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后

第一百零一章 血债血偿


    「佥事,洪老贼的爹死了!」
    顾炎武冲入朱颐垣的书房,向他汇报消息。
    按理说人家丧父,怎么也不能落井下石。但问题这人变成了洪承畴,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了,顾炎武的脸上,甚至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朱颐垣在几个月之前,跟阎尔梅提到了这一招。
    千里迢迢,又是大江阻隔,加上战乱不断,朱颐垣都有点怀疑,计策有没有用……没想到这一招还真成了。
    而且洪老贼死得也恰到好处。
    朱颐垣稍微想了想,立刻下令,把所有人都叫来,大家伙立刻商议对策。
    很快,赵士哲、宋琏、阎尔梅,还有其余众人,悉数赶来。
    听到洪承畴死了老爹,哪怕最老实的人,也都跟着大笑起来,没办法,这就是报应,老天爷收人了。
    「佥事,洪贼丧父,按照规矩,他是需要丁忧守制,即便勉强夺情,也会后患无穷,虽说嘲笑人家丧父,有点不够君子,但是我也不得不说,这是洪贼自作自受,报应不爽!」宋琏兴奋道。
    朱颐垣点了点头,「确实,洪承畴干系重大,只要他没法领兵,绍兴的鲁王,福州的隆武朝廷,都有机会延续,清廷在江南的战斗一天不结束,我们在山东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朱颐垣说到了这里,不由自主挺直了嵴背,上身前倾道:「我现在下令,加快扩军,要让兵马达到一万五千人,随时准备战斗。」
    谭德玉连忙答应,「明白。」
    朱颐垣又对张霖道:「均田必须加快,还要筹措粮草。」
    张霖也道:「下官全力以赴。」
    朱颐垣又把目光落在了黄培身上,「现在打下了沂州,咱们手上工匠也多了,火铳打造,刻不容缓。」
    黄培也是连连称是。
    随后朱颐垣又吩咐宋琏,加强宣传,动员更多的民夫百姓。
    再有就是情报工作,更要加强。
    尤其是清军的异动,更不能错过。
    胡一德也连连答应。
    伴随着一道道的命令,朱颐垣进入了战斗状态。
    他的目标是海州。
    只要拿下了海州,就有了至关重要的港口。
    港口在手,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对外联络,互相贸易,甚至是煮海晒盐,打破封锁。拿到了海州,朱颐垣彻底就有了起飞的资本。
    这一战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朱颐垣需要小心谨慎,全力以赴。
    他这边调兵遣将,忙个不停。
    北京的多尔衮却犯了难,他把范文程叫了过来,仔细商议。
    「范先生,你们汉人的事情怎么这么麻烦,死了亲人,还要守孝三年,这算什么事?」
    多尔衮不客气抱怨,他爹死的时候,可没谁想着守孝,从上到下,都想着抢班夺权。
    那时候他还太小,母妃都被四大贝勒逼死了,这是多尔衮心头深处,最大的痛……当初皇太极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现在他也欺负皇太极的孤儿寡母,这就叫报应。….
    范文程咧了咧嘴,「摄政王,其实和丁忧相对,还可以夺情。」
    「夺情?」
    「对,就是因为国朝需要此人,特别下旨,让他移孝做忠,以国事为重。」范文程解释道。
    多尔衮立刻道:「这个办法好,现在就下旨,让洪承畴夺情。」
    「等等。」范文程拦住了多尔衮,「摄政王,此事不是这么简单……非孝子不忠臣,历代都是以孝道治天下。勉强夺情,即便不用守孝,此人的名声也会受损严重的。」
    「是吗?」多尔衮眉头挑动,意味
    深长。洪承畴已经投降大清,贰臣贼子,还有名声可言?
