度,如果不是很着急,你可先行代收,外出回来后再转给你的邻桌(应确保事后及时将材料转给你的邻桌,千万不要接过来却忘记转交)。如果材料很急,你外出的时间又较长,应通过请其他人代为接收等方式解决,绝不能自己贸然接下来。如果材料不是很重要,也无需签收,送件人决定将其放在收件人的桌子上是可以的。但此时你千万不要好心地接过来代其放到邻桌的桌子上,材料虽然只是在你手上过了一下,此后一旦发生意外(如文件丢失等),责任就很可能随之转移到你的头上了。 
  下面再说说及时的问题。准确是不失误,及时就是不耽误,就是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你应该做的工作。 
  很多人都有办事拖拉的习惯,觉得反正还有时间,忙什么。其实不然,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项工作,迟早都要干,我们为何不早一些干完它呢?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你的工作是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与不失误的要求比起来,做到不耽误似乎更难,这是由于人的惰性所决定的。不要过多地强调领导给你的(或这件工作本身要求的)最后期限,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新的工作,这时双重的工作可能会给你造成过大的压力,最终使工作无法达到应有的质量。另一方面,领导随时可能会将工作的最后期限提前,使你措手不及。这种情况下领导考虑的不是离最后期限你应该还有多少时间,而是在此前我已经给了你多少时间。要想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就应该学会用领导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如果需要对今天的话题进行一下总结的话,就是:不论是工作还是责任,千万不要把它滞留在自己手里。如果不能保证及时准确地把它传递出去,不如从开始时就不接。 
  为了便于你的理解,啰唆得连自己都厌烦了,就此打住。   
------------ 
代人受表扬,心里有点虚 
------------   
  老生常谈 
  从上班到现在,没有人明确地告诉过我哪些工作是你分内的,哪些工作是你分外的,似乎所有的事都是你应该做的。不论是任何人指派的任何工作,哪怕你稍显迟疑都是不够积极主动,嗨…… 
  []代人受表扬,心里有点虚 
  第7封来信第7封来信代人受表扬,心里有点虚 
  老同志: 
  来信收到,可能是多日来从您的信里读到的诸如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要求太多了,今天突然看到了这么多不要做什么的忠告,极是亲切。特别是当我读到“一是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二是领导交办的事情,除此之外都不属于你该做的事情”时,我的鼻子都有点发酸了。从上班到现在,没有人明确地告诉过我哪些工作是你分内的,哪些工作是你分外的,似乎所有的事都是你应该做的。不论是任何人指派的任何工作,哪怕你稍显迟疑都是不够积极主动,真的叫人越干越茫然。当然,“不属于你该做的事情”并不等于“你可以不做的事情”。弄清了分内与分外,再加上您教导的那些方法,应付起各种情况来就轻松多了。都说“姜是老的辣”,果然不差。 
  星期二下午,是我们公司本部各部室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时间。今天我们学完规定的内容后,部长又拿出了一份《秘书工作》杂志,就其中一篇题为《从一件小事看办公室人员应当强化的三种意识》进行讨论。所谓一件小事说的是某市市委书记在外考察时,电话通知市委办公室信息科刘科长复印一份资料放到他办公室。刘科长将资料复印好,交给通信员放到了书记办公室。第二天,书记考察归来,又电话通知刘科长将上述资料再复印一份送办公室,接着去参加一个会议。刘科长有急事外出,将此任务交给了信息科的吴秘书。吴秘书复印好资料后让通信员放到书记办公室。通信员说:“资料昨天已经放过一份了,没必要再放。”吴秘书信以为真,随手将资料搁置一旁。书记开会回来,不见复印的资料,责备道:“办公室是干什么的,连一件小事都办不好!” 
  文章通过对这件小事的分析,指出通信员、吴秘书和刘科长三人分别缺乏的三种意识:服从意识、确认反馈意识和督查意识。 
  接着,部长要求大家针对这篇文章谈谈感想,大家都谈了一些各自的体会,轮到我了,我就把您前几封信中讲到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谈了出来,没想到大家的反响很是强烈,特别是我们部长更是大加赞赏,说我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却肯于钻研,不仅工作上进步挺快,还能悟出这么多的道理来,真是不容易。当时我的脸红红的很不自在,本想讲出实情,可鼓了半天勇气,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您说我是不是挺虚伪的?事后我还宽慰自己,别管虚伪不虚伪了,反正您这些天的心血没有白费,您的徒弟开始给您争光了——虽然这光小得有点不值一提。 
  不知这次您该给我讲什么了,大概还是关于做事方面的细节吧?做事的内涵这样广,怕不是短短两封信所能讲清楚的。 
  您每天既要上班,又有那么多的应酬,还要还债似的给我写信,也够辛苦的,还是请您悠着点,要是累坏了身体二婶该找我算账了! 
  问二婶和鑫鑫好!   
------------ 
不忘事、不误事与做好事(1) 
------------   
  小爽 
  不忘事就是要从清理桌面开始改变你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 
  保证不误事的秘诀是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 
  做好事则要善于抓大放小,做好重要的事情。 
  []不忘事、不误事与做好事 
  第6封回信第6封回信不忘事、不误事与做好事 
  爽丫头: 
  得知你受到了表扬,心下甚慰。虽寥寥数语却意义非凡,这既是对你近来工作表现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这种交流方式的肯定。老同志虽老,却仍改不了给个棒槌就认真的毛病,说不得以后回信的任务更得加紧点才是。 
  如果我们对做每件事情的全过程进行一下细分的话,就不难发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包含着三个部分:接受——实施——交付(包括反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