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左良玉最初从军,虽是想借此博取功名,却也存了救世报国之心。
只是后来随着权势的增大,以及文官的打压,他的心思逐渐发生了变化。
不过因崇祯一直对他礼遇有加,所以尽管他时常阳奉阴违,甚至与一些心怀异心之人暗中往来,却也只是想骗得些好处,从未想过要行悖逆之事。
直到京城被围,举国皆弥漫着崇祯必死,大明气数已尽的气氛时,他为了稳固势力,才接受了邹大先生的建议,想博得一个拥立之功。
不曾想崇祯不仅没有死,反而将李自成打得落荒而逃。
他得知此事后,心中也曾后悔过。
只是大错已成,加之崇祯虽胜,却实力孱弱,又是四面楚歌之局,他便将错就错,硬着头皮行事。
可随着局势的演变,特别是左羡梅的劝谏,让他心生犹疑。
所以此刻面对卢九德的劝说,想到对方已经暴露,又是崇祯欲杀之而后快之人,他不愿,也不敢表态,唯恐积重难返。
左良玉沉默了一会,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密信,沉吟道:“朱慈烺虽然冒失,但是周后却并不简单。”
“据说周后得知此事后,已经重罚了朱慈烺,现今朱慈烺连路都走不了,又如何率军出征?”
卢九德闻言,笑着摇头道:“朱慈烺受罚并非大事,要知他此次出征并非上阵搏杀,不过是想借亲征激励士气罢了。”
“何况根据咱家的消息,朱慈烺只挨了十余棍,就被朱媺娖阻止,所以伤势并不严重,至于不能下床等语,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左良玉见卢九德说的言之灼灼,心中又信了几分,却仍坚持道:“纵使朱慈烺战败,尚有陛下在。”
“想先前李自成何等势大,却在短短数日内就折戟败逃,现今叛军虽强,却也是强弩之末。”
“一旦陛下率军回援,莫说是叛军,恐怕女真也会败退,卢监军你又能有何作为?”
卢九德见左良玉心怀畏惧,谎言宽慰道:“陛下虽然雄才伟略,却也是分身乏术。”
“若咱家没有猜错,令爱在武昌迟迟未动,应也是受制于陛下所致。”
“而武昌距离京城两千余里,陛下纵使有心,亦无能为力。”
“何况现今陛下虽已收复山东、河南等地,能用之兵亦不过巩永固、刘文炳等人手中的数万残军。”
“一旦京城陷落,陛下自保尚且不足,又有何能力挽回败局?”
卢九德说着,又看了左良玉一眼,见他神色闪烁,便继续道:“宁南伯,您若不是有鉴于此,又怎会将金声桓撤回?”
左良玉闻言,脸色立时大变,不过瞬间就恢复了正常。
原来在巩永固战败后,左良玉就已密令金声桓率领五千精锐迂回前往京城,准备趁乱创造利条件,为他夺取京城做准备。
后来他得知王德化潜回京城,唯恐金声桓势孤,又秘密调集了三千精锐去协助。
只是随着局势的发展,特别是在他觉得大明气数可能未尽之后,便暂停了先前的计划。
因此事极为隐秘,连左羡梅也不知晓,不曾想却被卢九德一语道破,不由让他吃了一惊。
不过左良玉毕竟是胸有城府之人,他惊讶过后,又强作镇定地道:“女真来势汹汹,本帅怕京城有失,又无法请旨,因担心冒然出兵引发误会,才让金声桓秘密前往,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竟让卢监军误会了。”
卢九德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宁南伯果然忠心,只是却不知王德化是否也是这般忠心。”
“咱家听说王德化帮李祖述夺取云南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不知是否也是去协助朱慈烺守城!”
左良玉见卢九德连王德化之事也已知晓,知道再敷衍下去,极可能惹怒对方。
他虽有心将卢九德除去,却想到对方心思深沉,既敢说出此事,必是有后手。
若他不能斩草除根,极容易惹祸上身。
于是他轻叹一声,佯作无奈的道:“卢监军,你既如此洞察局势,难道不知陛下并不在武昌?”