    「摄政王,这里面还有一层,我大清入关,也是尊奉儒家教化的,招抚天下士人,也要以纲常孝道为本。如果硬要夺情,坏了规矩,只怕会伤了士林之心,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
    多尔衮深吸口气,说到底,洪承畴不算什么,但是吞并天下的大计,却是不能耽搁。
    「如你所说,让洪承畴丁忧,又有谁能接替他?」
    范文程道:「或可用李率泰接替洪承畴。」
    「那山东呢?山东的朱贼,攻城略地,几次击败剿匪将领,就连佟养量都死在了他的手上,还全军覆灭!简直奇耻大辱!大清自入关以来,就没有如此惨败过。又有谁能对付山东的朱贼?」
    多尔衮突然情绪爆发,不得不说,朱颐垣做大,确实是变生肘腋,出乎预料。
    「摄政王,你看让豫亲王出征山东如何?」
    多铎!
    多尔衮自然是相信自己兄弟的本事,奈何多铎只会打仗,遇到了需要招抚的事情,就不成了。
    「谁能给他当个助手?」
    范文程搜肠刮肚,却是没有合适人选。
    多尔衮也没有主意,只能暂时搁置……
    此时在京的大聪明可不少,也都看出了苗头,朝廷难办,洪承畴地位不可取代。
    这时候孙之獬又一次站了出来,没错,就是那个谏言剃发易服的孙之獬。
    他瞅准机会,上了一道疏。
    建议可以让洪承畴暂时避居营中,不见外客。由李率泰负责江南军务,如遇紧要事宜,还是要和洪承畴商议。
    说白了,也就是让洪承畴从台前转到幕后,紧要的事情,还是他来负责,似乎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的。
    孙之獬的这个建议,正好说到了多尔衮的心坎上。
    这人看起来还是很灵通机敏……又谏言剃发易服,对大清忠心耿耿。
    多尔衮瞬间有了主意,就让孙之獬南下山东。
    随后多尔衮又把多铎叫来,兄弟俩一番长谈,多尔衮反复叮嘱。
    不能一味嗜杀,要招抚结合,刚柔并济,万万不能再逼出一个江阴城,让他遇事多和孙之獬商议。
    「我听说了,那个朱贼惯会收买人心,你也可以学着点,适当亲近一下汉人。」….
    多铎生性桀骜,目无余子,但是对于多尔衮的教诲,也不敢怠慢,点头答应。
    随后又有人谏言,干脆让韩源也随着一起南下山东,他很熟悉情况……
    最先了解清廷动向的,正是鼹鼠。
    看到了这仨人,晏子宾都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
    还能更糟一点吗?
    多尔衮啊,你号称睿亲王,就不能有点脑子吗?
    多铎什么人?
    扬州十日,江阴之屠,他一路杀戮,百万人惨死他的手上,这家伙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腥风血雨。
    不管你怎么说,派了他,那就是说,接下来要在山东,大肆屠戮。百姓不会有其他想法。
    孙之獬,这货谏言剃发易服,十足的汉女干,甚至比起清军还要可恶三分。
    山东父老无不要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再说韩源,这家伙是谢迁的故主,谢迁起义,就是看不惯他的德行。
    派了这么三个人到山东,不是摆明了让山东父老奋力抗击吗?
    没办法,入关的巨大胜利,让清廷也骄傲自满,失去了方寸。
    这是天助朱颐垣啊!
    晏子宾急忙将消息传出去。
    有一个人动作比他
    还快,那就是柳如是,她把消息放在了话本里面,也送了出来。
    和晏子宾的判断不同,柳如是提醒义军这边,多铎用兵如神,所部都是清军八旗精锐,不可小觑。
    孙之獬无耻无德,他到了山东,更不会干好事情。
    所以需要义军方面,加万倍小心。
    面对着这两封信,朱颐垣都点了点头。
    讲的全都有道理。
    「我们需要重视敌人,更要告诉我们的将士百姓,清廷派出了最凶悍的刽子手,还有最无耻的汉女干,大家伙必须全力以赴,打败敌人。」
    听到消息的众人都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阎尔梅狠狠一拍桌子,「扬州城几十万冤魂,还有江阴十万军民,该给他们报仇了!」
    宋琏也道:「没错,天下汉人,竟有孙之獬这么个败类,必须让他有来无回!」.
    青史尽成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