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之旅

第48章


常熟问道。
    “不错。”
    “那就好了,请你过来相助之事正是和鬼物有关。”
    常熟叹息了口气,开始说起来。
    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失踪了五年的宋安忽然回来了。
    宋安出身贫寒,父母双亡,在县里孤济堂中长大。成人之后,做了走街窜巷的货郎,起早贪黑,赚点升斗之息过活。邻里中尹家见他勤恳老实,把个女儿杏花许了给他。
    寒苦之人特别珍惜微小的幸福,两人婚后非常恩爱,不久生了个儿子。所幸天下太平,又没什么天灾人祸,多了个人努力做活,家境越来越好。到后来,宋安也不用担担子做货郎了,房前开了个小小的南货铺,每日不再那么辛苦。
    每月一次,宋安要跑趟苏州进货。
    五年前的那一次,是三月间的事。
    宋安是在卯时初刻离开家的。
    春雪初融,寒风凛冽,天还是漆黑一片。
    如豆的灯光中,夫妻两人在低声说话,未满周岁的孩子在床上睡得香甜。
    杏花无非是叮嘱宋安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一面烙了几块葱花蛋饼给丈夫路上做干粮。
    衣服行李是昨天就收拾好的。
    身上有二十两的货银。小心的用腰带缠好,贴肉裹在腰间,春日衣厚,从外面看不出来,免得惹贼人惦记。
    宋安摸了摸孩子,又亲了亲妻子的脸颊,恋恋不舍的离开温暖的家。
    时值梅雨季节,细雨如雾,视线里的一切景物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幽蓝水光。
    宋安戴好斗笠,穿着雨蓑,牵着自家的小黑驴上了路。
    县里另外有个叫来宝的人是个干果铺的伙计,正好要到苏州去接货,两人结伴而行。
    杏花站在门口目送丈夫远去,一直到人影看不见才转身回屋。
    宋安一般会在五到七天之后回家。
    杏花每天扳着手指头算日子,结果过了七天宋安还没有回来。去问了先回家的来宝,来宝说到苏州后两人就分开了。
    或许是雨天路不好走耽搁了吧,杏花心里有些不安。
    到了第九天晚上,杏花忽然听见门外有什么东西呼哧呼哧喘气的声音。
    打开门一看,是小黑驴在外面,行李在背上。
    以为是丈夫回来了,杏花连忙呼叫丈夫的名字向外张望。
    没有回音。
    宋安从此音讯全无。
    杏花央人写了状子到县衙要求找丈夫。常熟派人去苏州打听过,宋安到了相熟的店家进了货,只呆了一天就从苏州出发了。
    也曾怀疑过一同上路的来宝谋财害命,不过有人证明他们到了苏州后就分开了,也没找到任何证据能证明来宝有杀人的嫌疑。
    也有可能是山高路滑,宋安出了什么事故,不过路上山路颇长,也没找到宋安的尸体。
    常熟能做到的,只有广发寻人贴子,聊甚于无。
    就这样成为一个悬案。
    然而在半个月前,宋安却活生生的回来了。
    穿的仍然是失踪时的衣服,容颜和五年前没有丝毫变化。
    杏花自是喜出望外。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好奇宋安这些年去哪里了。
    宋安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最后只记得脚下一滑,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掉到一个山谷里,费了好大的劲才走出来的。没想到,这一觉已经过了五年。
    有人说道:“只听说过刘晨、阮肇步入天台入仙的故事,怕是宋安你也遇上了一回,进了仙山,娶了仙女,还瞒着我们吧?”