“而且陛下兵马虽不多,却早非先前孤困之势,现今陛下文有蒋德璟、李琎、申湛然等人整治朝纲,武有刘文炳、李若琏、堵胤锡、张煌言诸将统兵征战。”
“若天假其便,恐怕数年之后,陛下就能扫清寰宇,重振大明,我们若再不识时务,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卢九德见左良玉口气已有所松动,沉声道:“宁南伯若果真欲效忠大明,令爱又怎会暗令心腹潜入川蜀等地。”
“何况陛下虽已北上,却并不在京城,若咱家所料不差,陛下现今应在山海关一带,但多尔衮此次携数万雄狮而来,一举击溃了吴三桂及其引以为傲的关宁铁骑,其势已不可挡。”
“加之高第冒然率军出关,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您以为陛下还能有回天之术?”
左良玉摇头道:“纵使山海关失守,陛下亦可退守南方,而女真虽强,却不善舟楫,加之北人痛恨女真,他们根本成不了气候。”
卢九德冷笑道:“退守南方?南方是何情况,相信宁南伯比咱家更清楚!”
“而且陛下凶名远播,若真是退守南方,恐怕局势会更不乐观。”
左良玉闻言,张了张嘴,却并未出声,只发出一声轻叹。
卢九德见左良玉沉默不语,知他已然心动,只因对崇祯有所顾忌,才不肯表态。
于是他又缓颜道:“咱家知宁南伯一向忠于大明,可先前京城被围时,咱家和宁南伯都误信人言,以致与陛下有隙。”
“而今陛下虽英明神武,但手段之狠远胜太祖,想宁南伯也曾听闻云南之事,黔国公府可是替大明镇守云南两百余年。”
“现今被沙定洲攻陷后,陛下不仅没有发兵平叛,反有传言说沐天波意图谋反,而且陛下已派人慰问沙定洲,隐约有封赏之意。”
“想沐天波尚无过错,只因土司叛乱失了权柄,陛下为稳住局势,便有杀他之心,您觉得以我们现今的情况,纵使全力相助,陛下能饶得了我们吗?”
这事本是左良玉的心结,此刻闻言,脸上立时闪过一缕凶狠之色。
卢九德见状,又急忙道:“若宁南伯能将令爱许配给福王,福王愿以五百万两黄金为聘,助宁南伯成其大事!”
左良玉闻言,不由露出惊诧之色。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小说推荐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李自成即将打到京城,朝廷重臣纷纷准备投降,明朝被灭已经倒计时 崇祯咬牙留下遗言:我大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死,两百年来都在皇陵修仙 等着吧,明亡之时,就是太祖出山扫荡天下之日 作者:今日和平所写的《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今日和平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永乐三年,靖难战火渐渐褪去,诸王宴享胜利果实 而我,穿越成了大明嫡次孙朱瞻墉,可问题出就出在,我前脚刚到,后脚就被朱元璋穿越了…朱瞻墉“皇太爷爷,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朱元璋沉默良久,一字一顿“老四,这个混账…瞻墉啊,咱要将你扶上大寳之位…PS:本书又
- 穿越架空眨眼的星芒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月下瓜田所写的《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月下瓜田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已成定局(大结局)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 作者:叫天所写的《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穿越从目睹崇祯上吊开始
- 一次小小的意外,让陈宇发现,自己居然能在古代和现代之间自由穿越,只要他想,就能随时随地穿越到过去,参与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去 他也能随时从过去穿越回来,回到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凭借这种匪夷所思的异能,他自由穿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无数重大历史事件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也留下了一个个虚无缥缈的传说 他
- 都市言情行走的驴连载中
- 最新章:非常抱歉
- 穿越后,我和崇祯称兄道弟
- 魂穿大明,误把崇祯当做表弟。从此带着表弟一边赚钱,一边强国。有个叫晋商、晋党的跟我们抢生意 我们就假冒晋商,卖巴豆喂马,卖空包弹打炮,离间建奴,杀了他们,兵不血刃 有个叫李自成起兵造反,把我们货物抢了?呵呵,看老哥两个大逼斗抽得他找不到北 老弟别怕,有老哥在,保证你吃香喝辣,回头和我一起逃往海外,找
- 穿越架空花公公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5章 萧三陨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