    宋安笑道,“再漂亮的仙女也不及我家娘子好,就算真遇见了,我自然还是要回来的。”
    杏花羞红了脸,啐了一口躲进房里。
    故事说到这里,并没什么不妥,但是越是这样平淡的故事,乔峥越是觉得有些诡异。
    “后来呢?”他问道。
正文 第四十七章 归人(二)
    过了几天事情渐渐平息。来看热闹的人少了,宋安和杏花自然过他们的安生日子。
    这天日照当头,杏花上街买菜,宋安心疼娘子,擎了把伞为她遮阳。
    小两口说说笑笑。
    出了街口和一人打了个照面。
    是来宝。
    自从宋安失踪了以后,来宝隔不多时已搬到几十里地外的邻县去了。听说开了家干果铺子,成家立业,过得极好。每几个月来涟水一次,看望旧相识罢了。
    此时锦衣华服,气度已不是当年的小伙计可比。
    满面笑容的刚想和杏花问好,却发现了她身旁的宋安。
    瞬时脸色煞白,全身发抖,然后惨叫一声,掩面狂奔。
    “他跑到我这里来了。”常熟说道。
    来宝认定是冤鬼索命,害怕到极点,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的确是到达苏州后两人便分手了。
    来宝不过是一小伙计,往返时间掌柜算得仔仔细细,取了货马上就要上路的。常安虽是小本经济,好歹自己做主,去了相熟的店家结帐,一餐一宿都是店家招待,回的时间合不上。
    来宝与宋安分手之后,去了码头上的漕行取货。谁知道一问,天寒水冻的,商船迟了日子。
    没奈何只得胡乱在漕行的大通铺里睡了两夜,第三天船到取了货物,赶紧赶着骡子往家走。
    辰时末刻,按现在的时间算大概是快九点的样子出发。
    天上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打在斗笠上沙沙做响。
    山路泥泞湿滑,来宝深一脚浅一脚的,牵着骡子艰难前行。穿着一双别人不要的旧靴子,补了又补,早已漏进雨水,脚上起初还觉得湿冷难过,现在早已失去知觉。
    不多时觉得肚子饥了,摸摸怀里,只有两个冻硬的馒头,慢慢掰碎了放在嘴里润着,一点点咽下去。
    忽然听见前面隐隐有人快活的歌声,来宝想着两人路上不至于那么无聊,紧赶慢赶的追了上去。
    却是宋安。
    宋安见了他,也是欢喜,取下身边一个酒囊递过来,“驱驱寒。”
    来宝也不客气,接过来喝了两口,顿时从胃里暖到全身。宋安又递一个油纸包来,卤的上好的牛肉和花生米,虽然冷了,味道却好,来宝也吃了一些。
    看那酒囊,做工精细可爱,上面用紫色丝线细细的绣了西湖景色,格外雅致。宋安不过一小商贩,素日哪有这种东西,免不得问下来历。
    宋安笑呵呵的说道,“是个旧相识送给我的。”
    一来喝了些酒,二来来宝是乡里乡亲的熟人,也没想着防他,一五一十的全说了。
    宋安结算好帐目出门,遇上了一位华衣公子,却是小时在孤济院一起的好朋友。长得清秀,不多久就被一位年长无子的卢姓富翁带回家去,收为养子。
    如今富翁死了,偌大家业都归他掌管,见了故人,强拉着去住了两天,末了临行前还送了五十两银子。
    卢生未免有些炫耀的意思在里面,宋安也只记他这份人情。
    与来宝一面走,一面絮絮叨叨的对卢生赞不绝口。一面又在那说拿了这五十两银子要如何如何。
    听他说道:“……我家娘子跟我几年,就是娶她过来时也没什么好东西给过她,明天回了县上,先给她买只瑞祥铺的金镯子,剩下的钱再租个铺面,我们家这一世也好过了……”
    来宝跟在后面默不作声,却想着掌柜的对自己这些伙计非打即骂,自己即使勤快机灵,也每天要挨几下。这下又耽误了两天,掌柜的定会认为自己偷懒贪玩,还不知道怎么收场。
    和前面这个人比起来,自己哪样输给他,为什么他运气这么好?
    自己难道要这么一直过下去,到了五十岁也做个白发苍苍的伙计,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来宝默默望天,天色灰蒙蒙的,山道崎岖,往来无人。
    思量再三,忍了又忍。
    终于下了决心,把腰带解了下来,挽了个活结。
    趁着宋安下山只顾着看路,往他脖子上一套,手上加劲,硬生生勒死。
    从他身上搜出几两碎银子和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小黑驴怕人认得不敢牵走,给它一鞭让它自己随意跑开。
    宋安的尸身拖到一处悬崖边丢下。
    雨越发下得大了,把一切痕迹洗刷得干干净净。
    来宝漫不经心的从纸包里拈起牛肉来,又就着酒囊喝了两口酒,果然味道比馒头好多了。
    回到县里,仍旧回干果铺呆了一阵,宋安走失找他问话也没问出什么来,见风平浪静,便以父母年老要回家奉养为由辞工,离开了涟水。
    回去兑了银票,只说是自己勤恳存下再加上东家赏赐的,父母也不疑有他,便安安稳稳的买房开店娶妻,甚是逍遥快活……
    乔峥听到这说道:“那你是怀疑那宋安是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